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梁啟超的絕筆,正是辛棄疾悼朱熹的十六個字,何嘗不是他的寫照?

  • 由 其妙網路旻源 發表于 垂釣
  • 2021-11-25
簡介那部未完成的《辛稼軒年譜》遂成了梁啟超的絕筆,他生命最後時刻記錄下的正是辛棄疾悼念朱熹的四句話:所不朽者,垂萬世名

悼字怎麼寫好看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清末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啟超一生學術研究涉獵甚廣,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尤以史學研究成績最為顯著。

梁啟超一生勤奮,著述宏富,在其將近36年的政治活動又佔去大量時間的情況下,每年平均寫作達39萬字之多,各種著述累計達1400多萬字。

梁啟超的絕筆,正是辛棄疾悼朱熹的十六個字,何嘗不是他的寫照?

1924年,梁啟超妻子李惠仙因不治之症病逝,梁啟超悲痛欲絕,乃寫下一篇深情並茂的《祭梁夫人文》:

我德有闕,君實匡之;我生多難,君扶將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賞心,君寫君藏;我有幽憂,君噢使康;我勞於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揚;今我失君,隻影彷徨。

此後,梁啟超尿中開始帶血,但因不願累及家人,一直秘不告人。直到1926年1月,梁啟超才到醫院檢查,醫院診斷後確定是尿血癥,但始終找不到病源所在。大夫判定是右腎生瘤,3月16日,將右腎切除後一檢查,卻發現切除的竟是梁啟超健康的腎。

1927年4月初,梁啟超再到醫院檢查,腎功能已經完全恢復,但需要他避免疲勞。而梁啟超卻並不注意休息,導致1928年再次住院。6月,他到天津暫住,每天只是讀書,因為得到了休息,尿血癥也有所好轉。

梁啟超的絕筆,正是辛棄疾悼朱熹的十六個字,何嘗不是他的寫照?

9月,梁啟超開始編寫《辛稼軒年譜》。9月24日,梁啟超編至辛棄疾52歲時,痔瘡復發,但他仍不停筆,繼續側坐編寫。此後,病情加重,不能再坐,27日又入協和醫院治療。

在住院期間,梁啟超無意中搜尋到辛棄疾軼事二本,於是不顧醫囑,提前出院返回天津,不料他在歸途中得了感冒卻不自知,導致病情加重,從此臥床不起。

11月28日,梁啟超再次住進協和醫院。1929年1月19日下午兩點五十分,梁啟超溘然長逝,享年56歲。

那部未完成的《辛稼軒年譜》遂成了梁啟超的絕筆,他生命最後時刻記錄下的正是辛棄疾悼念朱熹的四句話: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梁啟超的絕筆,正是辛棄疾悼朱熹的十六個字,何嘗不是他的寫照?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也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朱熹所著的《四書章句集註》更是成為後世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作為同時代的著名詞人辛棄疾非常敬服朱熹的學問,視為師長輩,朱熹也很欣賞辛棄疾的氣節性情,雖然比辛棄疾大十歲。但兩人都堅持對金作戰,反對議和,故彼此惺惺相惜。

宋寧宗慶元年間,韓侂冑當政,凡與他意見不合者都被稱為“偽學”,從而對理學掀起了一場史所罕見的殘酷清算,朱熹被斥之為“偽學魁首”,朱熹及其門人弟子均受到殘酷的打擊。

梁啟超的絕筆,正是辛棄疾悼朱熹的十六個字,何嘗不是他的寫照?

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在血雨腥風的“慶元黨禁”運動中去世。往日親近的門徒友人都只敢將拜祭放在心上,甚至到了“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的地步。

唯獨辛棄疾來了,辛棄疾不止是來了,他在這黑暗的時刻還帶來了令天下震動的祭文,稱朱熹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實際上,我們仔細看梁啟超的一生,他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梁啟超對近代中國的影響甚大,近代政治學家蕭公權(1897-1981年)稱讚梁啟超說:

“五四運動的領袖幾乎沒有一個不曾因讀了他的文字而受到啟發。”

康有為曾對胡適說:“我的東西都是26歲以前寫的。卓如(梁啟超字)以後繼續進步,我不如他。”

清末外交家、思想家黃遵憲曾對梁啟超的文筆做了這樣的評價:

“驚心動魄,一字千金,人人筆下所無,卻為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感動。從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無過於此者矣。”

梁啟超的絕筆,正是辛棄疾悼朱熹的十六個字,何嘗不是他的寫照?

梁啟超弟子吳其昌寫到他的老師時,稱:

“他自己承認陳勝、吳廣之功,而天下後世的公評,他的氣魄、精神、聲威,實在比陳勝、吳廣要高出萬倍。”

1943年1月,梁漱溟寫《紀念梁任公先生》一文,對梁啟超的一生作了如下的評價:“當任公先生全盛時代,廣大社會俱感受他的啟發,接受他的領導,其勢力之普遍,為其前後同時代任何人物——康有為、嚴幾道、章太炎、胡適等等——所趕不及。我們簡直沒有看見過一個人可以發生像他那樣廣泛而有力的影響。”

本文參考自:《細說民國大文人:那些國學大師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