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愛因斯坦用55分鐘提出問題:你有發現問題的能力麼?

  • 由 橙哲學堂 發表于 垂釣
  • 2022-07-17
簡介如果有好的環境可以選擇,那就儘量去到一個更加適合自己的空間,隨著思考經驗慢慢地積累,你會慢慢發現自己在任何環境都能靜下來,完成思考過程,最終提出好的問題

什麼是提出問題

一直在講學術能力,問題太大太寬泛。很多讀者聽到這個概念,也許會想到我們之前講到的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記筆記等等。

這些都是,但筆者認為,

最基礎的,是提出問題的能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如果有一個小時解決困局,寧願用55分鐘確定該提出一個什麼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解決問題是技能層面,而提出問題是探索性的思考。”

一個好的問題,能驅動思考,打破既定模式,探索無限可能性。

全球矚目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第54屆股東周年大會上,有一個11歲男孩提出了一個問題,驚豔了全世界。

影片來源:騰訊

網友們看到影片後紛紛表示:“哎呀,才11歲就有這樣的思想深度,這要是我家娃,多好!”

這個小男孩問了什麼呢?

問題原文如下:

Good morning, Mr。Buffett, Mr。 Munger。My name is JC, I am eleven years old, and I come from China。 This is my second year at the meeting。

巴菲特先生,芒格先生,早上好。我的名字是JC,我今年十一歲,來自中國。這是我第二年參加會議。

Mr。 Buffett, you mentioned that the older you get, the more you understood about human nature。 Could you elaborate more about what you’ve learned? And how can the differences of human nature help you make a better investment?

巴菲特先生,你提到年紀越大,對人性的理解就越多。能不能再詳細說明一下你學到了什麼?而人性的差異又如何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投資呢?

I would also like Mr。Munger to comment on that, please。Thank you very much。

我還想請芒格先生對此發表評論。非常感謝。

影片裡小男孩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撇開端莊自信的姿態和流利的英文不談,單是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是一般11歲孩子能提出的。

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有理有節,簡直就是教科書式的提問啊!

現實生活裡,很多人是缺少發現問題的能力的,他們只能看到現象。我在看《奪冠》這部電影的時候,鞏俐飾演的郎平指導就讓運動員們填寫問卷,回答“你為什麼打球”,隊員們一開始面面相覷,寫不出來。當朱婷回答:“為我爸媽”時,郎平告訴她“那你永遠也打不出來。”一次次的擊球后,朱婷才爆發:“成為你!”

愛因斯坦用55分鐘提出問題:你有發現問題的能力麼?

為何大多數人沒有發現問題的能力?

很簡單,

思維固化了。

有部分當代青年天天熬夜,晚上不睡早上不起。ta不知道熬夜對身體的影響?不是的,他習慣了。

為什麼人的思維會固化呢?我想可能存在以下幾種理由:

1、

『環境』

周邊的人都這樣,所以我這樣也是很正常的。

2、

『自我意志力不夠』

行為往往被自己的本能所駕馭。同時,人們往往自我感覺良好,拿熬夜這件事情來說:終於意識到應該做出改變早一點睡,但薄弱的自制力作祟,於是又拿出了遊戲,暗下決心:只玩一小會。結果嘛,就是,本來做不到的,現在還是做不到。

3、

『天生的逃避心態』

也就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因為無法改變所以下意識合理化。

愛因斯坦用55分鐘提出問題:你有發現問題的能力麼?

那麼如何才能發現問題呢?

1、多問為什麼

向自己提問,不僅僅是隻問一個問題,而是持續發問下去。

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當你看到別人朋友圈說有一本書很不錯,通常情況下你會馬上淘寶搜尋-下單-付款-收貨。

當你養成了深度思考的習慣之後,你就懂得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愛因斯坦用55分鐘提出問題:你有發現問題的能力麼?

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

有沒有其他渠道瞭解這本書的大概框架?

書裡的東西正確麼?

書裡用了什麼理論證明自己的觀點呢?

這本書適合我麼?

這本書和我的價值觀是否有衝突,我能否接受這種衝突?

當你問了很多問題之後,你就有了更多選擇,你就得到了符合你行為背後動機的最優解。

1、多問為什麼

想要看清海底的魚,你必須等待風平浪靜的時刻。

同理,只有在你靜下心來的時候,才能看清問題的本質,所有的帶著任何情緒,偏見的提問,都只能為你帶來錯誤的決定。

2、不帶主觀色彩的客觀思考。

不斷地向自己提問是深度,向他人提問是寬度,問題的延續是思考的長度。

愛因斯坦用55分鐘提出問題:你有發現問題的能力麼?

2、不帶主觀色彩的客觀思考。

當一件事物發生,置身其中的我們無論得到什麼結果,都需要你的總結,這是對你行為的覆盤,對思維的檢驗。

3、思考不僅要有深度,更要有寬度

儘可能地選擇一個適合思考的環境,環境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的,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能夠控制好自己。

如果有好的環境可以選擇,那就儘量去到一個更加適合自己的空間,隨著思考經驗慢慢地積累,你會慢慢發現自己在任何環境都能靜下來,完成思考過程,最終提出好的問題。

本文首發於橙哲學堂,轉載請聯絡作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