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手握彪馬、斯凱奇 奧康為何仍難“餬口”

  • 由 中國青年網 發表于 垂釣
  • 2021-10-16
簡介2018年,在奧康國際所有品牌下滑的情況下,斯凱奇依舊錶現強勁,營收增長達49

奧康店裡為什麼有康龍

4月27日收盤,奧康國際盤中漲幅達10。03%。前一天晚上,奧康國際釋出2020年財報稱,實現營業總收入27。38億元,同比增長0。42%;淨利潤2794。05萬元,同比增長24。2%。業內人士認為,在品牌老化、定位模糊等因素影響下,很難適應新消費群體需求的奧康國際希望透過轉型品牌授權的輕資產模式提振業績,但擺在其面前的首先是產品質量問題。

非主營業務提振

梳理奧康國際財報可以發現,其24。2%的淨利增長更多源於非主營業務收益。資料顯示,2020年,奧康國際共獲得政府補助2406萬元,此外,因購買銀行理財奧康國際取得投資收益2111萬元。基於此,奧康國際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屬於主業部分後虧損1735萬元。

反觀奧康國際主營業務難言樂觀。2020年奧康國際主營業務男鞋、女鞋、皮具中,男鞋和皮具業務營收均出現下滑。財報資料顯示,男鞋業務實現營收15。09億元,同比下滑3。25%;皮具業務實現營收1。83億元,同比下滑16。55%。其中,奧康國際自有品牌“奧康”“康龍”的營收分別下滑2。63%、1。24%。

就此次業績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對奧康國際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覆。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隨著“90後”“00後”消費群體的崛起,休閒鞋更受歡迎,像奧康國際這樣的老牌皮鞋企業由於定位大眾,品牌老化、依賴線下渠道等因素影響,很難適應當下的消費環境,市場競爭中難有優勢。

斯凱奇、彪馬難成“救星”

手握斯凱奇和彪馬代理權兩張“王炸”的奧康國際在業績上似乎並沒有更多體現。

2015年,奧康國際宣佈牽手美國運動鞋品牌斯凱奇。2017年,奧康國際旗下斯凱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111。69%。2018年,在奧康國際所有品牌下滑的情況下,斯凱奇依舊錶現強勁,營收增長達49。72%。2020年,源於斯凱奇的營收增長,直接推動了奧康國際女鞋產品銷售增長了8。11個百分點。

財報資料顯示,2020年斯凱奇實現營收2。94億元,同比上漲22。97%;女鞋業務實現營收9。92億元,同比增加8。11%。顯然,斯凱奇成為奧康國際近兩年唯一呈正向增長的品牌。

不可否認,斯凱奇是奧康國際財報的亮點,但從近幾年運營情況來看,奧康國際對於斯凱奇的運營遠未達預期目標。

2015年奧康國際成為斯凱奇在中國大陸地區代理商時曾表示,計劃在五年內開1000家斯凱奇專賣店。但截至2020年末,斯凱奇門店總數僅為157家,和千家門店的目標相去甚遠。此外,斯凱奇營收增速一路下降,2017-2020年增長速度分別是111。69%、49。72%、25。13%、22。97%。

再看彪馬。2017年,奧康國際與INTERSPORT建立長期戰略關係,成為INTERSPORT旗下運動品牌彪馬的代理人。雖然奧康沒有披露彪馬近幾年的營收資料,但根據披露的門店數量,截至2020年底,彪馬直營和經銷門店總量僅有53家。

從財報資料來看,手握斯凱奇、彪馬兩大品牌代理的奧康國際沒有在業績上更進一步。資料顯示,2015-2020年,奧康國際營業收入從33。2億元降至27。38億元,淨利潤從3。9億元降至2794。05萬元。

轉型輕資產

面對困境,奧康國際也曾試圖轉型,在代理其他品牌產品的同時,也開始透過對外品牌授權。2019年12月,奧康國際分別與杭州康米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溫州翔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署《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授權以上兩家公司在電商平臺上銷售奧康品牌的男裝、童裝和童鞋。

在業內人士看來,奧康存在品牌老化、產品質量下降、過度依賴線下等問題,即使轉型品牌授權,走輕資產模式,也很難收割市場。對於奧康而言,重要的是要使其產品年輕化,適應當下消費群體的需求。此外,授權品牌對於產品質量的把關極其重要,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產品安全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奧康國際因產品質量問題備受質疑。2020年3月20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釋出關於2019年第二批玩具等16種網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情況的通報,奧康多款童鞋、皮鞋不合格。2020年3月,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釋出《紡織服裝、箱包、鞋類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中,奧康國際女棉鞋不合格。2021年2月,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釋出關於2月份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告中,奧康國際同樣位列其中。

其實,近兩年老牌上市鞋企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困境。曾經的“女鞋之王”達芙妮,2020年營收下滑82。89%,虧損2。24億港元,並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同樣,曾經的“鞋王”百麗也由於業績不理想,在2017年以退市被收購收場;曾紅極一時的富貴鳥也在2019年8月宣告破產。

在業內人士看來,老牌上市鞋企陷入危機的原因大同小異,幾乎走的都是大眾路線,靠價格取勝,並沒有在產品品質上下功夫,使得供給和需求之間出現了錯位。對於這些企業而言,需要改變甚至重塑品牌形象,而不是簡單地改變一下運營模式就能起死回生。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張君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