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人們為何“好心辦壞事”?某些情況中,善行也會引發人們的惡意

  • 由 廢止123 發表于 足球
  • 2023-01-01
簡介為了驗證“道德許可證假說”,約翰·利斯特等人開展了一項實驗,他們招募一批志願者、將志願者們分為A組和B組,約翰·利斯特要求A組的志願者們把德文資料錄入電腦中,開工之前,志願者們會獲得10%的預付報酬,當志願者們完成了錄入工作、或是聲稱一些德

為什麼有的人要做壞事

“好心辦壞事”含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某人基於好意而試圖做些什麼、卻造成了適得其反的結果,比如媽媽給學習中的孩子送去一杯飲料,想讓孩子休息片刻,但打斷了孩子的解題思路,使得孩子十分氣惱;其二是某人基於“好意”,明知自己的行為不正當、甚至不合法,此人也會意氣用事的做些什麼,比如某地的村民抓住了偷狗賊,為了替受害者討回公道、也為了懲戒盜竊的罪行,竟然明目張膽的實施“私刑”,致使偷狗賊身受重傷、甚至是一命嗚呼。

第一種情況很容易理解,畢竟誰也不能預知未來、也不會“讀心術”、更不可能盡善盡美,自身的行動免不了的與另一個人的意願和需求相矛盾,而第二種情況就讓人十分困惑了,為何人們心懷善念、卻幹出惡行呢?2010年,牛津饑荒救濟委員會傳出了一則醜聞,其高階管理人員在海底的救災行動中,居然“忙裡偷閒”的光顧了當地的風月場所,醜事傳開之後,他們逃出了海地、醜行並未受到嚴懲。此後,這一事例引起了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約翰·利斯特和法蒂瑪·莫梅尼的注意,他們提出了“道德許可證假說”,認為人們基於“善意”(即個人的意圖與客觀的道德標準相符)、或從事一些正派行業(比如社會救助機構、慈善基金會等等)的工作時,他們為自己提供了變壞的“許可證”。

人們為何“好心辦壞事”?某些情況中,善行也會引發人們的惡意

為了驗證“道德許可證假說”,約翰·利斯特等人開展了一項實驗,他們招募一批志願者、將志願者們分為A組和B組,約翰·利斯特要求A組的志願者們把德文資料錄入電腦中,開工之前,志願者們會獲得10%的預付報酬,當志願者們完成了錄入工作、或是聲稱一些德文資料無法辨認和錄入之後,就會獲得其餘的90%報酬。約翰·利斯特對B組志願者們的要求基本一致,但補充了一點,即志願者們的5%報酬會贈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教育專案。實驗的結果表明,B組志願者們的作弊情況比A組志願者們多了25%左右,即B組志願者們謊稱某些德文資料無法辨認,減少錄入工作的工作量。

約翰·利斯特認為,當B組的志願者們意識到自己的一部分報酬會用於慈善專案,他們會萌生一種俠盜羅賓漢的錯覺,覺得自己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取報酬也是“情有可原”的。也就是說,當人們的主觀意願與客觀道德標準相符的時候,人們會為自己的行為提供一種“合理化”的理由,哪怕自己的行為與客觀道德標準相矛盾,人們也可能會採取行動。

人們為何“好心辦壞事”?某些情況中,善行也會引發人們的惡意

英國倫敦商學院的丹尼爾。埃夫隆教授認為,“道德許可證假說”含有兩種不同的生效機制:一種是“道德憑據機制”,即某個人做了一些好事之後,這些好事就“證明”此人是一個好人,作為一個好人,即便此人的行為並沒那麼好,可也不是壞的;另一種是“道德消費機制”,即某個人做了什麼好事之後,如同打工賺了一筆“零花錢”,而此人在做什麼壞事,如同花費了這一筆“零花錢”。

丹尼爾。埃夫隆教授說,人們非常善於尋找和編造成為壞人的理由,且把“善意的小土丘”誇大為“道德的高山”、搶佔道德的制高點。因此,人們有必要警惕“道德許可證”的社會和心理現象,以防自己真的“好心辦壞事”。

人們為何“好心辦壞事”?某些情況中,善行也會引發人們的惡意

小考題:

你認為“善”與“惡”的界限是明確的、還是模糊的?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注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鑑,

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