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產品」iPad 1 是如何劃分蛋糕的?

  • 由 尼諾和尼可 發表于 垂釣
  • 2023-01-25
簡介回到這塊大蛋糕劃分的問題上,富士康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只是根據蘋果公司的設計,把蘋果公司從供應商採購過來的零部件經過重重流程組裝起來,提供給蘋果公司的價值有限,自然也不會有很高的利潤

語雀是什麼

所見所聞,亦是世界

What you see and hear is also the world

KNOWLEDGE

見 聞 「產品篇」

「產品」iPad 1 是如何劃分蛋糕的?

這是第一代 iPad,釋出於 2010 年 1 月 27 日,時任蘋果 CEO 喬布斯,親自在舊金山為它舉行了一場隆重的釋出會,在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之後,儘管眾說紛紜,但是所有人很快就意識到了,iPad 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正如iPad 設計師喬納森 艾維所說的那樣,“ iPad 不僅僅是一款可以獲取媒體內容的酷炫工具,同時它還是人們在一個全新的計算機領域探索的結晶。”

說到這,你可能以為我會針對 iPad 的革命性展開敘述,但是你錯了,我現在的時間和產品知識儲備,還不足以支撐我寫此類的文章,因為我最近正在全身心的系統的學習產品知識,還沒學會走,怎麼可能開始跑呢?

為了讓自己更快地學會走路,併為以後的快跑,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方面,我決定踐行費曼學習法“以教促學”的理念,一邊學習一邊輸出內容,幫助掌握內容;另一方面,這篇文章作為我「產品」分類下的第一篇文章,構思了許久,我總想在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獨到的見解,並試圖追求問題的本質,尋找為什麼,但是現實就是,這種寫作方式會額外佔用我現在學習的時間,影響學習進度。所以,我希望這第一篇文章,給現階段的「產品」類的文章定一個寫作的基調,那就是把學到的產品知識講明白,僅限於此。

因此,本文將結合所學的產品知識,來聊一下,這款革命性的產品是如何劃分蛋糕的。

封面 | 網際網路檔案館

本文作者 | 尼諾

這塊蛋糕有多大?

2010 年 1 月 27 日,在喬布斯正式釋出 iPad 之後,不僅激起了無數果粉的狂熱追捧,還受到了很多媒體的青睞,比如《經濟學人》

雜誌的當期的封面,就是喬布斯,他們將喬布斯塑造成了一個頭頂光環籠罩、身著灰色長袍,手持 iPad 的形象,宛如耶穌在世。之所以要這麼誇張,我覺得運用現在的話來說,當時的喬布斯就是眾多媒體眼中的“ 流量密碼 ”

儘管釋出會異常成功,但人們的熱情就很快褪色了下去,畢竟沒有見到真機,無法透過演示徹底瞭解它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產品。很多人和媒體大概以為喬布斯在吹牛X、畫大餅。

於是,自發起日至 4 月上市的這段期間,在短暫的讚美之後,除了少數堅定的支持者,很多質疑和嘲諷聲鋪天蓋地而來。例如,Gizmodo 網站發表了一篇題為《 iPad 的八大缺點》的文章,列舉了不支援 Flash,不帶攝像頭等缺點;網路上流傳著不少合成照片與搞笑影片嘲諷 iPad :有合成照片把喬布斯手上的 iPad 改成以“田”字形排列的四隻 iPhone,諷刺喬布斯拿 iPhone 拼湊成 iPad ,更有甚者,拿iPad的名字惡搞,比喻成了女性衛生用品;老對手比爾-蓋茨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潑冷水的機會,在接受雜誌採訪時表示:“ 當初,蘋果公司在釋出 iPhone 的時候我非常驚歎。但是 iPad 在釋出的時候。我卻沒有這種感覺。在我看來, iPad 只是一款不錯的閱讀器,並沒有什麼可以去吸引我眼球的地方。”

社會上的種種質疑之聲,讓

躊躇滿志,滿心歡喜的喬布斯變得非常惱火和沮喪,此時此刻,能擊敗質疑的,或許只有產品上市了,“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

2010 年 4 月初,

iPad 在萬眾期待中上市了,當人們拿著手中的 iPad 的時候,質疑聲完全被打破了,隨後,便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熱潮,僅僅 1 個月,就賣了出 100 萬臺,要知道,2007 年的 iPhone 可是花了兩個月才到到這一目標的,正因如此,iPad 一躍成為了蘋果公司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消費電子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 2011 年 6 月,在iPad釋出 14 個月後,其銷量就達到了驚人的 2500 萬臺,憑藉著 iPhone 和 iPad 的強勢表現,使得蘋果公司的市值在 2011 年就超過了 3000 億美元,穩坐世界科技公司的頭把交椅。

「產品」iPad 1 是如何劃分蛋糕的?

2500萬臺是什麼概念,假設每臺售價 4,488 元人民幣的話,總銷售額就達到了驚人的 112,200,000,000 元,1000 多億元人民幣,這個蛋糕夠大了吧。

這塊蛋糕是怎麼分的?

「產品」iPad 1 是如何劃分蛋糕的?

拿這臺擁有 16GB 儲存空間,WIFI 版的 iPad 舉例,在 2010 年最初發售時,要賣到 499 美元,按照當年的匯率 1 美元 = 6。7704 元人民幣的話, 摺合成人民幣大概是 3378。43 元。(實際上國行版定價是 3688 元)

如果把 iPad 第一代這款產品的成本結構,看做一塊大蛋糕的話,這塊大蛋糕會劃分成不等分的三塊,

蘋果公司

做設計、開發、品牌營銷、營銷通路,拿走了其中的 228 美元( 1543。65 元),佔總成本的 45。7%,有 260 美元(1543。65元)花在零部件的採購,佔總成本的 52。17% ,包括螢幕面板、螢幕部件、鋰電池、記憶體硬碟、金屬殼等零。最後,幫

蘋果公司

代工組裝的富士康只拿到了可憐兮兮的 11 美元( 74。47 元),佔總成本的 2。2%。

眾多供應商為

蘋果公司

提供零元件,加起來只拿到了 260 美元(1543。65元),佔總成本的 45。7% ,而在這 260 美元的背後,也是“砍砍砍”後的結果,據一個蘋果公司的原採購經理描述,供應商報完價格之後,蘋果公司會先打八折,然後觀察供應商的反應,當場說 OK,沒問題的,表示價格還有繼續砍的餘地;如果面有難色說不能決定,會讓供應商代表回去想一想。然後會計算供應商回去之後,幾天回來找蘋果公司的時間,來判斷砍價的空間。如果隔了一天就回來,代表還能再砍,3天、5天,還能再砍,等到砍到過了一個星期,人家不來找你了, 就是砍到底了,所以這 260 美元比重雖然很大,但也是非常難賺的。

那為什麼所有供應商擠破頭,都要去做蘋果公司的生意呢,因為蘋果公司對零元件的質量要求高,如果能和蘋果公司合作,代表他們公司的零元件質量是過硬的,再賣給別人的時候,就可以提出比較高的價格,所以這些供應商,即使不怎麼賺錢,也會爭取做蘋果公司的供應商。

相比之下,蘋果公司僅一家卻能拿走其中的 228 美元( 1543。65 元),佔總成本的 45。7 %。另外,裡面最小的一塊蛋糕,富士康的組裝代工只能拿到 11 美元( 74。47 元),僅佔總成本的 2。2% ,少的可憐。但是他們所付出的體力勞動,確實裡面最多的,正應了一句俗語:“掙錢不吃力,吃力不掙錢。”

「產品」iPad 1 是如何劃分蛋糕的?

我想起了有一年暑假,我為了想花自己的錢買新手機、看周杰倫的演唱會,在青島市黃島區的某電子廠裡大概做了兩個月的暑假工。在電子廠裡,噪音和震動特別大,每天都是重複型的工作,枯燥乏味,天氣炎熱。在這種環境下,我們還需要身穿工作服,頭戴工作帽,且大多數是站立的情況,一待就要待 11 個小時,中間吃飯 1 個小時。更噁心的是,還要倒夜班,一般是早八晚八,但半個月就要換一次夜班,變成了晚八早八,基本沒有休息的時間,非常辛苦,坦白說,要不是當時為了周杰倫的演唱會,我可能都堅持不下去。

那這麼辛苦,當時的月工資是多少?2700 元,一天 90 元。

雖然只是我的個例,但我想富士康中的員工大機率也會和我的這段經歷差不太多。相比之下,蘋果公司員工可要幸福的多了,他們在空調或暖氣下工作,工資也要高出好多倍,腦力和苦力的付出和回報的差距可見一斑。

這塊蛋糕這麼分合理嗎?

回到這塊蛋糕的分佈上,富士康只能拿到 2。2% 的利潤,蘋果公司卻能拿到 45。7% 的利潤。為什麼它可以拿這麼多呢。原因在於,蘋果公司做的工作是有很高的價值的。蘋果公司是美國的公司,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在這個社會的經濟裡,產品或服務能夠賣多少錢,不是由它的成本決定的,而是取決於它的價值。所以即使成本很低,只能要提供較高的價值, 也可以賣出很高的價格。

也就是說,產品是價值導向的,為什麼呢? 前面提到的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 他的經濟模式就是市場經濟模式,指的是透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模式。簡單來說,市場就是商品或勞務交換的場所或接觸點。而

商品可以理解成是用來交換的產品。(不光是美國,市場經濟模式全世界最為認可的經濟模式。)

在這個模式下,如果不考慮政府的作用(比如宏觀調控),市場經濟模式會有兩個部門,一個是消費者,另一個是企業,一個是需求方,另一個是供應方。

那麼,企業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賺更多的錢?拿愛奇藝這個產品舉例,他的會員體系中,其中的兩個型別,一個是星鑽 VIP 會員,開通一個月要 60 塊錢,另一個是黃金 VIP 會員,開通一個月只要 30 塊錢,為什麼價格會差到一倍呢?原因在於星鑽 VIP 會員,有更多的功能,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價值。星鑽 VIP 會員手機、電腦、電視、iPad、VR 裝置都能使用,而黃金 VIP 會員只能在電腦、手機,iPad 裝置上用。

回到這塊大蛋糕劃分的問題上,富士康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只是根據蘋果公司的設計,把蘋果公司從供應商採購過來的零部件經過重重流程組裝起來,提供給蘋果公司的價值有限,自然也不會有很高的利潤;而蘋果公司的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和裝置,給蘋果提供的價值要比富士康要高很多,利潤也自然會高很多。而蘋果公司所做的設計、開發、品牌營銷、營銷通路,都是直接主導 iPad 這款產品的,在這個過程中,蘋果公司會考慮好用哪些零部件,給參考設計,指導富士康應該怎麼組裝。最後,蘋果公司的這些工作,都是直接服務或滿足客戶需求的,價值很高,利潤自然也很高。

所以,從產品是價值導向的這個角度來講,這塊蛋糕這麼分是非常合理的。

參考

《喬布斯傳:神一樣的男人》

iPad(第一代)

《NPDP 國際產品經理資格認證培訓課程》

How-much-do-iPads-cost-to-make

精密計算 蘋果iPad 2 硬體成本大揭秘!_蘋果 iPad 2(16GB/WIFI+3G版)

Apple iPad — Design Life-Cycle

去了富士康,才明白生產手機流程多複雜

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制度)

市場經濟

(見聞文章在《尼諾和尼可》同名公眾號、語雀、微博和頭條號同步發表。 )

關注《尼諾和尼可》

和尼諾一起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吧 ~

「產品」iPad 1 是如何劃分蛋糕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