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商代出現的戟,跟呂布的方天畫戟有關係嗎?為何到清代卻無人能識

  • 由 藝星閣 發表于 垂釣
  • 2022-09-21
簡介如清代史學家戴震,他曾經結合文獻,對《考工記》中記載的戈、戟等兵器進行嘗試性的復原,作《考工記圖》一書,然而他所復原的戈和戟,在如今這方面的學者看來卻是錯漏百出:在他的復原圖中,戟內部分呈直角向下,而戟援卻是向上彎折,這顯然與周代的青銅合鑄

吻鉤是什麼的主要結構

商代出現的戟,跟呂布的方天畫戟有關係嗎?為何到清代卻無人能識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披瀾讀史

字數:5654,閱讀時間:約10分鐘

商代出現的戟,跟呂布的方天畫戟有關係嗎?為何到清代卻無人能識

在晉代,戟還是重要的作戰兵刃之一,朝廷嚴令私人制作和持有戟,《太平御覽》中記載“違令私作鎧一領、角弩力七百石以上一張、戟十枚以上棄市”,可見晉朝對於戟的重視,而到了唐朝,類似的軍械禁令中就已經不再涉及戟了,《唐律梳義》中甚至在未禁止兵器中都沒有提到戟,似乎在唐人看來,戟已經不算是一種實戰軍械。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種曾經在兩漢魏晉將近八個世紀普遍列裝軍隊的冷兵器,戟究竟是如何興起又是如何走向式微的呢?事實上,戟這種兵器的興衰,既與軍事技術的發展有關,也與軍隊作戰方式的改變演進密切聯絡。

關於戟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左傳》中曾經多次提及與戟有關的事件。如宣公二年,就有“二年春”、“秋九月”兩條出現了“戟”,尤其是“秋九月”一條,晉靈公欲殺正卿趙盾,俠士靈輒左手持大車車輪蒙甲為盾,右手持戟,這才護得趙盾周全。可見,這時的戟已經是一種可以實戰使用的兵器了。

除了這些文獻資料外,考古學的發現也證實,早在商代,戟的雛形或許就已經出現。1973年藁城臺西村商代遺址挖掘中,人們發現一柄安有青銅矛的“戈”,幸運的是,由於這柄武器的木柄部分儲存較為完好,戈和矛的聯裝關係非常明顯。考古學家很快就意識到,這並非是商代盛行的青銅戈,而是一柄在當時而言極為罕見的“聯裝青銅戟”。

之所以說這種青銅戟極為罕見,一方面是因為,商代最盛行的長柄武器是戈而不是戟或者矛,另一方面,結構最終定型、實戰效果可以匹敵青銅戈的青銅聯裝戟,直到西周時期才最終開始盛行。而這柄商代聯裝戟,在出現時間上顯然有些超前了。

不過,這柄聯裝青銅戟,在結構上的缺陷極為明顯,它的木柄長度僅有87釐米,和春秋戰國時期那些用於車戰的青銅長戟顯然功用不同,更重要的是,這柄戟,似乎只是戈和矛的一次簡單結合,在聯裝後,戈和矛的形制並沒有絲毫改變,不像後世那些聯裝戟,鑄造時會有意識讓矛頭變細,只有這樣才能方便裝卸並減少戟頭重量。

更重要的是,迄今為止,青銅聯裝戟僅此一柄,它更像是墓主人一次腦洞大開之後的產物。在這之後,一直到西周早期,考古發掘中出土的,並非“聯裝戟”,而是青銅戟的另一分支:合鑄式青銅戟。

聯裝戟,是透過戟柄將戟刃(戈)和刺(矛)兩部分結合在一起,而合鑄戟顧名思義,是在製造時就將戟刃和戟刺鑄造為一體,再安裝到戟柄上。從表面上來看,這種鑄造方式應該比聯裝更加牢固可靠才對,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合鑄戟無論是在鑄造難度還是堅固程度上,都難以和西周晚期再次出現的聯裝戟相媲美。

▲合鑄戟

這是因為,青銅這種材質和鐵相比,質脆易折,以之製作兵刃,長度和寬度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更何況,合鑄聽起來美好,但戟的複雜結構,會使得它的製作難度成倍增加。正因如此,現如今出土的西周青銅合鑄戟,數量上遠遜於同時代的戈矛等兵刃,顯然,西周時期,戟還只能算是較為偏門的兵器。不僅如此,即使是這些稀有的青銅戟中,有不少在重量和形制上和其他出土兵器顯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它們的大小和質量嚴重偏低,有些還兩兩相似,據推測這些另類青銅戟很可能只是用於儀仗的禮器。比如北京昌平白浮、甘肅靈臺出土的幾柄“異形戟”,戟刺和戟內(用於固定戟刃的部分,有時會開刃增加殺傷)竟然順時針彎曲成鉤型,顯然不是實戰用兵器。

▲明顯不利於實戰的異形戟,據推測為儀仗兵器

學者張楊力錚為了研究商周時期軍隊作戰裝備的配置,曾經對大批古墓出土的青銅兵器數量和種類進行過統計彙總,結果發現,他當時統計的西周早期102座墓地中,僅7座墓地中出土過青銅戟,至於西周中後期的49座墓地,則根本沒有青銅戟出土,雖然這次統計難以囊括所有已進行發掘的西周古墓,但青銅戟的冷門,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西周出土青銅戟雖少,但山東西庵周車馬坑遺址中,發現了放置在西周戰車之上的青銅戟,可見,雖然合鑄戟差強人意,但畢竟已經可以用於西周車戰。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戟並未延續青銅合鑄戟的技術路線,而是開始專攻聯裝式。在製作聯裝戟的戟刺(矛)和戟刃(戈)時,雖然會因為聯裝而對各部件進行一定的修改,比如戟刺,會比矛略小,以方便拆裝,但總體而言,無論是戟刺還是戟刃,都會繼承同時期矛和戈的部分特點。這一點在戟刃上表現的最為明顯。

▲楚國墓葬群出土的合鑄戟

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

全長不過1米5的車戰利器青銅戈,為何能成為中國最特色的兵器?

》,曾經對戈的演變進行過描述,總的來說,春秋時期是戈最輝煌的時段,長鬍、多穿、內刃,戈幾乎所有可以強化殺傷、加強穩固性的結構都已經開始應用,這也就意味著,同時期的戟基本上也得到了增強。值得注意的是,戟刃的援和戈的援一樣,也是在此時開始向上揚起,與胡刃形成超過90度的鈍角,防止使用者在啄擊後拉扯時卡刃,這種改變又進一步提高了戟的鉤割能力。

▲長鬍戟刃

這種“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便捷,讓戟的適用性超過了戈,這也導致戰國時期前者最終替代後者,成為各國步戰、車戰不可或缺的裝備之一。有意思的是,戟、戈這類依靠鉤割殺敵的兵刃大行其道,又進一步導致春秋戰國時期甲士所穿皮甲的再一次演化,以著名的曾侯乙墓葬發掘物為例,其中出土的皮甲大多加綴長長的甲領和甲袖,這顯然也是針對戟、戈這類武器鉤擊方式的調整。戟與戈地位的變化,從當時的一些文獻也能看出端倪,時人開始將戟當做軍隊的代稱,如說客毛遂就用“持戟百萬”來形容楚國軍威之盛。

不過,這依舊不是戟最輝煌的時候。戰國晚期,鐵製戟讓戟兵的發展出現了質的飛躍。鐵戟、青銅戟,聽起來只是材質上的差別,但新材料的出現,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塊鍊鐵加熱滲碳摺疊鍛打的工藝,使得鐵戟的強度、硬度遠非之前的青銅戟可比,也使得青銅聯裝戟許多細節上的演化變得毫無必要,如戟刃的援無需依靠刃脊就可以保證結構強度,因此,鐵戟往往有著遠比青銅戟狹長的戟刺,從出土實物來看,前者戟刺長度往往是後者的兩倍還多,這就進一步提升了鐵戟的透甲能力;一體式的鑄造方式,讓戟柄和戟身的固定更加便捷,只要加裝一個便於加工定型的銅柲帽,就可以基本杜絕刺擊時戟刃脫落的問題;簡化後的戟身,也讓戟的鑄造更加便捷……

新材料的應用讓一體式鐵戟迅速淘汰了聯裝青銅戟,這種新式戟因外形與“卜”字類似被稱為卜字戟,這也是當時最主流的戟兵。當然了,側重點的不同也會讓武器產生不少分支和變種,戟也是一樣。除了因車戰、騎戰而大行其道的長戟和步戰用短戟外,戟類還有許多新的小分支,如增強了戟刃鉤殺效能的雄戟和雞鳴戟:前者在胡部增加了一個所謂的“孑刺”,外形類似雄雞的長喙,而後者則因為戟刃的下刃處類似雞鳴時擁頸姿態而得名。只不過,雞鳴本是就是雄雞的天性,這兩種戟的名字,實在容易讓人混淆。

▲卜字戟殘體

而更加知名的可能是在《三國志》出場過的手戟和雙持戟,太史慈和孫策爭鬥時,太史慈奪走了孫策的兜鍪(頭盔),而孫策則趁機掠去太史慈所用的手戟。這種手戟既可以用於近戰護身,也可以出其不意的投擲敵人。呂布就曾經因為觸怒董卓被後者差點拿手戟扔中,而曹操年少時則以一支手戟護身從十常侍之一的張讓家中逃出,可見,這是一種在當時很流行的武器,其定位有點像武俠小說中的匕首。

▲墓穴壁畫中的蘭錡圖,最底下放置的是手戟

至於雙持戟,最出名的當屬逐虎過澗的典韋了,《三國志》記載,這位古之惡來使用的”大雙戟“重達八十斤。堪比一些演義小說中武將抗的那些規格誇張的巨神兵了。不過,雙持戟未必真的就有那麼誇張的重量,如孫吳的甘寧,《三國志》稱他”能雙戟舞“,這顯然不是兩塊門板重的大戟可以做到的。

如果說兩漢時期是鐵戟發展的高峰,那麼,兩晉南北朝,則可以稱得上是戟兵器的“黃昏”。馬鐙、馬鞍等騎兵用具的進一步發展,使得騎兵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原本在戰國時期已略顯疲態的戰車到了漢代就逐漸退出了戰場,至於兩晉南北朝時,以衝鋒為主要攻擊手段的具裝騎兵則成為新的陸戰王者。

▲內蒙古鳳凰山1號東漢墓壁畫中被戟鞘包覆的卜字戟

雖然東漢初年的騎兵一開始並未放棄騎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騎兵依靠高速衝鋒對敵人進行長兵器刺擊,成了一種殺手鐧一樣的技能。這就對騎兵的作戰方式和裝備選擇產生了新的要求,事實上,從西漢末年名揚天下的幽州突騎開始,騎兵最常見的攻擊手段裡,揮砍和鉤割的比例就逐漸減少,騎兵所用馬戟的使用方式也不免有所側重,按照學者楊泓先生的分類,鐵戟的形制到了東漢就開始發生轉變,一種被其稱為二型二式的鐵戟登上舞臺,這種戟的戟刃橫伸後向上翹翻,形成一個向前延伸並遠小於戟刺本身的側面鉤刺,這種鐵戟又被稱為改型卜字戟。從結構上來看,這種卜字戟雖然依舊保留了“卜”字的基本結構,但在實際作戰時,其主要攻擊方式已經由鉤割、刺擊並重轉向專門的鉤割使用了,分出的戟枝——即原來由戈演化的部分,在使用時已經不再用於揮砍或者鉤割,步兵使用時,可以起到了格擋敵人武器劈砍的作用,而對於騎兵來說,戟枝可以防止刺擊時戟刺插入過深難以拔出。這種攻擊方式的轉化其實特別有意思,戟在形成之初是被歸為鉤兵一類的,西周早期的合鑄青銅戟,甚至有不少都沒有特意鑄造尖銳的戟刺,而是以帶鉤的端部代替,這種像一邊彎折成弧狀的“戟刺”,最大的作用反倒是以帶鉤部份固定戟柄,可見當時人對於戟刺擊功能的忽略。齊國崔杼發動政變,殺死齊莊公後,逼迫齊國諸大臣臣服,威脅他們如果要“戟拘其頸,劍承其心”,可見戟在當時還是一種以鉤割殺傷為主的武器,但到了三國兩晉時,一些文獻中記載的戟,就已經開始以戟刺為主要攻擊手段了。

不過,這種使用方式的改變也體現了鉤兵在兵器演進過程中的無奈,隨著鎧甲防禦力的增加,如戟、戈這類鉤兵對於敵軍的殺傷力開始驟減,戟雖然有著和矛類似的戟刺,但由於戟體窄小,面對兩檔鎧、明光鎧甚至具裝甲騎的馬鎧時,破甲能力很難與鋒刃更長的雙刃長矛媲美,而在製作流程上,戟刺旁延伸出的戟枝又使得鐵戟的鍛打製作變得更加繁複,遠不及長矛類兵刃的便捷。於是,長戟被長矛代替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不過,這並不代表著戟這類兵器就徹底被淘汰了。雖然加工工藝繁瑣,但事實上,戟枝並不是一種完全無用的設計,只不過,想要熟練運用戟,所耗費的功夫和精力,遠超同時期的長矛,說白了,這是一種下限比不過長矛,但上限要略強過後者的兵器,唐代雖然已經不再將戟列為戰陣之兵,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就曾經使用長戟強弓,擊破高麗二十五萬大軍。而到了宋代,鐵戟則以“鉤矛”之名繼續存在於軍中,《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就在註釋中稱鉤矛為“橫刃彎曲者”,明代,這種武器則有了一個曾在《水滸傳》中出現的稱呼:“鉤鐮槍”。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無論是“鉤矛”還是“鉤鐮槍”,都與戟之前的名字相差甚遠,既然戟並未消失,為什麼不保留原先的名字呢?

▲這其實應該叫做戟刀

戟刀,顧名思義,它其實是一種刀,其外形就是在矛的基礎上在杆側加裝了一個月牙形狀的彎刀。有學者認為,它的形象取材於唐代佛教壁畫,而這些佛教壁畫中那些帶著各種誇張造型和飾品的戟,顯然則和畫師們的腦洞脫不開關係,你在這裡加多畫上一個鉤刺,我就在那邊添上一段長纓,就這樣,一種完全不符合人體運動學的兵器出現了,它甚至沒有什麼固定的形制,帥就完了。比如日本奈良興福寺保留的唐代天王像中,那位渡海天王手持的就是一柄加裝了誇張月牙彎刀的改型卜字戟。這種魔改武器如果真的存在,恐怕唯一能使用它的,恐怕就是那些大力士了。

▲明顯不符合現實的方天畫戟

方天畫戟在形象上沿用了《武經總要》中戟刀的樣式,只不過為了突出武將的威猛,將單邊月牙刃又進一步改為了雙邊月牙刃,外形自然更加拉風,但如果真的按照這種樣式將它製造出來,實戰性就不要多做奢求了。

平心而論,小說家對於長戟外形的自由發揮,並不是什麼問題。事實上,由於戟的式微,後世許多人對於戟的真實樣式都沒有什麼太準確的概念,在古代,即使是一些史學家,對於戟的形制長期以來也是聚訟不已,莫衷一是。如清代史學家戴震,他曾經結合文獻,對《考工記》中記載的戈、戟等兵器進行嘗試性的復原,作《考工記圖》一書,然而他所復原的戈和戟,在如今這方面的學者看來卻是錯漏百出:在他的復原圖中,戟內部分呈直角向下,而戟援卻是向上彎折,這顯然與周代的青銅合鑄戟的外形有較大差異,而戈則更是奇特,其復原圖幾乎是前文提到戟刀的翻版,像一柄長矛上安裝了一個月牙刃。

不過,這並不是我們嘲笑這位前賢的理由,在沒有考古學支撐的當時,僅憑歷朝歷代彼此矛盾的文獻記載,戴震能夠做到這一步實屬不易,而我們今天能夠有幸一覽幾千年間長戟演化的全貌,也全賴這些前人皓首窮經般的研琢。

參考文獻:

1。楊泓《中國古兵器論叢》

2。鍾少異《中國古代兵器的歷史與傳統》

3。張楊力錚《從出土青銅兵器組合看商、西周時期軍隊配備與作戰方式及其演進》

4。《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