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抓住語言的萌芽期:按階段引導孩子說話,你做對了嗎

  • 由 大哈和你談教育 發表于 棋牌
  • 2022-09-18
簡介3,語言的發達看母親的努力程度再後,孩子的嘴裡就會出現所謂一句文,以一句話表示各式各樣的意義

萌芽階段該怎麼說

文/大哈

嬰兒的語言發達,分有被動性語言(瞭解別人說的話),與自動性語言(自己說)兩種。走路不穩的時代,以被動性語言為主,但真說是“被動性”的話,容易引起誤解。因為,孩子的腦筋為了解周圍的事物,早已主動地忙著想把它組織起來。

1,

教導東西名稱作語言準備

對嬰兒教導周圍東西的名稱,在促進語言的發達上常有特殊效果。

譬如利用書本,父母指著畫,告訴他名稱,於是孩子隨著成長,開始瞭解狗、消防車、卡車等物品。而在更進一步成長後,只要父母指著畫,孩子就能夠說出東西或人的名稱。

不管如何,母親在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上,責任最大,也最具效果。在嬰兒階段,就要執行“起名遊戲”。

隨時隨地,指著家中的東西說出名字,即使坐在公共汽車中也可指著眼前的卡車、腳踏車、商店等說出名稱。當你帶著孩子到市場時,也可指著麵包、牛奶、桔子、蘋果、香蕉、蛋糕等,告訴他名字。

抓住語言的萌芽期:按階段引導孩子說話,你做對了嗎

2,

語言的起步點

語言的發達,從嬰兒的牙牙學語開始。

而一過這時期,就開始說出模仿大人聲音或有抑揚頓挫的各種語音來。而且進步核快,使人覺得幾乎和大人並無兩樣。這個時候,你必須不再猶豫而使用嬰兒語言,象做真的會話般跟嬰“交談”。

這是很快樂的時刻,因為正在幫助嬰兒語言的發達。

抓住語言的萌芽期:按階段引導孩子說話,你做對了嗎

3,

語言的發達看母親的努力程度

再後,孩子的嘴裡就會出現所謂一句文,以一句話表示各式各樣的意義。

例如“哪,嘟(來了)”“高,高(抱我上去)”“抱,抱(到外面去)”等。使用如此簡單的“隻言片語”,就能溝通彼此的意見,為人父母者能不被感動嗎?專家們指出,到1歲半左右,就會開始使用脫離嬰兒語的清楚字句了——從3。4句到100句,而有相當大的個別差異。有時也很自然地說出二句文的“我要看”、“媽過來”、“我要糖果”等較為複雜的話來。這個時代結束後嬰兒語言的發展程度,受到母親的教導,以及透過語言跟嬰兒玩耍的多寡而定。

沒有一個人能比做母親的人更勝任語言的老師!

家庭必須要成為嬰兒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的探險地,以及能夠學習的“學校”若是這個啟蒙知識的“學校”有個好老師的話,可算是十分完美了。所謂“好老師”,就是父母呀!

抓住語言的萌芽期:按階段引導孩子說話,你做對了嗎

4,

不行

的時候

我們事先要知道,對剛會走路的嬰兒,什麼是好的管教法,什麼是不好的管教法。

尤其要避免的是家中擺滿了價值連城又極脆弱的古董,逼得父母時常要說“這不能拿“,“那不能動”,把適於大人的環境強制嬰兒接受。下面是個典型的例子。有一個母親帶著7歲的女孩去看病,同時也帶了一個18個月的男孩。當醫師診斷女孩的時候,這位母親與剛會走路的小男孩,待在侯診處。很遺憾內,這個母親並沒有為小孩在無聊的等待時間內,安排任何遊戲。

此時剛好是夏天,而且走路約5分鐘就可到海灘。但這位母親並沒有想到要把小孩帶到海灘去作快樂的玩沙嬉水。

抓住語言的萌芽期:按階段引導孩子說話,你做對了嗎

這位母親大概認為在候診處看雜誌的時候,她那18個月的嬰兒也會跟著安靜地坐下來。事與願違。在女孩給醫生診斷的1小時裡,待在候診室外的母親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嬰兒吼叫著:“不行啊!”換言之,這位母親等於在管教著:“什麼都不能自動地進行!必須安靜地坐下來,不許探險周圍!”對走路東倒西歪的嬰兒,當然也有非說“不行”的時候,但這應該只限於對火、電等,具有真正威協和生命危險時才能大聲叫“停”。我們有必要向嬰兒說明:“不行,火爐的火燙啊!”“不行,這會電死人的!”“不行,跑路跌倒會受傷啊!”

這樣做,就會讓孩子對特定的東西,譬如火爐、電氣插頭、電線等產生戒心,而不要灌輸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全都採取規避的態度才好。

抓住語言的萌芽期:按階段引導孩子說話,你做對了嗎

5,

利用情緒轉變法

情緒轉變法是對付孩子埋首於大人不喜歡事情時的最佳方法。

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容易轉變情緒,而集中某一種事情的時間非常短,這對父母來說也許是一件可喜的事。如果孩子接觸危險時,你說:“好啦,到這邊來。媽給你看一件好東西。”即可把注意力引開而轉變孩子的情緒。

6,

跌倒也不必大驚小怪

走路不穩的嬰兒,因行動非常活潑,一定會有跌倒翻潑的記錄。做一個家庭的良好教師,對這種必有的現象不要過分地渲染。當每次跌倒時,若沒人跑過去抱起來的話,孩子是會自己爬起來的。

誰都不必擔心稍微跌倒或碰撞,對孩子就會造成失意與挫折。相反地,他們把跌倒已視為每天探險生活的一部分而可以自行處理,另一方面也培養出更大的自信心。

抓住語言的萌芽期:按階段引導孩子說話,你做對了嗎

7,

體罰仍嫌太早

很不幸的,有一部分母親仍在嬰兒走路不穩的時代,就採取體罰的管教方式。

其實除了非常特別的2、3案例外,沒有必要敲打2歲以下孩子的屁股。如果嬰兒一定要從人行道闖上汽車道,就別無他圖而須狠打一頓。但把家庭佈置成適合孩子的環境,或使用情緒轉變法,或以擁抱代替打罵,就能很靈活地處理管教孩子的行動。

體罰是對較大兒童才實施的,絕不是在剛會走路時代就開始執行。如果你無法忍住怒氣,又喜歡體罰的話,你就有必要去看精神科醫生了。

抓住語言的萌芽期:按階段引導孩子說話,你做對了嗎

其實,在許多打孩子屁股的母親中,最主要的理由是:把嬰兒的行為看成有意識的破壞行動。

譬如看到孩子從書架取下書便撕破,不少母親就認為這個孩子是多麼地野蠻、粗暴!但,絕不是。若是一個4歲孩子,也許這是反抗性的破壞行為,但對走路東倒西歪的嬰兒來說,撕破書本的行為,只是想要知道什麼是書本的科學性調查的一部分而已。不但把書撕破,而且還會把撕下的紙張放進口中,咬住不放。父母不能把孩子探險環境的正常行為,視為反抗性行為。

總之,對剛會走路的嬰兒認為很值得做的事,我們不能輕易的以體罰處理它。

結語:

我們都聽過狼孩兒的故事,在適當的年齡孩子沒有受到人類語言的刺激,長大以後便很難再獲得人類的語言功能。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對於孩子的語言教育應該從小就抓起來。

所以廣大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語言的萌芽期,在不同的階段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孩子說話。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點贊和轉發。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