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理解《道德經》靠悟,更要靠證!

  • 由 道家大師兄 發表于 垂釣
  • 2021-05-28
簡介所以此處真正的原文應該是帛書本的“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重)之徐生

緩緩下沉是什麼意思

琢磨《道德經》久了,便會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字句始終橫在心間,比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有無之相生

”等等。思維再怎麼推演,總感覺還差了點意思,相互阻隔不能圓融。所以只能寄希望於以後哪天靈光一閃,悟之;或者有所體會,證之。

前日,坐在道觀大殿前曬著太陽,忽然就有了一些心得,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理解《道德經》靠悟,更要靠證!

《道德經》第十五章

通行本: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帛書本: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凌釋。

敦呵其若樸。

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谷。

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重)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這兩個版本的內容,包括古今的註解,都大有問題,如果不是此次的自身體會,我可能很難有此理解。由此可知,實證對於明道的重要性。

這一章,帛書本下劃線的字句在傳世本中被調換了順序,應該是為了承接下句“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然而“

混兮其若濁

”的濁,與“

濁而靜之徐清

”的濁,卻有著根本性的差別。

理解《道德經》靠悟,更要靠證!

首先,前一個濁只是“

若濁

”,真正要表達的是“

”,混然一體的混;就好像“

大智若愚

”並非真愚,而只是要表達其智一樣。但第二個濁就是真濁了,“

濁而靜之徐清

”,濁水靜置則會澄清,是一種自然現象。

其次,本章前半段的內容,是對“

古之善為道者

”的狀態進行描述,與後半段“

濁而靜之徐清

”並無邏輯上的聯絡。不過傳世本為了強行把二者捏合在一起,加了“

孰能

”二字,把自然現象變成人為準則,其實是畫蛇添足,很容易對讀者造成誤導。

誤導一:如果前後是承接關係,那麼“

”就應該是一種值得肯定的狀態,得道者“

若濁

”嘛,可這樣就與“

靜而徐清

”對立,邏輯不能自洽。因為《道德經》全文提倡清靜:“

清靜以為天下正

”。

誤導二:“

孰能濁

”,“

孰能安

”,濁、安當以動詞講,也就是“

靜之徐清

”的時候要讓它濁;“

動之徐生

”的時候要讓它安。而帛書本中的動詞是“

”、“

動(重)

”,“

”與“

”是被動詞作用的物件。添加了“

孰能

”二字,語義發生重大變化不說,整句也顯得累贅,不通。

所以此處真正的原文應該是帛書本的“

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重)之徐生。

”並且斷句應該為:“

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重)之,徐生。

”那麼又有了新問題,到底是“

安以

”,還是“

安以

”?

理解《道德經》靠悟,更要靠證!

帛書本原為“

”,只是因為繁體“

”寫作“

”,所以依據傳世本校勘為“

”。然而整本《道德經》有不下一處的“

”,比如“

反者道之動

”、“

動善時

”、“

動而愈出

”等等,為何別處的“

”未寫作“

”?很有可能,這裡本就應該為“

”,只是被後人修改成了“

”。

為何要改,我推測大致有兩個原因。其一,原文難以理解。“

靜之

”很好理解,就是靜置的意思,但是“

重之

”又是個什麼動作?想象不出來,不如改一改,說不定是前人偷懶寫錯了。其二,動與靜相對,有“

靜之

”就該有“

動之

”,正合陰陽。

其實,“

”也即是“

”,在《道德經》中是不夠格與“

”等列的,而只能作為從屬。比如“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就明顯是靜為主而躁為從。也就是說,“

”若為根本,“

”就只是末枝,所以“

靜為躁君

”、“

躁則失君

”,而能與“

”等列的,恰好便是“

”。《道德經》第二十六章有云:“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

濁的狀態在經過“

”之後,會變為“

”;安的狀態在經過“

”之後,會變為“

”。“

”,可理解為生機、清陽、煥然之狀。

理解《道德經》靠悟,更要靠證!

那天當我安坐在椅子上曬著太陽時,身心越來越放鬆,感覺有重量緩緩下沉,同時身體上部有清陽之氣生,清爽,透徹,好似要融解在空氣中一樣。這個時候,我不由想到了《道德經》所言:“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

我有過多年的站樁經歷,在站樁達到松沉的狀態時,會感受到整個身體的重量下移,壓在雙腳上。日常行走坐臥,我們是不會感受到自身重力的,因為早就適應了。而在站樁放鬆時,身體的承重結構改變了,才會有這樣的新鮮感受,類似於“骨肉分離”:肉重而下沉,骨輕而上升。

往下沉,就需要有一個力往上託,好似負擔;往上升,就需要有一個力往下扯,好似摟抱。這二者並非直接相互作用,而是需要透過一個介質來達到平衡,才能保持穩定,這個介質便是“氣”。力若發生變化,相應地在介質上也會有所體現。比如站樁松沉狀態下和平常狀態下,“氣”的感受也會不一樣。

萬物都需要經過“

安以重之

”,才能“

徐生

”。種子要種下來不能擾動,往下生根而後才能發芽;動物要休息沉眠,而後才能恢復精力;重症的人要安心靜養,而後才能恢復生機。不是有“安生”這個詞語嗎?安,而後能生。

理解《道德經》靠悟,更要靠證!

《道德經》帛書本出世以後,我們才發現傳世本與它存在著諸多細微的差別,但經典就是這樣微言大義,往往一個字的差別,含義就會相差千里。

我們是幸運的,有些字詞可以從帛書本中找到佐證,但帛書本畢竟也有殘缺,畢竟也並非老子所書原本,在沒有文字參考的情況下,又該如何對《道德經》進行正本清源呢?唯有自證。

夫道,有情有信,可得可證,獨立不改,周行不殆。有了道,文字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但是在此之前,一字之差,足以造成千裡之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