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 由 愛搞機 發表于 垂釣
  • 2022-08-16
簡介驍龍8 Gen 1的《原神》測試:正常手機的電競版、真正的遊戲手機、“讓你一把風扇”的遊戲手機 ↑續航與充電4700mAh 電池,200nit 亮度,經 30 分鐘《和平精英》(HDR 高畫質 + 極限幀數 + 抗鋸齒)、30 分鐘 B 站

閃字是什麼結構的字型

Redmi 在 2 月 16 日晚正式釋出 Redmi K50 電競版,新機有 1920Hz 高頻 PWM 調光、刷面積記錄的雙 VC 均熱板、JBL 四揚聲器、安卓最大線性馬達、邊玩邊充也快的 120W 快充,售價 3299 元起。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前腳有騰訊收購黑鯊做元宇宙硬體的訊息,後腳 Redmi 的電競 / 遊戲手機產品線就用上了驍龍 8 Gen 1。K50 甚至還有梅賽德斯 AMG F1 聯名的 K50 冠軍版,全稱長到一行寫不完:K50 冠軍版 Mercedes-AMG Petronas Formula One Team Edition。

Redmi 依然是營銷詞語高手:冰封宇宙立體散熱系統、120W 神仙秒充、JBL 寬頻四單元揚聲器、DisplayMate A+ 電競直屏、CyberEngine 超寬頻 X 軸馬達,營銷名詞應有盡有。但是驢是馬,還是得拉出來跑一趟才知道。

Redmi K50電競版與iQOO 9系列、小米12系列、一加10 Pro、真我GT2 Pro、K40系列,規格引數對比看下錶: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外觀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配送的充電頭是祖傳的 120W 老朋友 MDY-12-ED,有 9V 3A、11V 6A 和 20V 6A 多個檔位,魔改針腳的 USB-A 口,小米 10 Ultra、小米 MIX4、Redmi Note 11 Pro + 用的都是它。

配送的 6A 線材,線長從 1 米暴漲到 1。5 米,而且還是 L 型介面,這很遊戲手機。太不環保了,希望早日推廣到其他機型。

順便提一嘴,K50 冠軍版都是 12+256,淺藍 + 灰黑,有賓士標,禮盒包裝配 120W 氮化鎵快充頭。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 電競版外觀設計更加方正,但改為中框直邊,手感不如以前的微弧設計。

這代多了很多 bling bling 的細節,後蓋、相機呼吸燈、揚聲器、音量鍵到處都是 “X” 造型,肩鍵開關有 CD 紋、相機矩陣、按鍵邊緣都有 CNC 倒角。後蓋兩側的紋路不再是純平的,而是光面和磨砂相間,手感有趣。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銀色的是 K40 遊戲增強版,藍色的是 K50 電競版↑

開孔佈局變動不大,只是 SIM 卡槽改到了左側中框上部,上下揚聲器開孔更加對稱。

螢幕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K40 遊戲增強版、K50 電競版、K40 Pro+ ↑

K50 電競版是華星光電 6。67 英寸 120Hz 柔性 OLED, 480Hz 觸控取樣 + 大猩猩 Victus 蓋板,2400x1080,帶出廠校色。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K50 電競版螢幕顯微圖↑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K40 遊戲增強版和 K50 電競版在不同亮度下的頻閃條紋↑

華星標誌性的珍珠排列,星型的子畫素,Pentile 類鑽排。這塊屏核心賣點是 1920Hz 高頻 PWM!永不為奴!弱點是可視角度和均勻度。

Redmi K50 電競版 和 K40 遊戲增強版,都在亮度條剛過半時切換調光方式,Redmi K50 電競版切換時的亮度在 80nit 附近,低於辦公燈光場景常用的 100nit。因為本身就夠護眼了,Redmi K50 電競版 取消了 “類 DC 調光” 的開關。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原生模式sRGB色準↑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多旗艦螢幕客觀資料對比↑

Redmi K50 電競版 的色準表現挺好,特別是預設的生動模式,竟然在 P3 色域有平均色偏 1。6 的成績,儼然是把生動模式當 P3 模式來調了,好評!其原色模式平均色偏也只有 1。5,表現明顯好於 K40 遊戲增強版。

這塊屏的最高亮度稍微低,但也夠用。自動全白激發亮度 741nit,區域性 859nit。手動全白 461nit,區域性 512nit,此時四角亮度 458/451/463/456,表現一般。

其最大弱點是角度和均勻度一般,我們手上這臺還有點陰陽屏,未知是否個例。這可視角度和機身稜角設計,有 iQOO Neo5 內味了。

效能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驍龍 8 Gen 1+LPDDR5 + 升級版 UFS 3。1。看上面的效能測試對比圖,這顆 2022 年旗艦專屬的 “火熱的心” 就不贅述了,CPU 效能原地踏步,GPU 效能暴漲 50% 左右。

驍龍 8 Gen 1 非常吃散熱和排程,同一顆 SoC,不同廠商搞出來的表現天差地別。部分廠商甚至冬天都不敢讓它的 CPU 放開跑,絕大部分廠商都會把其最高頻限在 2。8GHz,實屬誇張。

和正常驍龍 8 Gen 1 旗艦相比,Redmi K50 電競版基礎效能上的最大分別,是有升級版 UFS 3。1。連續寫入成績從常見的 1200MB/s 提升到 1400MB/s 級別,隨機效能也比自家大佬小米 12 Pro 更強一些。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K50 電競版邀請函裡的散熱結構正反面↑

Redmi K50 電競版 有業界最大的雙 VC,不鏽鋼 VC 4015mm2 + 副 VC 845mm2(給雙充電泵和副板散熱),用銅塊做 SoC 與 VC 的導熱介質(正常是凝膠),6904mm 石墨烯 + 6722mm 石墨,散熱規格很猛。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 電競版的

散熱規格優勢,體現最明顯的還是在中低負載的散熱表現。

室溫 23 度,HDR 高畫質 + 極限幀數 + 抗鋸齒的《和平精英》,正面最高溫 38。7 度,背面最高溫 38 度,重新整理了我們資料庫的溫度記錄。作為對比,21。4 度室溫下的 iQOO 9 Pro 正面也有 39 度。《原神》預設畫質,Redmi K50 電競版 雖偶有掉幀,但體感溫度確實大有好轉,吃雞的時候也只是溫手。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 電競版 的散熱是好,但驍龍 8 Gen 1 也真的熱情。

官方 PPT 中,30 分鐘《原神》可以 57。2 幀,44。1 度。而實際測試,畫質拉爆之後,20 分鐘《原神》平均 51。4 幀,前 15 分鐘基本穩定,在 15 和 18 分鐘有兩個梯度。

實際 23 度室溫,最低亮度,3DMark Wild Life(Unlimited)3DMark 穩定性 81。1%,對於驍龍8 Gen 1 來說,成績已經可以了。如果調成 200nit 亮度,或改成壓力更 Wild Life Extrrme 穩定性測試,則會因過熱保護而無法跑完測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驍龍8 Gen 1的《原神》測試:正常手機的電競版、真正的遊戲手機、“讓你一把風扇”的遊戲手機 ↑

續航與充電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4700mAh 電池,200nit 亮度,經 30 分鐘《和平精英》(HDR 高畫質 + 極限幀數 + 抗鋸齒)、30 分鐘 B 站 1080P 影片播放、30 分鐘微博短影片、各 30 分鐘的 Wi-Fi 和 5G 衝浪,共 2。5 小時的續航測試後,Redmi K50 電競版 剩餘電量 71%,持平 iPhone 13 和小米 Civi,弱於前代,但強於一票驍龍 888 機型。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4700mAh 雙電芯 + 120W 快充,1%-100% 充電耗時 16 分鐘,21 分鐘斷充,表現比 4500mAh 電池的小米 MIX 4 還猛。

峰值 98W,堅持 3。5 分鐘;隨後 93W、87W、83W、79W、67W、60W、38W 梯度下降;15 分鐘(電量 90%)時進入 9V “恆壓” 充電,功率從 34W 下降到 9W,21 分鐘斷充。

Redmi K50 電競版 的快充相容性弱於支援 100W QC5 的 Redmi Note 11 Pro+,但強化了 “邊玩邊衝”(2 顆電荷泵在副板,且有 VC 散熱),宣稱遊戲中也能 37 分鐘充滿。但凡它有無線充,那這套充電配置估計 5、6 年內都不會落伍。

相機

Redmi K50 電競版 用上了和 K40 Pro 同款的 IMX686,多了顆防閃爍感測器(消除拍螢幕、投影的頻閃條紋):

前置首發 2000W 的 IMX596,0。8μm,F2。24,3。14mm(其實和祖傳的S5K3T2規格沒差)

主攝換回到老朋友 IMX686,6400W,IMX686,0。8μm,1/1。72“,F1。89,5。43mm,無 OIS

120 度超廣角,800W,OV8856,1。12μm,1/4‘’,F2。2,1。65mm

200W 微距 GC02M1,1。75μm,1/5‘’,F2。4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主攝對比,上為K40遊戲增強版、下為K50 電競版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主攝對比,,中央放大。上為K40遊戲增強版、下為K50 電競版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超廣角對比,上為K40遊戲增強版、下為K50 電競版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超廣角對比,中央放大,上為K40遊戲增強版、下為K50 電競版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超廣角對比,上為K40遊戲增強版、下為K50 電競版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超廣角對比,中央放大,上為K40遊戲增強版、下為K50 電競版

對比 K40 遊戲增強版,Redmi K50 電競版 最大的提升在於高光壓制,寬容度更好,但細節表現卻略弱於前代。超廣角取景觀感碾壓前代,高光壓制碾壓式提升,但實際噪點卻更猛,弱光表現還變弱了。

體驗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 電競版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這顆安卓尺寸最大、振量最大的 CyberEngine 超寬頻 X 軸馬達,1016(10mmx16mm)的尺寸都追上揚聲器了。

瞬態振動量 5。12Gpp,比 iPhone 13 的 5。05Gpp 還高。實際表現就是 —— 開到最大檔,打字都振到手麻,酸爽。系統的振感反饋也很豐富,雖然給人感覺振動還不是非常緊緻,但這應該是最接近 iPhone 的振動體驗、最激烈的手機振動體驗。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肩鍵開槽依然很深,很容易攢灰,這一代手感調軟了一些,鍵程縮短,依然有虛位,但回彈更快,沒那麼粘手。

不過肩鍵的最大升級源自於系統,現在能自定義雙擊和長按觸發功能,新增按下和抬起觸發(例如按下開鏡,抬起開槍,好傢伙)。請問可以加入相機快門功能嗎?什麼時候能下放給 K40 遊戲版?

Redmi K50 電競版 這個 MIUI 13,有很多跟順心的細節,通知欄字型明顯增大,首次開啟應用會一口氣列出所有許可權開關,但預設不開網路的設定,真的很容易手快跳過,很鬧心啊;

JBL 對稱 4 揚,雙 1115 重低音 + 雙 0611 高音單元(2 組單元左右位置相反),宣稱目標是增加 FPS 的方向感,而實際音質表現不如預期,是比較大聲,但音質只能說可圈可點,高低頻揚聲器吃調音,不知道後期有沒機會 OTA 提升音質;

紅外功率翻倍,10 幾米外都能遙控別人家的空調,底墊珍寶。

總結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價格最低的驍龍 8 Gen 1 機型依然是上年底釋出的 moto edge X30。後者 3199 元起,首發 2999 元起的記錄,怕是今年年中才會被打破。

但配合配置看,現在價效比最高的驍龍 8 Gen 1 機型,毫無疑問就是 Redmi K50 電競版(8+128),它的直接競爭對手是 3999 元起的 iQOO 9(8+256)。

Redmi K50電競版評測:搖身一變,紅米旗艦

Redmi K50 電競版 拉滿了振動馬達和 VC 均熱板配置、給了 1920Hz 高頻 PWM 調光、JBL 四揚聲器、更滿血的 120W 快充,對得起 3299 元的起售價。

但它的螢幕均勻度一般、驍龍 8 Gen 1 真得風扇才能完全壓住、210g 還是比較重、偏遊戲的外觀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而遊戲手機嘛,搞 12+128 很正常,但為什麼會沒有 8+256????

Redmi K50 電競版是臺有用心做的手機,這套配置換個天璣 9000 和臺積電版驍龍 8 Gen 1 剛剛好(手動滑稽。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