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 由 財智無界 發表于 棋牌
  • 2022-09-07
簡介可比公司公開的財務和非財務資訊(如年報和招股說明書,業績展示材料,公司財報電話會議實錄,券商研報,行業新聞等)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需要跟業務人員同頻對話,跟著業務同事出差拜訪客戶和供應商,參加行業展會,瞭解宏觀(宏觀經濟背景)、中觀(行業空

分析競爭對手從哪幾方面分析

商場如戰場,狙擊對手是頭等大事。狙擊對手中,資訊情報是關鍵。對手布了什麼局,用了什麼招,找了什麼人,在哪裡發力,如果我方都不清楚,則如同“盲打”。

蒐集情報誰去搜集?怎麼蒐集?財務在其中如何聯動發力?今天我們來談談透過對手公佈的財報,財務出擊的方法與步驟。

基準分析即對標分析,也稱標杆管理(benchmarking),是比較企業和競爭對手的業績,包括單個或多個具體活動,系統或過程的比較,以明確自己在競爭對手中的排名地位和差距,加強管理改進,提高競爭力。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分析的目的是解決問題

X公司是一家大型製造業公司,小張在X公司財務部做財務分析工作。

最近X公司在做五年戰略規劃,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最佳化戰略決策,戰略部牽頭了對標分析工作,財務部配合。

財務部王總把這項工作交給了小張,小張花了一天時間做了以下分析。(A公司是行業龍頭老大,X公司收入規模與B公司相當)

小張興奮地向財務部王總彙報:“王總,分析結果出來了。“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1.業務發展

儘管X公司收入增長率和淨利增長率較高,但收入、利潤、淨資產質量不佳;原因是今年新籤合同較少導致預收款少,同時應收賬款回籠較慢,導致經營性現金流較差。

2.成本管控

X公司毛利率,其他收益率拉低了淨利率;

毛利率低一方面是佔收入比高達40%的甲產品毛利率在可比公司中較低,低於行業平均1%;另一方面是毛利率較高的丙產品佔總收入的比例5%,而A公司、B公司該比例分別為10%,8%。

3.營運效率

X公司應收賬款週轉較慢,主要是應收賬款中的短期合同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達8%,高於A公司的6%,B公司的5%;

4.可持續發展

公司新籤合同較少,而C公司發展強勁已達到XX億元,如果C公司的新籤合同在20XX年均轉化為銷售,可能在20XX年進入第一梯隊。”

王總皺了皺眉:“所有指標都列在一張表上比較直觀,但對標分析的工作如果到此為止,那就僅僅停留在了表層。

分析的目的不僅是發現問題,這只是第一步,發現了之後要解決問題,至少要為解決問題提供有效的參考,這才是對標分析在經營管理中的價值。

可以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開啟分析,而不只是停留於指標的計算。”

以下以毛利率和研發費用分析為例,展示對標分析應該怎麼做。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解剖對手,尋找降本突破口

王總:你覺得毛利率怎麼分析?

小張脫口而出:透過報告附註可以看各家公司每塊業務收入的構成差異,每塊業務的毛利差異。

X公司甲產品的毛利低,是售價低還是成本高。成本中是物料高,還是人工高,製造費用高。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經過一頓猛如虎的excel操作,將各家公司毛利率的計算保持在同一口徑上,小張發現,X公司甲產品毛利率低,主要是成本中的物料成本偏高,物料成本佔售價的比例達75%,高於可比公司1%。由於B公司甲產品的毛利率是最高的,小張對B公司和X公司甲產品展開了分析。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王總:甲產品各部件成本佔售價的比例不夠直觀,可以把金額列出來,X公司各部件成本比B公司高多少。

每一種部件的生產模式是自研生產,代工貼牌,還是直接找供應商採購的;B公司和X公司的各部件技術路線是否一樣;B公司的物料成本比X公司低,是物料重量低,還是噸單價低。

小張分析了部件(1)-(6)的成本,發現這六大部件佔據了甲產品80%以上的成本。X公司單臺甲產品物料成本比B公司高100萬元,主要是構成的六種部件比B公司高145萬元。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X公司和B公司部件(1)均為外購,X公司的重量比B公司高5%,但X公司的噸單價比B公司高25%。

透過向技術工程師,採購經理,銷售經理瞭解,發現設計環節和商務談判環節都有改善空間,找到了以下降本路徑:

技術方面,研發該部件時讓供應商充分參與,吸引設計上的降本創意,畢竟產品成本的70%-80%都是在開發設計階段決定的,設計決定了該產品成本的先天特性;

商務方面,一是提前鎖定大宗商品價格;二是透過網際網路+的方式,發起設立材料網,與同行組團採購,用別人的量降我的本,合作共贏;三是加大付款條件折扣使用力度,在資金富餘的情況下減少承兌比例,準時付款,讓供應商在價格上折讓。

具體執行時,

技術方面

讓供應商充分參與設計上的降本創意,已最佳化產品設計制度體系流程中,甲產品的部件(1)由技術工程師設立了技術降本項,採購、銷售、物流、財務等聯合評審,透過在不影響效能的情況下去除某冗餘物料,實現了減重2%,單臺甲產品部件(1)實現降本5萬元。

商務方面:

a)與供應商Q簽訂了鎖定成本的戰略合作協議,但畢竟比可比公司慢了半拍,鎖定的價格是偏高的;

b)與同行組團採購,這個行動項就被採購部趙經理吐槽太理想,原因一是需要上級公司管理層的支援,二是需要配備完備的資訊化系統以支援組團採購巨大的資料量,三是需要建立健全組團採購管理制度,對採購全過程進行監督;

c) 加大付款條件折扣使用力度,部件(1)的供應商P和供應商Q都是大國企,資金富餘,所以這點行不通。但這段時間小張已深入採購部內部,並且憑藉自己從隔壁資金組掌握到的各家供應商的情況,得知其他部件的五家供應商資金鍊並不穩健,讓採購部負責這些部件的策略採購與供應商談談減少承兌比例,準時付款,讓供應商在價格上折讓,合作共贏。最終真有三家談妥達成共識,共實現了30萬元降本。

看著做對標取得的成績和不盡如人意的結果,小張既開心又挫敗。

王總:取得了這些成績已經不錯了。組團採購不是某個部門就能決定的,需要集體決策,量化這件事的收益和風險。採購說的話,聽聽就可以了。

目前在做的是X公司和B公司就單臺甲產品物料成本的對比。研究毛利率,更長遠的視角,可以看A公司、B公司、C公司、X公司同類產品近三年毛利率的趨勢變化,X公司的變化趨勢是否與可比公司一致。

另外,上游供應商在我們毛利率向好的時候,毛利率在上升還是下降;下游客戶在我們毛利率向好的時候,毛利率在上升還是下降;進一步地,分析供應鏈上是否有整合的空間。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研發不僅看費用,

更看成果和效能

王總:X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在可比公司中較高,你認為可以怎麼分析?

小張:可比公司都披露了研發費用的構成明細,可以分析明細構成佔比,每項費用佔收入的比例。

王總:那如果要分析研發的效能呢?

小張卡頓了。他回到座位上仔細研讀了各家公司報告,發現有些公司有披露報告期新增發明專利申請與授予數,研發人員人數,於是做了以下分析: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注:百萬研發薪酬新增發明專利申請數=新增發明專利申請數/研發費用中的職工薪酬(百萬元),百萬研發薪酬新增發明專利授予數=新增發明專利授予數/研發費用中的職工薪酬(百萬元)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注:技術人員人均人工成本=研發費用中的職工薪酬/技術人員平均人數;

小張:從研發成果來看,X公司新增發明專利申請數和授予數均低於A公司和B公司,X公司百萬研發薪酬新增發明專利授予數低於B公司40%,單位研發投入的產出較少。這些與X公司技術人員較高的人均人工成本是不匹配的。

王總:研發成果,除了看發明專利申請數與授予數,還有其他指標可參考嗎?做對標需要有較多的延展視角,三張報表專案之間的勾稽關係。現在看研發費用,不能只盯著利潤表“研發費用”一個專案,其他專案跟研發是否有關係;跟資產負債表某些專案是什麼樣的聯動關係?

小張發現,利潤表“其他收益”專案中有一部分是研發活動的政府補助,於是把這塊擇了出來,並計算了每個專案的政府補助餘額。可比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無形資產”有披露專利及專有技術、土地、特許經營權等明細,把無形資產中各分項的金額和構成畫了出來。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小張暗自竊喜,我的資料會說話:王總,圖形就能說明問題了。

從研發成果來看,X公司新增發明專利授予數和百萬研發薪酬新增發明專利授予數較低;從與政府的合作收益來看,X公司與政府的合作收益比A公司、B公司分別低85%,40%,單位研發投入獲取的政府補助較少。

這些與X公司技術人員較高的人均人工成本是不匹配的,所以…額…所以X公司是否要考慮技術人員降薪或裁員?

王總:直接根據這個分析結果得出降薪或裁員的結論太過武斷。可以看下A公司和B公司政府補助是產品研發專案還是技術研發專案?人工成本這塊,你看一下每家公司銷售、管理的人均人工成本,把結論和資料底稿發給HR的李總。

小張從王總辦公室出來,投入了人均人工成本的計算。這不比較還好,一比較嚇一跳。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A公司的管理人員人均人工成本特別高;C公司的管理特別低,銷售特別高,銷售人員人均人工成本是管理的4。3倍。

發給HR李總沒多久,就接到了人事小錢的電話,小張和小錢坐在一起討論了資料來源,發現兩個問題。

一是各地平均工資水平不一樣,上海的平均工資水平是不能跟內蒙比的,需要根據各家公司所在地工資水平對人工成本摺合到同一口徑;

二是A公司、B公司、C公司披露的報告中的人數,只是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在職員工人人數(如下表1),而非所有合同工人數,“主要子公司”就留下了很大操作空間,可比公司可以自己判斷哪些是主要子公司。小張將困惑跟王總一一道來。

表1 某上市公司披露的員工情況

王總:人員效能分析就留給HR分析了,他們可以獲得資料來源對人員的效能做趨勢分析和對標分析,根據分析出來的資料結果做決策。

點,可能是三人工作兩人做;線,可能共享用工;面,可能中臺化模板化;體,可能是靈活用工平臺了。前面的毛利率分析也一樣,點,尋源比價;線,組團採購;面,更改技術設計;體,設定標準,整合產業鏈和供應鏈。

小張:這簡直就是思維的破局,點,線,面,體,每一步創造的價值與前面一步相比都是指數級上升的。

王總:是的。這做對標,一步到達“體”的應用是不可能的,先把點和線的做好。先有一個總體的概述,再就某幾個點不斷地深挖。

某些指標,不僅要看當年的,也要分析最近幾年的趨勢變化,這兩塊分開來分析;不僅關注比率等相對值,也要看金額數量人均等絕對值。去戰略部看下他們的分析進展,資料化分析現狀,一步一步來,找到最適合X公司的方式。

小張不禁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個插圖information-insight-impact,從整體性的角度看待對標,把眼前瑣碎的碎片資訊information和其他碎片聯絡起來。

當更多碎片被逐一拼接起來時,會有一些洞見insight;當到達“體”的應用,透過生態的打造,在已有的面上擴大競爭力,樹立行業壁壘,這就是影響力impact了。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財務出擊:如何深度分析對手資料,構建戰略決策力?| 財智乾貨

財務要做

企業資訊官

1。   財務面對的不只是報表報告,還有我們的真正使用者——經營者和管理者。

價值的體現,關鍵在於對業務目標和模式的理解,將發現的問題進行量化,拆解到不能再拆解為止定位問題,並與業務一起討論,探知數字背後的規則或不規則的業務故事,找到突破點。

關注給到業務的資訊是不是他們真實需要的資訊,他們是如何運用的,是否有成功落地執行;如有成功落地是如何落地的,沒有成功是哪裡不成功,遇到了什麼卡點,財務可以提供什麼支援。

2。   做對標,並不是只研究行業最佳實踐。

有的公司毛利率高,但淨利率並不高,可以分析最近幾年淨利率的趨勢,是一直都低,還是隻是當年低,與行業趨勢是否一致;如果某項費用高,最近這家公司有什麼新動向是否在佈局新業務。

對競爭對手有全方位的瞭解,避免選擇偏見。

3。   做對標,是為業務賦能的一種途徑,站在後天看昨天,決定今天要做什麼和怎麼做的佈局思維。

可比公司公開的財務和非財務資訊(如年報和招股說明書,業績展示材料,公司財報電話會議實錄,券商研報,行業新聞等)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需要跟業務人員同頻對話,跟著業務同事出差拜訪客戶和供應商,參加行業展會,瞭解宏觀(宏觀經濟背景)、中觀(行業空間與天花板、行業所處階段、競爭格局)、微觀(公司商業模式及護城河、股權結構和核心運營團隊、戰略是否有重大調整或新開業務線,業務和產品)。

如有條件,找到不同角度的相關方進行交叉驗證。整合多方面的資訊,看到全域性的機率會大一些,可能挖到本質問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