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深度|聚焦“高精尖缺”,建強支撐現代化發展人才隊伍

  •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垂釣
  • 2023-01-08
簡介江蘇省委人才工作會議鮮明提出,要聚力打造好培育好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等幾支人才隊伍,真正讓精兵強將服務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

高精尖人才什麼意思

「本文來源:新華日報」

實現“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靠人才。江蘇人才總量1400萬人,隊伍體量雖大,但高精尖缺人才供給不足,正日益成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

“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隊伍來支撐?江蘇省委人才工作會議鮮明提出,要聚力打造好培育好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等幾支人才隊伍,真正讓精兵強將服務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

人才供給不“掉鏈子”

發展才能不“卡脖子”

產業是人才的“鏡子”,產業強不強,很大程度取決於人才隊伍強不強。從江蘇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看,總體上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呈現“多而不強”的特徵。相關部門梳理顯示,江蘇16個先進製造叢集中,有近400項技術短板。

深度|聚焦“高精尖缺”,建強支撐現代化發展人才隊伍

技術“卡脖子”背後,暴露的正是人才“卡脖子”燃眉之急。

關鍵領域的人才供給不“掉鏈子”,發展才能不被“卡脖子”。江蘇省委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大力培育集聚戰略科學家,目的就在於圍繞國家和省重大戰略需求,實施戰略科學家領航行動,發現和培養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

培育集聚戰略科學家,南京大學一直被寄予重望。以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祝世寧領銜建設南智光電研究院為例,透過校地共同的努力,研究院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光量子技術研發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已具備組建航母叢集的初步條件。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聚焦國家重大需求,聚焦光量子科學、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南大有優勢的世界科技前沿領域,以戰略科學家領銜,將‘最先一公里’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里’的發展動能。”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表示說。

戰略科學家是科學帥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中的“關鍵少數”,歸根結底要從科技創新主戰場中湧現出來,從科技創新主力軍中成長起來。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秦說,他們將實施省自然科學基金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和麵上專案,支援頂尖科學家領銜、牽頭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努力實現重大突破。

攻克“卡脖子”難關,離不開“頭雁”引領。從調研情況來看,江蘇“十四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等產業,既缺乏領軍人才團隊,也尚未形成人才叢集,迫切需要圍繞先進製造業叢集和“卡脖子”關鍵技術,培養造就一批具有科技前沿引領力、科研資源集聚力、國際話語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在南京工業大學,旨在大力培養戰略科技人才、一流創新團隊“築峰計劃”結出累累碩果。“聚焦重點產業鏈,梳理‘卡脖子’技術清單,設定‘揭榜掛帥’專案,每年遴選30位人才及5個團隊進入培養序列,形成從青年科技人才到領軍人才的全鏈條培養體系。”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芮鴻巖告訴記者,該計劃已培養國家級中青年領軍人才76人、國家級人才團隊13個,下一步將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和重大任務中繼續發現、培養和造就領軍人才。

“瞭望君”注意到,聚焦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江蘇省級層面擬每年遴選10名左右戰略科學家,整合支援開展原創性、引領性創新。戰略科學家在江蘇將獲得頂級支援,被賦予科研安排、團隊管理、經費使用等更大自主權。

在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卡脖子”技術攻關行動上,將加大力度獎勵揭榜及攻關成功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除資金獎勵外,攻關成功的,可不受提名指標限制直接參評科學技術獎,且同等條件下優先入選。

以人才鏈的“強”

託舉產業鏈的“優”

作為科教大省,也是製造業強省,江蘇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省級,既需要頂天立地的高層次人才,也離不開鋪天蓋地的工程科技人才。

目前,江蘇工程師總量已達13。5萬人,但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堪稱卓越的工程師還不夠多,與現代化建設的需求相比,顯然還有不少差距。

下一步,江蘇將發揮產業體系完備和製造業規模優勢,省市縣聯動,5年遴選1萬名左右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卓越工程師。

深度|聚焦“高精尖缺”,建強支撐現代化發展人才隊伍

青年工程師選調培養計劃也被提上日程,面向省內高校,擇優確定一批新工科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以專案為依託開展校企聯合培養,畢業後選調到企事業單位歷練成長。

“省裡提出大力培育卓越工程師,真的是關注到科研型製造企業的‘痛處’。”作為從工程師成長起來的領軍人才,蘇州沛嘉醫療董事長張一感觸很深,“普通工程師可能只是把交代的任務完成,進行簡單的複製工作,而卓越創新型工程師能引領企業發展。”令張一感到擔憂的是,國內醫療器械在很多方面存在“卡脖子”,同時具備解決複雜難題和創新能力的研發工程師還很稀缺。

“南鋼對於複合型工程師的需求量特別大,正在積極引進攻關型工程師,對此類人才,我們將提供重點實驗室和全方位團隊‘保駕護航’,讓他們專心科研。”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南鋼現有1000名左右工程師,80%左右是企業自主培養。

採訪中記者感受到,工程師隊伍緊缺人才的現象並非個例,不少用人單位表示,有些應屆生更傾向於考研、考公務員,在工程師位子上沉不下心。這方面人才培養,無論從源頭培養還是就業引導上,都迫切需要加強規劃和激勵。

解決問題還需精準施策。江蘇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說,為發揮全省製造業叢集優勢,該廳每年將培養培訓1000名左右精於實操、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卓越工程師。參加卓越工程師培育專案並取得高階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可作為申報高階職稱評審的重要參考;獲得工程類專業學位的工程技術人才,可提前1年參加相應專業職稱評審。

培養大國工匠,既要注重培養身懷絕技的高技能人才,又要注重培養國內頂尖的標誌性行業人才。江蘇省人社廳聚焦支撐“製造強省”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累計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培訓1251萬人次;創新設立江蘇技能大獎,培養造就各類高技能人才475。6萬人,在世界技能大賽上為我國首奪唯一“阿爾伯特”大獎。下一步,他們將完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透過賽事帶動各地崗位練兵,重點做好競賽成果轉化。

暢通人才“源頭活水”

培育未來關鍵力量

青年科技人才是人才隊伍的“源頭活水”,是最具活力的“創新因子”,是面向未來的創新希望所在。

從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到江蘇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再到江蘇省委人才工作會議,青年人才培養之於人才工作的重要性,一再被強調。

對於培養使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江蘇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支以35歲以下為主體的優秀青年人才隊伍,實施青年人才託舉行動,強化成長激勵,在選拔任用、學術評比等向青年人才傾斜。

深度|聚焦“高精尖缺”,建強支撐現代化發展人才隊伍

“要留住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關鍵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發展空間和完善的成果轉化機制。”13年前,趙霞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畢業後進入法爾勝博士後工作站,帶領法爾勝光電科技百餘人研發團隊攻破一系列光纖材料領域的“卡脖子”難題,推出效能優良的熊貓型保偏光纖,應用於“神州七號”和“天宮一號”等國家重大特大型號任務。

“研發成果轉化是青年科技人才考慮留下來發展的關鍵因素,沒有合適的機會和‘土壤’,機遇稍縱即逝。”趙霞說。

這種擔憂不無道理。研究表明,自然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最佳年齡是25到45歲,而這一階段的青年科技人才往往擔綱機會少、成長通道窄、生活壓力大,把精力過多投入職稱評審、專案申報、“帽子”競爭上,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還面臨不少實際困難。

支援青年人才挑大樑、當主角,才能為戰略人才梯隊“蓄好水”“育好苗”。江蘇省科技廳表示,將深入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專項,加大對省自然科學基金每年支援1100多名科學家培養力度,重點瞄準原創性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入選的國家、省傑青、優青科學家,建立個性化、多通道、遞進式培養體系。

江蘇省工信廳將重點支援青年產業技術領軍人才牽頭或參與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術和裝備,在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團隊核心人員中至少配備包含2名35歲以下青年人才。

“為聚集青年人才,今年我們啟動1500人的校園招聘計劃和200多人的管培生招募計劃,同時面向重要疾病領域招募全球天才科學家的‘X計劃’。”江蘇先聲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晉生說,隨著新鮮力量不斷加入,先聲管理團隊明顯呈現年輕化趨勢。未來,一批既懂科技又通市場的複合型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將在這裡嶄露頭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