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歷史上4篇神童寫的詩!成詩年齡不過7歲,其中一篇入選課本

  • 由 奇文異史 發表于 垂釣
  • 2022-08-22
簡介那麼上面4篇詩,你是喜歡《詠華山》中的“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或是《送兄》中的“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或是《詠鵝》中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拔清波”、或是《賦新月》中的“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繆氏子的繆第幾聲

生而知之的人,是聖人。世上的聖人何其少,更多的是需要後天學習,才能開啟智慧的凡人。不過,凡人與凡人是有所不同的。一些人在年少的時候,知道許多人一輩子也不知道的知識,他們叫做神童。接下來,由筆者為大家介紹歷史上的4篇神童所寫的詩作,領略一下神童年少時的風采。

歷史上4篇神童寫的詩!成詩年齡不過7歲,其中一篇入選課本

《詠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此詩是宋朝名相寇準遊華山時所作。《詠華山》全詩通俗易懂,語言直白,不需要過多地解釋。前兩句描寫華山的高聳,遠非一般山峰可比,能比它高的只有天了。後兩句說明了華山到底如何高?抬頭可接紅日;低頭可掠白雲。坦白講,《詠華山》一詩可能難入大文豪的眼,但寇準作這篇詩的時候,年方七歲。七歲的孩童眼界如此開闊,世間少有。

歷史上4篇神童寫的詩!成詩年齡不過7歲,其中一篇入選課本

《送兄》

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稀。

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

此詩是唐朝七歲的女童所作,所以它的作者人們習慣性地稱呼為“七歲女”。從這篇詩的題目可知,這是一片送別詩,送給的正是自己的至親——兄長。前兩句描寫離別時的場景,以浮雲象徵將要漂泊的兄長,以稀葉比喻離散的家庭。後兩句則寓情於物,感嘆兄妹二人不能像大雁一樣,同往同歸,讓人潸然淚下。

這篇詩的辭藻雖不華麗,但將真摯的感情寄託於浮雲、稀葉、大雁上,使讀者能夠切實地感受到七歲女的離別之情。可以說,這篇送別詩的感情豐富,手法運用得當,很難相信是出自七歲女童之手。或許,這就是兄與妹之間的感情。

歷史上4篇神童寫的詩!成詩年齡不過7歲,其中一篇入選課本

《詠鵝》

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拔清波。

此詩是唐朝詩人駱賓王七歲時所作,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詩文之一,入選小學課本。這篇詩的經典性,毋庸置疑,是一篇難得的詠鵝佳作。詩的開篇連用三次“鵝”,彷彿鵝在身邊,可謂是先聲奪人。之後透過對鵝外在的描寫,使鵝的形象躍然紙上。可以說,這篇詩作為小學生的啟蒙詩,再合適不過了。

歷史上4篇神童寫的詩!成詩年齡不過7歲,其中一篇入選課本

《賦新月》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

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此詩是唐朝一位繆姓孩子所作,人們稱呼他為繆氏子。繆氏子七歲的時候,以神童召試,寫下了這篇應召詩。我們不難發現全詩洋溢著豪邁志向。開篇兩句描寫了新月的形狀,新月呈彎弓狀,給人一種小小的感覺。但是再小的新月,也始終掛在九天之上,只待它月滿的那一刻,定能綻放光芒。

繆氏子自己是七歲的孩童,和新月的狀態差不多,所以小小的新月寄託了詩人大大的志向。不怪乎連唐玄宗都對其讚賞有加。

歷史上4篇神童寫的詩!成詩年齡不過7歲,其中一篇入選課本

上面四篇詩的作者,都是不過7歲而已的孩童,但有志不在年少。即便是7歲的孩童,他們也有大大的夢想,所以才能寫出不弱於成年人的詩作。那麼上面4篇詩,你是喜歡《詠華山》中的“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或是《送兄》中的“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或是《詠鵝》中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拔清波”、或是《賦新月》中的“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