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好手藝》:在童年裡遇見好手藝

  • 由 看點書寫書評 發表于 垂釣
  • 2022-08-30
簡介這本書本來是帶著多瞭解古人手藝的意願出發,看完本書,不僅達到了原先目的,居然也喚起了小時候的回憶,同時喚起了我對古代手藝的敬佩,真希望除了書,還有影片來詳細的介紹,也有工匠把這些古老技藝好好的儲存下來,不在於生產,而在於傳承

口哨是怎麼畫的

在這本書中,介紹了七種手藝的製作流程:耕、紙、茶、布、漆、瓷、玻璃,分別對應著農耕、造紙、製茶、紡織、制漆、瓷器製造以及玻璃製作。這七種,每一種我們都耳熟能詳,但具體來說,在古代到底如何做出來的,我們便不清楚。而這一本書,恰好是提綱挈領地說清楚的,雖不是非常的詳細,但也將每一步的流程介紹了大概,同時,配上了外銷畫。所謂外銷畫,估計就是遠銷海外的中國畫,是外國人瞭解我們中國及技藝的一種途徑。

《好手藝》:在童年裡遇見好手藝

七種手藝分別對應一個章節,在每一章起始,都有介紹。大抵說說此技藝的來歷,加以古籍證明,隨後談到與技藝相關的外銷畫及發展,並且介紹此次選入的外銷畫。農耕一共有二十三圖,從浸種開始,一直到祭神,之間經歷了耕、耙耨、碌碡、耖、布秧、初秧等過程,當然其中不少場景喚起了我的童年回憶,比如插秧、收刈、登場、持穗、簸揚這些。尤其是登場和持穗,登場就是把稻堆積成垛。小時候經常爬到垛上,有時候甚至鑽進去,當做藏身處。在田野裡,往往是一兩個垛,然後周圍是一排一排的分腳站立的稻,我喜歡把它們幻想成敵人,然後去拳打腳踢,以為自己是個武林高手。持穗就是打稻子,那一個長杆,杆上有個帶軸的一捆木條,揚起來運勁它會轉一下,書上說是槤枷,我忘記了小時候怎麼稱呼它了,但我記得我試著打稻穀,卻連舉起它都費力氣。簸揚也是我的童年回憶,放學回家,會看到爺爺在水泥地上把簸箕靠在肩上,然後吹口哨,把風給喚來,然後開始抖簸箕,簸箕裡的稻穀就會抖出來,然後輕飄飄的雜物就會飄出去,地上很快就有飽滿的稻穀堆成一座小山。

《好手藝》:在童年裡遇見好手藝

耕對我來說很是親切,製茶、紡織對我來說,小時候也是見識過的。在我家鄉,有一座丘陵,種的都是茶葉,到了合適的季節(應該是書裡所說的穀雨前後了),會看到很多大媽戴上帽子,脖子掛著毛巾,拿著一個圓盤狀竹簍裝茶葉。我也見過炒茶葉,只是看見綠色的茶葉被手指抓起抖落,抓起抖落,自然也不知道里面的門道,只是覺得新奇好玩。書中介紹製茶,選用了三十圖,從整治土地、墾地開始,然後播種、施肥,再到採茶、曬茶、炒茶……直到最後的裝箱出海和社祭。可以想見,茶葉的誕生並不容易。

談起紡織,書中介紹是從採棉開始,隨後又有“彈花”一環節,也就是彈棉花。小時候所住的鄉鎮裡也是有彈棉花的匠人的,因此我見過他彈棉花,扛著大木弓,拿著木槌敲打弓弦。當然只是一瞥,也只覺得新奇好玩。小時候自始至終不明白為什麼要把棉花“彈一彈”,現在也不太明白,書裡說是為了讓棉花更加鬆軟,能除去雜質。再過一兩個環節,就是紡線、織布,這裡我就不大瞭解了,只在影視劇裡見過:一個大機器,推過去拉回來。

《好手藝》:在童年裡遇見好手藝

造紙、制漆、瓷器製造和玻璃製造都是我所不甚瞭解的,但每一種看上去都很繁瑣,從現代目光看,效率也不甚高,但是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踏實,以及我國傳統技藝的璀璨。另外,就是分類細緻給我很深的印象,比如在製作瓷器中有一環節是“畫作”,作者引述了《南窯筆記》這樣一句話:“有人物工、花鳥工、印板工、宣花工、捷花工……堆花工。瓷器成,細者工計七十二道,粗者六十四道。”這畫作分類竟也如此詳細,“瓷器成”無論工藝粗細,竟都這麼多道。真佩服古人的毅力。

這本書本來是帶著多瞭解古人手藝的意願出發,看完本書,不僅達到了原先目的,居然也喚起了小時候的回憶,同時喚起了我對古代手藝的敬佩,真希望除了書,還有影片來詳細的介紹,也有工匠把這些古老技藝好好的儲存下來,不在於生產,而在於傳承。

《好手藝》:在童年裡遇見好手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