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 由 新民週刊 發表于 垂釣
  • 2022-04-28
簡介作為香港人,鍾智行認為,相比於歐美電影從業者,香港創作人的優勢主要來自於他們與內地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

導演名字什麼濤

文 | 楊維格

9月19日晚,據《西行紀》系列作品官方訊息稱,香港導演資深視覺特效總監鍾智行於9月18日晚去世。《西行紀》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國漫,播出以來受到了眾多漫迷的喜愛,積累了很高的人氣。《西行紀》動畫第三季已經完結了,眾多網友都在等待第四季。然而第四季還沒等到,總導演鍾智行卻因病去世。

很多人可能並沒有聽說過鍾智行的名字,但他在電影圈是個響噹噹的名字。他和周星馳、張藝謀、陳凱歌都有合作,還是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西行紀》官方發文說:“有幸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 ,感謝鍾智行導演的親力指導和用心付出。我們將承繼鍾導的精神繼續努力,把西行紀系列作品打磨得更加優秀。鍾智行導演一路走好,感恩緬懷。”曾經合作過的演員和導演也發文悼念:“鍾導是個特別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非常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跟他一起工作的日子學到很多,鍾導一路走好!”“曾以共事,與有榮焉。Frankie一路走好!”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可惜的是,直到鍾導去世,他始終沒有“出圈”走紅。

北上歷程:從御用特效師到資深動畫電影導演

事實上,有關鍾智行的公開個人資訊少得可憐。英文名Frankie Chung,又名鍾漢超,香港人,出生年月不詳。

他是國內知名電影特效公司楷魔視效公司(Mas Imageworks)聯合創始人。他也是一名出色的特效導演,曾擔任過周星馳電影《功夫》、《少林足球》的電影特效創作。除此之外,他還參與過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陳凱歌《無極》的視覺效果製作。他憑藉這些電影,曾分別拿下第21屆和24屆香港金像獎。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2006年,香港先濤數碼集團、美國迪士尼公司與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共同投資拍攝中國內地第一部迪士尼電影——《寶葫蘆的秘密》。鍾智行被請過去擔任執行導演與特技總監,他是首位被迪士尼聘請的華人導演。該片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和“金雞獎”等多個獎項。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2008年,他創立Kinomotive Studio,帶領中國香港及韓國特技精英團隊製作臺灣電影《刺陵》及香港電影《未來警察》。隨後又在2010年擔任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導演,該片打破了動畫電影票房紀錄,用了十天的時間,突破億元大關,還獲得了最佳動畫配音獎和最佳中國動畫長片。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2010-2011年間,鍾智行為多套電影擔任特技創作總監,包括印度著名得獎電影《Enthiran The Robot》及《Nanban》,中國臺灣電影《大話武林》、《痞子英雄》及《新天生一對》。

2012年,他曾憑藉《龍門飛甲》問鼎臺灣第42屆金馬獎的最佳視覺效果獎,其專業水準不言而喻。之後鍾智行還憑藉《龍門飛甲》斬獲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隨著在特效領域的鑽研日臻完善,他也將目光投向了動畫製作領域。鍾智行曾導演過《鬥戰勝佛》、《火雲邪神之修羅面具》、《神筆馬良》、《奧拉星進擊聖殿》、《西行紀》等動畫電影。同時,鍾智行還將傳統二維動畫技法與三維動畫結合,創作出大量風格化的廣告動畫片,如可口可樂農曆新年的陶泥娃娃動畫、香港中國銀行的剪紙動畫等,在業界頗負盛名。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從徐克導演的御用特效師到內地首屈一指的動畫電影導演,是鍾智行導演的北上歷程。

談及電影產業:鼓勵創新,發展為良性迴圈

2015年,由鍾智行執導的、根據同名人氣遊戲改編的《奧拉星:進擊聖殿》於暑期檔登陸院線。他曾接受媒體專訪,在此次專訪中,提到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作為香港人,鍾智行認為,相比於歐美電影從業者,香港創作人的優勢主要來自於他們與內地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2014年,由他導演的《神筆馬良》在票房與口碑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一部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的電影之所以能被觀眾所廣泛接受,與導演本人對於中國古典文化的理解密不可分。另一方面,鍾智行也坦承香港的創作團隊與內地團隊的合作也會因為文化與價值觀上的細微不同而產生火花。然而,這種碰撞在他看來是正面的、需要被鼓勵的。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大量資本湧入電影行業,如何平衡電影創作中的藝術和市場之間的問題,鍾智行直言這是一個有利有弊的過程。他認為香港的動畫創作氛圍是相對自由以及個人化的;而在內地,一部動畫電影的創作需要考慮和採納的意見會更多。從語言、對白、動作設計到整部影片針對的受眾範圍,都需要與投資方進行不斷地溝通與協商。這個過程讓導演不得不犧牲一些對藝術質量的追求,但卻也使得香港創作團隊更熟悉及適應內地市場,使其作品更“接地氣”。

對此,鍾智行認為國產動畫片的內容弱勢來自創作人的思維桎梏。與日本、歐美動畫創作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相比,國產動畫電影的創作更偏重寫實,難以激發高年齡段人群的觀影熱情。而現下動畫片的編劇們也多是從其他型別電影的編劇轉行,沒有經歷過動畫創作思維的專業培訓,因此相對保守、缺乏創新。

迪士尼聘請的首位華人電影導演,為什麼直到去世都沒什麼名氣?

國產動畫電影的商業運作模式如何完善?鍾智行認為,一個好的IP不僅可以搬上大銀幕,更能夠在遊戲、周邊產品等方面加以發展,形成一個良性迴圈。他認為哆啦A夢就是這樣一個在創作和商業上都大獲成功的動漫形象,而其創作的核心理念就是將一個神的角色萌化、擬人化,讓觀眾快速接納並感到親近。鍾智行坦言,好的動漫形象能夠提升觀眾對電影的關注度,再隨著影片的熱映進一步累積知名度,隨後從電影發展到遊戲、玩具等各領域,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推廣鏈。

以上是鍾智行導演在2015年對影視行業一些問題的回答,如今回頭看,依然覺得深刻不過時。

願鍾導一路走好!

參考資料:中國電影頻道、第一院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