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 由 走遍56民族 發表于 棋牌
  • 2022-09-19
簡介華嚴洞內供奉著一尊北方極為少見肉身佛:本如大師

肉身舍利為何不爛

上方山位於北京房山區境內,是以九洞、十二峰、七十二茅庵而著名的佛教聖地,佛教文化積澱使上方山成為一座歷史文化的寶庫。華嚴洞是山中“九洞十二峰”之一,開發於東漢光武十年,開山祖師華嚴慧晟即修煉於此。華嚴洞內供奉著一尊北方極為少見肉身佛:本如大師。作為佛教華嚴宗拈花法派第40代祖師,本如大師2005年在華嚴祖師洞圓寂坐缸。於2009年正月啟缸,大師完好無損,安詳坐禪如初,面板彈性如常。成為我國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全身舍利。本如大師為何能修成肉身佛?肉身佛又因何不朽?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本如大師,黑龍江人,31歲時投身龍海寺海闊大師門下披剃,號祖妙,法名本如。後隱身鄉里苦修,80卷的《華嚴經》能夠倒背如流。1978年前往五臺山增戒,在東臺頂望海寺那羅延洞閉關。1981年秋開悟,曾身兼東臺和北臺兩臺主持。1997年,本如大師接繼39代影觀空大師,升座成為華嚴宗第40代祖師。1995年,本如大師連續2個晚上受華嚴祖師託夢,為了實現夢裡祖師的安排,本如大師便依據祖師的描述歷經數年,尋到房山境內華嚴洞,來到上方山華嚴洞,隨後又在洞內發現一尊華嚴祖師雕像。夢境得以感應之後,本如大師便放棄了五臺山兩臺主持而來到上方山開壇,修建廟堂主持佛事。2005年1月5日,本如大師圓寂,世壽81。圓寂前,本如大師告訴其弟子:“將其肉身置於缸中,待3年後開缸,必成肉身佛”。留全身舍利於人間。大師自己選的坐缸,沒有經過特殊的處理,甚至連基本的乾燥條件都不滿足,然本如大師大願成就。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山路蜿蜒,七轉八折,拾級而轉,陡然始見華嚴洞!看上去十分的平凡、樸素。小院寂靜安然,兩間房屋依山而建,三面山體一面人工砌成。一間為偏殿,本如大師當年生活及圓寂後坐缸所在;一間為正殿,大師金身像便坐落於此。參訪華嚴洞,本如大師當年睡過的土炕,坐禪、唸佛的地方,無不令人真切的感受到本如大師實實在在的生活和修行。如果內心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慈悲的大願,何來數十年如一日的不動不搖?本如大師在閉關證道中可以達到入定49天境界。早些年,本如大師到東臺時,東臺破爛不堪,他只帶了20斤小米摻雜著野菜,在東臺苦修,每兩日進一餐,直至兩年後有登山居士才被發現。昔時東臺頂為修復寺院道場選領眾,參選僧眾也惟有本如大師坐完21天餓七獲選。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佛教認為,佛菩薩或高僧大德圓寂後,可得舍利。《玄應音義》載:“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別”。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後,其身體經久不爛,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則指高僧大德荼毗後之遺骨。肉身菩薩,就是佛教所說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經》載:“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燻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戒定慧之所燻修,就是佛教對肉身不爛的解釋。我國關於“肉身舍利”,文獻記載中,最早是唐代蘇州重玄寺的高僧智儼。《永樂大典》中說他常誦《金剛經》,忽然一天坐著圓寂,當時正是酷暑,但是肉身不壞。到貞觀七年,寺內僧眾將其身漆塑成像,以便供養。此後,肉身舍利現象在中國不斷出現。著名的肉身佛有禪宗六祖惠能法師(638—713年)、九華山的金地藏法師(696—794年)、臺灣彌勒內院的慈航法師(1893—1954年)等,就地域上來講,陝西、福建、安徽等地均存在著多尊肉身佛,而僅在安徽九華山,有據可查的就有14尊。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的開司偈。大師說法37年,度人無數,臨終談笑自若,說偈坐脫,遺下金剛不壞之身,歷1200餘年不腐不枯。六祖造像就是以六祖慧能的肉身為基礎,用中國獨特的造像方法夾紵法塑造:慧能圓寂前,身披袈裟,雙腿盤屈,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使體內營養和水分逐漸耗盡,最終坐化圓寂。弟子們將其遺體擦洗乾淨,放在兩個蓋密的大缸之中的木座上,在遺體的周圍塞滿木炭,頭腦部位和座下放置生石灰,座上有漏孔。經過相當時間後,內臟和遺體上的有機物腐爛流滴到生石灰上,不斷產生熱氣,水分被吸乾,變成坐式肉身幹體。然後進行塑造,先上香泥,其次加布,再以鐵葉、漆布固頸。夾紵法是塑像的一種方法,它先用泥、草等做成原胎,然後再用麻(布)、絲、綜等裱裹縛纏,再行塗漆。如此經過多次反覆後,再脫去原胎(即將泥、草等取空),最後彩繪描金供奉。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本如大師圓寂前似乎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態,圓寂前一段時間,就開始絕食,每天只喝一點水維持身體,並堅持打坐唸經。本如大師圓寂時,體重很輕,大概只有五六十斤。準備妥當後,弟子們將本如大師的遺體放置在缸內,四周塞滿木炭和生石灰等。本如大師入缸後,弟子們用石灰等封住缸體。風來雲散,時間一晃三年過去。當人們再次開啟缸體時,本如大師依然保持圓寂時的姿態,端坐在缸體內,且沒有任何腐朽的味道。從佛教的角度出發,開缸後能否肉身不腐,跟坐缸僧侶的修行有重要關係。根據多年來為已故僧侶坐缸的經驗來看,能否肉身不腐,也跟他們的胖瘦、圓寂時間有關。一般而言,相比在高溫夏季圓寂的肥胖僧侶,在冬天圓寂的較瘦僧侶肉身不腐的機率更大一些。而上述諸多特點都與本如大師本人驚人地接近。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關於肉身佛因何不朽的問題,如果能跳出固有思維和現代科學劃定的框框,這個謎團很容易就能得到解釋。肉身不腐現象至少到目前為止,皆出自修行中人。修行者一般都是幼時出家,一生淡泊,不嗔不爭,心境超於常人,一生把持著修身養性的信條。另外僧尼中人一生吃戒,每日誦經禮佛,與普通人的生活習慣迥然不同,其身體分子結構也與常人有所區別,唸佛坐禪,全身便投入一種通透空靈之中,人一旦進入這種“入定”狀態中,就類似於冬眠、辟穀,隨之引起新陳代謝的改變,經脈貫通,筋骨幹練,由此也就決定了人骨質肉質的變異,產生物化反應。這也是佛家火化後經常會出現“舍利子”的原因。另外在坐化前大多預知大限將至,一般都十天半月食不沾水不進,腹腸空空,脂肪水分都急劇減少,這為死後坐缸奠定了基礎。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上方山,華北地區近代第一尊肉身佛,因何修成又因何不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