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 由 圓明園遺址公園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28
簡介揚州鹽商總管黃瀠泰(至筠1770-1838)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建造“個園”,蓄有家班,伶工多達二、三百人,其戲箱值銀二三十萬兩,演《琵琶記·賞荷》和《浣紗記·採蓮》,就是與荷花節有關的崑腔戲目

茜世珍葆這個要多少錢

點選上方“圓明園遺址公園”可以訂閱哦!

06

“荷花節”起源的人物故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荷花與蓮子是愛情的象徵,故“荷花節”的起源與歷史上的浪漫愛情故事結下不解之緣。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曰“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一般認為“蓮子清如水”是“憐子情如水”的諧音,表達採蓮女愛憐男子、柔情似水的情思。《琅嬛記》捲上引宋無名氏《謝氏詩源》載:

“漢有女子舒襟,為人聰慧,事事有意,與元群通。嘗寄群以蓮子曰“吾憐子也。”群曰“何以不去心?”使婢答曰“正欲汝知心內苦。”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年代最早的美女中,西施被認為是荷花神。李白《西施》形容其美貌“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顏。”明代文學作品中把西施採蓮與太湖遺蹟聯絡起來,如餘邵魚《周朝秘史》“吳王西子游八景”載:“(吳王夫差)又令王孫雄於靈巖山筑西施臺,開玩花池,闢採香徑,鑿碧泉井,建館娃宮,遂摯西施,遊於八景。”明馮夢龍(1574~1646)《東周列國志》“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載:“今靈巖山南望……有采蓮涇,在郡城東南,吳王與西施採蓮處。又於城中開鑿大濠,自南直北,作錦帆以遊,號錦帆涇。高啟詩云:‘吳王在日百花開,畫船載樂洲邊來;吳王去後百花落,歌吹無聞洲寂寞’。”《袁中郎全集·序一》載“公安派”重要成員江盈科《序錦帆集》曰“錦帆涇者,吳王當日所載樓船簫鼓,與其美人西施行樂歌舞之地也。”明盧熊《蘇州府志》“錦帆涇,即城裡沿城壕也,相傳為吳王錦帆以遊。”清俞樾(1821~1907)撰《十二月花神議》有“司花女神·六月蓮花”條曰:“以西子為蓮花女神,以吳下錦帆涇有西子採蓮故跡也。”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南史·齊紀·廢帝東昏侯本紀》:“(東昏侯蕭寶卷)又鑿金為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後世因以“金蓮步”稱美人步態。唐李商隱《南朝》:“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後蜀毛熙震《臨江仙》:“纖腰婉約步金蓮。妖君傾國,猶自至今傳。”宋以後女子纏足,遂以“三寸金蓮”稱之。

與荷花有關的愛情故事,一般顯示女主人追求愛情的主動性和勇敢精神。唐代徐堅(659~729)《初學記》卷十九“人部下·美丈夫第一”引南朝宋劉敬叔撰《異苑》曰:“鄢陽陳忠女名豐,鄰人葛勃有美姿。豐與村中女共聚絡絲,戲相謂曰‘若得婿如葛勃,無所恨也。’”馮夢龍《情史類略》卷三“情私類·晁採”引元人撰《賈氏說林》詳載此事:陳忠有女,名豐。鄰人葛勃,有美姿。豐與村中女子戲相謂曰:“得婿如葛勃,無恨矣。”自是豐與勃屢通音問。七月七日,豐以青蓮子十枚寄勃。勃啖未竟,墜一子於盆水中,明旦開並蒂花云云。自此鄉人改雙星節為雙蓮節。陳豐“得葛無恨”的典故,是有關“並蒂蓮”的最早的愛情故事。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白居易(772~846)著《長恨歌》描寫唐明皇思念楊貴妃“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楊貴妃名“玉環”,後有好事者編撰出“玉環”變幻“白蓮女”的故事。宋孫光憲(901~968)《北夢瑣言》卷九“白蓮女惑蘇昌遠”載:唐中和(881~885)中,有士人蘇昌遠,居蘇臺屬邑,有小莊,去官道十里。吳中水鄉,率多荷芰。一日忽見一女郎,素衣紅臉,容質絕麗,閱其明悟,若神仙中人,自是與之相狎,以莊為幽會之所。蘇生惑之既甚,嘗以玉環贈之,結系殷勤。或一日,見檻前白蓮花開,敷榮殊異,俯而玩之,見花房中有物,細視之,乃所贈玉環也,因折之,其妖遂絕。後世因把荷花又叫“玉環”。

“荷花神”的最終定型,由清末名士俞樾(曲園)一舉敲定。他在著名的《十二月花神議》一文中把花神分為司花男、女神兩類,進而又分原議、議定兩種,其荷花男神原議為周敦頤(字茂叔,著《愛蓮說》),議定為王儉;荷花女神原議為西施,議定為晁採。茲引述其原文,以供參考:司花男神……六月蓮花:王儉。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原議以周茂叔為蓮花神。然茂叔從祀尼山,未可以花神事之。《南史·庾杲之傳》:王儉用杲之為衛將軍長史,安樂侯蕭緬與儉書曰:“盛府原僚,實難其選,庾景行泛綠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人以入儉府為蓮花池,故緬書美之。韓偓《寄河南從事》詩云:“蓮花幕下風流客”,趙嘏《寄桂府楊中丞》詩云:“一從開署芙蓉幕”,並稱述此事以為美談。然則蓮花之神,無以逾儉矣。他若謝靈運,有“初日芙蓉”之目,然是論詩,非事實也。至於六郎狐媚、遠公緇素,雖有涉於蓮花,諒無關於祀典。

司花女神……六月蓮花:晁採。原議以西子為蓮花女神,以吳下錦帆涇有西子採蓮故跡也。然自梨園傳唱其事久,化雅而為俗矣。考唐大曆中,有女子晁採,小字試鶯,少與鄰生文茂約為伉儷。及長,茂寄詩通情,採以蓮子達意,墜一於盆,開花並蒂。母聞之嘆曰:“才子佳人,自應有此。”遂以採歸茂。此事絕豔。欽定《全唐詩》載之而世罕知者。今奉作花神,不特為蓮花添一佳話,且亦搜賢採逸之盛心也。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俞曲園在蓮花男神議中提到的“六郎狐媚”、“遠公緇素”是兩個典故。“六郎”是武則天男寵(面首)張昌宗。《舊唐書·楊再思傳》:“(張)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見寵幸,再思又諛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蓮花;再思以為蓮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蓮花也。’其傾巧取媚也如此。”張昌宗排行第六,故稱“六郎”,後世用為詠蓮典故。宋陸游《荷花》詩:“猶嫌翠蓋紅妝句,何況人言似六郎。”明徐渭《紅佛桑》詩之一:“都爭茜頰堪千鎰,誰問蓮花似六郎”。魯迅《秋夜有感》詩:“何來酪果供千佛,難得蓮花似六郎。”相傳北京海淀區有地名“六郎莊”就因種植荷花得名。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遠公緇素”指晉代廬山東林寺高僧慧遠(人稱遠公),與劉遺民等僧俗十八賢結社修唸佛教淨土宗,因寺池有白蓮,故號“蓮社”,又稱“白蓮社”。“緇素”指僧俗兩眾,僧徒衣緇,俗眾服素,故稱緇素。(宋道誠《釋氏要覽》;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蓮花女神晁採小傳見於清初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編纂的《全唐詩》卷八百:晁採,小字試鶯。唐代大曆時人,少與鄰生文茂約為伉儷,及長,茂時寄詩通情,採以蓮子達意,墜一於盆,逾旬開花並蒂。茂以報採,乘間歡合。母得其情,嘆曰:‘才子佳人,自應有此。’遂以採歸茂。詩二十二首。

明湯顯祖(1550~1616)《豔異編續集》卷四有《晁採外傳》兩千餘言,馮夢龍(1574~1646)《情史類略》卷三“情私類”有《晁採傳》千餘言,皆踵事增華,將漢女舒襟“憐子心苦”、南朝陳豐“蓮生並蒂”等情節移花接木,一併演義,並記有晁採與文茂互贈詩文,影響甚巨。

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卷六載:六月廿四日為觀蓮節,晁採與其夫各以蓮子相饋遺,有人扶乩叩問晁採此舉為何由?晁採降壇賦詩云:酒罈花氣滿吟箋,瓜果紛羅翰墨筵;聞說芙蕖初度日,不知降種自何年?

袁景瀾評曰“蓋嘲其無所本也。”有學者研究晁採其人及詩不見於元以前記載。“試鶯”見於《琅嬛記》所引《真率齋筆記》、《謝氏詩源》、《玄散堂詩話》、《採蘭雜誌》四則,所戀者為宋遷而非文茂,《玄散堂詩話》稱其為“貞觀中事也。”“真率齋”是元趙孟頫(1254~1322)的齋名,《謝氏詩源》、《採蘭雜誌》為宋無名氏所作。《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九十一“《文選音義》”條:“《元散堂詩話》‘試鶯以

朝鮮

原繭紙作鯉魚’云云,此出龍輔《女紅餘志》。案錢希言《戲瑕》,明言《琅嬛記》、《女紅餘志》諸書皆桑懌依託。”又《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三十一載“《琅嬛記》三卷(兩江總督採進本),舊本題元伊世珍撰,……錢希言《戲瑕》以為明桑懌所偽託,其必有所據矣。”由此可見“試鶯”的故事起於宋元,明清以後與晁採故事混合。幾經演繹,蓮花女神晁採的愛情故事,更加豐滿和美麗動人,幾可稱為東方愛神。經過晚晴名士俞曲園議定,晁採坐實為荷花女神。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三十“子部四十·雜家類存目七”載:“《晁採館清課》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明費元祿撰。元祿字學卿,鉛山人。鉛山之河口有五湖,其一曰官湖,即晁採湖也。元祿構館其上,因以為名。是書皆記其館中景物及遊賞閒適之事。”其地名“晁採湖”疑與蓮花女神晁採有關。

濟南大明湖北岸有一“藕神祠”,據民國《續修歷城縣志》載,清同治年間濟南幾位文人聚會藕神祠,推戴濟南宋代女詞人“婉約派”才女李清照(易安居士)代替原來的藕神。與會者符兆綸作《明湖藕神祠移祀李易安居士記》曰“風日轉清,煙波愈闊,綠荷萬柄,盪漾水面,舟往來穿花中……此中疑有詞女才人,呼之欲出也。湖側舊有屋一楹曰‘藕神祠’,不知所祀何神。神像久毀,同人以湖山佳麗,主持宜得其人,因以易安居士代之。”從此李清照獲得“藕神”的美譽。

07

“荷花節”傳入北京

清代開國元勳睿忠親王多爾袞的第十一世嫡孫金寄水(1915~1987)號稱“末代世子”,所著《王府生活實錄》“六月廿四荷花生日”條載:“荷花生日”本為江南舊俗,蘇州尤其盛行。在一些記述京都歲時活動較為詳細的古籍中,均不曾記述“荷花生日”。《北平歲時志》和《北平風俗類徵》等近代專輯,關於“荷花生日”也隻字未提。大約在乾隆初年,信郡王福晉佟佳氏(金寄水的六世祖母),從南方請來一位女畫家、崑山人冷吟居士,把蘇州極為熱鬧的“荷花生日”活動介紹給了佟佳氏,還給佟佳氏繪製一幅以荷蓮蕩為背景的《行樂圖》手卷,並畫了十二幅冊頁,內容都是畫蘇州荷花生日即景,極為生動豐富。從此睿親王府就興起了慶祝荷花生日的習俗,相傳不衰,直至1924年王府解體始止。

上引金寄水先生所述,實為一家之言。筆者認為“荷花生日”習俗傳入北京可能與蘇州崑曲北傳有關。崑曲由元顧堅創“崑山腔”開始,至明嘉靖間經崑山人魏良輔革新,初只行於吳中,明末清初流傳至各地,京城尤盛。清尤震在其《玉紅草堂集·吳下口號》中雲:“索得姑蘇錢,便買姑蘇女。多少北京人,亂學姑蘇語。”(見《清詩紀事初編》)清代蘇白與京白,成了北京官場的時尚語言。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康熙年間,蘇州織造兼兩淮巡鹽李煦(曹雪芹至戚),在蘇州買了幾個女孩子,教成一個戲班,“報效”給康熙皇帝享受(《李煦奏摺》)。乾隆年間,江南織造鹽政等官,“指稱內廷需要優童秀女,有廣購行覓者”,並有“勒取強買等事”(乾隆元年五月“上諭”)。清宮戲班有“蘇州優伶”(《清宮史略》)。《燕京雜記》載:“優童大半是蘇、揚小民,從糧艘至天津,老優買之,教歌舞以媚人者。”

乾隆帝六次南巡,揚州鹽商在兩淮鹽務衙門統領下,先後組織了雅部昆班和花部亂彈等戲班,以備接駕時供奉獻劇。揚州鹽商總管黃瀠泰(至筠1770-1838)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建造“個園”,蓄有家班,伶工多達二、三百人,其戲箱值銀二三十萬兩,演《琵琶記·賞荷》和《浣紗記·採蓮》,就是與荷花節有關的崑腔戲目。《日下看花記》卷二記載蘇班最著者集秀部的藝人“三林,姓王,年十六歲,蘇州人,集秀部。此部初自南來,聞風者交口讚美,則旦色之佳,有以動人也……觀其演《賞荷》,則幽嫻貞靜。”

可以說清初以降,崑腔成為流行時尚,欣賞崑曲成為貴族、官僚以及富商炫耀身份、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在這種背景下,崑曲戲目傳入宮廷是很自然的。清宮演戲主要有《月令承應》、《法宮雅奏》、《九九大慶》以及連臺本戲等幾種形式。乾隆皇帝首倡《月令承應》戲,其中“節令開場”的崑腔戲目,就有“賞荷承應”:《玉井標名》、《御筵獻瑞》。我們認為,由於崑曲發源於蘇州,隨著“賞荷”類崑腔傳入京城和清宮,“荷花生日”的習俗因之傳入北京。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圓明園北部偏西有“芰荷香”一景,建於雍正年間。此景得名於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詩:“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乾隆中葉,每當荷花盛開之際,乾隆帝總要特意把他母親孝聖皇太后從暢春園接來“芰荷香”觀賞荷花,乾隆十四年至三十六年間共有20次。考慮到乾隆帝首倡《月令承應》戲的事實,我們認為荷花節傳入北京的時間當不晚於乾隆初期。這與金寄水先生記述乾隆初年崑山人冷吟居士將“荷花生日”介紹給佟佳氏的年代是相符合的。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荷花冰淇淋已經正式開售啦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售賣點:

原管理處商亭、御水坊、明春門商亭、荷花基地商亭、藻園門商亭。

售價:

15元/支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溫馨提示

現正值圓明園第二十四屆荷花節,請大家文明遊園,文明觀賞,勿採摘荷花、荷葉、蓮蓬,共享圓明園美景。

[攝影]

安 妮

苗 松 奇

[編輯]

趙 磊

話圓明 | “荷花節”考——從圓明園荷花節說起(下)

公眾號

ID:

yuanmingyuanpark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就請點選右上角選擇傳送給朋友或者轉發到朋友圈。您的支援和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喜歡就請

關注

我們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