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育兒方法為什麼沒有用?《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這樣說

  • 由 七月呵護 發表于 足球
  • 2021-12-04
簡介”這段話是說人與自然的關係、與宇宙的關係,用在教育上也同樣適用,父母生養了孩子,但孩子並不屬於父母,我們只有領會了這些大道,才能用正面管教裡的方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共有幾本

《正面管教》的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對中國家長授課,其中回答了大家這幾個問題:

育兒方法為什麼沒有用?《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這樣說

1、正面管教是方法還是技巧?為什麼對我的孩子沒有用?

正面管教是一套理論,表面看是一個一個方法,但背後是一套理論,理論的依據就是愛和尊重。

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帶著愛來使用這些方法,這些方法才會有用。如果是帶著擔心和恐懼用這些方法,那麼方法就變成了套路,反而會被孩子嫌棄、厭煩,造成孩子的逆反。

2、您對於擇校怎麼看?

父母希望孩子上好的學校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沒有條件選好的學校。所以我們可以在家裡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不用過度依賴於教育。

要理解家庭和學校的關係,作為父母,必須知道我要為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教育。沒有哪一種教育是最完美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教育。

3、中西方教育如何融合?

中西方教育基本理念相通的,都是要我們回到內在的智慧,尋找教育之路,自己要知道對我的孩子來說什麼是最好的。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正面管教的理論也同樣如此:作為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細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孩子做到孩子也做不到。

正面管教注重關係,中國人也最注重關係。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這段話是說人與自然的關係、與宇宙的關係,用在教育上也同樣適用,父母生養了孩子,但孩子並不屬於父母,我們只有領會了這些大道,才能用正面管教裡的方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所以東西方教育是合而不同。

學習育兒已經十幾年了,一開始看各種各樣的育兒書,照貓畫虎的使用育兒方法,可總是不得要領。

不是自己感覺無力,好像武士拿不動劍,更不要說招招制敵,就是拿好了劍,用好了招式,也起不了作用。

就這樣磕磕絆絆的走到今天,從想改變孩子學習心理學,到自己徹底被改變,終於明白簡。尼爾森博士這段話比書中的那些方法還要重要得多。

想起自己看書,也許書中都有這樣的理論,只是當初作為初學者,總是自動遮蔽那些理論,也可能根本看不懂,無法理解,所以只是單純的就方法學方法。

只有碰了無數次壁以後才知道,如果把做好父母當成要修煉武功高手,內功更為重要,也更難修煉。只有有了好的內功,才能駕馭外功,否則沒有內功,使出來也是軟綿綿毫無力量。

父母的內功就是愛和尊重的底色。我們只有自己內心有愛,孩子才能感受到我們的愛。

育兒方法為什麼沒有用?《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這樣說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偷玩手機,心中有愛的父母,看到孩子那樣做,內心是鬆動的、寬容的、理解的、好奇的、有彈性的,因為我們心裡沒有為孩子設定好的框架,而是用好奇的眼光探索孩子本來的樣子。

所以我們會溫和地問孩子:“寶貝,媽媽知道你是一個自律上進的孩子,但是我看到你今天寫作業的時候玩手機,能告訴媽媽怎麼啦?”

這樣的態度和語音,一定不會讓孩子逆反,而是願意告訴我們真實的情況。

我們就可以看到,孩子偷著玩手機是學習太累想休息、是在遊戲裡可以體驗到生活中沒有的價值感,是不希望我們擔心所以只想偷偷玩一會等等。

我們就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如果我們內心是擔心和恐懼,那麼我們一定是緊張的、僵化的、固定的,我們為孩子畫好了框架,一旦發現他們和我們想得不一樣,就想控制、改變。

所以我們即便學習過很多方法,那一刻想好奇,我們的聲音也會卡住嗓子眼裡,眼神充滿擔心和期待,身體緊張僵硬,發出的聲音尖細無力。

我們說:“你在幹什麼呢?”

如果孩子本能地回答:“沒幹什麼。我在寫作業。”

我們就會很受傷,心裡想:這孩子怎麼這樣,學習不好也就算了,現在還撒謊,這可是品德問題。這可怎麼辦?

我們擔心加重,於是脫口而出:“你明明在偷著玩手機。你的作業寫完了嗎?你再這樣偷著玩手機,我把手機給你扔了啊!”

雖然我們的指責和威脅背後仍然是對孩子深深的愛,但是孩子感受到的是我們對他的否定、不信任和不尊重。

也許我們想共情,可是不知道孩子的感受是什麼,期待什麼,只知道自己很害怕。腦海裡縈繞著一句話:再不說他,孩子就完了。

育兒方法為什麼沒有用?《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博士這樣說

我們好容易收回自己的擔心,元神歸位,背書一樣地共情:媽媽知道你也不想玩遊戲,媽媽理解你。

我們用盡了全力,孩子看到的媽媽卻是雙眼無神、緊張兮兮、語氣無助、聲音裡沒有一絲感情。

於是孩子眼神裡飄過一絲不耐煩,嘴裡嘟囔一句:“又來了。”

我們的無力感加重,心想:我都為了你這樣努力了,你還那樣。方法徹底忘掉,原形畢露。

父母是否有愛,不是孩子的行為如何,而是父母本來的內在是否充盈滿足自信,如果父母的內心傷痕累累,還像個小孩一樣經常怕這怕那,那麼父母最需要做得就是先療愈自己,而不是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個父母用尊重、信任和愛教育孩子,孩子就會建立很高的價值感,他們會自信、自尊、自愛,能以同樣寬容鬆弛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關係。

即便學校的老師嚴厲苛責不公平,他們也有比一般孩子少許多的受傷感,更何況回到家裡還可以和開明的父母溝通療傷,那麼學校裡的挫折反而可以讓他們更加堅強勇敢。

所以正如簡。尼爾森博士所說,學習教育需要學習方法背後的理論和依據,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大道執行的規律。

日本有名的企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先生在《活著》一書說,他27歲創辦京瓷,不懂管理和經營,又沒有任何經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他想到“原理原則”。

“所謂原理原則,就是作為人,何謂正確?就是用它作為判斷基準,依照這一基準,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始終。”

以這樣的基準經營公司,稻盛和夫先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們做父母,也需要堅持原理原則,也就是愛、尊重和信任。

這才是學習育兒最重要的部分。

有了這部分,方法、擇校、東西方文化的選擇,都不再是問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