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 由 蕭關論談 發表于 垂釣
  • 2022-04-20
簡介蒯祥就是吳縣香山人,出身木匠世家,他的父親蒯福和祖父蒯思明都是當時很有名氣的香山工匠

什麼叫神童

誰設計了天安門?

天安門是誰設計的?為何能夠歷經百年風吹雨打,仍然屹立不倒?

這是大家都十分好奇的問題。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我們能夠看到的天安門,最早建於明代時期,設計者沒有使用一釘一鉚,卻讓它經受了長達600多年的歲月侵蝕,仍能莊嚴雄偉地傲立於紫禁城前,成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

它的設計者,在最初設計時只有18歲。

天才少年

永樂15年,一個名叫

“香山幫”

的神秘幫派來到了北京。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像是“道上的人”,事實上,“香山幫”其實是由一群來自蘇州吳縣香山的工匠組成,相當於今天的建築工程隊。

這些工匠都是當時建築行業裡的一把好手,之所以來到這裡,是因為明成祖的命令,來滿足他遷都北京的願望,建造一座莊嚴又華麗的宮殿,也就是後來的紫禁城。

在這一群人當中,有一個人顯得非常特別。他名叫

蒯(kuǎi)祥

,當時只有18歲,年輕甚至帶些稚氣的樣貌在工匠之中十分惹眼。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但是沒有人會因為他年輕的外表,就對蒯祥產生輕視之心,因為這個少年人是個人人公認的天才。

蒯祥就是吳縣香山人,出身木匠世家,他的父親蒯福和祖父蒯思明都是當時很有名氣的香山工匠。明朝初年,京城在南京,所以當時南京也有一座故宮。而參與了南京故宮建築營造的,就有蒯祥的父親和祖父。

當時還很年幼的蒯祥,也曾跟著父親和祖父,多次參與南京城中的各種府邸的工程建設,年紀尚小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心靈手巧,而且尤其擅長

木工

。據說,蒯祥還有一項“獨門特技”,能夠左右手同時畫畫。

這種事,金庸的小說中的小龍女也能辦到。不過蒯祥的這門手藝比小龍女更厲害,左右手同時畫的不是方圓,而是更加複雜的龍,而且畫完之後,兩條龍一模一樣,能夠甚至能夠嚴絲合縫的覆蓋在一起。

他本就十分聰明,又擅長舉一反三,再加上自幼受到祖父和父親的耳濡目染和言傳身教,等蒯祥年長一些後,他已經可以應京城達官貴人們的需要,獨立設計和建造他們的宅院了。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明成祖動了遷都北平的念頭後,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宮殿問題。為此,他找來了曾經參與建造南京故宮的工匠們,讓他們去北平先把宮殿建起來。

蒯祥的祖父就在被召集的工匠之中,只是他此時已經年過六十,心有餘而力不足,擔心不能滿足皇帝的要求,於是向皇帝推薦了自己的兒子和孫子。

明成祖得知,他們父子倆也都是出類拔萃的能工巧匠,於是就接受了蒯思明的建議,讓他們爺孫三人一起北上。

而在來到北京後,

蒯祥領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設計“承天門”。

“蒯魯班”

說起“承天門”,大家或多或少會有些陌生。

事實上,大家對它熟悉得很,因為

承天門就是後來的“天安門”

,它是明清兩朝紫禁城的正門,在清朝順治八年重修的時候,被改名為“天安門”,沿用至今。

設計禁宮正門的任務十分艱鉅,不管換作誰,都會感到十足的壓力。不過對於精通尺度計算的蒯祥來說,這並不算難。

蒯祥在來到北京後,實地研究了禁宮選定的位置,以及各種距離和尺寸,畫出了一個大概的設計圖,然後就開始了詳細的計算。

人們若是此時看向他,會覺得蒯祥神情有些漫不經心,但是等他算完後,各種尺寸大小分毫不差,十分精準,讓一些老師傅都嘖嘖稱奇,很是佩服。

等到承天門建成之後,明成祖帶著文武百官前來驗收,看到新建成的承天門氣派宏偉,莊嚴肅穆的樣子,明成祖非常高興,對這個年僅18歲的少年十分滿意,嘴上止不住地誇讚,還稱蒯祥為

“蒯魯班”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原本就已經小有名氣的蒯祥,得到了皇帝的讚賞,如今越發聲名遠揚。

據說後來有一回,蒯祥喝醉酒後騎馬趕路,結果不小心走錯了道,闖入了宮苑之中。皇宮侍衛將其拿下後,按照當時的宮禁,蒯祥是要被殺頭的。

結果皇帝一聽說騎馬誤闖的人是

“蒯魯班”

,隨即揮揮手讓人把蒯祥放了,還給他予以特赦,免去了死罪,足可見皇帝是有多麼欣賞蒯祥。

在當時,民間還一直流傳著一個跟蒯祥有關的小故事。

說是蒯祥在建造禁宮時,身為附屬國的

緬甸

聽說了訊息,特意向皇帝進貢了一塊本國產的巨木。明成祖看到這塊與眾不同的木頭,龍顏大悅,下令讓工匠將它做成大殿的門檻。

這本是一件並不複雜的工作,誰知,負責鋸木的工匠因為一時的疏忽,竟然

鋸掉了一尺多。意識到犯下錯誤的工匠嚇得臉都白了,只能哆哆嗦嗦地向擔任負責人的蒯祥如實稟告。

蒯祥聽後也十分為難,回去之後茶不思、飯不想,坐在餐桌前久久吃不下飯。

當時桌上放了兩盤魚,滿心思考解決辦法的蒯祥無意中瞥了它們一眼,突然靈機一動,將其中一條魚放到另一條魚跟前,讓它們嘴對嘴,然後將一根筷子放入其中。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這樣一來,筷子不僅顯得更長了,兩邊的魚嘴也彷彿成為了特別的花紋,看起來非常別緻。

蒯祥顧不上吃飯,連忙跑回去找到那個犯了錯的工匠,要他再將木頭截掉一尺。工匠將信將疑地照做了,蒯祥也沒閒著,用鋸下來的木頭雕刻了兩個龍頭,還各自鑲上了一顆寶珠。

然後,蒯祥將鋸好的木頭放在龍頭之中,不僅完成了明成祖給的任務,還讓這截門檻變得更加美觀大氣,還能夠進行拆卸。

明成祖看到之後也讚不絕口。這樣的門檻後來就被稱之為

“金剛腿”

,也成為了蒯祥的成名作品之一。

而除了承天門的建造,蒯祥身上還肩負了一個更加艱鉅的任務,那就是

建造三大殿

巧奪天工

就算是不懂建築的人,也能明白三大殿對紫禁城的重要意義。

蒯祥接下任務後,在家用了幾天的時間就將圖紙設計好了。之後,他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製作了一個縮小版的模型,拿去給明成祖過目。

明成祖定睛一看,模型雖小,卻非常精緻,宮殿的廊簷建築美輪美奐,只是看著模型都能想象出三大殿真的建成之後,能有多麼的氣派恢弘。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明成祖當即拍板,就按照這個方案做。但是他的身邊的太監有意刁難,於是進言說蒯祥給出的方案還有提升空間。

原來,在明朝以前的皇宮宮殿都雕刻著百龍,

大明應該比前朝的宮殿建造得更加宏偉才是,不能只有百龍,要千龍才行。

明成祖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吩咐蒯祥去做。

但是雕刻千龍容易,想要將其設計得好看,又能自然融入禁宮構造,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更何況工期在即,工匠不免有些著急。

蒯祥倒是依然十分從容不迫。他叫工匠不要憂慮,先按照皇帝的想法雕刻一千個龍頭出來。工匠們出於對蒯祥的信任,毫無怨言地照做了。

龍頭雕好後,蒯祥讓人在基臺上圍上一圈漢白玉的欄板,龍頭就變成了排水口。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誰知,在交付工程時,當初為難蒯祥的太監依然不滿意,蒯祥也不著急,而是請皇上稍等片刻。

他話音剛落,明成祖就發現天空變得昏暗了,陰雲漸漸聚集過來,遮擋住了太陽,不久之後天上就下起了大雨。原本龍頭在太陽下暴曬了很久,這會兒突然淋上冰涼的雨水,頓時蒸起了氤氳的水汽。

水汽在所有人面前蔓延開來,很快就將整個宮殿都瀰漫在其中,彷彿仙境一般,讓人產生了一番身在天宮的錯覺。明成祖正為此驚歎時,雨水聚集起來,龍頭雕刻成的排水口開始起作用了。

只見霧氣繚繞間,上千龍頭口中噴出水柱,彷彿是游龍嬉戲其中,整個場景讓人歎為觀止。

而等到大雨停歇,龍頭也不再噴水,大家定睛一看,大殿前的地面上一片溼潤,但沒有一絲的積水,

可以放心大膽地踩踏上去,不用擔心御前失儀。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明成祖連連稱讚,多次刁難蒯祥的太監也說不出任何話,由衷地感到心服口服。

後來紫禁城不幸失火,不少宮殿被燒燬,蒯祥還再次擔負起了重新修建的任務。他將具有蘇南特色的蘇式彩繪和陸慕御窯金磚,創造性地運用到皇宮之中,再次建造出了讓人驚歎的宮殿。

皇帝對這位“蒯魯班”十分信任,蒯祥直到年過八旬,依然執筆供奉。

蒯祥於明憲宗成化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三歲。當時的皇帝不僅派人致哀,還給他安排最隆重也最高規格的入土儀式——

賜葬

,將他安置到吳縣香山的家鄉。

明朝18歲天才少年,設計天安門不用一釘一鉚,卻能屹立不倒

百姓為了紀念這位功績卓著的建築大師,便把他跟工匠們居住過的地方稱之為“蒯祥郎衚衕”,至今為止,我們不僅能看到蒯祥設計建造的天安門,也能在北京找到這個地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