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紫雲小灣村:下活“產業棋”唱響“富民歌”發展有“錢”景

  •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垂釣
  • 2022-08-14
簡介據瞭解,小灣村加工廠在2019年由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投資195萬元幫扶資金建設的,擁有辣椒烘乾生產線一條,之後,加工廠在前期的產業基礎上延伸產業鏈條,將辣椒加工廠改造升級,新投資20萬元增添了工廠化運作“分揀臺”,承接猴場鎮的辣椒、香菇、松茸

紫雲一盒多少錢

初夏時節,沿著蜿蜒的山路來到紫雲自治縣猴場鎮小灣村,道路兩邊,綿延的大山翠綠蔥蘢。水果種植基地,一棵棵桃樹掛滿了果子;連片的大棚裡,辣椒秧苗長勢正旺;肉雞養殖廠內,小雞活蹦亂跳……近年來,小灣村搶抓機遇,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大力發展村集體產業,實現產業“多點開花”,多渠道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紫雲小灣村:下活“產業棋”唱響“富民歌”發展有“錢”景

辣椒育苗基地

立足優勢 推進產業多元化、規模化

在小灣村卡益組田間,一臺大型耕地機正在田間穿梭,為之後的辣椒種植做準備。“辣椒是小灣村的傳統經濟作物,現在這裡種植了140畝左右的辣椒,我們計劃在全村種植辣椒430畝。”小灣村村支書秦江山說,小灣村因其優越的自然條件,種植的辣椒品質不錯,很受市場歡迎,但之前多為散戶種植,規模不大。

村裡採取“合作社+農戶+村兩委+致富帶頭人”的方式,向農戶流轉土地,致富帶頭人技術管理入股合作社,大力發展辣椒產業,助農增收,實現合作社、合作社成員和種養殖戶“三贏”。

除辣椒種植外,該村還採用這種方式種植精品水果。據瞭解,小灣村可開發利用的荒山有2000畝,為盤活閒置資源,該村因地制宜,在荒山上種植桃子、枇杷、柑橘等果樹1300畝,在山下種植了2100餘畝卡益香米。山上種水果,山下種水稻,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在龍家田壩,有一片佔地19畝的食用菌基地。當下,正值松茸收穫時節,採摘工人們都在大棚裡忙碌。

“食用菌基地是2018年建設的,屬於村集體產業,有29個棚,種的松茸。”小灣村駐村第一書記魏飛介紹,去年松茸烘乾後產量達9100多斤,但銷售卻不愁。基地一年帶動700餘人次就業務工,8人長期就業。

近年來,小灣村因地制宜,鼓勵引導村民盤活土地資源。同時,立足市場需求和產業基礎全域性謀劃,找準產業發力點、優勢點,不斷調整當地產業結構,做大農業產業,開拓產業的多元化。

紫雲小灣村:下活“產業棋”唱響“富民歌”發展有“錢”景

松茸種植大棚,工人採摘松茸

做精做優 推動傳統產業專業化

在小灣村肉雞養殖場,肉雞養殖戶楊海剛剛清掃完雞舍,正在仔細檢視新到的雞苗。

“每一個環節我都不敢疏忽,管護的好,雞的成活率就會高一些,賣一批雞最多能掙四五萬元,很考驗技術。”楊海告訴記者,肉雞養四個月就能售賣,由公司提供技術、雞苗、飼料,他只需要負責管護,公司包回收,扣除各項成本,一年可以收入12萬元,不僅如此,養雞產生的雞糞,也能作為肥料賣出去。

“這個養殖場佔地2000畝,由村裡提供土地,農戶只需要負責管護好就可以。”據秦江山介紹,為推動全村傳統產業專業化發展,村裡採取了“龍頭企業+農戶+村級公司”的模式發展家庭農場。

在鼓起村民“錢袋子”的路上,不僅需要“做大”,更要“做專”。隨著村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為增強農戶種養殖技巧,村裡針對村兩委工作人員、產業組長、致富帶頭人、合作社社員、種養殖大戶、管護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生豬養殖、肉雞養殖及精品水果、優質大米、玉米等科學種養殖技術的培訓。

“我們主要是透過開展科技大培訓活動,推進科技進村入戶等方式,提高農戶們的農業技術知識。”秦江山說。

在小灣村水果種植地,會看到即將成熟的桃子已經套上袋子,這也同樣需要技術人員指導。

“套袋後的水果顏值高、口感好,去年桃子產量近3萬斤,5元一斤收購,經過我們的加工和包裝後,最高能賣到10元一斤,因為品質好,很快就賣完了,可以說是供不應求。”魏飛自豪地說。

產業專業化的發展,讓群眾的增收致富道路越走越寬,也讓小灣村依靠農產品,在去年實現村集體增收58萬元,僅今年一月,收入就達33萬元左右。

紫雲小灣村:下活“產業棋”唱響“富民歌”發展有“錢”景

精品水果種植地

產業升級 釋放傳統農業新動能

在小灣村辣椒加工廠的農產品展示櫃上,擺放著很多包裝好的農產品,其中就有小灣村種植的辣椒、松茸、香菇。

“今年我們的香菇已經全部賣完了,這裡還有幾袋烘乾後的食用菌,是我們特意留下來做樣品的。”魏飛說,烘乾後的松茸市場價能達到80元每斤,而竹蓀則能達到300多元每斤。

據瞭解,小灣村加工廠在2019年由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投資195萬元幫扶資金建設的,擁有辣椒烘乾生產線一條,之後,加工廠在前期的產業基礎上延伸產業鏈條,將辣椒加工廠改造升級,新投資20萬元增添了工廠化運作“分揀臺”,承接猴場鎮的辣椒、香菇、松茸、竹蓀的烘乾、分揀、包裝加工,之後,為發展猴場鎮藍靛產業加工,新增設一條加工生產線。

如今,加工廠輻射帶動猴場鎮專業種植合作社20個,食用菌、果蔬種植基地1萬餘畝,保證用工人員每日收入不低於70元,鞏固建檔立卡5戶25人穩定增收。“生產+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有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政策精準到農戶、家家門口通大路,在家也能來就業、發展產業來致富;門口路通有路燈、打工回家好開心;領導關心暖人心、生活富裕感恩黨。” 這首村民們自編自唱的山歌,淳樸而簡潔的歌詞,郎朗上口的苗歌小調,生動的展現了小灣村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蝶變。

魏飛表示,下一步,將圍繞猴場鎮傳統農業特色產業之一的藍靛產業,在加工廠開設一條自動化生產線,提高藍靛產業生產加工效率,同時建設小灣藍靛民俗文化廣場,透過“藍靛”民族文化廣場建設,推廣“藍靛”的品牌效應,深挖藍靛生產、加工、製作工藝,傳承、推廣民族特色文化,助力猴場鎮的“藍靛”“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安順日報社大資料智慧全媒體記者

郭修 郭黎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