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拜女媧求子的典故

  • 由 民間故事者 發表于 垂釣
  • 2022-06-22
簡介於是,女媧從黃河邊的高崖上扯下一些草,編織成一條繩子,又走到淺灘的泥澤邊,將繩蘸著澤中的泥漿揮舞起來,濺起滿天的黃泥點,這些你點濺落下來,就變成了一個個呱呱歡叫的人,大地上終於佈滿了人類的蹤跡

道教求子拜什麼

女媧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人類的始祖。

傳說盤古開天地以後,大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也有了鳥獸蟲魚,可是沒有人類,世間依然荒涼、寂寞。行走在這片荒寂土地上的大神女媧,感到非常孤獨,她想有個伴兒,陪自己說說話,散散心。

在黃河邊的一個淺灘上,女媧憂鬱的坐著,和幻覺中的伴在遐想的天地裡嬉戲遊玩。忽然,女媧有了靈感,她抓了把黃土,就著河水,攥成泥團,然後仿造自己倒映在河水中的影像,捏造出一個又一個小東西。說也奇怪,這些小東西一落地就嘰嘰呱呱的叫嚷著,到處跑著玩兒開了。女媧給這些小東西起了個名字,叫作“人”。她要讓天地間充滿這靈秀的人。

於是,女媧不停的捏造出一群又一群的人。但大地太大了,女媧累得實在不行了,可大地上的人仍顯得那麼稀少。於是,女媧從黃河邊的高崖上扯下一些草,編織成一條繩子,又走到淺灘的泥澤邊,將繩蘸著澤中的泥漿揮舞起來,濺起滿天的黃泥點,這些你點濺落下來,就變成了一個個呱呱歡叫的人,大地上終於佈滿了人類的蹤跡。

拜女媧求子的典故

女媧就是這樣攥捏黃土造就了人類。

此外,還傳說女媧曾煉五色石補天,並折斷鰲足以支撐四極,還治平洪水,殺死猛獸,使人民得以安居。又傳說她與伏羲因兄妹相婚而產生的人類。

那麼,女媧的原型是什麼呢?

屈原在《楚辭·天問》中雲:“女媧有體,孰制匠之?”王逸注:“傳言女媧人頭蛇身。”漢代畫像磚上給人的啟示也是蛇。明代蕭雲從《離騷圖》中的女媧,更是一位披頭散髮、人首蛇身、置身於巨石與荊棘草莽之中的開拓者的形象。

現代的學者也有認為女媧的原型是蛙的,認為酈山女媧是由黃河下游一帶,以蛙的圖騰氏族傳說而來。還有的學者認為是葫蘆,如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就指出,華南女媧的初貌應該是葫蘆。當然,無論是蛙還是葫蘆,都是多子的象徵。一般來說,我國神話中的始祖神都是集生育神、媒神、豐產神、地母神為一體的女神形象,女媧也正是這樣一位集眾神為一體的女始祖神。

在我國幾千年的矇昧時代裡,人們重視生育,渴求生靈,因此民間崇仰女媧,極其虔誠的敬奉她。延襲至今,遍及華夏大地的女媧宮、女媧廟就是這種信仰的反映。

在河北省邯鄲涉縣,每逢農曆三月十八日,人們便要去祭拜女媧。媧皇宮中的女媧頭戴鳳冠,身披鳳衣,下面站著十幾尊二尺餘高的送子神,都是裸體男性。求子的婦女來到媧皇面前燒香上供,磕頭許願。廟會之後,送子神還會被人請到家裡,後來求子的婦女就只好在媧皇面前燒香磕頭許願,然後拿出墜有銅錢的綁兒索兒,套在一個還願送來的布娃娃脖子上,口裡還要叫著幾聲“狗兒”或“花花”之類的稱呼,接著便將布娃娃裝在褲腰裡往外走,走幾步,叫一聲,一直到家中,將布娃娃塞進被窩,當晚還需與丈夫同房,民間認為這樣就可以生兒育女。

河南淮陽的人祖廟會於每年二三月間舉行,屆時婦女們挑經擔(又名擔花籃),邊舞邊唱有豐富信仰的歌,以祭拜人祖娘娘女媧。

拜女媧求子的典故

摘自《中國民俗文化典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