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 由 帥氣的妍妍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28
簡介當馮道不顧自身安危,星夜兼程地趕到洛陽時,李存勖已經死於兵變,而李嗣源成功登上了皇位,也就是後來的後唐明宗

十位上的8表示什麼

說起中國古代的政壇常青樹,一般來說,能效力過兩位皇帝的大臣便可稱常青樹了,因為正所謂“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老皇帝在位時期位高權重的大臣,很多時候都會被新任的皇帝所忌憚,畢竟這些人的存在既是上一任皇帝影響力的遺存,也是新任皇帝統治力的巨大威脅。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所以很多朝中大臣都是在老皇帝在位時期掌權,但到了第二任皇帝繼位後,基本上都會被清理出權力中心。能夠在第二任皇帝繼位後依然保有影響力的大臣,一般而言,不是像諸葛亮這樣的大忠臣就是像霍光這樣的大權臣。但歷史上有著這麼一位特殊的政壇常青樹,他整整效力過十位皇帝八個姓氏,歷經了四個朝代,可以說是真正的政壇不倒翁。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傳奇宰相馮道。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馮道出生於晚唐時期,他的出身倒是沒有他的人生那麼傳奇,馮道的家庭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耕讀之家。但馮道自己卻並不甘認命,雖然出身低微,但他勤奮好學,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不僅如此,馮道的德行也十分為人所稱道,他安貧樂道、孝順父母,絲毫不因為條件的簡陋而發愁。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終於,在幽州節度使劉守光的賞識下,馮道被徵辟,成功走上了仕途之路。不過馮道的才能終究不是劉守光所能夠駕馭的,當劉守光在率軍征討定州時,馮道作為僚屬直言勸諫,結果卻激怒了劉守光,馮道直接被他丟進了獄中差點沒命,幸好有貴人營救,要不然這位政壇不倒翁就要倒在劉守光手下了。後來劉守光果不其然兵敗如山倒,而自己的靠山倒臺後的馮道不得不逃往太原,投奔當時還是晉王的李存勖,而這位李存勖,便是馮道侍奉的第一位皇帝。

李存勖,也就是後來的後唐開國君主後唐莊宗。李存勖剛建立後唐之時,確確實實稱得上是雄才大略的明君。馮道在當時也深受李存勖的器重,在李存勖滅掉和自己有著世仇的後梁之後,馮道也隨之被升任為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可以說,在李存勖時期馮道便已經走上了權力最核心的那個層級。不過,在馮道正在仕途上穩步前進之時,他的父親的去世中斷了他在李存勖手下任職的時光,他不得不回到家裡守孝,馮道不會想到這次離開朝堂便是他與莊宗的永別了。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回到家鄉之後的馮道正碰上饑荒,於是馮道便將自己俸祿的所剩下的部分錢財全都用來救濟百姓,以至於自己都只能住在茅草屋中,而那些家鄉官員們贈予的財物,他卻一分都不收。他這些行為所積累的名望,使得他的聲名遠播到了契丹境內,以至於契丹國君甚至想要專門將他劫掠回契丹為之效力,幸好後唐當時的邊境防守得當,才沒有讓其得逞。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當馮道服喪完畢想要回到朝堂效力之時,由於李存勖在位後期寵信伶人並且縱容皇后干政,導致朝政混亂最終釀成了叛亂。而李存勖派去平亂的將領李嗣源也趁機率領軍隊發動譁變,最終在眾叛親離之下,李存勖死於亂軍之中。當馮道不顧自身安危,星夜兼程地趕到洛陽時,李存勖已經死於兵變,而李嗣源成功登上了皇位,也就是後來的後唐明宗。

雖然馮道是李存勖時期的重臣,但由於李嗣源早已知道馮道之賢名,所以李嗣源上臺後並沒有將馮道趕出朝堂之外,反而依然對馮道禮遇有加,授予其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之職。第二年更是拜馮道為宰相,併兼任中書侍郎和同平章事。而馮道倒也沒有辜負李嗣源對他的器重,在他主政時,他對有才識的孤寒士人都大膽地進行啟用,對於那些品行不佳計程車人子弟則加以抑制,而且馮道當時還負責為百官起草給李嗣源加徽號的奏章,其文采讓滿朝大臣都感到佩服。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李嗣源自己也算得上是驚才豔豔之人,作為李克用養子的他為後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攻滅後梁、擊敗契丹都有李嗣源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但這也使得李嗣源功高震主,“最終被逼得反叛”。登上皇位後的李嗣源結果也步了李存勖的後塵,在位初期的李嗣源整飭了吏治、減免了賦稅、削弱了藩鎮,更重要的是他還剷除了在莊宗時期為非作歹的伶人。

可以說在他手下任職的馮道一開始是非常省心的,但李嗣源在位後期由於疑心過重,最終使得君臣離心、父子猜忌,以至於他當時被封為天下大元帥的次子李從榮在其病重之際謀反,最終權力沒能順利交接,而李從榮也死於禁衛軍之手,李嗣源也受到了重大打擊,不久後便去世了。這也為後來李嗣源養子李從珂的叛亂埋下了伏筆。

因為新繼位的李嗣源第三子李從厚本身繼位具有偶然性(李從榮不反叛其實輪不到他),這使得李從厚內心對自己的皇位的安穩性並不放心,所以李從厚對李從珂很是忌憚,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李從珂的約束措施。最終李從珂被李從厚逼得不得不舉兵反叛,李從珂藉著自己曾經的功勞和威名,以及不斷鼓舞士兵士氣的方式,轉守為攻,一路攻進了洛陽城,最終擊敗了李從厚成功上位。

馮道當時見李從厚大勢已去,便率領百官開城迎接李從珂,擁立為帝。不過,這次李從珂不像李嗣源那樣愛惜人才,而是直接將馮道調出了京城,並沒有繼續任用馮道為宰相。事實證明,這是一步臭棋,因為李從珂本身是個將才,打仗很是勇猛,但並沒有治國的能力,而他任用的盧文紀等人,能力也不如馮道,於是朝政逐漸走向混亂。不得已,馮道第二年又被徵拜為司空,回到了京城。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李從珂登基後也像李從厚一樣感到不安,因為坐鎮晉陽的石敬瑭和他原本都是李嗣源手下將領,兩人之前便是競爭關係,如今李從珂登基,那麼石敬瑭的忠誠度便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於是李從珂也想像之前李從厚那樣,對石敬瑭進行削弱,而石敬瑭本來就有謀反之心,這麼一來,石敬瑭更是直接叛亂了。由於石敬瑭向契丹稱臣引來了契丹的幫助,加上李從珂的平叛軍各有心思,導致聯軍兵敗,石敬瑭則順利向洛陽進軍,最終石敬瑭滅亡了後唐,建立後晉。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石敬瑭也很器重馮道,登基之後便派遣馮道擔任出使契丹的大使,讓他出使契丹為耶律德光獻上徽號。等到馮道回國後,石敬瑭更是廢除了樞密使,直接將樞密院的職權劃到中書省,並全都託付給馮道主管,還授予馮道司徒、侍中之職,並且進爵魯國公。馮道一下子變成了一手遮天的權臣,這讓年事已高的馮道感到心力交瘁,於是向石敬瑭上表說自己想要退隱,結果石敬瑭不僅讓自己的侄子石重貴前去探望馮道,更是讓他帶話馮道,如果不去自己便親自來請。石敬瑭在位的七年時間裡,馮道受到的恩寵滿朝無人能比。

之後石敬瑭病重,想要馮道扶持自己還在襁褓中的幼子為帝。但馮道在其死後,審時度勢,認為如今天下並不太平,應該立年長的君主為帝,於是擁立了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貴為帝,石重貴繼位後,一開始很感謝馮道的擁立之功,不僅加授馮道太尉一職,還進封其為燕國公。不過在有心之人的離間下,石重貴還是將馮道調出了洛陽,又讓他去同州擔任節度使。

馮道歷經四朝八姓,為十位皇帝效力過的宰相

結果石重貴後來不願意再向曾經的君主國契丹稱臣,導致激怒了當時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惱火的耶律德光御駕親征,率兵長驅直入,一路攻進後晉都城開封,兵敗如山倒的石重貴被迫投降,而他自己也被耶律德光俘虜到了契丹。馮道在耶律德光在中原主政時期,力勸耶律德光對百姓懷柔,使得百姓最終沒有受到侵害。

本來耶律德光在北歸之時讓馮道等人隨行其後,但耶律德光卻突然在北歸途中去世了,馮道等人也就被滯留在了鎮州。而在耶律德光滅掉後晉之後,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便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漢政權,後漢軍隊收復鎮州後,馮道也得以歸附後漢,在後漢時期,馮道任太師之職。

之後後漢大將郭威又起兵攻入汴梁,建立了後周,馮道仍然擔任太師和中書令等職務,郭威對馮道的敬重甚至到了在馮道覲見時從來不曾直呼其名的地步。等到郭威養子柴榮繼位,已經年逾古稀的馮道最終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位在五代十國時期,歷經十位帝王不倒,且都受到重用的傳奇宰相,終於結束了他漫長的政治生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