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揭秘修譜中繞不開的“姑蘇閶門”一信全城又是怎樣的故事

  • 由 揚州網 發表于 垂釣
  • 2022-03-18
簡介”洪武三年(1370),為了報復蘇、松、嘉、湖、杭等地紳民對張士誠的擁戴,也為了開發利用淮泛區,遂以移民墾荒為由,將江南四十萬人丁驅趕到淮安、鹽城、揚州、鳳陽、徽州等地,開發蘇皖地區,史稱“洪武趕散”,也叫“紅巾趕散”

淩氏家族家譜世系表怎樣查詢

揭秘修譜中繞不開的“姑蘇閶門”一信全城又是怎樣的故事

在眾多的揚州現存家譜中,都會提到一個地方“姑蘇閶【chāng】門”。這是在尋根問祖、編修家譜時都繞不開的話題。那麼,為什麼揚州如此眾多的家族都是“祖籍××地,經閶門遷至揚州××地”?這一切都關係著明初一次著名的人口大遷徙——“洪武趕散”。

昨天,金湖地區知名文史學者張來林,透過高郵姓氏文化研究會成員徐學林,向記者講述了這一段歷史以及一個寶應人用一封信救了一城人的故事。

1

為何會發生“洪武趕散”

張來林說,這一切都與元末明初時朱元璋和張士誠爭天下有關。“元末,張士誠與朱元璋爭天下,朱元璋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獲勝,建立了明王朝。在戰爭後期,張士誠據守姑蘇城,當地士族、百姓都支援他。朱元璋的部隊付出了慘重代價才攻克姑蘇,因此,朱元璋對當地百姓心存怨恨。”

洪武三年(1370),為了報復蘇、松、嘉、湖、杭等地紳民對張士誠的擁戴,也為了開發利用淮泛區,遂以移民墾荒為由,將江南四十萬人丁驅趕到淮安、鹽城、揚州、鳳陽、徽州等地,開發蘇皖地區,史稱“洪武趕散”,也叫“紅巾趕散”。《淩氏家譜》中有記載:“元末,張士誠據有吳門,明主百計不能下。及(張)士誠兵敗身虜,明主積怒,遂驅逐蘇民實淮揚兩郡。”

張來林告訴記者,據中國移民史專家、上海交大歷史系教授曹樹基等實地調查,證明確有“洪武趕散”之事實。據曹樹基等推算,明初從江南(蘇州及周邊松江、嘉興、湖州和杭州等地)遷往江北之人有四十多萬,而“姑蘇閶門”就是這些移民的出發地。後有許多移民留在裡下河地區,從事農墾。

長期研究“洪武趕散”的揚州學者黃繼林也認同此觀點,認為“洪武趕散”一直持續到永樂末年,達五十年之久。泰州盧、俞、夏三大姓皆是閶門移民,寶應朱、劉、喬、王四大家族,除喬氏外,其餘三家也是從閶門遷來的移民。

“德興堂”《閔氏家譜》詳細記載了永樂年間的移民遷徙。文中稱其家族始遷祖閔士信“離開蘇州閶門,經江陰西港渡江北上,直到高郵,州府驗證後,趕船穿過高郵湖西雪浪,直到湖西水北昌平鄉皇陵西村五都二甲廖、李二莊(橫橋鄉朱橋一隊),船進太陽溝頭,族眾棄舟登陸”。這裡面的“州府驗證”證明,明初遷徙之民遭受的是犯人般待遇,不是自由遷徙。

2

拯救姑蘇人的“一信全城”

張來林說,古今皆有人研究朱元璋為什麼如此嫉恨姑蘇人,結論多種多樣,但歸根結底是朱元璋對姑蘇人想殺而不能殺,所以懷恨在心,要折磨他們以洩憤,遂將其驅趕到條件較艱苦的江淮地區。那麼,作為一個皇帝,朱元璋對姑蘇人恨之入骨,怎麼卻想殺又不能殺呢?這就要從一個寶應人的“一信全城”故事說起。

1354年,張士誠在高郵城打敗元軍40萬主力,使元朝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各路起義軍很快發展壯大起來。接著,張士誠向江南發展,佔據平江府(即姑蘇)等地。其間,張士誠求賢若渴,設立禮賢館,招攬四方文士,江浙一帶知識分子紛紛前來投靠。當世名士鄭元祐也進入張士誠幕府,併成為重要謀士。

後來,與宋濂、劉基交好的鄭逵、鄭得父子,前來投靠了鄭元祐。《鄭氏家譜》中稱,張士誠慕才禮聘鄭逵,鄭逵未應聘。1366年,朱元璋開始全面進攻張士誠的外圍區域,蠶食其領地。鄭逵父子見勢不妙,舉家避居寶應湖西衡陽鎮。不久,人稱此地為鄭家村,今名鄭崗。

“他們來到寶應湖西后,暫時過著世外桃源的日子,還時不時寫信給好友宋濂,講述自己的悠閒生活。其《致宋學士》一詩中自稱,‘一畦禾稼一床書,晴撿芸編雨荷鋤。卻笑農人偏識字,悠然吾自愛吾廬。’1367年,朱元璋對平江府發起總攻,因姑蘇民眾極力支援張士誠,朱部損兵折將,損失慘重,朱元璋發誓攻下後要屠城。”

張來林說,鄭得聽說朱元璋要屠城的傳聞後,立即寫信給好友宋濂和劉基,懇請他們設法勸阻這場屠殺。宋濂接到鄭得來信後苦思冥想,心生一計,他問朱元璋是想做割據一方的王還是做一統天下的帝,朱元璋思考後答,想稱帝。宋濂又說,如果只想做王,就可快意恩仇、不顧民心,想稱帝,就應收攬民心,不能屠城。因此,姑蘇百姓得以保全。這就是明初著名的“一信全城”故事。

此段史實載入《鄭氏家譜》,也被《嘉靖寶應縣誌·鄭得傳》收錄,“(鄭)得與宋(濂)文憲、劉(基)文成善,明太祖欲屠蘇州,得致二公書,乃免。”其後歷代寶應縣誌均沿此說。 記者 宮鋆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