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老將詩骨葬西湖”的湖上笠翁李漁,是個愛吃筍和蟹的美食家

  • 由 三葉草玩攝影 發表于 垂釣
  • 2022-02-17
簡介”攝於杭幫菜博物館李漁的朋友程穆倩,會做好吃的筍

蟹的拼音一個什麼

李漁(

1611-1680)

,浙江蘭溪人,他

是中國

史上首位真正的暢銷書作家,在小說、戲曲、園林、史學、飲食、服飾、養生、出版、繪畫等諸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首倡休閒文化,是一個懂得享受生活、懂得玩、又懂得在快樂中掙錢的人。李漁說:

“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

“老將詩骨葬西湖”的湖上笠翁李漁,是個愛吃筍和蟹的美食家

來自網路

李漁

在《閒情偶寄》的

“飲饌部”中,較為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飲食養生觀。他開篇便提出“蔬食第一”的主張。在蔬菜美食中,他推崇竹筍為第一。竹筍之美味在於清、潔、香馥、鬆脆,居於肉食之上。他風趣地說,倘若將筍與肉在一鍋合烹,人們會先揀筍吃,而忘了吃肉,“則肉為魚,筍為熊掌可知矣”。

“老將詩骨葬西湖”的湖上笠翁李漁,是個愛吃筍和蟹的美食家

攝於杭幫菜博物館

如何煮筍,他有高論:

“食筍之法多端,不能悉紀,請以兩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葷用肥豬。”也就是說用白水煮筍,加上肥肉,將熟時將肥肉撈去。他說:“以之伴葷,則牛羊雞鴨等物,皆非所宜,獨宜於豕,又獨宜於肥。肥非欲其膩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筍則不見其甘,但覺其鮮之至也。”

“老將詩骨葬西湖”的湖上笠翁李漁,是個愛吃筍和蟹的美食家

攝於杭幫菜博物館

李漁的朋友程穆倩,會做好吃的筍。他品嚐後寫了首《食筍歌又贈程子穆倩》。

“此老熟識此君性,不叫一物相肩並。煮竹唯將淇澳水,逼清似照湘湖鏡。淡極無鹽若有鹽,香饒似襯終非襯。”他對這道筍,讚不絕口。

“老將詩骨葬西湖”的湖上笠翁李漁,是個愛吃筍和蟹的美食家

攝於杭幫菜博物館

李漁晚年定居於杭州吳山腳下,那時他已貧病交加,但還自尋快樂:

“貧賤託名稱隱逸,清癯假口學神仙。”日子貧賤,當作是隱居;清瘦就權當在學神仙。李漁還對蟹有痴情,被人

為“蟹仙”,被家人取笑為“以蟹為命”。每年,螃蟹還未上市,李漁就早早地存好了買螃蟹的錢,他稱其為“買命錢”。他還養了一位“蟹奴”,專門給他做蟹、剝蟹。

“老將詩骨葬西湖”的湖上笠翁李漁,是個愛吃筍和蟹的美食家

攝於杭幫菜博物館

在李漁看來,蟹的

“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經達到了色香味三者的極致。他還很講究螃蟹的吃法,認為要遵循“自然”之道。他在《閒情偶寄》裡寫道:“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體,蒸而熟之,貯以冰盤,列之几上,聽客自取而食。”意思是蟹要整隻蒸熟,再存在冰盤裡,放在餐桌上由食客自己動手剝食。

“老將詩骨葬西湖”的湖上笠翁李漁,是個愛吃筍和蟹的美食家

來自網路

李漁

67

歲時,曾應太湖太守鬍子懷之邀前往吳興盤桓數日。這次吳興之行正趕上螃蟹上市的季節,主人幾乎每宴必蟹。李漁大飽口福,心情特別暢快,文思如泉湧:“蟹乎蟹乎吾愛,欲買無錢空目睹。焉得人人何使君,俾爾日在腹中歌且舞”。

“老將詩骨葬西湖”的湖上笠翁李漁,是個愛吃筍和蟹的美食家

來自網路

還有一首即興之作“……案頭累累疊成山,大者如盤小如鏡。我知此舉為相攻,寬中奮力圖兼併。百萬精兵一掃空,誰知復有兵來應。此番鏖戰不尋常,縱使心閒手亦忙。從前以命託諸蟹,誰識今朝以命償。……”將吃蟹比作“鏖戰”,如此幽默詼諧。

“老將詩骨葬西湖”的湖上笠翁李漁,是個愛吃筍和蟹的美食家

來自網路

康熙十九年

(1680)農曆正月十三,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凌晨,湖上笠翁李漁撒手塵寰,時年七十,死後安葬在杭州方家峪九曜山上,當時的錢塘縣令梁允植為他題碣:“湖上笠翁之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