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星期特刊丨拔節之路

  • 由 人民武警 發表于 垂釣
  • 2022-11-04
簡介作為全國第一支透過國內測評的地震災害重型救援力量,甘肅總隊機動支隊工兵中隊這30年的發展便如竹子生長:拔節無聲,是成長的宣言

拔節什麼意思

人民武警

”可訂閱哦!

星期特刊丨拔節之路

拔節之路

——武警甘肅總隊機動支隊工兵中隊救援力量現代化建設掃描

事物的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要實現快速成長、加速進步,特別是跨越式發展,就不可能避免“拔節”的陣痛。轉型、潛伏、低谷、厚積……都與“拔節”有關,成長,總是要在歲月中積蓄力量,熬過一段段佈滿荊棘的坎坷歲月。

——題記

星期特刊丨拔節之路

8月的銅川正值酷暑,驕陽似火,燋金爍石,田貴永作為武警甘肅總隊機動支隊工兵中隊工程機械教員,剛參加了半個月的2020年兵種專業協作訓練返回單位。他第一時間撰寫集訓總結,把最新的參訓認識與自己的實戰經歷融合思考,不由自主走到了營區後山山坡上,舉目遠眺,一種更震撼的場景出現在眼前,那麼熟悉,又多麼陌生——

從高處俯瞰,在這個1萬多平方米的主建築群裡,區分工兵、防化、偵察等專業設定的訓練場地,一群年輕人生龍活虎,在障礙物間不知疲憊地閃轉騰挪;7000多平方米的人工廢墟訓練區有模擬傾而未倒的21度“斜樓”,有建好後用爆破方式形成的水平坍塌樓房和區域性垮塌樓房,有訓練耗材消耗後堆積起的廢墟和淹沒在廢墟中的破拆訓練場等。它可以模擬出幾乎所有的被埋壓狀況,可以演練幾乎所有的搜救情景……

在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蕭條的荒地。十年過去了,訓練場的變化日新月異,田貴永也成長為一名四級警士長,因為工作成績突出收穫了許多榮譽。那些伴隨工兵中隊成長的青春記憶瞬間清晰浮現……

星期特刊丨拔節之路

每次拔節都要掉一層皮,聽一聽保護殼掉下來的聲音

雖然在中隊待了十幾年,關於中隊成立之初的細節,田貴永和大部分官兵一樣,也只在中隊邀請時任甘肅總隊四支隊政委何文海的一次主題教育授課中聽說過。

“建立一支專業的工兵救援力量,我們心裡也沒有十分的把握。”何文海告訴官兵,那幾年,全國各地自然災害頻發,每年都給國家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損失,部隊作為應急救援力量在參與搶險救災行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立一支專業救援力量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損失的現實需求擺在部隊改革發展的緊要關頭。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下,八中隊受命改編為工化中隊(工兵中隊前身),作為應對搶險救災的專業化力量之一的工兵中隊,從1990年成立至今,一轉眼都30年了。

中隊成立之初,他們真是摸著石頭過河,不,是連石頭都沒有,訓練場地缺失、裝備嚴重短缺等問題擺在大家面前。

“在哪兒訓練?以什麼方式開展訓練?部隊究竟該怎麼建,沒人能說清楚。”何文海回憶,組建之初,黨委班子成員經常在一起籌劃當下、暢想未來,但也僅僅是根據上級要求和以往經驗畫出模糊的輪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戰鬥力建設不能等米下鍋。“摸著石頭過河,大家互為彼此的‘石頭’。”第一任中隊長楊樹平對此頗深感觸,面對一無資料、二無經驗、三無裝置的境況,他們迎難而上。缺乏專業人員,他們就向上級申請聘用地方專業人員教學,沒有訓練場地,他們就自己修。何文海和黨委“一班人”帶頭扛起鐵鍬,和官兵們一起施工。歷經半年,工化中隊終於有了雛形。

“架子有了,可腳底踩的還是軟棉花,必須經過急難險重任務考驗,才能踩得實。”田貴永清楚地記得,問及當時中隊救援力量的發展歷程時,何文海是這樣回答的。

那些年,中隊多次參加地方小規模救災、裝備操作使用演示、實兵救援演習等任務,逐步成長為甘肅省應急救援的一支“拳頭”力量。但是特別重大地質災害從不會預告。不僅是像田貴永這個2005年入伍的四級警士長,中隊的所有老兵都不會忘記兩次艱鉅救援任務的試煉。

2008年5月12日,一陣讓人心顫的警報聲縈繞在四川西北山谷,千餘公里外的金城腹地,一聲聲緊急集合哨聲響徹工化中隊營區,請領裝具、裝載物資……受領任務後,時任指導員王德成與中隊官兵迅速向與汶川地震同屬龍門山脈斷裂帶的青川災區開進。

10個小時的顛簸後,官兵們到達青川縣城,慘烈的場景令大家震驚:瓦礫遍佈,碎石滾滾,大多建築完全坍塌,剩下的孤零零地插在鎮子的各個角落,沒有放棄希望的群眾跪在一堆已經倒塌的建築旁,用傷痕累累的雙手扒挖親人……

“全體都有,就地放下所有裝具,帶上所有破拆工具,迅速救人!快!快!”到達現場後,王德成再也抑制不住情緒,近似瘋狂地嘶吼著。一場與死神爭分奪秒的戰鬥開始了。

3個小時後,王德成在一棟嚴重傾斜的樓房下邊發現兩名被水泥板死死壓住的群眾。在對傾斜的牆體做好支撐後,幾名戰士迅速進入缺口進行破拆作業。突然,餘震襲來,狹窄廢墟內的所有人都沒有察覺,直到一塊磚頭落在跟前,所有人才撤出廢墟,看著坍塌更嚴重的牆體,大家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由於未曾參加過大型救援,作業現場安全員經驗不足,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預判不準,餘震發生時沒有第一時間發現。

當晚,救援經驗不足、力量分配不合理等問題在臨時支委會上被提了出來,“一班人”迅速研究對策,定下合理的救援人員編組。

十多天的救援,近80人的專業救援隊磨破了700餘雙手套,每名官兵手上都是創可貼摞著創可貼,新傷疤疊著舊傷疤。救援中,官兵挖出了很多遇難者遺體,轉移了大量救援物資,但也暴露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短板。有人說,地震現場情況複雜,機械化裝備很難施展;有人說,官兵臨戰經驗不足。王德成很清楚,雖然中隊全體官兵全力以赴、捨命救援,但應對極端重大災害的救援能力有待提高,是不爭的事實。

青川救援結束後,中隊立即召開“諸葛會”,支隊層面邀請友鄰救援力量代表、中國地震局專家參加,組織全體官兵獻計獻策,著重查詢救援工作中暴露出的短板並逐項掛賬銷號。

兩年間,一場從裝備到人員的改革有序鋪開。反思總結的方向到底對不對?改革的效果如何?所有人的心裡都沒有底,但透過方案的制訂與學習、日常演練等方面的觀察,在田貴永看來,部隊的救災能力的確在不斷地反思總結中螺旋式上升。

兩年後的舟曲特大泥石流救援,成為中隊官兵的又一次實戰歷練。

“舟曲縣發生泥石流特大地質災害,迅速歸隊,參與救援……”正在家輪休的田貴永接到了支隊命令,來不及跟家人解釋,就登上了向舟曲開進的救援車。

連山的厚重雲霾,被泥石流夷為平地的房屋和村莊,廢墟上哭喊的無助群眾……到達災區後,眼前觸目驚心的景象讓官兵們顧不上連夜行軍的勞累,便迅速投入緊張的搶險救援作業中。

“救救我……救救我……”正揹負生命探測儀進行作業的列兵王晨忽然聽到廢墟中發出一陣虛弱的求救聲。“班長,這下面……好像……有人……”看到身邊的班長田貴永也在附近搜尋被困人員,他立刻彙報情況。

“聽見了!聽見了!來人啊,救人!”藉助簡單的工具,水泥板慢慢被敲出一個洞,王晨看到似乎有一隻手壓在廢墟下。大喜過望的他一把握住那隻手,卻感覺溫度是冰涼的,稍微用力,半隻胳膊竟然被拽出,那是其中一個遇難者殘缺不全的肢體!幾個新入伍的小戰士哪兒見過這陣勢,紛紛捂著嘴巴扭過頭去,有的甚至哭了起來。

就在這時,廢墟里突然傳來了說話的聲音,是一名小男孩。“小朋友,堅持住,叔叔來救你”,大家邊為男孩鼓勁邊展開營救。由於救援空間過於狹小,官兵手頭沒有趁手的救援器材,加之陰雨連綿,淤泥隨時滑落,這場生命營救變得異常困難……

他們一邊快速清理現場,一邊對小男孩進行心理疏導。戰士們徒手刨水泥塊,雙手被玻璃碎片劃得血淋淋的,血和石灰結成血痂,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7個小時後,小男孩被成功救出。

如果說逝者給人的感覺是心痛,面對生死別離的無助則更讓人刻骨銘心。救援結束後,小男孩因為被埋壓時間過長,內臟受損嚴重,醫務人員全力搶救還是沒能挽回小男孩的生命。親手把小男孩救出廢墟的戰士們聽說這個訊息的一瞬間,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國家地震局蘭州救援基地主任曾文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災後救援的黃金時間是事發後3天,“在黃金時間內,我們如果有大量專業化的救援隊伍施救,那是何等的幸事。”

歷經舟曲泥石流救援以後,中隊獲得了上級表彰,但他們沒有召開慶功會,反而立刻進行了覆盤檢討。中隊官兵意識到,訓練方法、裝備革新對於更好地履行職責使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改革轉型與專業化發展迫在眉睫。“部分裝備老化,不能滿足救援需要”“專業骨幹太少,救援能力評判要制定更高更細標準”“重難點課目吃不透”,中隊軍人大會上,官兵們各抒己見,共梳理出教練員素質、人才隊伍、裝備等三大類15個問題,問題越說越透,癥結越挖越深,措施越定越實。

每次參與救援與解決難題就像是一次拔節,讓工兵中隊的官兵們感到外表那層保護殼正被災難無情地擊碎。

人員心理素質、專業能力、應急反應速度……一次次的實戰也讓田貴永和戰友們警醒——關於眼下這支部隊在戰鬥力體系中的定位和成長,官兵們需要一個更準確的認識。行動的開展,一定要立足極端惡劣條件下的救援,審視和補齊自身存在的短板弱項。

“像這樣的沉澱與探索,陣痛與成長,從成立之初算起,工兵中隊走了近20年。”作為中隊土生土長的老兵,田貴永深有體會,這種伴隨著陣痛的探索,像他身上大大小小30餘處的傷疤一樣,刻骨銘心而又讓人警醒。

星期特刊丨拔節之路

大多數生長拔節都是在沉默中爆發,關鍵要吸收足夠的養分

“難題叢生,步步是坎。”實際任務的檢驗讓官兵們飽嘗爬坡起步、負重前行的艱辛,也令該中隊黨支部對這支專業化部隊“邊建邊用”的特點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如何跳出先建後用的傳統思路,維繫“打基礎”和“見成效”之間的良性平衡;如何縮短新裝備的磨合週期,形成隨到隨用的高效運轉機制;如何在動態變化的災難現場實現人員、裝備和救援方式的有機融合,從整體上提高完成應對多樣化救援任務的能力……

這些制約中隊戰鬥力建設的根本性問題,在“能不能處置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任務”這個最重要的考量中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學習力也是戰鬥力,工兵中隊能夠有今天的發展,和全體官兵敢於啃硬骨頭的狠勁兒和擅於鑽研的巧勁兒分不開。”中隊第九任中隊長、現任總隊訓練處參謀刁坤談起工兵中隊的轉型發展時感慨良多。

這樣的理念如同一陣旋風,迅速釐清了之前存在的自我能力定位不足的問題,官兵對中隊建設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刁坤帶領骨幹前往省地震局學習,隨身帶著筆記本,逮著一切機會提問,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前來採訪的新聞記者。

在進行技術學習的同時,中隊開辦“學習夜校”培養骨幹,開展搜尋技術、破拆技術、偵檢技術等專業強化訓練,逐漸培養了一批懂救援、會救援的專業教學骨幹隊伍。如今,救援專業80餘個課目都有了專業教練員。

隨著上級配發裝備和訓練課目的不斷增多,中隊現有的場地已經不能滿足訓練的實際需要。在上級指導下,中隊建設了地質災害模擬訓練場,並利用麻家寺村旁邊的廢棄用地建成了工程機械綜合訓練場。這個二龍山腳下的訓練場不僅滿足了中隊日常訓練需要,後來也成為總隊和蘭州國家陸地搜救基地進行專業訓練之地。

中隊長吳凌霄常說,幹工兵就像是一個沙漏,上面減少的是時光,下面增加的是閱歷,多少失去,就會有多少積累。而部隊的改革轉型則似竹子拔節,聽不到聲響,卻看得見力量。

2011年6月30日,武警部隊和中國地震局抗災救災力量建設會議在蘭州成功舉辦。會議期間,武警部隊首長和地方政府領導觀摩了甘肅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地震應急救援訓練課目演示,並對救援力量建設提出了寶貴建議,給予了大力支援。現場辦公會為武警內衛部隊救援力量建設開了路,各單位開始重視組建自己的救援力量。

有了救援裝備,有了訓練場地,有了技術支援,工兵中隊在救援力量體系化專業化的轉型程序中邁出了堅實一步。然而,正當所有人信心滿滿,鬥志昂揚,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一場泥石流災害救援實戰化演練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用了40分鐘依然沒有將牆體支撐做好。”談起那次實戰化演練中牆體支撐實施救援的經歷,中隊上等兵張強至今仍面帶尷尬。

演練那天,大家正在一片“廢墟”中搜尋生命跡象。導調人員現場宣佈情況:“正前方坍塌的三層樓體中有群眾倖存,請迅速對傾斜牆體進行支撐,而後展開營救……”

做一個類似牆體結構支撐,平時在訓練場進行訓練時,兩個人配合25分鐘就能完成。沒想到,5名隊員在現場一頓敲敲打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導調員掐表一看:45分鐘!

“不專業不是任務無法順利完成的理由,一專多能對災害救援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參與任務導調的地震局工作人員道出了原因。

演練場上暴露出的短板就是下一步實戰化訓練的突破口。中隊重新調整訓練方法,引導所有官兵在精通本職專業的基礎上,至少多掌握一至兩個專業課目,確保實際救援中,人員缺位技術不缺,訓練更加精準對接實戰要求。

2013年,甘肅定西岷縣、漳縣發生地震災害,中隊在重災區梅川鎮永光村成功救出一名被埋群眾,轉移受災群眾268人,搶運貴重藥品14。5噸。

專業化救援顯示出極大的效率,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讓中隊官兵重拾信心,也讓他們看清了“好”與“更好”之間的距離。

2016年10月,中國地震局和武警部隊對以該中隊為主體的甘肅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進行救援能力分級測評。

測評以《中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重型、中型、輕型能力分級測評標準》為依據,以青海某地發生7。4級地震為背景,按照災情資訊獲取、管理層決策、隊伍集結、組織機動、建立行動基地、現場搜救、結束與撤離7個階段進行考核。

“測評真實模擬了救災現場,對救援隊來說是一次實戰化檢驗……”當時參與能力測評的甘肅省地震局教官張建強這樣說。

5大類131項課目像平時訓練一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偏偏在應考課目“橫樑破拆”中掉了鏈子。當時田貴永擔任裝備保障組組長,負責對整個考核中近千件裝備的維修保障,作業過程中,重型破拆裝置——液壓動力站突然熄火,隊員們只好一次又一次更換內燃鑿岩機、電鎬等效率低的傳統裝備。現場所有人員都明白,液壓動力站如不及時修好,就意味著整個測評考核的失敗。

戰友們的目光都投向正在檢修裝備的田貴永。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田貴永急在心裡,表現得卻沉著冷靜。他嚴格按照啟動程式檢查每一個元件,對電瓶、油路、空濾一一仔細檢查清洗,但機器仍無法啟動。此時,田貴永斷定是缸體出現了問題,於是他拆開了發動機,果然看到油密圈斷裂,他立刻更換。30分鐘後,液壓動力站開始作業,在規定時間完成了課目。

中隊官兵顧不上休息吃飯,一身灰一臉汗,始終堅守在一線,連續36個小時的晝夜綜合演練考核後,救援隊透過131項測評專案,優秀率達94。7%,成為全國首支具備重型救援隊資質的地震災害救援隊。

星期特刊丨拔節之路

挺拔的枝幹如果不以豐富的內涵填充,早晚會有折斷傾倒的風險

11月的二龍山腳下已經寒意漸濃,工兵訓練場上卻熱火朝天,機械轟鳴。訓練場上比往日多了許多歡聲笑語,中隊所有人都沉浸在透過國家重型救援隊資質測評的喜慶之中。田貴永對這種喜形於色卻深感憂慮,他眉頭緊蹙,看了看跟班作業的中隊長吳凌霄,泛紅的臉龐也刻滿了嚴肅。

一個是中隊最老的班長,一個是從中隊提幹的中隊長,他們清醒而又敏銳地意識到中隊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面臨著新的挑戰。他們不約而同地思考著如何挑起國家重型救援隊的擔子,在專業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成就感之外,多了一份使命感”田貴永說。

專業——這個相對抽象的概念,以一種窘迫的直觀感受在現實中呈現出來。資質認證透過不代表完全具備了應對實戰的能力。

從小處看,“工程機械維修人員雖多,但大多僅僅掌握了初步理論和簡單維護”“搜排爆專業雖然有基本操作能力,但是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從大處看,放眼國內,與專業強隊相比中隊還存在較大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隊黨支部會議上,一個個問題被嚴肅指出,與會人員臉上寫滿凝重。吳凌霄說:“階段性的先進不代表最後的勝利就屬於自己,只有不斷超越自我,才能在奮鬥的路上走得更遠,新時代需要新定位,新時代我們的緊迫感要更強。”透過系統總結近年來處置任務中暴露的不足,戰友們自上而下傳導著一種清醒:從“理論考核”專業邁向“實際操作”專業,中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等不靠,說幹就幹。兄弟單位常常開玩笑說:“工兵中隊的表只有倒計時。”

不到一個月,一份《工兵中隊建設及遂行任務能力現狀》的報告就放到了支隊黨委常委會的會議桌上。“全力支援,將工兵中隊打造成救援力量的中堅”“想辦法,解決困難,助推中隊建設更上一層樓”,支隊黨委常委對工兵中隊進一步發展充滿了期冀。

2017年,中隊參加中國—新加坡城市搜尋與救援隊冬季適應性訓練;同年,邀請中國地震局專家到中隊指導工作。小到一個破拆作業裝備改造,大到救援行動編組及裝備分配使用,大家透過交流開拓了視野,救援力量要向精細化、層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與國際接軌,向先進看齊,人員素質要強,高階精細的裝備也要跟上救援力量進步的步伐。

出於“配優建強”的力量定位考慮,2019年初,上級為工兵中隊配發了大量全新救援裝備。裝備配發了,如何在最快時間形成戰鬥力?新的問題擺在了中隊官兵面前。

“沒有新裝備心急,有了新裝備心慌。”班長李超邊操作非線性節點探測器,邊向記者介紹當初的窘迫。靠吃老本玩不轉新裝備,只有高中文化的他,為此好幾天睡不著覺。可李超也有自己的絕招——走進來,走出去。“‘走進來’就是對配發的新裝備仔細研究,摸清機理;‘走出去’就是不停地尋找外援,與廠家聯絡,找專業隊員,中隊的電話費都被我們用多了……”李超笑著說。

靠著這種求知若渴的勁頭兒,李超和戰友們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掌握了700餘件套裝備的操作方法,編寫完成鑿空通風、煙霧偵測、布繩架梯、防壓頂撐、鑽孔擴縫等5類教材教案136份,編寫《救援中隊裝備器材手冊》,有效規範了部隊救援裝備使用方式方法。

創新力是加速救援力量進步的關鍵。在一次泥石流災害救援中,中隊官兵發現上級配發的雷達生命探測儀對現場環境要求極為嚴苛,只要周圍有人走動,就會對器材造成誤導,很難確定受困人員具體位置。為了研製一款操作簡便、報警靈敏、能在不同現場使用的生命探測儀,中隊長吳凌霄帶領骨幹利用業餘時間泡在器材庫、學習室,查閱圖紙資料,設計電路圖,走訪省地震局專家教授請教論證,終於在一年半後,研製出一種音訊生命探測儀。利用生命探測儀,把探頭放在地面上或將探針插於縫隙,就會把被困人員發生的輕微振動傳遞到顯示屏上,利用頻率柱的高低跳動確定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這種微型探測儀在多次搶險救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你對專業的力量其實一無所知。”田貴永用這句話來告誡自己,專業的人如果不能把專業的事學好乾好,就會被這個時代淘汰。即使成為相關領域“權威”,田貴永依然不敢說自己會得多,甚至不敢說懂一些皮毛。

結合救援實踐,田貴永將工兵爆破裝藥計算、煙霧含毒甄別精度提高了60%,如何把經驗總結成既生動形象又簡單易懂的口訣?這中間還發生了一件趣事。

有一次田貴永陪愛人李甜到中醫院看病,看到牆上“望聞問切”四個字,突然聯想到困擾了自己多日的問題——觀察爆破目標、分析物體結構、合理確定裝藥量、確定裝藥方式不正是“望聞問切”四步走?腦子裡迸發火花的田貴永立刻向醫生要了幾張白紙,在醫院走廊的長椅上坐著寫了起來。

“老田呀,工作上已經走火入魔了!”從化驗室出來的李甜看到丈夫認真總結、奮筆疾書的樣子,無奈地笑了。沉浸在經驗總結中的田貴永,絲毫沒有發覺妻子已經在他身邊等了很久。當他滿意地停下筆來,看到妻子滿臉微笑地盯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打造精幹多能、平戰一體的工兵力量,中隊救援力量水平力爭再上一個新臺階。”中隊的發展規劃書上記錄著救援力量“十三五”規劃目標,像舟曲救援十年來,中隊轉型成長、拔節蛻變一樣,他們在更專業、更強大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上級積極協調,為工兵專業培訓爭取到不少名額,如今,中隊每年都會有60餘人奔赴國防大學、陸軍工程大學、武警工程大學等部隊高校學府和國家級訓練基地進行救援專業培訓。”中隊長吳凌霄說。

單位地處西北內陸,衝鋒舟訓練場地缺乏,個別戰士沒有專業資質……雖然中隊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績,但吳凌霄對中隊建設亟須解決的問題仍心存憂慮。“重視問題才能在出現問題時拿出破題之道,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經歷每一項急難險重任務考驗……”中隊官兵對救援力量發展的專注與清醒令記者感慨。

夕陽照在山頭上,留下一抹餘暉,大型挖掘機、履帶式推土機……鋼鐵的身影在夕陽的映襯下稜角分明,吳凌霄轉身凝視,胸中湧起一股熱流,因為他始終相信,經得住拔節之痛,才嘗得到成長之甜。

短評:

拔節無聲,成長有形

王建勳

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竹子定律”:竹子先用4年的時光在地下蟄伏著,拼命地延展著根系,觸碰著堅硬的土石、忍受著昆蟲的噬咬,慢慢長出約3釐米;第5年,通常就會以每天約30釐米的速度瘋狂生長。作為全國第一支透過國內測評的地震災害重型救援力量,甘肅總隊機動支隊工兵中隊這30年的發展便如竹子生長:拔節無聲,是成長的宣言;日有所長,則是拼搏的饋贈。

中隊前20年的建設像是竹子紮根蟄伏的蓄力階段。從成立之初的“三無單位”到如今的專業化救援力量“國家隊”,要把救援力量建成如此程度,絕不是一紙命令、三五句“口號”就能實現的。中隊官兵能夠靜下心來積蓄力量而不是做表面文章,這是難能可貴的。拔節之前的積蓄期看似無所作為,實則是一種量變的過程,沒有這種竹子紮根沃土的精神絕不會有厚積薄發的今天。

竹子生長一段便結一個箍,工兵中隊近十年的迅速成長更像竹子拔節結箍。每一次急難險重任務都是攻堅爬坡,每一次實戰化演練都是經驗累積,在陣痛轉型中重視建設的自我修煉,在知行合一中查漏補缺、擔當作為。像中隊技術骨幹田貴永、中隊長吳凌霄等人一樣,在發展大勢中堅持帶領中隊不棄微末、不捨寸功,保持抓戰鬥力建設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緊迫感,才能搶佔救援力量建設的制高點。

中隊建設的過程,就是量變到質變、質變又開始新的量變的過程,也是戰勝各種困難、砥礪百折不撓精神、錘鍊堅韌不拔品質的過程。

今天,我們要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如此偉大的事業、偉大的實踐,決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一步一個腳印,默默打實基礎,完成自己的拔節之路,這些微光匯聚在一起,便會成為強軍興軍時代大潮中的磅礴力量,創造一個接一個成長有形的榮光。

文字:曹世凱、崔雲龍

供圖:程子健、曹世凱、崔雲龍

可能還喜歡

1、星期特刊丨穿越時空的精神長征

2、星期特刊丨燃旺心中那團火

3、星期特刊丨機關瘦身,如何走出“人少事多”的困局

4、星期特刊丨“定向培養士官”:當青春的選擇遇上時代的變革

5、星期特刊丨達娃卓嘎:一名藏族女狙擊手的人生突擊

本資訊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監製:劉鳳橋、鄒零

執行監製:張金嶺

主編:關樹聲、王文

值班編輯:王超

郵箱:wjxinmeiti@163。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