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小米和紅米,哪一個更具價效比?

  • 由 葫蘆俠小鹿藍藍 發表于 垂釣
  • 2023-01-18
簡介隨著紅米品牌的獨立,紅米開始走極致價效比的路線,先推出了紅米Note7系列,價格跟當時的小米Play差不多,但效能懸殊比較大,以至於後來很多人都選紅米Note7系列

機頂盒的wifi能上網嗎

很多人說,小米的手機價效比很高,價格實惠,這是他們選擇小米手機的原因之一。然而現在的小米手機,已經開始走高階旗艦路線,不是那個熟知的“價效比”,價格已經很難回到之前的“1999元”了,旗艦機都得三四千元起步。高昂的價格確實勸退了一部分人,但勸退不了那些真正的米粉——畢竟他們“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當然小米的旗艦機因為處理器發熱嚴重而翻車的也有,雖然這導致了一部分使用者的流失,但自小米12S以來,關於小米的差評就沒有之前那麼嚴重了,畢竟從驍龍8+開始,手機發熱沒有之前那麼嚴重。

小米和紅米,哪一個更具價效比?

小米和紅米

而紅米,作為小米的子品牌,剛開始給人的感覺是“低端”,因為紅米的手機價格便宜,不過配置不高。儘管如此,紅米跟小米一樣,同樣被冠以“價效比”的稱號,畢竟紅米的配置低,但日常用是可以的。紅米主打數字系列和Note系列,其中Note系列的效能比數字系列好一些。隨著紅米品牌的獨立,紅米開始走極致價效比的路線,先推出了紅米Note7系列,價格跟當時的小米Play差不多,但效能懸殊比較大,以至於後來很多人都選紅米Note7系列。後來紅米推出了K20系列,K20 Pro跟小米9一樣搭載的是驍龍855,但K20 Pro的升降式攝像頭,以及大容量電池,體驗比小米9好,因此不少使用者選擇紅米K20 Pro。發展到現在,紅米有高階的K系列,中高階的Note系列,還有低端的數字系列。

小米和紅米,哪一個更具價效比?

紅米K20系列

如今的小米和紅米,雖然後者隸屬於前者,但價效比基本上都是出自紅米身上,而小米的身上很難再看到價效比的身影。就拿小米和紅米搭載驍龍8Gen2的機型來說,小米13至少要接近四千元的價格才能拿下,而紅米K60 Pro只需三千元多一點。這裡都是全新機的價格。

從上面的種種例子來看,似乎紅米比小米更有價效比,也就是所謂的“幹翻小米”。那麼真是這樣嗎?

我們需要知道價效比的定義。價效比是商品的效能值與價格之比,是反映物品的可買程度的一種量化的計量方式。對於同一臺高配置的手機,價格越高,價效比越低;而價格越低,價效比越高。曾經的OPPO R系列,還有vivo X系列,價格賣的確實高,但懂行的人發現,這兩個系列的手機只是把拍照作為宣傳,真正效能都不高,因此價效比不高。

瞭解價效比的定義後,我們再來看看小米和紅米的系列機型是如何變化的。

小米和紅米,哪一個更具價效比?

小米Note3系列

小米在發展初期有不少系列都可以說是價效比的存在。除了旗艦的數字系列,還有大螢幕的Max系列、Note系列,以及探索黑科技的MIX系列。Max系列一直搭載的是中端處理器,Note系列一開始搭載的是旗艦處理器,但到了Note3上面則是中端處理器。這兩個有價效比的系列出到第三代後,早已不復存在。從小米的系列機型變化來看,小米似乎要將自己的價效比理念都交給紅米去做,自己則是埋頭苦幹,走高階旗艦路線。當時的傳聞“小米的Max和Note系列都交給了紅米”,就是小米交接價效比給紅米的真實寫照。

小米和紅米,哪一個更具價效比?

紅米Note7系列

而紅米,一開始主打的數字系列和Note系列,配置都不高,不過日常用沒問題,因此在當時紅米也被冠以“價效比”的稱號。那麼它跟小米的價效比比起來,不同之處在哪裡呢?它們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配置,一個旗艦級配置,一個入門級和日常用的配置。當然如今的紅米K系列部分配置朝著旗艦看齊了。至於誰的價效比最高,如果你用價效比的定義去看,你會發現小米和紅米的價效比幾乎差不多——小米的效能值高,價格高;紅米的效能值低,價格低。二者比值幾乎相等。這裡的效能值是整體配置,如果把效能值換成處理器的話,紅米的效能值就會高很多,而價格也要低一些,這樣一來紅米的價效比就很高了。

因此紅米比小米更具有價效比,是針對處理器和價格而言的。同樣的驍龍8Gen2,如果你想用更低的價格入手,那麼選紅米K60 Pro就沒錯。雖然螢幕、拍照可能比不過小米13系列,但紅米K60 Pro已經滿足絕大多數人的要求了,畢竟有的人不需要那麼好的螢幕和拍照。

小米和紅米,哪一個更具價效比?

紅米K60系列

當初紅米K20 Pro的設計理念確實比小米9系列要好很多,尤其是那個升降式攝像頭,更是被冠以“黑科技”的稱號。雖然這次紅米把小米超越了,但這也是小米往高階旗艦探索的開始。隨後小米和紅米出的小米10系列與紅米K30系列、小米11系列與紅米K40系列、小米12系列與紅米K50系列、小米12S與紅米K50至尊版、小米13與紅米K60系列,前者是高階旗艦,後者是價效比旗艦。而高階旗艦和價效比旗艦的差別也是有一些的,比如硬體配置上部分相同,如相同的處理器;部分不相同,如拍照、充電和螢幕等;甚至在軟體配置上,系統操作可能也有絲毫差別,比如動畫。不過這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並不影響實際使用。

看來小米衝擊高階,紅米衝擊極致價效比的事實已定,曾經的“1999交個朋友”,在小米上面已經不復存在,倒是有可能在紅米上面出現。但小米仍然有中端的Civi系列,紅米仍然有低端的數字系列,以及部分中端的Note系列。大家都知道“一分錢一分貨”,而價效比手機也遵循了這個原則,為了控制價格,不得不在部分配置上“作出妥協”,比如用塑膠邊框,螢幕不使用曲面屏等。儘管如此,很多價效比高的手機在實際使用當中確實很出色,甚至比旗艦手機還要穩定,加上大部分人的預算不夠,價效比手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

小米和紅米,哪一個更具價效比?

紅米K40 Pro

這裡我拿自己用的紅米K40 Pro為例,雖然它跟小米11系列一樣,搭載了同款驍龍888處理器,日常使用也會發熱,但小米11系列故障的特別多,而我的紅米K40 Pro用了一年多,基本上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問題以及系統Bug。當初因為父母不給選小米11系列,跟父母吵了很久,現在看到小米11系列的各種問題,也許父母的看法是正確的。雖然他們對電子產品不怎麼了解,但他們知道手機能用就行,沒必要買那麼貴的。

前面似乎講的特別亂,那麼這裡來個總結吧。小米一開始就是做價效比的,紅米也是如此,隨著時間的發展,小米把價效比的理念交給了紅米,自己開始做起了高階旗艦。而紅米從一開始的配置不高,到如今的“真旗艦”配置,這是小米交接價效比給紅米後,紅米才開始做的。大家對國內的很多大品牌,如OPPO、vivo、華為等都很熟悉,而對於小米還停留在“價效比”的概念上,覺得小米不夠高階。小米這樣做,就是想在高階旗艦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讓大家逐漸認同小米這個品牌。將價效比理念交給紅米,應該是小米做的最正確的一個決定。我希望小米在高階探索的道路上能更加順利,而紅米能堅持將小米的價效比理念進行下去,“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單選 | 你覺得小米更具價效比,還是紅米更具價效比?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葫蘆俠小鹿藍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