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以漁控藻” 5億尾鰱鱅魚吃掉太湖658萬噸藍藻

  • 由 網上討論 發表于 垂釣
  • 2023-01-10
簡介無錫太湖梅梁湖、竺山湖和烏龜山為藍藻多發易發水域,“以漁控藻”專案設有3萬畝圍欄和2000只網箱,每年5月、6月,鰱鱅等濾食性魚苗及草、鯉、鯿、鯝、蚌等魚苗、貝類被放入網箱,到12月底太湖封湖禁漁,將網箱中鰱鱅魚放入太湖

鱅魚價格多少錢一斤

一條條鰱魚、鱅魚被放流進太湖,這些魚苗可是吃藍藻的大力神, 水中清道夫“食藻魚”。截至目前,太湖以漁控藻專案放流鰱鱅魚苗近5億尾,吃掉湖中658萬噸藍藻。

為保護太湖生態,透過“以漁控藻”,改善水質、修復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2013年起,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太湖鰱鱅魚控藻專案在無錫竺山湖試點,在不投餌的情況下,60平方米的網箱產出450-700公斤鰱鱅魚一齡苗種。2014年至今連續實施太湖“以漁控藻”專案,大規模放流鰱鱅魚苗近5億尾,專案水域直接向太湖水域放流14930。39噸鰱鱅魚苗,直接固氮430。45噸、直接固磷99。39噸和直接固碳1772。49噸,消耗藻類658萬噸,取得良好生態效益。“以漁控藻”還帶來經濟效益,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放流測試結果顯示,魚苗投放太湖後,經10個月生長週期,平均增重超20倍,投入產出比達1:10,太湖9月開捕後,這些氮、磷、碳均以漁獲物的形式輸出水體。專案放流魚苗到開捕時可長成8萬噸成魚,每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8。23億元。

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吳林坤介紹說,鰱鱅等“控藻魚”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大規模放流鰱鱅魚,可利用鰱鱅魚的攝食控制藍藻密度,抑制藍藻暴發,實現以漁護水、以漁養水、以漁治水,讓太湖湖水自我修復。

無錫太湖梅梁湖、竺山湖和烏龜山為藍藻多發易發水域,“以漁控藻”專案設有3萬畝圍欄和2000只網箱,每年5月、6月,鰱鱅等濾食性魚苗及草、鯉、鯿、鯝、蚌等魚苗、貝類被放入網箱,到12月底太湖封湖禁漁,將網箱中鰱鱅魚放入太湖。在浮游動植物中,鰱鱅最喜歡吃藻類。一條花白鰱,長0。5公斤肉,要吃掉17公斤藍藻。到9月開捕時,生長16個月的鰱鱅魚,平均長到1。5公斤。從放養到捕撈,一條鰱鱅魚能吃掉50公斤藍藻。

監測資料表明,無錫太湖梅梁湖、竺山湖和烏龜山3個抑藻區內浮游植物密度平均下降42。67%,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下降38。79%,抑藻區內實施以漁控藻,可降低水體浮游動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改善浮游動物群落結構。 (丁蔚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