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 由 歷史的故事會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26
簡介小解《擋諒》的歷史背景《擋諒》是簡稱,全名《康茂才擋陳友諒》,為郭德綱所作,曲藝形式屬太平歌詞,創作的歷史背景取自明太祖朱元璋的立國之戰

擋諒怎麼讀

關於“擋諒不讓唱”,大家好像有點誤解,德雲社從未明令禁止“誰都不準唱擋諒”。

只是相聲行當,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叫“留活”,意思是與同行同臺時,你不能唱對方的代表作——比如岳雲鵬的代表作是《送情郎》,那麼他在場,你就不要唱《送情郎》。

《擋諒》被認為是三哥孔雲龍的代表作,所以他在場時,大家就不唱擋諒,這是出於對同行的尊重。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淺談相聲界的“留活”與“刨活”

之所以有“留活”一說,一方面是顧及同行顏面,免得對方難堪,另一方面也是避免行業內卷,釀成雙輸局面。

這條規矩由來已久,是先輩們經驗與智慧的體現。

所謂“留活”,不止是給同行留活,也是給自己留一條活路。如果你一定要“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那就叫“刨活”了。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明眼人都清楚,想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留活”。“刨活”只會導致惡性競爭,可能短期能搶佔先機,但長期卻會損名損利,最終導致整個行業的惡性競爭,終究害人害己。

其實不止是相聲行當,各行各業都有類似的“留活”與“刨活”,只是展現形式不同,定義和叫法可能也不一樣。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小解《擋諒》的歷史背景

《擋諒》是簡稱,全名《康茂才擋陳友諒》,為郭德綱所作,曲藝形式屬太平歌詞,創作的歷史背景取自明太祖朱元璋的立國之戰。

瞭解朱元璋生平的應該知道,陳友諒此人,堪稱朱元璋的一生之敵。

其不僅有雄才大略,更是狠辣果決,麾下水軍之強悍,一度天下無敵,是名副其實的亂世梟雄,若無朱元璋,陳友諒必能打下江山,以他的實力,幹掉張士誠,簡直“殺之如屠狗”。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朱元璋的絕對軍事實力,從始至終都比不上陳友諒,而在最終奠定國運的關鍵性決戰中,康茂才的“雙面間諜”身份立下了不世之功。

康茂才的一生履歷還是很傳奇的。

他曾經是陳友諒的部下,被朱元璋俘虜後歸降,做了雙面間諜,後在最終決戰中,成功引諒入甕,一舉摧毀了陳友諒的軍事優勢,為朱元璋的成王之路掃除了最大的障礙。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擋諒》的核心劇情就在這裡:

陳友諒決戰慘敗後,率領慘軍狼狽回撤,一路逃竄,最終在江東橋上,被康茂才擋了下來。

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陳友諒心生淒涼之下,便以曹操自比,又將康茂才比作關羽,引據“曹操敗走華容道,被關羽念及舊情而放走”的典故,向康茂才討饒,求“賢弟放我一條生路”。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而康茂才在聽了陳友諒那番“關雲長饒曹三不死,你今饒我這一遭。念在了同窗恩情好,何必讓我吃這一刀”之後,也是大為心軟,動了惻隱之心,旋即“擺開了一字長蛇道,滿懷義氣放了奸梟”。

不過呢,上述情節我在正史中並未找到出處,個人更傾向於認為是郭德綱老師的加工性創作。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張雲雷不唱《擋諒》為三哥留活

孔雲龍此前一直為外界所低估,直到某次《擋諒》唱畢,引得觀眾一片叫好,這才聲名大噪,得到了廣泛認可。

自此,《擋諒》就被預設為孔雲龍的代表作,凡是孔雲龍登臺的場合,德雲社的其他演員都會主動“留活”。

比如有件事,就很廣為人知。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此前張雲雷和孔雲龍同臺,觀眾起鬨要張雲雷唱《擋諒》,張雲雷卻對觀眾說:“我們德雲社有很多人能唱擋諒,我三哥孔雲龍就會唱,而且比我唱得好。”隨後就讓位給孔雲龍,唱了一段《擋諒》。

所以說,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德雲社裡會唱《擋諒》的不少,但三哥能將其唱成代表作,自有獨到之處,德雲社的同袍們會為他“留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為啥擋諒不讓唱恰似小嶽嶽在場,別人不唱送情郎

結語

“留活”之說,是通達世故、洞曉情理的行業先輩,在過往歷史中沉澱出的文化精髓。

儘管時代在變,但這些經過歷史考驗的陳規,還是有必要遵循和講究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