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告別紙質票 老售票員感慨“變化太快”

  •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垂釣
  • 2022-03-19
簡介通訊員陳俊 提供在漢口火車站工作了30年的程軍,是站內為數不多的售賣過硬板票的售票員,在6月20日這天,他又見證鐵路的一大歷史性變化,紙質票退出,電子客票實現武鐵管內117個客運車站全覆蓋

升票可以變噸票出去嗎

告別紙質票 老售票員感慨“變化太快”

售票員售硬版火車票(老照片)。

通訊員陳俊 提供

告別紙質票 老售票員感慨“變化太快”

紙質紅票和藍票。

記者王謙 攝

告別紙質票 老售票員感慨“變化太快”

上世紀80年代初武昌火車站的售票視窗(老照片)。 通訊員陳俊 提供

在漢口火車站工作了30年的程軍,是站內為數不多的售賣過硬板票的售票員,在6月20日這天,他又見證鐵路的一大歷史性變化,紙質票退出,電子客票實現武鐵管內117個客運車站全覆蓋。

從硬板票到紅色軟紙票,到藍色磁介質票,再到電子客票,雖然這麼多年始終圍著一張小小票據打交道,程軍的感慨中帶著些自嘲:“變化太快了,有點跟不上節奏。”

去年才入職的正在售票處輪崗的90後大學生張珍珍,已經很適應現代技術帶給鐵路的變化了,“我們一直都習慣網購,科技發展必然推動著鐵路的不斷進步”。

在紙質票取消的前一日,記者來到火車站傾聽了幾代售票員的心聲。

老售票員的“硬紙票”時代

一小時能畫出全國線路圖

1969年出生的程軍被售票車間的同事稱為“元老級”的人物,現在是車站一名客運計劃員,進行預測客流、分配票席等工作。他1991年開始工作,趕上了新中國鐵路的第一代火車票——硬板票。這種票需要手工加註乘坐資訊,賣票就像“抓中藥”,在一面牆前的上百個小格子裡找對應的車票,再用日期機在車票上印上日期,貼上座位號,打著算盤計算價格,賣一張票比較耗時。

“好在那時車次少,一天才十幾趟,最多三四十趟,客流也不多,一天幾千人。”程軍回憶,當時售票員要有一個技能,可以1小時內把全國列車線路示意圖和各種接續站畫出來,熟記於心才能在上百個小格子裡快速找到目標票據。“現線上路越來越密集了,一小時畫完是不夠了。”

程軍笑著說自己算是動作比較慢的,一天大概能賣六七百張票,手腳快的人可以賣上千張。“當時的列車速度也不快,一般時速就60公里到80公里,最快的也就時速140公里,漢口還可以賣國際聯運票,不少留學生來買從漢口到越南河內的票。”

沒過幾年,1997年,計算機列印的紅色軟紙票正式投入使用,從“做手工”到“敲鍵盤”,售票速度從幾分鐘壓縮到幾十秒。

現在售票視窗買票的人變少

退改簽業務辦理變多

等到2000年入職的邱彥開始上班時,她接觸到的就都是紅票了。這麼多年,邱彥一直在漢口站售票車間,深感技術的進步給售票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以往一到春運、黃金週等節假日,不僅售票廳、臨時售票棚都是排隊的人,有人晚上就開始排隊。“人流量大,售票員非常繁忙,經常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後來就不同了,自從網路訂票業務開通後,大大簡化了購票流程,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網購票,現在售票視窗的服務,售票業務少了,辦理退改簽的功能性業務多了。“有時退改簽視窗比售票視窗還多。”

此外,人員的職責也發生了變化,更多的售票員從“售票”中脫離出來,去服務檯、自助售取票機邊從事旅客諮詢、引導、裝置維護等工作。

列車的迭代也給售票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2008年武廣高鐵開通後,讓邱彥記憶深刻的是,從武漢坐高鐵到廣州要400多元,普速只要100多元,開始坐的人不多。售票員也愁上座率,還去到東風、武鋼這種大企業和武廣商圈這些地方去宣傳賣票,推廣動車高鐵。

“不過只經過了一個春運,高鐵就得到了認可,旅客量就開始起來了,到現在高鐵開得越來越多,漢口站一天有200多對列車,票也變得緊俏,高鐵票成售賣的主力了。”

以前不敢想像有“實名制”

現在不能想象今後的模樣

隨著動車組列車的上線運營,火車票也逐步升級為藍色磁介質車票。80後售票員桑立2011年入職,他還記得第二年漢宜線開通時,藍票已經全部取代了紅票。“藍票查詢更方便,資訊都在車票內,不像紅票和存根是分離的。”

同樣在2011年,動車組列車開始實行實名制。“這個改變也是非常大的,杜絕了很多票販子,也方便了乘車管理。”桑立說。而在老一輩售票員程軍看來,“實名制乘車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覺得太麻煩了,怎麼可能實現”。

邱彥一開始接觸實名制售票時也不太適應,每個人都要輸入身份證號核對,還要和旅客解釋,不過現在大家都習慣了,確實更方便,還可以直接刷證進站,現在鐵路不僅繫結身份證,還開始繫結手機號了,可以更精準地掌握旅客資訊。

剛工作不久在輪崗實習的90後售票員張珍珍看來,科技的進步會推動新的售票形式出現,電子客票可以減少紙質車票的丟失,還能減少資源浪費,取代紙質票是一種必然。

還有9年退休的程軍笑說:“變化太快了,紙質票都消失了,等到自己退休的那天,鐵路肯定又是一番模樣了,自己都不能想象。”

記者王謙 通訊員代能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