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名家的印好在哪兒?鄧石如“靈石山長”

  • 由 談藝錄 發表于 垂釣
  • 2022-02-10
簡介鄧石如對六朝碑版曾有的“字畫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之論(包世臣《論書上》)深有體味,他將此論運用到篆刻的章法中,由此造成印面強烈的疏密對比,形成視覺衝擊力,這樣的作品常常令人眼前一亮,比如這一方印:(疏密變化)“靈”字和“長”字依照字

山字隸書怎麼寫

今天我們再來讀一方鄧石如的印。

前文說過,鄧石如是中國篆刻史的轉折點,從鄧石如開始,中國的篆刻史翻開了新的篇章,其重大意義主要在於印人們的文字取資範圍從古代璽印中中走了出來,印人們再也不侷限於舊的文字字法,而是可以以自家的書法入印,印人們都應當知道:這是空前的大解放!

但這種解放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你要想真的運用“書從印出”的創作模式,就必先寫一手好的篆書!鄧石如自己就是這方面的典範。

名家的印好在哪兒?鄧石如“靈石山長”

(鄧石如像)

一、書法卓絕的篆刻大師

鄧石如曾經自己記述自己的書法歷程,稱:“初以少溫(李陽冰)為歸,《開母石闕》致其樸,《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暢其致,彝鼎款識以盡其變,漢人碑額以博其體,舉秦漢之際殘碑斷碣、靡不悉究,閉戶數年,不敢是也。暇輒求規之所以圜,與方之所以為矩者以摹之。”(據吳育《完白山人篆書雙鉤記》中華書局影印本)

他對書法的學習是專心致志的,這一點,他要強過趙之謙、吳昌碩,鄧一生以布衣而終,幾乎從未混跡官場,做過幕僚,時間也很短,他太不合群,不會迎來送往的人情世故。他生活中唯一用力的方向就是書法篆刻,一旦開始學習,就是“閉戶數年”,這份寂寞的笨功夫,其實是任何一個成功藝人的成功理由。趙之謙評價鄧派書家的天分和後天努力時曾說:“鄧天四人六,包天三人七,吳讓之天一人九。”這三位都是人力大於天份的書家(包是包世臣,鄧石如弟子,吳讓之是包的弟子,你看,後兩位天分都不高,但用功更勤,所以都成了傳世名家)。

名家的印好在哪兒?鄧石如“靈石山長”

(清代湯祿名繪《鄧石如小像》)

鄧石如練字下苦功的記錄屢見於各種記載,比如:鄧石如曾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鏐處八年,這八年間,他“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其中前五年專攻篆書,後三年學隸分;他曾手書《說文解字》20本,半年而畢;他曾數次臨泰山、嶧山,每每在刻石下細心揣摩,必至“揚揚有喜色”才會離去,真是樂在其中。

據說他是一個氣剛力健,體魄強壯的人,甚至“能伏百人”,登廬山曾“八日絕糧”,即便如此,他仍能在夜間投宿時“研墨盈碗,縱筆作徑尺大字,墨盡而眠。”古語說:“暴學三年,天下橫行”,鄧石如就是這樣的暴學:一寫就是一整天,一寫就是三五年!

名家的印好在哪兒?鄧石如“靈石山長”

(鄧石如書法舉例)

功不唐捐,鄧石如的書法終於大成,被戶部尚書曹文埴稱為“四體書國朝第一”(一說包世臣語),篆書更是被康有為稱為“集篆書之大成”者,緊接著他又將篆刻與書法融會貫通,將他的篆書優勢運用到了篆刻創作中,將前人提倡的“筆意”(主要是朱簡一路)真正落到了實處。由此,鄧石如的朴茂雄渾、剛健婀娜、率真灑脫的篆書風格也促成了他同樣的篆刻風格。

二、鄧石如的家鄉和名人輩出的鄧氏一門

鄧石如的家鄉在安慶城北三十里許,有大、小龍山延棉十數里,鳳凰溪相繞其間,地此人稱“龍山鳳水”,鄧石如的多方印作跟這裡相關,比如“家在龍山鳳水”、“四靈山水”,還有今天我們要讀的這一方“靈石山長”。

名家的印好在哪兒?鄧石如“靈石山長”

(鄧石如:靈石山長)

鄧石如對他的家鄉的熱受之情不僅表現有作品之中,也表現在他的字號中,除了“完白(皖的拆字)山人”之外,還有“龍山樵長”、“鳳水漁長”等。

人傑地靈,龍山鳳水之間人文薈萃,這裡不僅出了鄧石如這樣的書法篆刻大師,還出了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鄧石如之子鄧傳密(字守之),子承父業,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鄧石如曾孫鄧藝蓀(字繩侯)是清末民初教育家,民國安徽省第一任教育司司長;鄧石如五世孫鄧以蟄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美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鄧石如的六世孫是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鄧稼先,他成功設計了中國原子彈、氫彈,被稱為“兩彈元勳”。

名家的印好在哪兒?鄧石如“靈石山長”

(小龍泓洞前的鄧石如像)

西泠印社小龍泓洞前,有一尊鄧石如的立像,這是後人對他的隆重紀念,他值得這份紀念,鄧石如的貢獻不止於書法篆刻,鄧氏一門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貢獻卓越!

三、精熟漢印是根基

首先說明:我們選這方印來說,是因為這一方印是鄧石如從漢印轉向印從書出的過渡作品。這方印最早見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汪啟淑的《飛鴻堂印譜》,這一年鄧石如34歲,那麼,刻這方印時,鄧石如應當還不到34歲,這當是他的早期作品,此時,他的書法還沒有後來巨大的成就,篆刻也還在鬻印換米的級別,所以,他的基礎仍然是漢印,這幾乎是所有成功印人必經的道路。

一提到鄧石如的“印從書出”,就想到他高妙的篆書書法,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他篆刻成功的另一個基礎,就是紮根漢印,看今天的這方印:

名家的印好在哪兒?鄧石如“靈石山長”

(漢印底子下的鄧印)

如果不細加審視,這就是一方標準的漢白文印嘛,全域性來說,是漢印的勻滿印面、排疊均勻的結構,字法方面是漢印的繆篆字法,章法方面又是漢印的交錯咬合(加長的“靈”、加長的“長”在印面中心咬合),漢印的斜角呼應(“靈”與“長”的對角繁密、“石”與“山”的對角稀疏);線條是漢印雄健渾厚的中鋒線條……

所以,篆刻學習的第一要務,還是多多臨摹漢印,這是篆刻的“入門功夫”!

三、鄧石如的“新東西”

當然,既然是鄧石如,這方印裡就自然還有他探索的內容:

1、將繆篆“圓”化

在這方印裡,乍一看之下的每一個字,都是標準的繆篆,但如果細細端詳,就會發現,每一個字都被鄧石如大師改造過了,“靈”字下垂兩筆轉彎處的兩個肩膀被“圓”化了,“石”字的左肩、“口”部的四角有三個角被圓化了,“山”字的兩個下角被圓化了,甚至內部的中豎向左向右的兩筆也被圓化了,“長”字更是被圓化得徹徹底底……如圖:

名家的印好在哪兒?鄧石如“靈石山長”

(被圓化的地方)

為什麼做圓化處理,方方正正挺端正不是很好嗎?嗯,這當然是大師出於自己的考慮,我們認為只能是求得文字的柔媚婀娜,使印面趨向審美中和,因為大師並沒有一味圓化所有的元素,印面中還有方的成分,比如“石”字“口”部左上的方角,“長”字最後一筆盤折處的轉彎,長字上部第三橫的方筆收束,還有還有,還要加上印面四框的方形基礎。如果說,圓化很有創意,那麼,這些留方也很重要,一味圓,就會使印面走向臃腫,失去端正平直之態,所以我們在篆刻中經常追求“方不方圓不圓”的狀態(實際上,這也是介於篆書和隸書之間的一種狀態)。

2、改變了線條的粗細均勻狀態

初學篆刻,煩惱的通常是線條刻得不均勻,但這一方印,線條明顯是經過人為的粗細調整的。這一條不用上圖,一目瞭然。

這種粗細變化,當然是依託於毛筆篆書書寫的輕重緩急的筆意來調整完成,也正因為有了這種筆意,這方印就變得既有“石情”又有“墨趣”,成了“刀筆兼具”的妙品。

這種粗細變化,其實並不容易做到,因為稍有不慎,得出的效果就是混亂,失去篆書特有的勻齊之美。那麼,怎麼做到既調整了粗細獲得了變化,有沒有竅門呢?實際上,方法只有一種,就是認真學習篆書書法,認真體會篆書在書寫中的粗細變化。

所以我們說,篆刻學習的又一要務,是加緊篆書學習,否則離開字典,就不知道如何創作了。

3、章法上的疏密強化

鄧石如的又一貢獻在於疏密,這一點雖然後來被趙之謙強化,但最早發源於鄧氏。鄧石如對六朝碑版曾有的“字畫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之論(包世臣《論書上》)深有體味,他將此論運用到篆刻的章法中,由此造成印面強烈的疏密對比,形成視覺衝擊力,這樣的作品常常令人眼前一亮,比如這一方印:

名家的印好在哪兒?鄧石如“靈石山長”

(疏密變化)

“靈”字和“長”字依照字形,當然可以上下拉得更長,因為那樣更好布排線條,但如果那樣做,“山”和“石”的地盤就會被擠壓得更狹小,這不利於這兩個字外的大面積留紅,於是鄧石如大師給“山”和“石”留出了足夠大的空間,如果說山字是字形使然,那石字口部上端的留紅則是明顯人為“經營”出來的,為什麼要經營這一塊留紅,道理很簡單,山字處有兩個豎向留紅,“石”這裡需要兩個“實力相當”的橫向留紅。

(【布丁讀印】之43,部分圖片引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