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 由 惠量小院 發表于 垂釣
  • 2022-04-25
簡介現在應該明白,宋人作品在“雄”之餘,固然有過於“獷”的地方,而唐人作品不也是在“韻致”之餘,過於“纖”了嗎,因此,古意就一定不能單一的用趙氏法眼去看了,而一定要從其所提倡的本質上去觀照

謂的古義是什麼意思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十幾年前,中國畫壇時尚創新風,每畫一幅作品,首先要看畫法是否出新,觀念是否出新,技巧是否出新。於是乎,玩畫法的,以素描、油畫、版畫入畫,便以為是新;玩觀念的,以哲學、宇宙、抽象入畫,便以為是新;玩技巧的,以製作、肌理、材料入畫,便以為是新。如此種種,一時風靡。創新本無過,但未界定何為創新,便一味跟風,自會弄巧成拙。中國畫的藝術水平主要體現在藝術格調、筆墨境界與文化修養方面,好的作品自然也暗含著好的技術,這就是“技近乎道”。一味地在技術上玩花樣,在觀念上標新立異,而忽略自身品格與文化的培養,即使偶爾在全國美展上獲了幾個大獎,不久也會江郎才盡,走不遠的。現在我們回頭看看。這些例子還真不少。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再說,新的東西未必就好,歷史上很多好的東西都是經年累月形成的,並非突發奇想的一時揮就。畫畫僅僅為了圖一時的耳目之快,並且為了迎合別人的口味,功利地去畫,這種創新只能是曇花一現。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近年來,提倡創新的人少了,講古意的人卻越來越多,古意又成了這一時代的時尚。說來也怪,我在有學養的老先生那裡很少聽到有人談古意,反而是一些年輕的畫家動不動就是古意。這與前些年講創新形成反差。真是搞不懂,難道每個時代都要提出個什麼口號,才能出好作品嗎?就像前些年,人們還沒有搞明白什麼是創新,就一味地跟風,結果什麼也沒畫出來,就湖裡糊塗地來到了古意時代。再看看近年來的作品,真正體現出古意的好作品有幾件?一眼望去,滿目舊氣。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元代趙子昂雲: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意思是說,畫畫的重要之處在於古意,如果缺少古意,畫得再工整也無濟於事。在這裡,我們看出兩個問題,一是趙氏提出古意,卻未明說古意是什麼,二是“雖工無益”,必有所指。趙氏又說;今人但知用筆纖細,傅色濃豔,便自謂能手。殊不知古意既虧,百病橫生,豈可觀也?至此,還是沒有說清楚古意是什麼,倒是把與古意相對的弊病“用筆纖細,傅色濃豔”作了批評,並把矛頭直指“今人”。緊接著趙氏出語驚人:吾所作畫,似乎簡率,然識者知其近古,故以為佳。此可謂知者道,不為不知者說也。原來,趙松雪所謂的古意,弄了半天只有“簡率”二字。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宋末元初,中國畫壇時值蛻變期,北宋之磅礴,南宋之淋漓,正被一些院體畫家所丟失,所剩只有“纖細”與“濃豔”,趙松雪正是針對這種情況提出要追唐人古意的。趙氏甚至對李唐這樣的大家也多有批評:李唐山水落筆老蒼,所恨乏古意耳。如果,我們讀過李唐的《萬壑松風圖》,不會因為趙氏的微詞而受影響,相反,倒覺得此圖那種雄闊,森嚴,峻拔之氣,頗有漢唐氣象,古意橫生。其實,趙氏的“古意”就其本質而言,無非是儒,釋,道思想所暗合的那種:樸素,淡雅,率真,靜清,淨簡的高尚品質和審美境界。然而,就其個案而言,他的作品雖然“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之雄,去其獷。”(董其昌語)藝學之妙,頗具古意。但對於古人,趙松雪卻自有偏愛。他厚古薄今,對唐人推崇備致,對宋人過於批評,這在今天看來也未必客觀。就山水畫而言,至今留存下來的唐人作品鳳毛麟角,而宋人作品則洋洋大觀。山水畫鼎盛於宋已是定論,如果按趙氏那樣去看宋畫的話,那麼,山水畫便失去核心意義了。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也許正是趙子昂提出了古意,使得現今許多崇尚古意的畫家皆用趙氏法眼去看古人,總認為唐人山水高於宋人。這是片面的,真若如此,董其昌就不會在評價趙氏作品“有唐人之致”之後加上“去其纖”了。現在應該明白,宋人作品在“雄”之餘,固然有過於“獷”的地方,而唐人作品不也是在“韻致”之餘,過於“纖”了嗎,因此,古意就一定不能單一的用趙氏法眼去看了,而一定要從其所提倡的本質上去觀照。不難看出,趙子昂的“簡率”正是符合了傳統美學思想中的“淨簡”與“率真”的藝術境界,從而具有了古意。近年來,許多畫家提出古意,其淵源莫非來自學院的新生代,這些畫家較文革間成長起來的畫家多讀了些書,又看透了西方藝術對中國傳統藝術衝擊所帶來的弊端,並對那些大談創新的陳詞濫調倍感厭惡。故而,重溫古人之意趣,得傳統滋養,親近古人,覺得古意之為重要,代向傳誦,古意之風始盛。這其實是一種好的風氣,對於迷失的傳統文化,能夠被許多年輕學子所重拾,實是中國畫壇之萬幸。不過,提倡古意,首先要弄明白古意的真正涵義,因為,古意並非舊氣,也並非是時間上的概念。由於趙子昂重唐輕宋,造成我們對古意的理解也認為是越遠越古。而在作畫時,易承襲古人的痕跡作為自己的筆墨載體,去達現古意,使我們的作品徒具古人軀殼,表象上徒有其古,並單一的認為象古才能意古,這是作品產生舊氣的一個敗因。其實,古意之古,主要是指古人那種經過千百年來錘鍊的美學思想和藝術境界。這種境界,春秋戰國有,秦漢有,隋唐有,宋元有,明清有,當代同樣也有,其發端就是儒、釋、道思想。因此,只要作品中具備了這一審美境界,便與古人所倡導的美學思想所契合,自然也就有了古意。而這種古意,同樣可以意古而象未必古,這才是古意的正解。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文/何加林

晨光社概況

晨光社創建於一九四一年, 是由原北京基督教青年會少年部崔汝懋、李鼎元等人倡議,在北京基督教青年會成人部侯孚允幹事支援領導下建成的。社員中以輔仁大學、師範大學及燕京大學的師生為主,其中包括劉乃和、張家振、祝汝芳、劉倜、顧同、吳廷萱、魏隱儒、董怡如、穆家麒等。崔汝懋為晨光社第一任社長、後由著名音樂家張樹楠繼任,八十年代後期由考古專家趙銓擔任社長,復社後現由李晨光擔任社長。

創辦初期晨光社在青年人中廣泛開展文化座談、學術研討、書畫交流、美術壁報、支援民主運動、戰時救濟等活動,是當時北平的進步民主團體之一。解放後積極擴充套件美術活動,與雪廬畫社(季觀之、晏少翔、鍾質夫主持)、四友畫社、白雪美術社、康復社等美術社團交往密切。

二零一六年十月李晨光、葛然、程志宏、巨建偉 、劉江濤、竇麗娜等有志青年商議重新恢復晨光社活動。同年又與北京惠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惠書院、桂鴻閣古典傢俱研究中心形成戰略合作並正式掛牌,併成為國惠書院第一家合作社團。在此期間也得到95歲社長趙銓先生、工筆畫家寇鎮先生、鑑賞家晏國輝先生等諸多前輩的肯定與支援,並由會員程志宏題寫社名晨光社。

晨光社恢復後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促進文化、學術、書畫等方面的交流,以老一輩晨光社人為楷模,將以自強、奉獻、求實為原則服務於大眾。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好文」解析文人畫的古意與舊氣

惠量小院:五道營衚衕35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