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愛爾維修:為維護公共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這算不算“正義”?

  • 由 讀書廣記 發表于 棋牌
  • 2022-09-19
簡介法國啟蒙思想家愛爾維修道德標準要建立在公共利益之上愛爾維修認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社會可以利用這種本性,讓人們去行善,也可以作惡

員工怎麼維護自己的利益

哲學的物件是人,要服務於人類的生活與公共利益。但有一個時候,哲學把目光轉向了浩瀚的星空和遼闊的宇宙,忽略了人的存在。對此,蘇格拉底嘲笑那些自然哲學家,說他們知曉宇宙的起源,卻不懂得城邦的治理與同胞的權利。為此,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空拉回了大地,把注重自然的“物理”轉變為注重生活的“倫理”,他的弟子柏拉圖則在《理想國》中系統的研究了“正義”。但是,在蘇格拉底以及整個古希臘哲學衰落之後,哲學又一次漂浮到了天空,把天國、上帝和三位一體納入主題,再次疏遠了人類。直達文藝復興帶來人文主義的曙光,培根與笛卡爾才在哲學界發起第二次革命——把哲學從天國再次請回了人間,並且將人類的理智上升為哲學的主要物件,使認識論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

近代哲學具有思辨化的特點,以至於黑格爾曾一度認為道德、倫理、政治不屬於哲學,他把東方的孔子、西方的西塞羅排除出哲學家的行列。費希特也聲稱哲學的任務在於解決認識論問題,有人步其後塵,斷言說

“什麼是哲學?哲學就是認識論。”彷彿只要選擇站在唯物或唯心的一邊就可以宣告完成哲學的任務了。其實,

認識論只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只是一個出發點

。哲學不能只停留在人的認識之上,它還需要繼續探索人的生活。如果說近代哲學的主題是

理智

,那麼現代哲學的主題便是

生存

。這種哲學是從啟蒙運動中孕育出來的。

愛爾維修:為維護公共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這算不算“正義”?

哲學不能搞思辨遊戲,還需要關心人的利益和生活

人的本性自私,只追求個人利益

人是哲學的考察物件,但同時也是其他科學的研究物件。例如,畫家認識人,主要著眼於顏色與形態;生物學家認識人,主要關注組織與結構;文學家認識人,主要把握性格與品德。哲學家認識人,則關注

本性

,研究怎樣使人的本性與生活相協調。

孟子與荀子並不關心人是什麼樣的動物,他們只針對“性善”與“性惡”進行辯論;洛克和萊布尼茲並不關心人的軀體與形態,他們只針對人的天賦觀念來展開辯論——也就說,

哲學所關心的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問題

。人是生來就善良的嗎?抑或是生來很邪惡?人是生來就充滿智慧的嗎?還是從一個白痴開始,逐漸成長為智者?這才是哲學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哲學發展到理性主義的階段之後,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們創造性的回答了人性的問題。其中以

愛爾維修

的哲學最清晰明瞭。

人的本性是什麼?對此,愛爾維修在《論精神》裡解釋說人的一切觀念都來自於感覺。人就像一架機器,感覺是推動它的發條。給予一個快樂的刺激,人就會做出積極的行動;而給予一個厭惡的刺激,人就會消極抵抗,所以說“

人的推動力是肉體的快樂和痛苦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樂、規避痛苦。每個人都愛護著自己的身體,維護著自身的利益,並將這種做法視為立身之原則。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人的本性就是自私自利的

。但自私自利並不等於損人利己,所以人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惡。

愛爾維修:為維護公共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這算不算“正義”?

法國啟蒙思想家愛爾維修

道德標準要建立在公共利益之上

愛爾維修認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社會可以利用這種本性,讓人們去行善,也可以作惡。

例如,有些宗教信仰中會含有許多道德戒律,利用人們渴求庇護和保佑的自私心理,引導他們去積善舉、行功德;又如有些政治黨派,利用人們的自私與愚昧,挑起他們之間的揭發與互害,從而轉移矛盾,保衛政權。法國大革命時,同樣一批人,他們可以是保家衛國的英雄義士,又可以是殺戮同胞的殘暴屠夫。一切只在於社會環境對他們施加了怎樣的影響、怎樣利用了人類自私的本性。

堅持利益原則,就是要尊重人類自私自利的本性,維護好每個人的合法權益。並不是利益原則導致了邪惡,而是有些人利用這個原則來作惡而已。利益原則支配每個人的判斷,在面對抉擇時,人們總是權衡再三,考慮自身的利益是否得到滿足,然後才付諸行動。

道德是什麼東西呢?

愛爾維修說道德不能脫離利益,只有能夠實現公眾利益最大化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那些與公共利益相違反的道德,根本就談不上高尚。例如在封建社會,婦女的貞操被視為一大道德,但是這種道德卻是建立在無數婦女的痛苦之上,違背無數婦女的公共利益,並不是真正的道德,卻被道德家們反覆鼓吹和宣揚,不容許質疑;佛教徒認為殺生是一種惡德,排斥肉食,普通人卻不能認可他們的這種道德標準。道德家們喜歡講究義利之辯,極力要割裂正義與利益之間的關係,彷彿一說到利,就必然會違反義。啟蒙思想家愛爾維修則正好相反,他宣稱:

正義無非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而道德也要以公共利益為最低標準,違背公共利益的行為必然是失德的行為,但失德的行為未必都違背了公共利益。

這樣,愛爾維修既承認自私自利的人類本性,同時又鼓勵人們獻身於捍衛公共利益的事業,實現兩種利益的統一。個人基於人類的本性,在不損人害己的前提下,為自己謀求利益,這種行為無關道德,不受任何人的干涉,而且還要得到法律的保障;個人基於人類的社會性,積極捍衛公共利益,這是一種美德與正義,應得到褒揚和獎勵。一個寬容的社會不僅要鼓勵獻身公益,而且還要認可自私自利,只反對損人利己。如果只認可公益,而反對自私自利,那就會陷入道德綁架的困境。

愛爾維修:為維護公共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這算不算“正義”?

個人利益為什麼要服從公共利益?

愛爾維修的思想是功利主義的雛形,他承認個人利益的正當性,同時又把公共利益提升到了極高的地位。這種思想性在法學上成為

傑里米·

邊沁的立法理論,在經濟學中則是

大衛·

李嘉圖的學說。

在《論精神》中,愛爾維修舉了一個例子,他說:當一艘船在海上長期漂泊,海員們都因食物匱乏而陷入了絕境時,人們決定透過抓鬮的方式來決定哪個人將作為食品被吃掉。在這種情況下,全體人的公共利益與那個抓到鬮的倒黴蛋的個人利益產生了衝突,為此人們還是毫不猶豫地把他殺了,並且吃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行為依然是正義的,因為這種

行為符合公共利益,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這便是一種功利主義的思想。

愛爾維修:為維護公共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這算不算“正義”?

在道德家看來,殺人、吃人終究是非正義的。他們寧肯全船的人都死絕了,也不能容許吃人的行為,這種追求絕對正義的做法難以保證人類的永續長存。而在功利主義者看來,吃人是有時候避免不了的,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必須得這麼做。

問題的關鍵在於怎麼做才能體現公平和正義

,所以才採用了抓鬮這種機會均等的做法,使得人人都可能成為犧牲品、人人也都獲得存活的機會。那個抓到鬮的人應將不幸歸罪於險惡的環境以及可憐的命運,而非同胞的殘忍與無情。

在中國歷史上,這種類似的事情也曾出現,但因缺乏程式上的公平和正義,所以沒有真正實現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反而粉飾了欺凌老弱婦孺的罪行。三國時,袁紹圍攻臧洪,城中的糧草都吃光了,為了“維護”公共利益,臧洪把自己的

愛妾殺了分給將士充飢。在當時,女性的地位極低,根本就沒被當人來看,所以

陳壽、范曄之流都讚歎臧洪的狹義,認可他的行為。到了明末之時,王夫之才第一個提出質疑,他在《讀通鑑論》中說:“

洪以私恩為一曲之義,奮不顧身,而

一郡之生齒為之並命

,殆所謂任俠者與!

於義未也,而食人之罪不可逭矣

”臧洪有兩大罪:一、為了個人的私恩,不惜搭上一城之人的性命;二、他擅自決定愛妾的生死,殺人以食人。不符合功利、也不符合正義。在臧洪之後,唐朝時更有一個愛國的吃人者,那就是張巡。張巡為了守衛睢陽,不惜吃掉三萬老弱婦孺,罪惡滔天,卻被唐朝視為功臣。

功利主義允許在困境下做出犧牲個體的決定,但究竟要犧牲掉哪些個體,則得透過抓鬮、抽籤等公平的方法來決定

。而不是任由某些人、某些團體來決定他人的生死。在著名的“電車難題”中,人們認為功利主義者會

拉動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犧牲一個人來拯救五個人。其實這並不符合功利主義的原則,功利主義者只會透過抓鬮來決定誰是那個被犧牲者,而不會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意指定某個人來做犧牲者。

在功利主義者看來,犧牲個體以保衛全體,這是必要的,但究竟要犧牲哪些個體,得透過公平的手段來決定——人人都可以成為犧牲品,人人都要捍衛公共利益,只有那樣做,才是道德和正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