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子路施粥給窮人,孔子派子貢砸了施捨的鍋。孔子:君子不是濫好人

  • 由 熊貓文史匯 發表于 垂釣
  • 2022-08-23
簡介”孔子生氣的說:“周禮是讓天子愛諸侯,諸侯愛士大夫,士大夫愛百姓

施粥什麼意思

先秦神書《韓非子》中記錄了一則“子路施粥”的故事。

子路在魯國做季孫氏的後邑邑宰(縣官)。季孫氏命令後邑百姓挖一條長溝,因為當時的百姓必須要給國家無償的服徭役(沒有工錢幹活),且國家不管吃喝。所以很多百姓吃不飽還要勞動。

子路見百姓辛苦,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買米,熬粥給百姓喝。孔子聽說後,派子貢去砸了子路施粥的鍋。子路氣洶洶的去找老師孔子理論:

“老師不是說仁者愛人嗎,為什麼要阻止我施行仁愛?”

孔子生氣的說:“周禮是讓天子愛諸侯,諸侯愛士大夫,士大夫愛百姓。你現在超出禮的範圍替季孫氏愛百姓,這不符合禮,這是越俎代庖”

子路很不服氣。沒過多久,季孫氏派人來指責孔子,子路施捨米粥是和季孫氏爭搶民心。孔子只得代子路認錯。

子路施粥給窮人,孔子派子貢砸了施捨的鍋。孔子:君子不是濫好人

孔子劇照

看了這則故事很多人肯定會感到奇怪,孔子這樣做是不是有些頑固不化和不近人情,其實這是現代人對儒家文化的曲解。

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說讓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事,守好自己的身份。孔子這樣說是有原因的。

當時魯國軍權旁落,實際大權被“三桓把持”(魯桓公三個後代家族)。但三桓的權力也被家臣把持。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政出私門”。而且當時各諸侯國這類事非常多。鑑於這種情況,孔子提出了“克己復禮”。就是剋制自己的慾望,恢復周禮所規定的,國君就是國君、士大夫就是士大夫,家臣就是家臣。

說白了吧,孔子開創的儒家對人的愛是差別的愛,負責任的愛。

父親愛自己的兒子勝於愛別人的兒子,甚至說父親愛別人的兒子是要出問題的。

當時就有一個現例項子

子路施粥給窮人,孔子派子貢砸了施捨的鍋。孔子:君子不是濫好人

田氏代齊最初的策略就是田氏用“小鬥進,大斗出”的方法收買人心。而晏子已經看出其中的端倪提醒齊景公,而齊景公不以為然。最後的結果是,田氏把齊康公發配到海島的時候,齊國百姓竟然沒有一個支援姜齊的。這就是越俎代庖,這就是季孫氏為什麼指責子路施粥給百姓,因為季孫氏害怕。

當初孔子帶徒弟周遊列國到了楚國,楚王千里迢迢迎接孔子和徒弟來到楚國。交談之後非常喜歡孔子,他要封給孔子“千社之地”。被楚國大臣阻止,他的理由就是,孔子和他的徒弟德行非常高(會收買人心),幾代之後,楚國就不是你楚國的了。最後楚王給孔子封地的事只能不了了之。

歷史上因為這類事情犯忌諱的還有明初的沈萬三

子路施粥給窮人,孔子派子貢砸了施捨的鍋。孔子:君子不是濫好人

沈萬三是元末明初大財主,他出錢替朱元璋修好了南京城牆,並且要給守衛南京計程車兵一人一兩銀子。

本來修城牆朱元璋就心裡不高興,但沈萬三作死的是,他要越殂代皰收買朱元璋部隊的人心(至少朱元璋是這樣認為的),最後朱元璋翻臉不認人,把沈萬三家產充公,人發配邊疆。這就是不懂儒家的仁愛。

仁者愛人,愛自己該愛的人,與你無關的人你不該愛。

結語:因為佛教的傳入,一些佛教主張和儒家主張開始混淆,尤其是大乘佛教的普及,讓發善心得好報的想法深入人心,其實在傳統儒家看來,佛教就是亂糟糟自以為是。

我的父親母親用你愛嗎?我的孩子用你愛嗎?我的親朋好友用你愛嗎?愛好自己的家人不好嗎?

懂了這些也就懂了孔子為什麼要砸了子路施捨的粥了

因為,儒家的君子從不是濫好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