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揭秘:《紅樓夢》中同為孤兒的黛玉、惜春和湘雲,誰更可憐?

  • 由 歷史每日資訊 發表于 垂釣
  • 2021-12-21
簡介這個問題中,把黛玉、惜春和湘雲拿出來比較,並且認為她們應該是可憐的一個前提是,她們三人都是孤兒

孤兒的概念是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理清一下,何謂“可憐”?大概指的是一個人的生存狀況及現實景遇非常不好,以至引起別人的同情和憐惜之心。一個人如果看到別人的可憐,有個基本的條件是,你自己在物質上或是精神上有超越於對方的地方,這樣,面對別人的不幸,自然產生惻隱之心。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中國人認為的理想人格中,同情別人,同情弱者,是必須的條件之一。

但是,面對面對《紅樓夢》中作者塑造的這三個美麗的少女形象。我覺得自己是沒有資格去可憐他們。因為無論在物質條件與精神層面上,與現實的橫向對比後,我於他們都沒有絲毫的優越感。當然,這並不影響我對此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這個問題中,把黛玉、惜春和湘雲拿出來比較,並且認為她們應該是可憐的一個前提是,她們三人都是孤兒。這裡的孤兒概念,是現代意義上的。古代人對孤兒的定義與現代是不同的。現代人在沒未成年之前,只有父母雙亡了,才能算孤兒。而在古代,只要父親去世了,就是孤兒了。孤兒還有一個意思是無依無靠。在這三個人中,真正全面符合孤兒身份的,其實只有林黛玉一人。史湘雲雖然按現在看是毫無疑問的孤兒。卻就有點難說了。至於惜春,她的父親是賈敬,雖然人不在家,在外煉丹求道,但畢竟人是在世的。直到《紅樓夢》六十三回的時候才去世。這時,惜春的已經接近成年了。況且,她至少還有哥哥嫂子。按古代的標準來看,薛寶釵也算是孤兒的。而賈迎春雖然有父親在,可是父親對她不關心不愛護,看起來,一點不比那些孤兒們幸福多少。所以,孤兒可能會有可憐的地方,但是,孤兒本身並不一定就是可憐的。

孤兒因為沒有父母了,自然就會少了精神上的呵護和物質上的供給。自然就是可憐的。於是,我們就可以按這一思路捋一下,看看她們三個人誰的物質條件最差,誰自然就可憐了。在對比中,我們很快就可以發現,這條思路是走不通的。

透過《紅樓夢》的描寫,你能對比出林黛玉、史湘雲、賈惜春他們三個誰更富一點,誰更窮一點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比如,史湘雲在榮府請客的時候,自己沒錢,還接愛了寶釵的幫助。以此可以看出她沒有錢來。我覺得,這個例子什麼也說明不了。薛寶釵之所以能拿出錢來,是因為她幫助自己和母親管家,她在薛家類似於王熙鳳有榮府的地位。所以,她可以支配一點薛家的財產。林黛玉與賈惜春在榮府裡也不需要他們自己出錢請客,真讓他們請,他們是否比史湘雲更有錢,就很難說了。

況且,貴族小姐們請客,一頓飯幾十兩銀子,相當於普通人家幾年的生活費。請得起請不起,都與普通人的生活,沒有可比性。因此,在物質生活方面,我覺得自己沒有可憐他們三人中任何一人的能力。這正如魯迅說的一句話,“煤油大王永遠不會理解撿煤渣老太太生活的艱辛。”現在也一樣,土豪們可以一頓飯可以吃掉幾萬,幾十萬。有一天當某土豪對你說,這幾天手頭緊,連吃飯的錢都沒了。你千萬別傻到會覺得她可憐,而且還慷慨大方的說,我這兒有三十塊錢,你拿去吃碗麵吧!古代的貴族生活,除了在文化層次上,比現在的土豪有些優越之外,在物質上,絕不比現在的土豪差。

《紅樓夢》寫的是一個女性的悲劇,它的思想性之所以高於之前的其它文學作品,就是因為,這是一個社會悲劇,造成悲劇的原因不是某個人的問題,也不是因為壞人的陷害造成的。是社會和人性的問題,社會問題可以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解決掉,可是人性的問題,可能永遠也解決不掉,這才是《紅樓夢》能夠超越時空的價值。《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全是薄命司中之人,所以,她們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不好的。這是命運早已安排好了的。所以《紅樓夢》中有命運悲劇之感。

對於三個女性,我們已經從物質的層面上,分析了他們的情況。下面從性格與精神的層面上,看一看,誰最可憐。

揭秘:《紅樓夢》中同為孤兒的黛玉、惜春和湘雲,誰更可憐?

林黛玉的性格雖然是多愁善感的。但是,她的精神世界是充實的。這一點,在關於林黛玉的許多細節中,都能看出來。她是能夠把握自己感情的人,她是從始自終知道自己愛什麼恨什麼的人。她是外表軟弱,精神堅強的人。她可以和香菱談詩,和妙玉談禪,和寶玉論道,而在這過程中都體現出她高出流俗的行止見識。她的愁,並不代表她精神上的軟弱,代表的是她的精神與世俗的觀念發生衝突時,世俗觀念的強大。面對不可改變命運之時的無奈。林黛玉的這種處境當然是可憐的,我們站在今天這個超越的立場上看,是這樣。可是,當你在可憐她的時候,不是因為你擁有了她所沒有的能力,而是因為你是超越的。那些曾經困擾過她的事情不會再來困擾你。假如易地而處,你處在林黛玉的位置上,你的結果和她是一樣的。

史湘雲的性格在我看來,是值得學習,而不是同情的。她的判詞說,“襁褓中父母嘆又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毫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繞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雖然是沒有父母了,少了些父母的疼愛,但他還是生在綺羅叢裡,長在富貴之家。而且,從判詞裡看,她結婚時所找的丈夫是很不錯的。才貌仙郎不是誰都能配上的。但很快,就雲散高唐,水涸湘江了。判詞裡非常明確的說法是,這是“塵寰消長數應當”,也就是命運的安排。

揭秘:《紅樓夢》中同為孤兒的黛玉、惜春和湘雲,誰更可憐?

惜春當然也是可憐的,要是不可憐,就不叫“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了。惜春的可憐,在於她的心冷。惜春與迎春兩人,在大觀園的社交活動中,表現都是不突出的。在抄檢大觀園前後,《紅樓夢》中才有兩人的戲份。抄檢之中,兩個人的身邊都出來問題。按當時的道德來評判,迎春身邊的司棋是真的犯了事。惜春身邊的入畫是因為糊塗出了差錯。兩個人對身邊的人出了事態度有相同之處,都是不管不問。但不管不問的背後,有很大的不同,表現了兩個人性格的差異。迎春的不管不問是無能。而惜春的不管不問是“冷”。

入畫因為存放了自己哥哥的東西被查出來,本來不是什麼大事。而且連寧國府的當家人尤氏都說,他們不過是私自傳送才弄的“官鹽成了私鹽”。如果惜春不在乎,入畫是沒有什麼事的。可是,惜春因為入畫丟了自己的面子,堅決要趕入畫出去。連她嫂子尤氏說情都不同意。我們現在就來聊聊這個事。

入畫是惜春身邊的丫環。她的名字很不為人所注意,但是,她也是和晴雯,麝月,司棋、侍書一樣的丫環。在丫環裡邊,算是有身份的。她被趕出去意味著什麼?看看晴雯,金釧,司棋的下場就行了。入畫是一直侍候她的小丫環。一旦出了點事情,還不是大事情,居然這樣處理,是不是讓人覺得渾身發冷?看看探春在抄檢大觀園時是如何護著自己手下人的,就會感慨萬千。

惜春是很可憐。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具心冷如冰的行屍走肉了。但是,在惜春自己的心裡,絕不會覺得自己可憐,如果你可憐她,她一定會覺得,你自己看不破,才是可憐的。她跟自己的嫂子就這樣說過:“我雖年輕,這話卻不年輕。你們不看書,不識幾個字,所以都是些呆子,看著明白人,倒說我年輕糊塗。我不了悟,我也捨不得入畫了。”她嫂子說:“可知你是個口冷心冷心狠意狠的。”惜春說:“不做狠心人,難為自了漢。”

揭秘:《紅樓夢》中同為孤兒的黛玉、惜春和湘雲,誰更可憐?

聽了惜春的這些話,心裡湧起的真的是“可憐”二字,但同樣,除了可憐之外,你做不出任何對她有意義,有幫助的事情。

我們站在超越的角度上看,十二釵中每一個人,都是可憐之人。因這她們都是薄命司中人,她們都是悲劇命運的承載者。但是,這可憐的內涵,具體到每個人的身上是不同的。

從悲劇的角度上講,最美好的事物的毀滅才是最大的悲劇,林黛玉是最值得同情的。但這種同情不是可憐。因為你的精神未必有她的充盈。你沒有任何能力提供給她需要的東西。

史湘雲並不可憐,她自己也不會覺得自己可憐,沒有幾個人有可憐她的能力與資格。

賈惜春,倒是真的有點可憐。她自己認為自己悟了。但是悟與沒悟的辯證關係,她還是不懂的。菩薩雖然悟了,但心並不冷。妙玉入了空門,心是熱的。惜春未入空門之前,心己經冷了。她雖然最後以青燈古佛相伴,但說起真正的悟,她比林黛玉的境界差的太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