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30年幼兒教育經營的紐西蘭老師,分享慢下來能給孩子更不同的教育

  • 由 大魚媽咪 發表于 棋牌
  • 2022-09-24
簡介孩子是透過做和模仿來學習的,他們並沒有思考力,孩子是一個全然的感受體,好的不好的、外界的刺激和影響,他們會全部吸收內化,他們不會辨識,無法過濾,我們成人需要幫助他們把關和保護,父母可以辨識創造並制定邊界

以太體是什麼

本文是2019年春天學習Bernie老師七天課程結合老師寫的書以及相關資料書籍閱讀摘錄,梳理而成。這次課程重點講述滋養和照顧0-3歲的孩子。國內目前還沒有成熟的0-3歲階段保育的實踐,相關的書籍和資料也很少。而0-3歲恰恰是兒童成長最關鍵的時期。因此,Bernie老師30多年積累的這個年齡段兒童的保育、看護的經驗非常難得而寶貴。分享出來,供國內的準媽媽和媽媽們、育嬰育幼機構參考學習。本文將近15000字,為了孩子,請耐心閱讀。

30年幼兒教育經營的紐西蘭老師,分享慢下來能給孩子更不同的教育

Bernadette Raichle伯納黛特·瑞奇爾

Bernadette老師喜歡朋友們稱呼她的暱稱Bernie,她有著30多年華德福教學經驗。也是第一個在紐西蘭開辦人智學觀念出發的兒童託嬰中心的老師。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華德福幼兒園工作,1995年在紐西蘭創辦了第一所基於人智學觀點的託嬰中心——Awhina阿菲納。當時的紐西蘭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嬰幼兒白天寄託在託嬰中心照顧,但很難找到一所有家一樣環境和氛圍的中心。“如果嬰幼兒在白天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那他們也應該去到一個像家一樣的地方”,這就是Bernie開辦這樣一所託嬰中心的原因。

在此期間,Bernie建立與家長的工作,提供育兒教育理念講座和手工工作坊,她為僱員提供職業發展培訓,她們隨後加入其它兒童保育中心也非常受益。

她在紐西蘭、日本、歐洲、加拿大、美國及中國開展顧問工作,其餘大部分時間會在幼兒園工作,她擅長引導大眾將人智學實踐和日常生活相結合。她非常強調外部環境對發育中嬰幼兒的支援。這些也同樣適用於家庭環境和兒童狀態。Bernie老師是七天課程的主要授課導師。Bernie老師還著有《為孩子的身心靈創造一個家》一書。

30年幼兒教育經營的紐西蘭老師,分享慢下來能給孩子更不同的教育

也感謝玄婧的貼心安排,使課程進行的順暢又暖心。非常感謝另外三位老師:

王曉義老師教我們唱了這麼多優美的歌曲。曉義老師曾任成都華德福幼兒園園長,創辦第一所託嬰托幼中心樂一花園園長,也是資深幼教師資培訓講師。

張浩老師教給了我們很多有趣的手勢遊戲。張浩老師曾創辦家庭園,參與成立中國華德福幼兒教育論壇,現任論壇副主席,是第一位中國手勢遊戲導師。

常穎老師讓我們切身體會了韻律按摩對人體的幫助、對孩子的療愈。常穎老師是三年制人智醫學韻律按摩治療師、三年制華德福幼兒教師、中醫按摩師、家護助教,也曾創辦華德福實踐園,一直踐行兒童全面發展研究工作,用雙手傳遞愛。

1

我們瞭解孩子嗎?孩子是什麼?

《慢下來吧媽媽》

慢下來吧媽媽,別那麼匆忙;

慢下來吧媽媽,所有的小題大做都是為了啥;

慢下來吧媽媽,給自己沏上一杯茶;

慢下來吧媽媽,來和我待一會兒;

慢下來吧媽媽,讓我們穿上靴子出去散散步,

讓我們踢踢葉子,讓我們含笑,讓我們開懷,讓我們說說話;

慢下來吧媽媽,你看上去好疲勞啊,

過來坐下,鑽進被窩,和我一起休息一下;

慢下來吧媽媽,那些髒的碗筷可以等一等再洗;

慢下來吧媽媽,讓我們開心的玩,讓我們烤個蛋糕吧;

慢下來吧媽媽,我知道你工作得很努力,

但有時候,媽媽,你停一下就好,

和我們坐一分鐘,

聽聽我們一天裡的故事,

度過這珍貴的一刻吧,

因為,我們的童年不會在這裡留下。

不知道這首小詩是哪個孩子寫的,我卻深深地感受到好像我的孩子在和我說。很多時候孩子已經告訴我們他們的需求,他需要什麼、他為什麼哭、為什麼不開心?我們卻不知道、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感知,我們的問題在哪裡?

我們瞭解孩子嗎?孩子是什麼?孩子是無助的,需要關愛和呵護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在《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中說到:“人類生命的頭兩年都花在如何從無助的情境中掙脫出來。初生嬰兒幾乎是完全無助的,是個只有一系列反射動作的生物。他哭的時候,媽媽就會過來。但是他無法控制媽媽的來或去,他的哭泣只是對疼痛或不適的反應;他也無法控制自己是否哭泣,為了從無助中成長及發展自身掌控環境的能力,他必須做出有目的的反應來實現自己的意願。”

0-3歲就像一顆種子,是朦朧的,他們住在兩個世界,地球和精神界。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發展神經系統,發展認識世界的能力,慢慢形成對世界的印象。漸漸入世,漸漸形成身體,逐漸覺醒。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消化系統、四肢還沒有發展完善。脈搏、呼吸系統是不均勻的,沒有發展好。新陳代謝系統沒有規律,是不規則的。這個階段他們需要被包裹,給予無條件的愛與呵護,不論孩子在哪,讓他感受到這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孩子需要從零開始被關愛和呵護。派瑞博士在《大腦和心靈》中指出大腦是遵循一個有次第有層次的方式在不斷髮展,也就是說每一個大腦的分割槽都有它特定的發展日程。派瑞說,生命的頭三年即是孩子充分表達遺傳潛力的一個巨大機會,也是他最脆肉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非常需要呵護、關愛、感動的經驗,這個經驗會寫進大腦的“程式”中,這對社會型情感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如果早期缺乏這些體驗,甚至是相反的體驗,之後在社會上也會如何對待別人。比如被收養的孩子,即使後期的關愛也很難抵消早期的傷害。

我們希望這世界是真善美的。對於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一個無助的新生命來說,讓他從零開始感知到這個世界是善的是至關重要的。The world is a good place。0-7歲這個階段,孩子需要體驗“善”,發展意志;7-14歲這個階段,孩子需要體驗“美”,發展情感,14-21歲這個階段,孩子需要體驗“真”,發展思想。

30年幼兒教育經營的紐西蘭老師,分享慢下來能給孩子更不同的教育

當時的課堂筆記

孩子是一個全然的感受體

孩子全身是一個感覺器官,尤其是0-3歲的孩子,孩子的感官是全然開啟的,她會吸收成人的每一個情緒和情感,完全吸收周圍環境的一切,他們沒有過濾機制,好的壞的、音樂噪聲、成人的喜怒哀樂照單全收。孩子對“成人的世界”及其敏感,孩子能感受到成人是否是積極的、正面的、樂觀向上的態度,也能感受到成人的緊張。孩子無時無刻在感受環境,感受大人。比如雖然我們面帶微笑,但內心極為反感,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微笑,而是反感,孩子不是看錶象,而是感受到我們的內在。

在這至關重要的最初幾年,孩子全身的感官是完全開放的,他們透過感官來體驗這個世界,從獲得的印象中一點點地吸收吸取,堆積形塑。成長的第一部分是發展自身的器官,第二部分是透過體驗來了解這個世界,瞭解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是不可以的,並開始給事物命名,開始思考,有了這些能力之後可以在世界上生存。慢慢一點一點地瞭解世界的複雜性,並發展出不同的能力。早期透過模仿來學習,如穿、脫衣服、吃飯、睡覺,很多很多事,但是,最重要的是這些事是怎麼發生在他身上的,要讓他體會到這個世界是“善”的。他們是透過被模仿的人(父母、照顧者、老師)來學習的,被模仿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很重要,所以,我們值得被模仿嗎?孩子需要成人發自內心的微笑、富有愛心的觸控、認真地看、用心去感受他們。孩子能清晰地看清楚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看穿我們。

孩子透過模仿來學習,而模仿不需要太多語言

孩子透過模仿進行實踐和練習,帶著自信以自我驅動去做事。他每經歷每體驗的事他就會去做,即便剛開始不會,他可以透過感官習得,他能理解這是怎麼回事,比如起床刷牙洗臉,父母怎麼做,透過什麼方式去做,孩子無意識就能體會到其背後的力量。這種力量,就好像我們從來沒有做過某事,但有一天著手去做時,能清晰回想起自己的家人曾經怎麼做,自己上手就會而且做的也不錯,非常有畫面感。通俗地說,也可以用耳濡目染來理解。

值得我們反思的是,模仿不需要語言,很多抽象的語言孩子是無法理解的,也沒有必要讓他們理解。而當今的孩子被動地吸收了太多語言,父母習慣性地用語言給孩子講解怎麼做,很少透過耐心示範讓孩子模仿。而語言是需要透過思考才能領會,如果透過思考力去體會和認識生活,孩子的感官體驗就漸漸失去了,0-7歲還是以模仿為主導,如果過多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會過早引發孩子進行思考,如果父母過多的言語去解釋一些東西的時候是讓孩子進行智性發展了。比如“我遲到了!”,孩子不知道“遲到”是什麼意思,孩子也不需要知道。

孩子不需要過早做選擇

不要讓孩子過早做選擇。早上起床要穿哪件衣服?要聽故事還是玩遊戲?孩子需要的是一切都是肯定的、有節奏的、重複的。簡單的重複的遊戲或故事他不會無聊,做同樣的事情,並一直做下去。孩子在日常的行為中能體會到理性和邏輯,而這一切並不需要語言做解釋。記憶也是建立在重複的行為和活動中,只需要在日常中讓他體驗、模仿、並不斷重複這些行為或活動。良好的節奏和節律是非常重要的,這能很好地支援到孩子的發展,不要用過多的語言告訴他將要發生什麼,建立好規律的生活,孩子自己能體會到下一步需要做什麼,內在的安全感在這些規律的週而復始的日常生活中建立起來了。

如果過早讓孩子做太多選擇,會阻礙孩子的發展,選擇需要思考,也引導了孩子向智性方向發展。當今孩子太多自由,事實上,孩子是沒有能力自由選擇的,很多的選擇他不能很好理解、或者無法承擔後果。比如,在冬天,當成人問孩子,你要穿哪件衣服?孩子說要穿裙子,然後成人開始和孩子解釋什麼是冬天什麼是夏天,這時候就出現了太多的語言引導了孩子思考,消耗了生命力。孩子是朦朧的,成人是清晰的。在這個階段,只需成人給孩子做好選擇即可。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只有當內在真正成熟之後才能自由。對於孩子來說,這還需要很漫長的成長曆程。

注重孩子身體和內在器官的發展

孩子在0-7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要發展自己的身體和內在器官,保護孩子的以太力很關鍵,以太體的力量主要用於發展身體和內在器官,以太力是有限的,就好比一個人的精力。在這個階段,孩子的思考力(Thinking)還沒有建立,不能正確思考,孩子的感受、情感(Feeling)也還不能準確地表達,這個階段發展的是孩子的意志力(Willing),透過模仿大人Doing來學習和吸收,孩子模仿大人不斷重複的週而復始的行為是孩子學習的方式,孩子透過實踐,失敗了再重複,再模仿,再嘗試,在這個迴圈往復中習得並鍛鍊了意志力。

因此,這個階段一定避免說教,不要透過智性的解釋引發孩子思考。不要用語言,多用行動,多做示範,重複重複再重複。耐心的一遍又一遍地幫助孩子洗手,示範給他看,而不是告訴他怎麼洗手。例如擺放物品,要求孩子輕一點放,並不是用語言告訴他“輕一點”,孩子是無法理解的,更無法知道輕到什麼程度才算是輕,這時候需要做示範,一邊做一邊說“來,我們一起輕輕地放!”如果孩子開始思考,就意味著本來用於發展身體和內在器官的以太力被挪用到發展思考力上,身體和內在器官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理解孩子的單一意識

孩子不喜歡Surprise意外和驚喜。比如,孩子玩的好好的,然後突然叫他回去,他是無法理解的,他會拒絕,如果聲音太大時他會被驚嚇到。0-3歲的孩子還處在一種單一意識的形態中,他們的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是完整合一的,所謂的單一意識對於孩子來說,世界就是他,他就是世界,他的世界就是夢幻的,朦朧的。他全情投入玩耍的狀態就好像我們理解的在夢境中一樣,如果把睡夢中的人突然叫醒是會被驚嚇到的。

關於孩子這種夢幻的意識形態,魯道夫·史坦納在《現代教育的藝術》中說,“雖然對於每個人來說,在其日後的生活中,保持完全的清醒狀態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就孩子而言,在他們的童年的早期時代,應該允許他們的想象力盡量長時間地處於一種平和的、做夢一般的狀態,因為,如我們能讓他們的器官以非智力的方式成長,那麼在他們以後的生活中,他們的生命就會得到很好的發展,以適應現在社會的需要。”

0-3歲的孩子在稱呼自己的時候,是用“寶寶或者自己的名字”稱呼自己的,大人如果說“我帶你出去玩”,孩子是不容易理解的,他們能理解的表達是“媽媽帶寶寶出去玩”。只有當他開始區分你、我,能用“我”來稱呼自己的時候,他才有分離的意識。

卡爾·庫尼在《永恆的童年Eternal Childhood》中非常形象地描繪了孩子的單一意識以及分離又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在剛出生的頭一年裡,嬰兒的意識狀態和它後來的樣子是完全不同的。那時候,還沒有自我或者自我意識,沒有“這裡”也沒有“那裡”,沒有“我”也沒有“你”,所有的一切都還緊緊相聯,是一個整體,那是一種很渾然的意識形態,有時候像一束光,有時候像一幅畫;這一刻像是在做夢,下一刻可能又睡著了,總是在這些狀態之間搖擺往復。也許會出現一種顏色,一根手指、一種疼痛、渴望的感覺,或者一束光、一張人臉……但是沒有一樣因為所有的一切都還渾然一體,只有當一個孩子急切地想要坐起來,到後來想走路,嘗試著蹣跚學步,只有在那時候,這個世界和他/她的身體才慢慢地開始分離。然而即便是這種分離也還沒有到分出“你”和“我”或者“我的”和“你的”地步,二是一個東西在這邊,另一個東西在那邊,但是這兩樣東西還都是“我的”。

嬰兒從精神世界降臨到物質世界之後,我們首先觀察到的是模糊不清的東西,日後逐漸形成他們的樣子和形狀。——魯道夫·史坦納《教育的本質》

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的兒女。他們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儘管他們在你們的身邊,卻並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愛給予他們,卻並不能給予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建造房舍廕庇他們的身體,但不是他們的心靈,因為他們的心靈棲息於明日之屋,即使在夢中,你們也無緣造訪。——紀伯倫《先知》

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去問孩子,孩子脫口而出的意見往往就是最精確而實際的答案。——三毛

2

我們需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父母的責任是什麼

我們是怎樣的人以及我們怎樣對待孩子將對這個孩子將來成長為怎樣的人有直接影響。

做父母是世界最重要的責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來說,我們是他們的全部。孩子一出生,我們就必須踏上一條自我成長之路,透過學習透過自我教育成為一個有智慧的父母、有智慧的人。成為父母就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為了孩子對自己做一點點改變、改善生活方式、改變習慣、創造更好的外在和內在環境,孩子透過體驗和模仿來學習,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值得成為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看著父母和其他成人,指引他們走向未來。

有人說,孩子是有本性和天性的,孩子的天性和所有外部環境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關係呢?孩子受天性影響大還是環境影響大?這一直是一個爭論的話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出生的環境對塑造一個人至關重要,尤其是對孩子起很大影響的人,父母、老師、主要照看者。

本性的力量好像河流,父母就像是兩岸,沒有兩岸,河水就會氾濫,有了兩岸(父母及其創造的環境)就有了邊界。但是,如果兩岸是一種辨識力或壓力,那是讓孩子自己承擔好,還是父母承擔?把這個辨識力和壓力(兩岸)放在孩子身上是一個錯誤的期待。孩子是透過做和模仿來學習的,他們並沒有思考力,孩子是一個全然的感受體,好的不好的、外界的刺激和影響,他們會全部吸收內化,他們不會辨識,無法過濾,我們成人需要幫助他們把關和保護,父母可以辨識創造並制定邊界。所以,父母的責任是重大的,如果父母自己不具備辨識力也沒有邊界,自然而然孩子也很難有清晰的邊界意識。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我們無法教育孩子,而是透過自我教育讓孩子的自我教育成為可能,我們需要做的,最為重要的是透過自我教育,讓我們作為父母這一特定的孩子無法再選擇的核心環境變得更好,更利於孩子透過模仿和體驗實現最佳的自我教育。

因此,孩子永遠不會犯錯,犯錯的是我們。他們一直在模仿和體驗父母的一切的一切。父母要自然而然地做事,任何行為需要發自內心而不是刻意,用心與孩子相處,孩子會告訴我們怎麼做。孩子是一個完美的存在,尊重孩子的每一個狀態,會收穫更多的驚喜。孩子是天才。

人智學四元性啟迪下的育兒觀

我們已經意識到童年的特徵是“人的存在”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蛻變。然而,只有那些與兒童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以真正的奉獻精神與孩子相處時,童年的蛻變才能充分實現。童年的力量必須由內而發,不斷成長、開花結果,在不斷的轉變中創造內在的完整。然而,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孩子周圍有足夠的愛和足夠的共情心。

——卡爾·科尼格《永恆的童年Eternal Childhood》

我們從人和環境的四元性談育兒。人和環境都具有四元性。四元性是指人和環境是由物質體、以太體、星芒體、自我體構成。

在人的組成部分中,我們肉眼所能看見的是物質的部分,即物質身體,它是由物質和化學成分構成。物質身體是最容易受到內外在因素的影響,它需要持續的照顧和關注,否則會生病。如果僅僅只有物質部分,那這個物質身體是無法維持和運轉的,它需要生命力,賦予生命力的主體就是生命體,物質身體與賦予它生命力的生命體緊密相連,這個生命體也叫以太體,儘管我們不能像看到物質身體那樣那麼容易看到以太體,但可以從新生嬰兒和瀕臨生命盡頭的老人身上、或者從精力充沛的運動員和絕症患者身上透過對比可以感知到,所以生命體也即生命力是會消失的。那麼幫助我們連線外界與外部世界產生關係,並處理和調節外部關係的部分稱為星芒體,它包含了人創造人際關係的部分以及其他許多與外界有關聯的需要處理協調的方面。最後是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稱為獨立個體的被稱之為自我體或者精神體的東西,自我體在母體受孕那一刻就存在了,並且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持續著入世的程序,當長到21歲時它才真正誕生。正是自我,讓人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的獨特需求、思想以及特徵,才成就了人與人的真正相遇。

透過理解人的四元性可以更好地理解環境的四元性,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最主要的環境是家和幼兒園,也偶爾會進到公共場所,這些場所的四元性對應的是我們所看到的環境本身、環境呈現出來的我們能感覺到的舒服與不舒服、環境在與我們互動中所產生的正向與反向力量、以及被創造出來的這個環境所形成的有生命的機體。我們的思想和感情塑造環境中的一個個細節,也賦予了環境氣質和生命。當我們走進一個為特定的活動而準備的環境時,我們就能很清楚地體會到這一點。比方說一座教堂內平和、安靜、神聖的氣氛:一踏進教堂,我們立刻就會被某種能夠觸動靈魂的東西所包圍。相反,再想象一下一個旅館的房間,那是一個人們不斷地進進出出只求一夜安眠的地方。我們只感覺到四面牆壁,幾乎像坐牢一樣,空蕩蕩的別無它物,沒有人氣。每個環境都有它獨特的“感覺”或者氣氛,每一種氣氛都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精神生活。

無論是人還是環境,當四元的四個部分都得到很好的照顧和滋養,那外在呈現出來的將是可以穿透四個體而煥發出更健康、鮮活、獨特的載體。我們只在物質體層面開展工作就好比我們只給臉化妝,是很難做到很好的,我們需要精神世界的支援才能真正做好。環境營造的氛圍是看不見,但能感知到,是透過遵循四元環境的理念長期經營出來的。

美好的內外在環境可以滋養物質身體,有節律的生活滋養以太體或者生命體,環境中良好、健康的人際關係(尤其夫妻關係)可以滋養孩子的星芒體,孩子的自我體在21歲時真正誕生,自我體是人們透過學習和覺知認識到“我是誰?”,發展個性和獨特性。四元不是相互孤立的,他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如何滋養孩子的物質身體

為孩子創造真實而美好的環境

成長環境包含兩部分,來自人類的真善美的內在環境和來自內在空間的美與秩序構成的外部環境。

為孩子創造一個真實而美好的外在環境,一個清潔的、真實的、充滿自然與生機、富有創意、生活化、有秩序、注重細節、富有自然與藝術氣息、不斷可創造可調整改進的環境及環境中的組成元素。影響外在環境的核心因素是人的內在環境,孩子會關注到環境中的細節與狀態,孩子渴望環境是透過某種秩序來擺放的。孩子透過模仿承認怎麼擺放、佈置、照顧環境,孩子能感受到什麼是切切實實的生活,我們對環境做出的努力,以及對環境的姿態,孩子是能感受到的,這些對他今後對待環境對待生活有很大影響。

孩子無時無刻在感受外在環境、感受大人的內在環境。外在環境和人的內在環境需要和諧統一。照顧環境、不斷經營環境是創造真實而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照顧好環境就等於沒有照顧好孩子。比如沒有拖地、擦灰、沒有給植物澆水、鬆土、沒有修好壞掉的玩具等。做到外在環境與內在態度達成一致性,和諧共處,真實的人,可模仿的榜樣,這樣能切切實實幫助到孩子。好的環境可以滋養孩子的物質身體。

自由成長、自由運動與自由玩耍

允許孩子遵循自己的成長程序,不是成人人為地促進他成長,孩子天生知道自己合適的成長模式、時間和程序。幼小的孩子需要與母親有一點點的分離,一直緊緊抱在懷裡對孩子運動的發展是有阻礙的。如果孩子沒有發展到適合的階段就迫使他是很不好的,孩子天生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平衡自己、有能力做什麼,這一切都讓孩子自己決定。我們允許孩子自由成長。自由成長包括不干預孩子自如地探索環境和自身身體的發展,如吃手、翻身、抬頭、坐、爬、站、走、說話等。每個孩子不一樣,每一個里程碑的出現也或早或遲。只要用心觀察和感知孩子,孩子會告訴你怎麼做。

運動離不開環境的支援,因此創造好的環境,孩子的意志力會以健康的方式得到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創造一個正常的環境,而不是減少障礙的環境,如果減少障礙則阻礙了他們本該發展的能力。孩子在不斷的嘗試中探索事物的邊界和遠近等。這個過程也會有意外和錯誤,多次嘗試後會越來越好,為了更好則需多次聯絡,這就是孩子要做的事。例如孩子爬樹,如果不是一次一次的探索、嘗試和練習,是不會習得的,經歷多次的失敗,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不斷進步,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習得意志力,最終獲得成功。美國腦神經專家,Dr。Bruce Perry有五個孩子,他表示孩子有這樣的需求,就有勇氣去挑戰,孩子面臨困難、挑戰,或者取得成功,或者再次嘗試,能幫助孩子的啟用或者點亮腦神經,不斷暴露在各種挑戰下的孩子的腦神經會得到健康發展。當今男孩更需要接受更大的挑戰,而無需等到未來想要證明自己。

有一種父母叫做直升機家長,家長有恐懼,不斷地干預孩子,幫助孩子,掃清孩子成長路上的各種障礙。事實上,研究表明,這種家長就是在這種模式中養育出來的,他們會擔心各種危險。

自由玩耍是孩子日常中很重要的部分,提供孩子可探索的環境、可自主再創造的玩具、半成品的材料、日常用具或物品等都可以玩耍。孩子在自由玩耍的過程即是他自主創造的過程,自由玩耍不僅可以保護孩子的想象力、發揮創造力、也培養了專注力,並且,在玩耍中可以探索和學習,例如,不同大小的籃子、不同的木塊,不同大小的木塊放到不同的籃子裡,這是數學,數學是可以從生活點點滴滴中就能學到。再例如,孩子照顧布娃娃的玩耍,布娃娃可以是她自己,也可以是她的朋友或兄弟姐妹,布娃娃形神似人,展現人的健康特質,它能幫助孩子形成健康向上的內心世界。玩布娃娃,是陪伴,比如抱睡娃娃,也是玩耍,是孩子模仿自己被照顧以及成人世界的人際關係,透過照料與互動也將發展為未來與他人的相處方式,進而發展與他人的關係。

在自由玩耍所帶來的充滿創造性的混亂之後,收納和整理同樣重要。我們應該永遠給這項重要的工作以足夠的時間。而整理收納同樣可以成為開心快樂的時光,我們要非常清晰地知道孩子所有的東西的家,所有的物件都應該有一個家。首先要創造出這些地方和收納的秩序,並且和孩子一起整理,孩子慢慢就會知道各種玩具應該怎麼整理和收納。結束後,這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

最重要的是,孩子在日復一日的收納整理的過程中,他不僅知道玩具該“住”哪裡,這種知道,也讓孩子在下一次玩耍時知道該去哪裡取需要的玩具,因為他知道這些玩具在哪裡,心裡務必確信。包括修理玩具,孩子觀察到大人充滿愛心地修理玩具,不僅讓孩子體會到東西壞了可以修理的積極正向思維,同時他們對玩具的愛護也將有了新的意義。孩子的玩耍和其他正經事兒之間沒有區別。當我們忽略了細節或者不花時間去確認東西要放到哪裡,怎樣放過去,那麼我們就是在傷害孩子,也錯失了讓孩子更深入發展的機會。

魯道夫·史坦納在《人智學背景下的自我教育》中說:“玩耍的真正教育價值來自於我們對規則、規律以及各種教育理念的忽視,讓兒童自由發展,不受束縛。”

如何滋養孩子的以太體或者生命體

保證良好的節奏節律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節氣更替的節律,白天黑夜、太陽東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週而復始地迴圈往復。自然界有它自身的節律,生命也是有節律的,而且我們的健康狀態也是由天地間的規律所主使。以前的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年都有規律與節奏,長期以往,這些規律就處在和諧的狀態,內化為我們渾然不覺的狀態,健康有規律的生活有助於滋養我們的以太體或者生命體。曼弗雷德·施密特-布拉邦特寫到:“規律就是力量。當我們的時間和生活都安排得很有規律時,力量就自然產生了。”

有節律的生活更能帶領我們去往要去的地方。對於孩子來說,每天的節奏有規律能建立安全感,他們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這能給幼兒帶來舒適感和安全感,感受到溫暖和被包裹。

在一天中,孩子的日常生活的安排鬚是有節奏的,養成良好的節律習慣,在成人的指導和引領下,在每一天的同一個時刻做同樣的事,孩子無意識就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如果孩子過著有節律的生活,孩子將自帶巡航系統,有自信有安全感地去做下一步的事。

要建立良好的節奏,“一致性”很重要,日復一日地重複。例如幫助孩子在晚上7點-8點睡覺,最好是從零開始,都同一時間睡覺,以同一種訊號、形式(例如收拾玩具、洗漱、講睡前故事)開始和完成,長期以往,孩子到點會困,也會主動睡覺。

30年幼兒教育經營的紐西蘭老師,分享慢下來能給孩子更不同的教育

當時的課堂筆記

睡眠的重要性

對於孩子來說,入睡與醒來對應的是出世和入世,入睡時心魂去到精神世界,醒來時,心魂來到物質世界。睡和醒就像呼吸一樣有節奏地切換,睡眠階段是孩子重組和更新的階段,在睡眠中他們處理白天吸收的資訊,並得到休息。恰當時間的午睡也能使孩子獲得休息,睡眠越好的孩子越健康。孩子睡眠是否順利完全取決於白天醒著的狀態。如果孩子睡覺有問題得反觀孩子白天的狀態和環境情況。

關於0-7歲孩子睡眠的時間,新生兒一般需要16小時的睡眠,1歲到3歲需要14小時的睡眠,4歲到5歲需要12小時的睡眠,6歲到7歲需要12小時的睡眠。0到16個月大的孩子白天一般需要三次睡眠,早、中、晚各一次,其中,早上那一覺慢慢靠近正午,從8點到9點到10點到11點到12點,慢慢變成午睡,中午需要2-3小時。

下午3點之後不建議睡午覺,一般午睡時間在2:30-3點結束。3點之後,孩子的肝臟要開始工作。另外,如果3點之後還睡也會影響晚上的睡眠時間,晚上7點到8點就不能很好入睡。

如果希望孩子長大一些能獨自睡覺,需要從小買一個小床睡一邊或者睡籃,慢慢長大後,給他佈置一個專門的睡覺區域,和父母同一個房間或者獨立房間都可以,給這個區域裝扮的很溫馨。如果孩子一直和父母一起睡覺,孩子就無法相信自己可以獨立睡覺。有獨立睡覺的地方的孩子,比長期和大人一起睡覺的孩子要健康快樂,因為他更獨立更自由,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空間。

喚醒沉睡中的孩子也需要注意,我們需要輕輕地非常溫柔地慢慢喚醒還在入睡的孩子。不想醒來的孩子還暢遊在自己的夢境或精神世界中,還不想回到物質世界。可以輕輕拉開一點窗簾、輕輕掀起一點被角、輕輕撫摸他,最後輕輕告訴他:“我們該起床了。”等待他慢慢甦醒。

對於夢遊的孩子,我們需要溫柔地引導他回到自己的床,平靜、輕緩地在他身邊呆30秒後再引導,帶著關愛照顧夢遊的孩子。

如何滋養孩子的星芒體

保證關愛的品質

孩子需要一個情緒穩定的富有愛心的照料者,尤其在孩子頭三年,與主要照料者建立良好、健康的依戀關係至關重要,他們需要和最親近的人建立穩定而深厚的情感關係,同時,也需要和同齡的孩子有自由、自主的互動和連線。當缺乏這些體驗時,孩子友愛的行為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會遭到永久性的破壞。

孩子的內心世界、靈魂和情感發展需要我們絕對的關注。照料者需要身心俱在。孩子能感受到照顧他的人的ego,他能體會到對方是否關注到他,如果用心關注、呵護,孩子能感受到他的周圍是被包裹而溫暖的,他會安心並獲得安全感,同時也能感受到照料者的期望,並與照料者產生共鳴,順從可執行。

給孩子周圍創造穩定、溫暖、富有愛的人際環境對他很關鍵。在現代科技為孩子提供各種機會的同時,它的負面影響也導致了家庭生活、家庭聚餐、以及和同伴互動的缺失。例如,很多成人在陪伴孩子同時也看著手機,身體在孩子身邊,心在手機上;家庭用餐時,成人也看著手機,身心是分離的,身體在家,心卻在手機上或者還在工作上。家庭成員之間面對面的機會下滑,聚餐機會很少,也缺乏家庭交流,愛與溫暖無法持續傳達給孩子,家庭交談機會和溫暖的缺失,剝奪了很多促使孩子成長中的大腦正向發育的積極體驗,從而影響了認知和友善等方面的發展潛力。

思想與情感

對於新生嬰兒來說,嬰兒感覺自己是媽媽的一部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完全共享她的精神生活,在未來的兩三年內這種共享則會逐漸減少。如果媽媽的精神生活是平靜而愉快的,那麼小寶寶也將受到同樣的影響。如果媽媽是緊張而且焦慮的,這也將在孩子身上有所表現。這是一種非常親密的情感連結。而父親的參與也有他不同的影響力,爸爸特有的力量和思想品質與媽媽的交織在一起,父母雙方共同構建的精神力量提供這個孩子特有的成長精神環境。

當我們成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不舒服的情緒就會滲透到整個環境中,會影響到其他成人,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孩子。我們需要為我們的行為負責,我們同樣地需要為我們的想法負責,想法可以被稱為“尚未付諸於實施的行動”,這些想法在孩子面前都無法隱藏。孩子與我們腦海裡的思想和情感有著非常強大的連線。所以,那些相信我們可以在孩子面前隱藏自己的想法、情感和情緒的念頭是絕對錯誤的。

孩子喜歡大人充滿愛心、考慮周全的方式,當大人的想法或情緒帶有內在掙扎或者反感的色彩時,孩子會馬上感覺到。我們可以騙自己,但如果我們相信用一個做作的微笑就能掩蓋自己的負面的想法或情緒時,我們其實是在傷害孩子。小孩子有大人無法理解的一種感知力,或者超自然的洞察力。

照顧孩子這項工作是絕對不允許帶著情緒和帶著評判的。任由反感、同情這樣的情緒出現在孩子周圍或者充斥在我們和孩子的關係中是完全不應該的。這也同樣適用於成人,這種兩極的情緒只會發展出不健康的關係。反感是用力推開、同情是過度拉緊,這都不是正常的相處關係。

用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對待孩子是照料者需要做到的。這樣才能與孩子發展出健康、順利的情感連結。在生命的頭三年,能夠在穩定的關係中得到照料,這種關係是確保孩子成長為情感健康的人的首要條件。

依戀關係

我們把一種很特別的情感連結成為“依戀”(Attachment)。我們對其他人依戀的方式決定了我們之間關係的質量,也決定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和處事方式。我們依戀的風格和模式形成於我們最初的經歷和生命之初那些最早的首要關係之中。

依戀是孩子和他生命中最關鍵的人之間必要的情感紐帶。孩子與父母的親密的建立是影響其一生的,這會決定孩子今後與她的愛人的親密關係以及與其他人的關係。小嬰兒與父母建立依戀關係是其生存的需要,嬰兒天生會尋找依戀關係,他需要被觸控和被關愛,這是成長的訴求。

我們要了解健康依戀(安全感極強的依戀關係)和不健康依戀(沒有安全感的依戀關係)這兩種。擁有健康依戀關係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和發展,並擁有安全感。健康的依戀關係需要父母或主要照料者全身心與孩子在一起,能及時捕捉孩子的需求,非常敏銳地感知到孩子潛在的問題,細緻觀察孩子的狀態。當孩子有需要時第一時間發出訊號,告訴孩子並會及時響應他的需求,建立信任,讓孩子獲得安全感,這樣便可以建立安全感極強的依戀關係,而這種信任和安全感便會轉化到未來的自信心。反之,便會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建議一種沒有安全感的依戀關係,孩子的身心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關於依戀關係的四個階段:

前依戀時期(出生-6周):這個階段還沒有建立依戀關係。

初依戀時期(6周-6~8個月):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引起照料者的反應,對母親有依戀,對照料者有所期待,對陌生人有反應。

依戀關係明確建立期(6~8個月-18個月):開始有分離焦慮,自己信任的照料者不在的話會非常沮喪,這個階段需要照料者在身邊,並開始產生內在聯接。

依戀關係形成期(18個月-2歲):這個階段生長快速,語言能力發展,孩子能夠知道主要照料者會來來去去,但他們知道會回來,產生信任。

3

論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照見真實的我們

我如何學習成為全然的自己?

我是從你瞭解到的我自己。

從你回望的眼神中

我看到了我自己。

從你的聲音裡

我聽見了你看我的樣子。

你就像一面鏡子,我看著你的同時

鏡子裡的人也塑造了我。

我感受著你的擁抱

你的撫摸,

從中我也感受到了

我的姿態,我的肢體。

如果我喜歡,你眼裡的那個我

聲音裡的那個我

觸控中的那個我

我的心就會迴應,就會成長。

在成長中,它會變得越來越強,

直到我看見另一個分離的自我。

那個分離的自我——將反過來

回饋你的愛。

因為你教會了我

我是誰

以及我值得被愛。

父母的自我教育與成長

對於換牙前的幼兒來說,成人的為人對他們的影響是最為重要的。魯道夫·史坦納在《兒童不斷變化的意識》中說:“從本質上來講,對任何階段而言,沒有任何一種教育能與自我教育相比,這一理論已在人智學裡被深刻的認可,它是指透過對週而復始的人世生活進行精神探索所獲得有意識的知識。所有教育都是自我教育的教育。作為教師,我們能做的僅僅是為兒童的自我教育提供一個環境,我們要給予兒童的最好的環境是:以我們自身作為橋樑,是兒童能遵循各自的命運來進行自我教育,這是教師對兒童應有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只能透過對這一事實的不斷成長的意識培養而來。”而作為父母,更是孩子成長的基石,自我教育與成長顯得更加重要,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父母處吸收到的學習到的是言傳身教、是耳濡目染深入骨髓的影響。

在看護幼小的孩子時,自我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在孩子面前我們應該真誠而且正直。我們需要為了孩子,也為了我們自己的內在發展而準備自我提升。在生命的前七年,孩子的學習是透過模仿來實現的,這構成了他整個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人必須值得孩子去模仿。父母的自我成長、積極進取的過程同樣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知道自己是誰是至關重要的。魯道夫·史坦納在《通往更高維度的知識》中提供了八正道的自我教育法,經過Bernie伯納黛特·瑞奇爾的改編在她寫的《為孩子的身心靈創造一個家》一書中表述如下:

星期日:正確的判斷: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也只在深思熟慮之後才做決定。

星期一:正確的語言:只說有意義的話,先安靜傾聽,再對別人發表意見。

星期二:正確的行為:自己的行為不打擾別人,考慮其他一切和整體的利益。

星期三:正確的標準:跟大自然和精神世界和諧相處,生活即修行。

星期四:正確的習慣:不做超出能力範圍的事,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盡力而為。

星期五:正確的回憶:盡最大努力向生活學習,有心向每個人甚至孩子學習。

星期六:正確的觀點:只考慮重要的想法,內心安靜地傾聽,清除所有評判。

另外,Bernie老師伯納黛特·瑞奇爾在她寫的《為孩子的身心靈創造一個家》一書的最後也提供了選自維羅尼卡·凡·杜茵的《治家——一門社會藝術》中使日常生活充滿自由和活力的七個步驟:

第一步是身體健康。健康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定期運動、生活規律、在生活中順勢而為。

第二步意識到自己是整個人類社會的一員,人人平等,沒有誰比別人更好或者更遭。

第三步用積極的念頭、積極的意念對待日常生活中許多糾結的事,這樣往往會有正向的結果。

第四步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有價值、有影響力、獨立的精神存在。我們的自信隨著對自己的瞭解的不斷深入而增長。瞭解自己意味著不但清楚自己的優點,還能接納自己的缺點和失敗。人之為人在於明白自己是不完美的,仍然想追求完美。愛自己才可能愛他人。

第五步能夠堅持自己的決定,又能在必要的時候改變方向,這就意味著要有大的胸懷能夠創造性地不斷去尋找平衡並且保持彈性,從而不失去大的方向。這種態度能讓日常生活中的恐懼和不確定性隨之消退,因為你將創造自己獨特的使命宣言。

第六步對所有的生靈、生命以及我們周圍的世界心懷感恩。感恩的心態為成長和改變鋪平了道路。它能推開大門,幫助我們超越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第七步認識到所有這些心態都使你的靈性更加豐滿。透過努力實踐這七個步驟,就能做到在合適的時間和地方做合適的事情。

Bernie還分享了她總結的其他自我成長和自我護理的技巧:

每天和自然多接觸,有一種病叫做自然缺失症,多親近大自然能滋養我們的身心。

多練習與藝術相關的活動,藝術滋養心魂,比如溼水彩、音樂,藝術具有療愈作用,幫助我們開啟感官,尤其對於中國人很重要。

尊重睡眠,午夜是最佳睡眠時間,早上是最佳工作時間。每個人需要三天連續充足的睡眠才能滿足一週有效率的工作。

學會感恩、祈禱。我們需要與精神世界交流、溝通。不要讓自己花費時間在娛樂享樂之中,比如看電視。也不要讓自己太忙碌於會議和各種約會。

早上走路也很有用,起床時滿腦子的思緒、念頭,透過走路能幫助轉化,能得到啟示,幫助新的一天更好地工作。

自我護理,如果我們不照顧好自己,沒有人照顧我們。學會說“不”,學會拒絕自己不樂意的一切。為自己爭取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畫畫、去圖書館、去散步、靜下來喝杯茶……如果我們自己精疲力盡則無法照顧好孩子。沒有人能為我們自己留出時間,只有我們自己能做到。留出時間做自己喜愛做的事,並有節奏地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