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第3版考研真題精選

  • 由 鑫易成學習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08
簡介(3)閱讀第四自然段,分析戴莎老師主要採用哪些策略來幫助路易斯改變自我效能感,實現對學習與行為的自我調節

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什麼的記憶策略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第3版考研真題精選

論述分析題

1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統考2019年研]

學習過程中許多方式可以應用,其中一種被稱為精細加工策略,即人在學習某一新的知識時,會想起一些與其有關的舊知識,或想起屬於這一觀念範疇的某個例證,或再現與其有關的表象,甚至由此會引起對這些知識做出某種新的推斷。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對新知識做出邏輯上的組織,即按照學習材料的特徵或類別進行整理歸類等。心理學家加涅稱:“組織是將資訊分為若干子集,並標明各子集關係的過程。”心理學家約翰·安德森則進一步補充道:“這種有層級的組織能夠使人在搜尋自己記憶時表現出結構化,使人能更有效地提取資訊。”

請回答:

(1)“精細加工策略”何以會有助於個體日後對所學知識的回憶?

(2)“精細加工策略”與“組織策略”有何區別?

(3)根據你對以上兩種認知策略的理解,對當下流行的碎片化學習現象做出評析。

答:

(1)精細加工策略是指透過把所學的新資訊和已有的知識聯絡起來,尋求字面背後的深層次意義,或者以此增加新資訊的意義,從而幫助學習者將資訊儲存到長時記憶中去的學習策略。相較於複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可以將新資訊與已有資訊產生聯絡,從而使資訊合理化,達到長期保持的目的。

(2)組織策略指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策略。“精細加工策略”與“組織策略”的區別如下:

側重點不同

精細加工策略是透過把所學的新資訊和已有的知識聯絡起來,尋求字面背後的深層次意義,或者以此增加新資訊的意義,從而幫助學習者將資訊儲存到長時記憶中去的學習策略。組織策略指發現部分之間的層次關係或其他關係,使之形成某種結構以達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種學習策略。

方法不同

精細加工策略的方法有位置記憶法、諧音聯想法、關鍵詞法等。組織策略的方法有列提綱、做圖表、運用理論模型等。

(3)碎片化學習是指透過對學習內容進行分割,使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碎片化的學習。對碎片化學習的評析如下:

碎片化學習的優點

a.碎片化學習簡單便捷,靈活性、針對性及吸收率均高於傳統的系統化學習,能夠快速大量掌握資訊。

b.碎片化學習是時代的需求和趨勢,能夠迅速捕捉時事熱點。

碎片化學習的侷限

a.碎片化學習獲得的都是零散、沒有內在聯絡的知識,不利於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b.碎片化學習使得學生一字一句地聽、一點一滴地記,孤立、離散地接受知識,導致學生的思維變得狹隘、機械,難以進行復雜而獨立的思考,難以高效地學習。

如何面對碎片化學習

對於專業知識的學習,要採取科學、系統、連貫的學習策略,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對於一些零散資訊的習得,可以採用碎片化學習。

2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統考2017年研]

路易斯是個性格文靜的初三學生,他有好幾門的成績不及格,現在,他有時來校,有時不來校,他有幾個哥哥姐姐都沒有讀完中學,父母也沒有中學畢業。

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戴莎找路易斯談話,問他為什麼不來上學,他說,自己在四年級學習便碰到了麻煩,感覺很無助,他覺得自己很“蠢”,而且越認為自己笨,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少,因為反正付出了努力也沒有作用。由於不努力,成績落後得更厲害,這使得老師也認為他很笨,對他要求很低甚至不作要求,把他安置在“差”生班裡,路易斯感覺難受,乾脆就不來學校了,而學校除了把這些事情告訴他父母之外,什麼也沒做。

戴莎老師問他:如果輟學了你會做什麼?路易斯說:輟學的哥哥姐姐都找到了工作,一個做招待,一個在建築工地做工,他們既有錢花,在工作中也沒有人會因為他們沒有完成學業而刁難他們,自己也想去打工,有錢花就可以四處遊玩,看來,以前總認為輟學可能會帶來許多麻煩的說法都是謊言,學校無法幫助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只是浪費時間。

在仔細傾聽了路易斯的看法後,戴莎老師告訴他:“我覺得你很聰明,而且實際上你非常瞭解自己和其他人,但我提醒你,政府法律不允許你現在輟學。”戴莎老師還告訴他,學校有一些專門的計算機程式和輔導老師旨在幫助學生趕上學業,戴莎老師找來了一些曾經接受過這種幫助,現在發展很不錯的學生和他交流,並告訴他,可以選修一些職業技能課程,參加職業培訓、學習等。這樣一來在完成學業後,比起那些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就可以擁有更多的機會,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然而,要想獲得這些必須現在回學校,戴莎老師還告訴他:“我們只關心下星期,你的目標是下週每天都要來上學,接下來的幾周以後再說。”

路易斯認為這有點困難,自己可能堅持不了一週,戴莎老師說:“我們一天天來,我們做一個日程表,每來一天學校就在上面做個標記。”

請回答:

(1)閱讀第二自然段,指出路易斯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並根據社會認知學習論的互動觀。分析這種水平與他在校經歷之間的關係。

(2)閱讀第三、四自然段,分析“榜樣”對其輟學的影響。

(3)閱讀第四自然段,分析戴莎老師主要採用哪些策略來幫助路易斯改變自我效能感,實現對學習與行為的自我調節。

答:

(1)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依據材料,路易斯的自我效能感的水平非常低,認為自己很笨,產生了習得性無力感。

路易斯在校自我效能感的表現:感覺自己很笨很蠢,成績低下,老師瞧不起,學校不能幫助他,他也不願意來上學。

路易斯在校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完全不願意上學了,認為對自己沒幫助,希望退學向哥哥姐姐一樣打工掙錢。

社會認知學習論主要關注人的信念、記憶、期望、動機以及自我強化等認知因素。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是典型的社會認知論之一。人們之間的互動在影響個體的動機以及其他方面。材料中,a.路易斯的家庭沒有成員學習能力強,父母也沒有較高的文化,且沒有文化的兄姐都可以生活得很好,所以路易斯受到了學業不良也可以的影響;b.學校裡,路易斯得不到老師同學的幫助,沒人瞧得起他,學習成績差使得自己沒有信心,不願意在上學,認為自己本身可能就學不好知識。

(2)消極榜樣

路易斯的兄姐是消極榜樣,兄姐成績不好,還能找到工作,快樂生活,自己也想輟學。體現了路易斯對負面榜樣的觀察,並把哥哥姐姐的經驗當作自己的替代經驗。

(3)老師的幫助策略

言語說服。

給予信心。

法律約束。

小步驟原則,設定短期的容易實現的具體目標。

提供具體的幫助方法:如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師輔導。

正面榜樣的作用。

理想引導和職業定位:透過學習未來獲得更好的工資和職位。

3

為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提高成績,某學校規定:今後每次考試都將根據前次考試成績,給全學年學生安排考場。成績前50名學生在第一考場,51~100名的學生在第二考場,依次類推。[統考2016年研]

(1)這種做法試圖透過影響哪種心理需求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

(2)試述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

(3)從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關係的角度對這種做法的有效性作出分析。

答:

(1)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有七種基本需要,按其滿足的先後,可以由低階到高階排成一個層次,即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材料中某學校的規定是透過影響學生的自尊需要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

(2)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闡釋了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具體如下:

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具有積極作用,但動機強度並不與學習效率完全成正比。過強的學習動機會使學生處於一種緊張的情緒狀態下,注意力和知覺變得狹窄,限制學生的正常水平。

學習動機存在一個最佳水平,即在一定範圍內,學習效率隨動機強度增加而提高,直至達到學習動機最佳強度而獲得最佳;隨後學習動機進一步增強,學習效率會下降。

動機的最佳強度會隨著學習活動的難易程度而有所變化,一般來說從事比較容易的學習活動,動機水平的最佳水平點會較高,反之較低,當學習活動難度適中時,中等強度的學習動機可達到最佳學習效率。

(3)有效性的分析

由於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直線關係。根據動機與效果的關係,該校的這一做法的有效性可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這一做法最初可能比較有效。首先,學生可能會為了滿足自尊需求而努力學習,產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學生經過努力學習之後並未改變原狀,學生會發現滿足自尊需求這一任務比較困難,挫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降低學習動機,使得這一做法失去效力。

這一做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有些學生急於要滿足自身的自尊需求,因而產生過高的學習動機,過高的學習動機反而會阻礙學習過程的進行。因而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並沒有很大的提高,使得該措施的效果在這一類學生身上得不到體現。

如果持續的嚴格的執行這一規定會導致學生持久的高度的學習動機,可能會使得學生之間相互競爭日益激烈,學習動機越來越強,最後超過最佳的動機水平,而導致全體或大部分學生學習效果下降,最終有可能會導致全體學生的學習水平下降。

所以,該校的做法並不是刺激學生學習動機的好的辦法,其有效性不高。

任何倏忽的靈感事實上不能代替長期的功夫。——羅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