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2000年前漢代“兵馬俑”出土 平度一漢墓現高等級陪葬坑

  • 由 墨記即墨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04
簡介封土漢墓發現“兵馬俑”在平度市古峴鎮八里莊小光頂封土墓發掘現場,儘管氣溫降到了-10℃左右,但因為漢代陪葬坑的發現,讓這個考古工地顯得格外熱乎

平度古峴的古墓是什麼人

2000年前漢代“兵馬俑”現平度

平度古峴鎮一座漢墓發現高等級陪葬坑 對研究青島漢代時期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2000年前漢代“兵馬俑”出土 平度一漢墓現高等級陪葬坑

2000年前漢代“兵馬俑”出土 平度一漢墓現高等級陪葬坑

2000年前漢代“兵馬俑”出土 平度一漢墓現高等級陪葬坑

沉睡了2000多年的兩座封土墓,因修建高鐵被重新喚醒。今年6月開始,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合平度市博物館,為配合濰萊高速鐵路建設,對涉及高鐵區域內的兩個封土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經過數月的發掘工作,考古人員有了重大發現,在其中一座封土墓中,發現一處完整的陪葬坑,揭開了一段塵封很久的漢代往事。隨著一組人俑、馬俑和騎馬俑等珍貴文物的出土,古膠東王國一名身份地位顯赫的墓主人重新被“復活”。此次車馬出行俑陪葬坑的發現,在膠東半島還是首次,對研究青島漢代時期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封土漢墓發現“兵馬俑”

在平度市古峴鎮八里莊小光頂封土墓發掘現場,儘管氣溫降到了-10℃左右,但因為漢代陪葬坑的發現,讓這個考古工地顯得格外熱乎。

在小光頂封土墓的中間位置,陪葬坑已經被圍擋保護起來。走進圍擋,數米深的陪葬坑內,一組陶俑出現在眼前,這便是剛剛發掘的漢代陪葬坑。栩栩如生的人俑、馬俑,還有騎馬俑,將人帶回了2000多年前的漢代人生活場景中。身份顯赫的墓主人,在聲勢浩大的車馬隊的簇擁下,走在膠東王國的街道上,道路兩旁的人們,對這位身份尊貴的大人物投來尊敬的目光。

“原來這是一個很大的封土墓葬,因為濰萊高鐵正好經過墓地,所以要先進行搶救性發掘。”小光頂漢墓考古隊負責人彭峪介紹,經過數月的考古發掘,這座漢墓的發掘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主墓雖已遭遇嚴重盜擾,但考古人員還是驚喜地發現,緊挨主墓室3米距離處,卻發現了墓主人的陪葬坑。另外,在主墓室的一側還發現了一處廢棄的祭祀場所。據推測,這裡曾有一處規格較高的建築,是專門用來舉行祭祀儀式所用的平臺,這也正好說明了墓主人高貴顯赫的身份地位。

彰顯膠東王國強盛國力

“平度八里莊小光頂封土墓,位於古峴鎮八里莊村東北的嶺地上,嶺地上現存較明顯的封土兩座。”小光頂封土墓考古發掘隊員石玉兵介紹,封土為黃褐色粘土夯築,可見明顯夯層;封土北側發現瓦片堆積和夯土牆基。封土下現存一座主墓和一個陪葬坑,主墓位於封土中心位置,長4.3米,寬2.6米,深2.5米;陪葬坑在主墓南側,長4.6米,寬2.4米,深2米左右。主墓已被盜掘,僅在底部發現1件陶器。讓人欣慰的是,陪葬坑儲存完整,坑底隨葬品有40多件陶器。

石玉兵介紹,陪葬坑內的陶器,共出土16件人俑,8件馬俑,6件騎馬俑,4件帶蓋陶鼎,3件陶罍,2件陶罐,2件陶壺,陶器表面施以彩繪,色彩層次分明。為保護陶俑表面彩繪,陶俑尚未完全清理出,表層尚附有2-3釐米泥土,等待提取到室內進行實驗室考古清理。目前出土的陶俑,最大的高約40釐米,面部表情清晰,髮型、服飾及彩繪的衣服細節清晰可見,陶馬長約60釐米,高30多釐米,體型健碩,成排陳列,均施彩繪以摹馬身細節,部分馬俑上有騎馬俑或身旁有牽馬俑。這一切都彰顯了當時膠東王國國力的強盛。

陶俑上的彩繪儲存完好

“剛開始清理時,沒想到陶俑上彩繪儲存這麼好。用竹籤小心剔土後,發現彩繪儲存完好,這讓大家既意外又興奮。”彭峪介紹,因為以前並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於是他們在諮詢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中心的相關專家後,現場採取保護性清理方式,就是不完全剝離泥土,使陶俑表面仍附著2-3釐米的泥土,以保護陶俑表面的彩繪。等到將文物安全提取到博物館實驗室以後,保證安全溫度和溼度的情況下,進行室內清理和彩繪保護、加固等保護工作。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玉海介紹,初步判斷,這批陶俑系一組侍俑和車馬出行俑,係為主墓墓主陪葬所用,以體現墓主人生前車馬出行之威儀。據此可推測墓主的身份,應為漢代膠東國的官吏,且等級較高,年代大致為西漢中晚期。此次車馬出行俑陪葬坑的發現,系膠東半島首次,對研究青島市漢代時期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另外,漢代陪葬坑的出土,也許會距離康王陵和即墨故城歷史真相更近一步。

漢墓與即墨故城有關聯

平度八里莊小光頂封土墓發掘現場,距離即墨故城大朱毛村遺址、康王陵墓遺址很近。由此可以猜測,這處高級別的漢墓陪葬坑,與故城遺址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絡。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06年,項羽的軍隊佔領齊國後,便將原齊國一分為三,史稱“三齊”。封田都為齊王,都臨淄;田安為濟北王,都博陽;田市為膠東王,膠東王國就在今天的平度東南方向古峴鎮境內。而即墨故城又稱朱毛城、康王城,位於平度市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因古墨水河得名即墨,曾為膠東國都,是齊國東部著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記者瞭解到,現存即墨故城遺址系西漢膠東王城,建於春秋時期,廢棄於隋開皇十六年,地面有城牆遺存,分內城、外城。民國年間曾出土一窟古錢幣,1986年出土“燕明字刀幣”達28公斤,另有弩機、銅舫、劍、戈、刀、幣等。據推測,小光頂正在發掘的這處漢代封土墓與即墨故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多的歷史真相還需進一步考古才能揭開。

為可愛可敬的考古人點贊

在青島,有這樣一群考古人,他們為了揭開歷史真相,豐富青島的歷史文化厚度,不管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冬,都奔波于田野考古現場。昨天,已是入九天氣,平度小光頂封土墓發掘現場,天寒地凍,北風吹過墓地,讓人彷彿一下子掉進了冰窖。但這群年輕的考古人沒有任何抱怨,他們對歷史的敬畏精神和勇於吃苦的職業操守讓人敬佩。身穿厚厚的棉衣,在寒風中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在提取文物時,為了安全,考古人一般都不戴手套。面對惡劣的田野考古環境,他們頂著刺骨的寒風,耳朵凍得通紅,卻沒有任何的退縮。隨著一件件文物被安全提取,一段段歷史真相被揭開,他們的臉上永遠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即墨北阡、膠州三里河、板橋古鎮……隨著青島每一處考古遺址的發掘,正是因為有了像這群可愛可敬的考古人,一個個歷史真相,讓青島這座海濱城市的歷史不斷改寫,厚度不斷加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