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 由 紫星薇辰 發表于 足球
  • 2023-02-04
簡介車輛少,讓駕駛員這個職業成為了搶手貨,但這並不意味著什麼人都能從事這個行業,因為駕駛員是當時六大鐵飯碗中最考驗技術的

自己帶孩子可以學車嗎

2022年10月,“教資報名人數升至1144萬,十年間翻了66倍”的訊息,一度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

作為一個已經拿證的人來說,筆者十分清楚箇中原因:教師這個職業夠穩定,是老爸老媽輩眼中的鐵飯碗。

古往今來,“穩定”似乎一直是不少人尋找工作時不變的訴求。

但其實,所謂的穩定的“鐵飯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70年代的一些“鐵飯碗”,那會子但凡家裡有人捧到一個,走路都得昂首闊步的,別提多神氣活現了。但到了如今,卻早已風光不再了。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七十年代:捧得此六碗,衣食無憂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70年代的鐵飯碗大多都是這麼來的。

這第一鐵碗,就是駕駛員。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滿縣城可能都找不到幾輛機動車。哪怕是大城市裡的百姓,坐車的機會也就只限於乘坐公共汽車或者長途的班車。

車輛少,讓駕駛員這個職業成為了搶手貨,但這並不意味著什麼人都能從事這個行業,因為駕駛員是當時六大鐵飯碗中最考驗技術的。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現在人考駕照,上手快的兩個月能拿證,有車的貼上“實習”標誌就能上路。相比較而言,七十年代的司機們,可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首先那時候機動車的發展沒有那麼智慧,再加上那時候路況不好,機動車一般都要在坑坑窪窪的山間小路上行駛,因此對技能水平的要求就格外嚴苛。

而且當時的司機還都得是個修車高手,因為一旦半路車上哪個零部件出了問題,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司機師傅就只能親自上手修車去。所以那個年代甭管開什麼車,駕駛員的技術水平不但要過關,還要過硬。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因此,那時考個駕駛證可不像現在這麼容易。當時今本上都是老師傅一對一教學,學完車之後,還要跟著師傅實習半年。期間沒有發生交通事故,才能拿到正式的駕照。

而且,那個年代沒有GPS,對於開車尤其跑長途的司機來說,更是一項技術活。就算有地圖,路標、地點、方位,也基本上純靠腦子記憶。

不過,從學車到開車,雖然過程艱辛,但賺起錢來也是香得很。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能上路的新手司機,一個月能拿到手的工資,就不低於40塊錢,遠超普通工人的薪資水平,而老司機掙得則更多。

當然,不排除一些老師傅,偶爾“夾帶私活”,賺點外快,神不知鬼不覺的,大家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也正因為數量稀少,對駕駛技術要求高,賺的也不少,所以那個年代駕駛員走到哪裡都是一塊香餑餑。當別人還靠著兩腿走路,或者二八大槓代步時,你牛氣哄哄地開著汽車從人面前刷得一下經過,這是多有面子的事情!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而隨著改革開放,九十年代,計劃經濟取消之後,我國龐大的汽車轎車市場飛速發展。

車多了,駕駛員也不再是個新鮮職業,計程車司機、公交車司機,儼然開始朝著服務行業發展,再不復曾經的風光。

而同樣在70年代,因為機動車少,交通不便利,還有一個行業也是人們眼中的鐵飯碗。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七八十年代,電話這些東西還沒有傳入千家萬戶,那個時候,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式,更多采用的還是傳統的信件。

古時候,人們送信,達官貴人有驛差,尋常老百姓就托熟人帶信。到了建國後,隨著郵遞行業的規章秩序逐步完善,郵遞員便成了香餑餑。

他們一般穿著一身綠衣裳,揹著一個綠包,騎著腳踏車,橫穿大街小巷,為人們帶去想要的物品、信件。

正因如此,人們見到郵遞員時,態度都會很和藹。而郵遞員雖然長途跋涉,與家人經常兩地相隔,但收入卻是不菲的,大約也是40塊錢每個月,一人掙錢足夠養活一家子了。

不過現如今,不論是交通還是通訊的發展,都開始多樣化了。提到郵遞員,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快遞小哥,但如今這份工作背後卻代表著勞累。而且從風光程度上來看,這個行業和過去自然也比不了了。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如果說前兩個鐵飯碗不是一般人能端的,那麼這第三個鐵飯碗相對而言,可就輕鬆多了——供銷社的營業員,還算國家的事業編制。

在不少老一輩的印象中,那個年代供銷社的營業員,很多都是“鼻孔朝天”樣看人。

這並非誇大事實。當時國家處於計劃經濟時期,物品稀缺,商品供不應求,憑票購買,按照經濟學原理來說,那是妥妥的賣方市場,可不興“顧客是上帝”這一套。

所以,櫃檯上擺放再多的商品,售貨員都不用擔心賣不掉。除此之外還活計輕鬆,準時準點上下班。供銷社的營業員儼然成為大姑娘小媳婦爭相想從事的職業。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買東西?有票嗎?沒票我可不賣。”

營業員的這種“嘴臉”,對七八十年代的人來說,那可真是司空見慣。有時候,人們即便憑票去買東西,營業員依然不減高傲之態。

“喏,東西放那了,自己拿。挑什麼呢,我拿的你就接著。”

每當這時,那些因想換東西被訓斥的顧客,大多也絲毫不敢擺出不滿的樣子。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資緊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顧客成了上帝,營業員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優惠大酬賓,過來看一看了啊!”“美女,你穿這身真好看,可適合你了!”

如今去商場時,類似的這種吆喝聲此起彼伏,當年鼻孔朝天的營業員,如今沒點口才,還真吃不了這碗飯!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同供銷社營業員一樣,關乎民生大計的鐵飯碗,還有在糧站工作的糧食質檢員。

筆者至今還記得,小的時候,每到秋天,村子裡就會有人過來收稻穀。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人會從尼龍袋中抓出一把稻子,捻起幾粒放到嘴邊,用牙齒輕輕一磕,聽到清脆的破裂聲後,臉上便也露出了笑,對主人家道:“穀子曬得不錯,我收了。”

而這種現象,在七十年代也非常常見。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國家的土地給農民耕種,一部分糧食就以稅的形式上交給國家。糧站方面則會派出一名質檢員,隨身跟著一個秘書,將各家各戶糧食的情況記錄下來。

糧食成分怎麼樣,有沒有曬乾,雜質是否有篩除乾淨,等等問題,逐一登記好後,再判定這糧食到底符不符合徵收標準。

每當這個時候,農民的整顆心都會懸起來,生怕自己的糧食不符合要求。

但大部分時候,質檢員也不會難為人,就算偶爾有一些稍微不合格的,只要不太嚴重,對質檢員說幾句好話,這事也能很圓滿地度過去。

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目前糧站質檢員的地位也已經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雖說這職業依然存在,但要乾的事情卻比過去多了很多。為了人能吃得健康,還要檢驗重金屬、農藥殘留等專案,更多的要交由專業人員來完成。

哪怕一直到今天,筆者的家鄉都還有在用“牙嗑”的方式驗證稻穀質量的人,但比起過去,風光程度早已不能相提並論了。

當初的糧食質檢員,活計輕鬆,受人尊敬甚至被人巴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除去上述四種工作外,另兩大鐵飯碗,可以說是沾親帶故的,分別是電影放映員和公社的播音員。

中國雖然在20世紀初就已經有了電影院,有些建國後也依然存在,但大多都存在於城市。鄉下人要想看電影還得做大巴車往城裡趕才行。

那個年代,能看一場電影,那簡直是最讓人身心舒適的享受。所以這個時候,只要某個村子有電影放映員的出現,一下子便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每次下鄉放電影,就有專門的人扛著貴重的器件,在村鎮的大廣場上佈置好景象,開放電影前,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會蜂擁而至。

大家抱著孩子,拎著凳子,在廣場或站或坐,翹首以盼。

“啪嗒”,大燈開啟,電影開播,所有人聚精會神地看起了電影。而電影放音員則站在機器後面,隨時觀察現場動態的同時,時不時還能從鄉鄰手中接過一些自家炒的花生瓜子。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同前幾個鐵飯碗不同的是,電影放映員這個職業,大概是和村鎮的老百姓處得最為和諧的一種職業了。

不過,受技術水平所限,能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也都得有一定的文化學識,掌管必要的電影播放器械理論。

也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的原因,很多地區的電影放映員都是由當地政府直接派遣的,因此也是一個有面子的工作。並且工作輕鬆,人不累,不但受人尊敬,甚至可以說受人喜愛,因此這個工作可能是那個時代最風光的。

但這份風光也並未維持多久。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隨著改革開放,電視機開始在中國各個家庭普及,看影視化作品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曾經非常吃香的電影放映員,只能退出歷史的舞臺。

如今,這種職業依然存在,各大影院都有電影放映員,但也僅僅只是一種職業了。

而且,伴隨著電視普及而退出歷史舞臺的行業,不止電影放映員這一種。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建國之後電視還沒有普及,要想知道國家發生了什麼大事,那會子也幾乎只能靠聽廣播。

六七十年代,只有公社才會設有廣播站,在固定時間內,一般播放的都是縣級以上的新聞。同如今我們國家各大衛視在晚間六點半到七點這個時間段播放省級新聞,七點到七點半轉播央視新聞一個道理。

播音員的職位,因為和公家相關,拿到了那就是妥妥的鐵飯碗。所以這個職業也是人人都想做,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挑選播音員的第一大要素,就是得有文化。不過那個時候,全國文盲還偏多,鄉下的公社,大字不識一個

更是一抓一大把,僅這一點便能篩除掉不少人。

就算被選上的播音員,操著一口並不標準的普通話,開始為廣大人民服務,那不得被人笑掉大牙。

不過,同電影放映員這個職業一樣,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公社播音員對人們也變得可有可無起來。

比如就拿筆者老家來說,宣傳禁燒秸稈時,每個村都會在每個組的“CBD”安置一個大喇叭,再將上面統一用機械音配置好的錄音播放出去。

這個時候,甚至已經連“人工播音”都用不上了。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那些曾經人們趨之若鶩的鐵飯碗,如今有的轉化成一份再普通不過的工作,而有的則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當時的人可能根本覺察不出來,但是站在如今的角度看,其實不難發現,這六種職業之所以能成為鐵飯碗最大的原因,就是受到了經濟條件的限制。

而當這種壁壘被徹底打破,“特權”也就不復存在了。

70年代的六大“鐵飯碗”:當初趨之若鶩,如今風光不再

一直以來,鐵飯碗之所以會那麼受歡迎,穩定是很重要的原因。但顯然,發展是永恆的,鐵飯碗只是暫時的。

所以,不從事什麼行業,金飯碗也好,鐵飯碗也罷,都要記住兩件事。第一,別忘記給自己留條後路:自身本領大,去哪都不怕。第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腳踏實地在自己的行業內發光發熱。反之,就算再鐵的飯碗,也有端不住的時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