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 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垂釣
  • 2022-02-08
簡介王澤偉說,王進村風匣有兩道工藝在全國獨一無二:一是風匣前後“堵頭”用篦梳齒榫卯鑲嵌

風匣是什麼意思

以下文章來源於忻州線上 ,作者郭劍峰

忻州線上。

《忻州線上》,忻州日報社官方公眾號!

楔子

魯迅先生說過:“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語見《祝福》第一句)。千真萬確,四、五十年前,忻州老城的舊曆年底,大約是以下這般景象——

臘月二十三送“灶爺爺”上天后,家家戶戶開始蒸花糕棗山蒸肉丸子。當年無論“農戶”“市戶”,白麵、肉類平時難得盡興吃一回,只有過年才能來個“一次性”“報復性”消費。“蒸肉”現在成了忻府區、定襄縣的特產,說白了還是當年百姓太窮。說是“蒸肉”,其實是以澱粉、土豆泥為主,豬肉只是點綴。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四、五十年前的忻州城,一到年底,滿城便響起“呱噠——呱噠——”“呼嗒——呼嗒——”拉風匣的聲音。

在電吹風機、煤氣灶、天然氣灶、微波爐、電磁爐……遠未普及或尚未問世的當年,作為一種鼓風裝置,風匣,曾是中國百姓必不可少、至關重要的生活、生產資料。一戶人家,哪怕家徒四壁,風匣,總還是要有一隻。

你坐在風匣前的小板凳上,彎腰曲背,先把上一頓的爐灰、爐渣掏乾淨。抓一把“刨花”(加工木製品時產生的長條木屑)或柴禾(莊稼秸稈、枯枝敗葉)擱在“燎盤子”上,在柴禾上淺淺“搭”一剷剷炭,用火柴點燃柴禾,此時開始拉推風匣“拜杆”(推拉桿)。火苗初起,不可用力,否則容易把柴禾燃盡卻沒有點燃煤面。待灶火熊熊,方可舒腰展背,有節奏地拉而推之。平時拉風匣燒火,還不誤你看一本“小人書”……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但要命的是這“舊曆的年底”!蒸完一鍋又來一鍋、取走一籠又上一籠,週而復始、無休無止。衚衕裡小夥伴們玩鬧的聲音、零零星星鞭炮炸響的聲音蓋過“呱噠”“呼嗒”聲。這時,你心不在焉了,你光拉風匣不“搭”炭了,你忘了你娘交代的20分鐘後熄火的指令了……如此這般的後果是,要麼灶火讓你給燒滅了,做成一鍋“夾生飯”;要麼熬幹了鍋裡的水,把花糕、蒸肉活活弄成了“燒烤”。在物質匱乏的當年,想想這是啥罪過?

灰頭土臉或鼻青臉腫後,你忍氣吞聲、憤憤不平,你甚至遷怒於這該死的風匣——啥時候做飯才能不用拉風匣啊?

彷彿一夜之間,風匣乃至灶火的替代品就進入尋常百姓家。風匣——這個一千多年前中國人的偉大發明,這個陪伴了多少代祖先的東西,在你這一代人手上,說沒用就沒用了。

“80後”基本沒用過風匣,“90後”基本沒見過風匣,“00後”更是恨不得三餐點“外賣”。風匣對他們而言,已經成為遙遠的故事和傳說。

定襄縣晉昌鎮王進村村民、定襄惠風香木製品廠廠長、忻州市工藝大師、山西風匣專案代表性傳承人王澤偉,近年來運用傳統工藝製作“小風匣”。把風匣這個消失了幾十年的老物件,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老王制作的小風匣,尺寸遠遠小於傳統風匣,因此製作的難度、精度更高。跟許多“非遺”專案不同,老王制作的小風匣不僅僅只是個“擺件”“文玩”“清供”——小風匣體積大大縮小了,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特別是還具有實用功能——採訪老王的時候,他拉小風匣在他製作的“小灶火”上,用鐵鍋燴了一鍋菜,六七個人吃了個不亦樂乎……

“三尺遠,吹倒磚”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網上有人說,風匣是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雖說不成定論,卻也貌似成理。

春秋戰國時期,古人發明了橐(皮囊)。壓縮皮囊排出空氣吹火,把火的溫度從800℃提高到1200℃,達到了青銅的熔點,越王“勾踐劍”一類青銅武器方才得以問世。後來發明了活塞式風匣,風匣吹風火勢更猛,生鐵的熔點也達到了。鐵質農具的鍛造、推廣促進了精耕細作,中原農耕文明這才迅速崛起——正是因為有了風匣,中國人比歐洲人用鋼鐵早了近千年。西方因何有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發明風匣……

學界的考證是,至少到北宋,近代意義上的風匣在民間就得到了廣泛應用。清末民初,定襄縣王進村風匣的名氣不僅傳到“二州五縣”,在河南、河北、內蒙也頗有市場。風匣,成為王進村的一大特產。

定襄向有“一斗芝麻鐵匠”的說法。定襄當年鐵匠多、鐵藝水平高,主要原因就是定襄鐵匠的風匣好。王進村匠人制作的風匣風大、音脆、經久耐用,能“三尺遠,吹倒磚”——離風匣一米立放一塊青磚,一拉風匣,青磚應聲倒地。風力強勁,爐火才能迅速升溫,鍛打錘鍊方能得心應手。

清末民初,王進村有鐵匠爐百餘盤。一盤爐,打鐵的師傅、燒火的小工,標準配置五個人。每年過罷正月十五,這五百人就馱著爐子、風匣,近的到周邊鄉村、二州五縣,遠的到河北、內蒙,為各地農民鍛打鍬鋤鐮刀、鍘刀馬掌。到了年底,又如候鳥般返回家鄉。

王進村的風匣好,一是因為名師出高徒。

清末民初以來,王進村風匣匠人傳承有緒。像王澤偉,他的師承現在能夠追溯到的前輩姓杜——杜前輩當年所做風匣上都烙有一個“杜”字,好比現在的註冊商標,也就是質量保證的意思。現在姓名均可考的祖師叫杜有清,主要活動在民國初年。杜有清收徒王元,王元收徒王貴文(王貴文留有照片),王貴文的徒弟叫李存亮,李存亮的徒弟就是王澤偉。

王進村風匣有名,二是因為工藝獨特。

王澤偉說,王進村風匣有兩道工藝在全國獨一無二:一是風匣前後“堵頭”用篦梳齒榫卯鑲嵌;二是風匣內膛兩邊木板用小推刨“掏”出輕微弧度,匣體左右呈輕微的外鼓內凹狀,肉眼非細瞅不可見。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王進村以外的匠人把風匣的前後“堵頭”做成“死”的,時間一長,由於木性使然,“堵頭”必然輕微內縮。在木構建築上,這點收縮無關緊要。但做的是風匣,必須確保密封才不會走風漏氣。“堵頭”內縮變形,必然產生細小裂縫,吹風效果就大打折扣。變形嚴重,這風匣也就廢了。王進村的風匣前後“堵頭”用篦梳齒榫卯鑲嵌,互相咬合,上膠以後幾十年、上百年絕不變形,匣體密不透風,可供幾代人使用。

王進村以外的匠人,都把構成匣體的左右兩塊木板細推、打磨得光滑如鏡,以為如此才能嚴絲合縫。王進村風匣內凹外鼓,雖然只是細微的變化,但卻巧妙地消除了木材的應力,確保匣體永不變形。

這兩項工藝的匠心獨用,使得王進村的匠人傲視同儕、王進村的風匣獨步三晉。

製作風匣要經過十幾道工藝,除這兩項以外,王進村風匣匠人們還有一些“訣竅”不為外人所知。

比如遮擋風匣前後進出風口的“小舌子”(“拜杆”拉動時,“小舌子”一開一合碰撞前後進出風口,才會發出“呱噠”“呼嗒”之聲),王進村的匠人要將其做得上薄下厚——“小舌子”在重力作用下閉合效果更好,碰撞時發出的聲音更清脆。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再比如,王進村風匣的風口要鑲嵌“卍”字形的木條,過去這是為了防止老鼠鑽進風匣裡去。

人們常說“老鼠鑽進風匣裡——兩頭受氣”,然則老鼠為啥要鑽進風匣裡?王澤偉說原因有二:風匣裡做“毛頭”的雞毛有時處理不乾淨,難免有肉屑,老鼠就會循味而至;老鼠撕扯雞毛,銜回窩裡用於保暖。別人做的風匣,老鼠進出自如。面對王進村鑲嵌了“卍”字木條的風口,鼠輩只能恨恨而退。

王澤偉說,別的木匠做出的風匣,雖然從外觀看與王進村的別無二致,但因為他們沒有掌握王進村代代相傳的做風匣的“竅門兒”,做出的風匣不是風力小,就是推拉時彆扭生澀,要不就是用不了幾年就鬆鬆垮垮,只能劈了燒火。

推陳出新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生於1963年的王澤偉從小喜歡做手工,最拿手的是做“洋火槍”。

這個玩具,想來“60後”們都不陌生——用鐵絲“窩”成槍架,把腳踏車鏈條一節一節分解開,縱向串在鐵絲上。把火柴頭塞進“槍頭”,繃緊橡皮筋後擊發,“啪”一聲後冒一股淡淡的青煙。

王澤偉不滿足於這種“槍”的威力,充分發揮想象,大刀闊斧改裝。趁他娘不注意偷幾個雞蛋,到村頭供銷社換一掛“小鞭”。把鞭炮剝開取出火藥做成“子彈”,鋸一根銅管做成槍管。把槍別在褲帶上,神氣活現。

某天上課前,同學攛掇他:你這槍倒底厲害不厲害,開一槍試試?小王環顧教室,燈泡不敢打——打碎得賠,就把目標定在講桌上的粉筆盒。拔槍上彈,一摳“扳機”,“轟”的一聲,把粉筆盒連粉筆打得稀碎。

還沒來得及炫耀,老師就走了進來:“又是你個灰小子!”小王當即被驅離教室,被責令在“南背陰兒”面壁思過。

一連幾天不讓進教室,小王跟他爹說寧可到地裡“動彈”也不上學了。看著剛滿14虛歲、個子還沒一鍬把高的兒子,老王不住搖頭。不過當時輟學現象很普遍,不上就不上吧。

在生產隊呆了一年,老王還是想讓兒子學門手藝,就把澤偉送到定襄縣城的定襄綜合廠學徒。

“綜合廠”名副其實,廠裡有修表的、釘掌的、補胎的、鑲牙的……其中七八個工人來自王進村,在廠裡專門做風匣。王澤偉拜同村的李存亮為師學做風匣手藝。學了一年半,就能獨立做出一隻風匣。別的學徒,咋也得三年才能出徒。

17歲那年,跟師傅到定襄黃場峪一帶做風匣。3天做一個,掙12塊錢,一連做了幾個月。有讀者會問,不是說王進村匠人做的風匣能傳輩數嗎?做好的風匣還有人買?王澤偉說,當年誰家給兒娶了媳婦就要另過,小人家安鍋立灶首先得買個風匣。夏天屋裡熱得不能做飯,村民要在院裡壘個“野鍋”,又得置辦個風匣。

風匣做得多了,心靈手巧的王澤偉手藝也越來越精。但是,風匣很快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大約從1985年開始,電吹風機逐步在農村推廣。風匣偶爾也用,只是在停電的時候。王澤偉意識到,得趕緊轉行謀生了。

先是拜師學修表,在定襄縣城開了間“王偉錶行”,專修機械手錶。1990年,又在定襄率先買了攝像機“跑事宴”從事婚禮攝像。

做風匣、修表、攝像,三個行當風馬牛不相及,但王澤偉每一樣都玩得轉——這一方面說明他自強不息、不靠天不靠地;另一方面也說明這個人就是人們常說的“能人”,無論時代、生存環境如何變化,總能憑本事安身立命。

2010年左右,“非遺”保護漸成熱門。有朋友對王澤偉說,你年輕時不是風匣做得好嗎,風匣製作工藝也算“非物質文化遺產”吧?王澤偉心念一動,經過幾天深思熟慮,明確了自己從事風匣專案“非遺”保護的思路和做法:

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了原來的存在土壤和社會環境,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這也是傳統風匣面臨的現狀。如何在保護、展示風匣製作工藝的同時,又能使其具有實用價值?大風匣現在基本派不上用場了,如果用傳統工藝製作小風匣呢?

王澤偉想到,現在年輕人熱衷戶外運動,城市中老年人自駕遊成風。小風匣便攜、實用,再設計與之配套的灶具,燃料用木炭,外出野餐既方便環保,又饒有情趣,還捎帶懷了一把舊——小風匣應該有市場。此其一。其二,老輩人置個小風匣,孩子們回去後邊拉風匣邊給他們講當年的故事,讓下一代在領略前輩手藝的同時,豈不是在家裡就進行了“非遺”保護、傳承的教育?其三,小風匣如果用料考究、做工精緻,完全可以作為一種擺件、文玩置於案頭。“風生”方能“水起”,這是多好的寓意和“彩頭”?

想通這些道理,王澤偉興奮得半夜從床上“噌”就坐了起來,等不到天明就想動手。

“惠風和暢”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撂下做風匣手藝20年後,王澤偉重操舊業。2018年成立惠風香木藝廠,取“風生水起”、“惠風和暢”之意。

上些年紀的人都知道,做風匣最好用楸木——楸木風匣不變形、經水泡、不開裂。過去也有用柳木做的,柳木紋路比楸木還好看,也不易變形,但有個致命弱點是易遭蟲蛀。不過,老柳樹芯反而更好,蟲蛀不動還耐火烤。過去鐵匠鋪的風匣就多用老柳樹芯製作。

做小風匣,原來的工具都不能用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澤偉先製作了一套做小風匣的工具,計有小鋸子、小手鋸、小鑿子、小捅條、小銼、小刻刀、小推刨等十來種。有一回到偏關,在一家小五金店發現一把小斧子,覺得再趁手不過。店家看出他購買意願強烈,立即坐地漲價,居然要80塊錢。老王心裡不忿,不過最後還是買了回來。

定襄及周邊現在已經沒有楸樹,即使有,燻烤木板也挺麻煩。好在做小風匣用料不多,王澤偉到定襄智村找收古董的,買他們收回的老舊風匣。將其拆解後,全是正二八經的老楸木,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製作小風匣主要工序有以下十幾道:下料——拆舊風匣,選合適的木料;刨平——大推刨粗推;細刨——小推刨細推;整平——把舊木板整舊如新;劃線、定尺寸;開蓖梳齒榫卯;捅卍字;安小舌頭;上底子;做風筒;上蠟(蜜蜂蠟、黃臘);上蓋子;做腿子;建前後面、打磨、拋光;上“耐磨子”;做“拜杆”;做“毛頭”(風匣中間豎置活動木板周圍密密縛扎一圈雞毛,叫“毛頭”。毛頭像活塞一樣和風匣內壁保持密封);安中間“小舌頭”;安風嘴。

說來容易,大小二十幾道工序每一道都考較製作者的功夫和耐心。

王澤偉製作的小風匣,同樣採用王進村傳統的篦梳齒榫卯結構。篦,就是密齒梳,小風匣的篦梳齒榫卯,齒與齒之間相隔頂多一毫米。只見老王把四塊木板用自制的器械固定在一起,齒與齒之間並不劃線,三鋸出一個齒,開出的篦梳齒榫卯精密如車床所為。小風匣的“拜杆”直徑不到一釐米,純用推刨刨出,令人歎服。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王澤偉製作的小風匣有三種規格:長尺一、高九寸;長九寸、高七寸;長六寸、高五寸。整個風匣不用一枚鐵釘,除用篦梳齒榫卯連線外,其他部位均用自制的木釘固定。

2018年,王澤偉帶小風匣到北京恭王府參展。一位民俗專家對小風匣讚不絕口、愛不釋手。專家在展會發言中說,老物件如何進入現代社會生活?山西定襄王澤偉製作小風匣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2019年,王澤偉到山西曲沃參加“非遺”傳承人學習觀摩。70多歲的臺灣某知名大學工藝美術教授溫美娥女士,看到小風匣後如獲至寶。她詳細詢問王澤偉的師承、製作工藝,感嘆“這才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表示她能牽線搭橋,幫助王澤偉在臺灣開啟市場。

今年,王澤偉做、售小風匣60多個。用老楸木做一個大約需4-5天,售價1500元。四川一位做楠木生意的商人在“快手”上看到老王做小風匣,給他發來一點金絲楠木做了一個。金絲楠木有養心定神、促進睡眠的功效,存世已經很少,價格高昂,現在都是論斤賣。老王買楠木自己又做了一個,標價一萬元。

《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王澤偉說,製作、銷售“實用小風匣”的,目前全國只有他一人。風匣在人們視野中消失三、四十年後,王澤偉別出心裁、獨具匠心,又賦予風匣以生命和價值。老王說,現在成套訂購他風匣的,多為“50—70後”——現在五、六十歲的人,誰心裡沒有住著一隻風匣呢?

圖片:馮曉磊、趙菁

影片:馮曉磊、趙菁

近期熱門閱讀

敬讀忻州:這裡的故事講給你聽仰讀忻州:那山,這山悅讀忻州:詩裡詩外情正濃品讀忻州:怎一個“宜”字了得再讀忻州 年輪不朽 這裡有戲讀懂忻州:夢想正在起飛忻州古城:好一幅家山歸夢圖特大喜訊!忻州市、靜樂縣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影片小程式贊,輕點兩下取消贊在看,輕點兩下取消在看

原標題:《《高手在民間》王澤偉:精工妙作小風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