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為何書聖是王羲之而不是名聲勝過其150年的王獻之?原因很簡單

  • 由 書法心法 發表于 垂釣
  • 2022-11-07
簡介再者,如果說李世民捧王羲之就讓王羲之當了一千多年書聖,那李世民還貶了王獻之,說他字不可學,但為何沒有在後世一千多年封殺王獻之呢

悅字草書怎麼寫好看

王獻之確實在死後一個半世紀的時間內,名聲要勝過其父。但之所以為何書聖不是王獻之,而是王羲之,就有一些內因和外因了。

王羲之和王獻之書法優劣對比

要說二者並列,卻有二王之稱。但是大王之所以稱為書聖,絕不是因為他是王獻之老爹那麼草率。

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王獻之書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

-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

這是梁武帝蕭炎的品評,其中對二王總結的相對主觀一點,但是非常有道理。

如說“永以為訓”,說的就是王羲之的書法,是歷代法帖最適合做教學的。

說王獻之“絕眾超群,無人可擬”,這意思是說其草書和章法瀟灑不羈,別人不可模仿。

其實稍作分析,這兩句話就可以聽懂。

王羲之諸體皆善,傳世以楷行草,字形大多比較規整,所以便於學習。

王獻之善楷草及章法,楷書於王羲之外自成一格,算是開了挺拔俊俏之資的先河。草法上法張芝,並發展成連綿不絕的一筆書,這對後世的影響是最大的。

還有一點,王獻之的章法,獨創了楷行草並用的形式,與其草書一樣。這二者其實就是王獻之勝其父之原因所在。

為何書聖是王羲之而不是名聲勝過其150年的王獻之?原因很簡單

如論楷法,王獻之不勝羲之,但如論形態,無論是楷草的形,還是通篇章法處理,都要勝王羲之一籌。

此才是羊欣所作《採古來能書者名》所說:

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藁,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

所謂媚趣,大概說的就是表象的形態了。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說外形的變化。

其實對比二人書法的優劣,並不一定非要拿哪個作品來指出優缺點來對比。只要明白二人優勢之所在,就能看出二人差距在哪。

為何書聖是王羲之而不是名聲勝過其150年的王獻之?原因很簡單

另外在王羲之去世後,書風是有一些小變革的,這種變革符合書法發展規律的。

書法會逐漸從實用性轉變成藝術性。

書法史上的變化大概是這樣的,先是實用性,發展到王羲之算是頂峰,因為王羲之諸體皆能,而且法度完備。

從王羲之後,就是王獻之,開啟了“書法的藝術性”。

表現為上追張芝草書,然後學其筆勢,變其法度,加以發展成為了一筆書的大草。這是在形式上,也就是字形上做的文章。

如論實用性,王羲之已經到了一種“永以為訓”的高峰,王獻之是跨越不過去的。

王獻之想超越王羲之,就只能在外形上做文章。

也就是從王獻之開始到宋朝初期這段時間,書法的藝術形式,多用行草表現,這都得益於王獻之。

為何書聖是王羲之而不是名聲勝過其150年的王獻之?原因很簡單

在宋朝之後,楷行草均成為了“實用性”“藝術性”兼備的書體,此時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在“實用,藝術”參半的角度。期間有很多重視藝術性的大家,也有很多重視實用性的大家。

但是整體的爆發期就是晚明,因社會背景的原因,文人壓抑,所以此時的行草書有了新的發展,乃至楷書(張瑞圖黃道周傅山等),都開始極具個性化。

再到清朝因為社會背景,也就是康有為變法的影響,崇尚碑學,字形又一次被解放,所以出現了很多大字魏碑,或者以魏碑筆法寫的楷行草,而很多人都以為的“醜書”。

如何說呢,如果只瞭解一部分歷史,一部分書家,是片面的。只有打穿來看,才會發覺,其實變革已經從王獻之就開始,而非今人才求變。

代代人都有,只不過是社會背景的影響有所區別罷了。

這就是為何王獻之的書風大受歡迎,因為好看!瀟灑!符合當時的文人追求!

王獻之的出現,影響的書家從梁武帝,羊欣到張旭懷素,乃至後期米芾王鐸等,其實都在形態有各自的發展。

舉個例子,王羲之的字是米麵等主食,沒有人會忌口,每個人每頓飯都能吃。

但是王獻之的字,就如同油鹽醬醋,加上一些味道很鮮美,但是要混著主食吃。

而後世諸家的字就如同大魚大肉,好看好吃,但是吃多了以後也不太舒服,吃到最後會發現,解餓的是主食,輔味的是油鹽,這兩種才是養人的東西,其餘菜品可調味,但是永遠不能當正餐來吃。

如何才能稱為:書聖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本質上,王羲之是根,他的字是“一”,是綜合前人的特點,來形成一種完備的規矩。

王獻之再此基礎上豐富了形式,成為了“二”,顛張醉素米芾王鐸等一行人把“二”又發展成了“三”,而我們就是在“三”的基礎上繼續學習。

很多人學書,不重視來源,都從“三”開始學,殊不知“三”在“二”上來,學完“二”則自己有機會成為“三”,而非去學“三”。

同樣,學王羲之,也有機會成為“二”。

比較典型的就是米芾王鐸,前人的字都學,但是以魏晉為宗,所以稱為當世翹楚。

如米芾只學蘇軾字,王鐸只學米芾字,那他們怎麼會有如此成就呢?

這個根源,就是“書聖”的來源。

為何書聖是王羲之而不是名聲勝過其150年的王獻之?原因很簡單

王獻之出名,是順應了書法的發展。如同後世有楷四家,宋四家,明四家等等。都會各有追隨者,但是結果一定不同。

學唐朝楷書的人和學清朝楷書的人,寫出的楷書一定是兩種水平。

同樣,學唐朝楷書的人和學晉人楷書的人,寫出來也會是兩個“氣質”。

名聲大,並不意味著就是“書聖”最佳人選。

“可做萬世之宗,乃為書之聖者”

其實跟多人都說書聖是李世民捧出來的,李世民還貶王獻之。

還是那句話,李世民往後一千四百年,唐滅後至今一千年,如李世民說的是錯的,捧的是錯的,怎麼可能不被翻案?怕不是李世民當皇帝的震懾力在唐被滅後還在吧?

再者,如果說李世民捧王羲之就讓王羲之當了一千多年書聖,那李世民還貶了王獻之,說他字不可學,但為何沒有在後世一千多年封殺王獻之呢?

簡單總結一下,這文章說了很多點。

首先是王獻之王羲之的區別,一個是皮的發展,一個是裡的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王羲之是骨,只有骨正才行得正,坐的直,但是未必很漂亮,可能長得普普通通。

王獻之是皮,長得美,但是不代表就一定是個“硬漢”。

所以皮重要還是骨重要就顯而易見了。

其次就是書法史的發展問題,實用性和藝術性的關係在歷史中的比重,一直是有變化的。

法度完備之後,自然就會從外形上發展。

所謂:飽飯思淫慾,就是這個意思。

王羲之的字就是“飽”的狀態,諸體法度都已經健全完備(不代表發展至嚴謹)

而王獻之的字就開始思春了,吃飽了,該討媳婦了,所以打扮的花枝招展。

到了張旭懷素,就是有了媳婦了,已經和把前人的優點結合在一起了。

到了米芾王鐸,則是開始思考生孩子的事情,他們在創造一種“自我”,一種入股出新的過程。

為何書聖是王羲之而不是名聲勝過其150年的王獻之?原因很簡單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吃不飽飯,這一切都是幻想。

所以王羲之被歷代稱為書聖,被“永以為訓”,就是為了學到這些“法”,從而才能藉助前人的變革,來充實自己,推動自己的變革。

書法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可以不死守“根”,但是不能不知道“根”。

意思就是為了打扮的花枝招展,可以少吃兩頓。但是絕不可能一直餓著肚子只為了打扮,這樣一定是會有破綻的。

其實對於諸多的問題,只要大家打穿了書法史,橫向對比、縱向對比來看,都不是問題。

如果同意,點下關注,謝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