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喚醒:通往自由之路

  • 由 叮噹暢談吧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11
簡介其實,哈耶克的重點並非只是遣責希特勤、斯大林式的極權主義的危害,也並非只是從經濟學原理方面考證市場經濟的優越,在他的另一部書《致命的自負》裡,哈耶克指出,政府採取計劃經濟的模式干預市場的行為表面上看起來會“立竿見影”,但卻如同打開了潘多拉之

烏托邦的理想主義者是什麼意思

(每當你感覺到內心有任何變化,你要做的就是放鬆自己,不要抗拒,不要評價,不要情緒化。此篇曾發過,為配合前面一文,這裡稍作修改後再發一次,說起哈耶克,筆者任何時候都覺得意猶未盡。)

喚醒:通往自由之路

如果認為哈耶克總是跟凱恩斯較勁,或者僅僅是反對希特勒的極權主義,那你肯定對哈耶克的理解不是那麼充分,至少是沒意識到他的良苦用心。我們認為,作為學者,你完全可以對哈耶克不感興趣,但卻不能對他一知半解,否則哈耶克泉下有知,他一定會痛苦不堪。他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夠痛苦的了。

如果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而不僅僅是一個“文人”或“技術專家”,則可能要隨時準備忍受兩種形式的痛苦。

一是魯迅筆下的喚醒者(其實是魯迅自己)。當別人在一間封閉的房子裡面做著美夢時,他卻早早醒來,醒來之後發現這是一間沒有門窗的房子,誰也無法出去,於是他想把大家叫醒,告訴人們出不去了,再不醒來就永遠醒不過來了。但轉念一想,把大家叫醒又有什麼用?這房子是銅牆鐵壁,裡面的人絕對打不破,叫醒大家還不是跟自己一樣在這裡等死?人們肯定會指責他,既然你救不了我們,為何要喚醒我們?人都是要死的,與其像你這樣清醒而痛苦地死去,還不如我們做著美夢離開。哈耶克當年在奧地利,曾經提醒過人們當心德意志的危險,但這種提醒在強大的納粹面前似乎毫無作用。

另一種就是像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中的管道工。他知道危險即將來臨,但不能斷定確切的時問點,在樓房到塌之前的所有時間裡通知危樓的住戶,他都有可能會彼人們當成騙子或瘋子,他不去喚醒別人也許沒事,一旦做了,反而要承擔風險一一接受那些被他警告的人們嘲弄,或揍個半死。而這種遭遇體現在哈耶克身上,便是與凱恩斯論戰,在公眾眼裡,此次論戰的結局是以哈耶克完敗告終。

《危樓愚夫》中的管道工在一次檢修當中,發現有一座大樓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性,於是他去告訴當局,當局開始也想讓大樓的居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卻發現政府根本沒有這麼多房屋安置他們,因為維修房子的錢都讓各級要員侵吞了,而且這種侵吞行為牽扯到多個部門的負責人,一旦東窗事發,誰也脫不了干係。於是幾個要員決定將三個知情者滅掉(包括房管和安檢兩個頭頭,他倆曾培同那個管道工去現場檢視),在即將被滅口時,房管的頭告訴警察,這人就是一個管道工,我們裡面的事他一點都不知情,你們放過他,警察同意了,但警告這個管道工,你最好連夜帶著你的家人離開這個城市,而且對今天的事你不能對任何人說,否則你跑到天涯海角我們也要追殺你。這個管道工借了別人一輛車,帶著老婆和孩子離開時又經過那座危樓,發現政府根本沒有通知疏散樓裡的居民,於是他讓妻子帶著孩子先走,自己獨自一人去敲每家每戶的門,當他最後一個走出大樓時,發現大家都站在樓下沒有離開,他告訴大家趕快走,而這時,這些居民卻認為他們受到了愚弄,於是把他打在地上不得動彈。

影片就此結束,而我發現,中國觀眾留言最多的一句話竟然是:這樓到底倒了沒倒?

這部影片絕不僅是愚言故事。

作為一個看客,我們可能覺得影片中的俄

羅斯

居民很弱智,但看到那些個留言,你覺得我們又聰明到哪裡去了?

更有一些憤世嫉俗的人,高喊什麼愚民不值得救贖之類等看似睿智的口號,恐怕這會讓本就混亂不堪的觀念變得更加模糊。

這還只是一些簡單的問題,在更深一層的現象或理念方面,模糊的不僅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即便是那些屬於精英階層的知識分子,同樣擺脫不了自以為是的先驗主義窠臼。

這時候,我們就迫切需要藉助先知們的智慧。

二十世紀初,也就是在一戰和二戰期間歐洲思想領域最混亂的二十年,特別是

1917

年列寧領導的布共在俄羅斯掌握了政權,加上恩格斯留下的第二國際在歐洲等國的影響,讓本已安靜的工人運動變得更加弔詭。

1933

年,希特勒領導的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納粹)上臺以後,兩個都以工人階級為先鋒隊的政黨之間彼此仇恨,讓很多知識分子的感到迷惑,直到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才意識到極權主義的危害。

但多數人都認為,最可怕的是德國納粹主義和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或者說社會主義雖然不一定是美好的,但也不會比當時大多數工業國家所信奉的資本主義差。

與希特勒同為奧地利人的米賽斯和他的學生哈耶克卻不這麼認為。當時在西方各國的知識界,米賽斯、哈耶克師生的觀點並不是主流(這其中只有一個原本也是左派的英國作家奧威爾與米賽斯他們有些相似)。

奧威爾用自己的小說向人們展示極權主義的必由之路,代表作有《動物莊園》和《

1984

》)。

米賽斯、哈耶克等人就是被稱之為

奧地利學派

的代表人物。關於米賽斯和奧威爾,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細談,這裡重點要講的,是哈耶克。

從大的方向看,奧地利學派應屬於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的範疇,其重點仍然是繼承亞當斯密的英國古典經濟學,這點和幾乎所有的經濟學派如出一轍,既無論馬克思還是凱恩斯,老祖宗都是亞當斯密。研究經濟學的人如果沒熟讀過亞當斯密《國富論》

THE WEALTHNATIONS

,就如同一個基督徒不熟悉《聖經》一樣不可思議。

但奧地利學派不同意斯密之後譬如李嘉圖等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們的一些主張,特別是被馬克思最重視的勞動價值論的觀點。

奧地利學派提出關於價值邊際效用理論又被人們稱之為

心理學派

,此話怎講?這裡我想通俗一點給大家說一下:

一件東西的價值多少,傳統經濟學家包括馬克思都認為,是由產生這件物質的勞動量(包括腦力勞動)所決定的,當然這種量是一種社會平均值,不以個別人技能優劣為依據。但奧地利學派不是這樣看的,他們認為,這件物質的價值多少,要看此物所處的環境是否稀缺,還有就是此件物質對消費者帶來的擁有快感是否重要,舉個例子,一杯水,放在井邊並不稀缺,倒掉了也不可惜,但在沙漠中就不僅變得十分重要,而且給人帶來的愉悅也是井邊之水無法比擬的。

再舉個例子,你鄉下有一棟房子和你在北上廣有一套房子的價值顯然不同,哪怕你花在建鄉下房子的勞動更多,也沒有大城市裡的人家輕而易舉建起來的價值高,這就是邊際效用的價值觀點。

好了,回過頭來再說說哈耶克。

哈耶克早年曾和供給學派的凱恩斯有過一次著名的論戰,當年哈耶克大概三十歲左右,而凱恩斯比他大十幾歲,而且名氣比哈耶克大很多,這場論戰在主流經濟家眼中以凱恩斯完勝結束。

凱恩斯的思想核心,

一言以蔽之

,就是認為市場不是萬能的。在市場失靈時,政府幹預可以有效地提供供給,從而促進需求的增加。凱恩斯理論常被人們引為經典的案例便是美國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新政。

——

而我們今天津津樂道的供給側改革無非就是凱恩斯主義的一個變種。

但哈耶克認為,政府不過是我們請來的守夜人,我們每個人交點錢給他們,防止小偷,小心火燭之類才是政府應該乾的事,至於市場,自有其無形之手去調控。

這其實就是經濟學祖師亞當斯密經濟理論的精髓所在,我們並不期待政府每年為群眾做幾件好事(其實是形象工程的藉口),我們只希望政府不要做壞事。

而凱恩斯主義偏要讓這雙無形之手變成政府幹預的有形之手,這怎麼可以?

為什麼不可以?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哈耶克寫了這本名為《通往奴役之路》的書。

說起這部書,我覺得有點對不住哈耶克。其實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就在外文書店二樓那間專賣內部書籍的小房子裡面買過一本,可惜當年自己心智未開,讀了幾章便讀不下去了,幾乎是完全沒有讀懂。後來這本書不知弄到什麼地方去了,前幾年開始在亞馬遜網站重新購書,每年大約買

8000

元到

10000

元的新書,直到把幾隻新書櫃全部填滿,不知是為了炫耀自己有文化還是犯了購物狂病。像從前一樣,很多書只是翻了翻又沒有認真去讀,不過這本《通往奴役之路》倒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啃了一遍,後來覺得這部書的中文譯本文字有些古怪,於是又從網上找到的英文原本,想自不量力自己翻譯一下,後來發現,還是人家專業譯家的東西過硬。

但中英文對照看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你對該書的體會更深。因為本來這就是一部需要精讀的書,在讀本書的同時,對書中提到的一些其他學者的觀點又促使我同時找出更多的書進行參考,結果案頭堆滿了各種大部頭的專著,完了也覺得很是享受,如果不是賦閒在家,

這種難得的快慰是無從體驗的。

哈耶克原來是這麼令人著迷。在沒有真正體會哈耶克之前,我的精神生活是很欠缺的,哈耶克給我的,不僅是一種知識,而且思考人生的一種模式,在這個模式引導下,我覺得自己可以先從靈魂之中解脫自我,然後學會在觀察之中逃避被奴役的命運,儘管走不出這間銅牆鐵壁黑房子,搞清楚它的來源也不失為排遣死前恐懼之法。

誠然,哈耶克是一位經濟學家,但他所研究的經濟學並非只關心成本、價格、利潤等一些實用主義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更是一位思想家,雖然七十年代他是以經濟學的名義獲得諾獎,但他的思想成就直到今天仍然是人類的偉大財富。

哈耶克

寫這本書的年代,二戰仍未結束,但他擔憂的不僅是納粹德國對人類文明的威脅,他第一個指出,類似蘇俄的社會主義思想其實是一種更可怕的極權之路,而且,這種社會主義思潮在西歐甚至美國等一大批表現進步的知識分子當中更有市場,人們期望社會有個更美好的未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烏托邦。對此,哈耶克警告道

——

現在,有必要說出這句逆耳的真言,即我們有重蹈德國覆轍的危險。

這是因為

——

很少有人願意承認,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的興起並不是對前一時期社會主義趨勢的一種反動,而是這種趨勢的必然結果。

哈耶克承認,所有信奉社會主義的人,他們的初衷都是十分美好的,可正因為如此:

當我們竭盡全力自覺地根據一些崇高的理想締造我們的未來時,我們卻在實際上不知不覺地創造出與我們直奮鬥的東西截然相反的結果

……

就像早期德國哲學家荷爾德林指出的一樣

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為天堂。

其實在哈耶克之前,另一位本人最敬佩的先知托克維爾早在

1848

年就指出:

民主在自由中尋求平等,而社會主義則在約束和奴役之中尋求平等。

這似乎和歐仁鮑狄埃《國際歌》中所得完全相反?非也,歐仁鮑狄埃原詩有這樣幾句是國際歌中沒有的

生產者們,我們要自己救自己

要把公共福利實現,為了讓盜賊吐出贓物

為了把精神從牢籠中解脫

要趁熱打鐵,要扇旺我們的爐火

……

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

同樣,沒有權利就沒有義務

早期的革命者,大多都是理想主義者,他們崇尚自由,雖然有些人主張採取激進的方法,但更多的人是很理智很有人情味的,可是,最終的結果卻會使這些理想主義者大失所望。哈耶克預言

毫無疑問,對更大自由的允諾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宣傳最有效的武器之一,而且,為社會主義將會帶來自由的信念是真心實意的。

但是,倘若允諾給我們通往自由的道路一旦被事實證明是一條通往奴役的大路的話,悲劇豈不更慘?

其實,哈耶克的重點並非只是遣責希特勤、斯大林式的極權主義的危害,也並非只是從經濟學原理方面考證市場經濟的優越,在他的另一部書《致命的自負》裡,哈耶克指出,政府採取計劃經濟的模式干預市場的行為表面上看起來會“立竿見影”,但卻如同打開了潘多拉之盒,它會讓包括美、英等老牌民主國家像吸毒者一樣,被希特勤、斯大林短暫的極度繁榮所誘惑,最終讓全人類都走向被奴役的不歸之路。

這才是他批判凱恩斯主義的真正目的。

極權主義,有時我們也將其稱之為專制主義,這種模式在西方諸多國家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有很大的市場,即便在中世紀我們稱之為黑暗時期,也沒有哪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擁有希特勒或斯大林們這種完全不受約束的權利。

在專制主義之下的民眾既沒有反抗的能力也沒有反抗的動力,因為專制者可以透過一系列的手段讓人們彼此之間分崩離析,於是,謊言、自利、以及對金錢的高度偏愛讓大家互相侵害,而這正是統治者們樂見其成的結果,他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看吧,就你們這群人,不管著點,豈不要翻天?

另外,煽動民族情緒,以愛國主義的名義挑動無知的民眾憎恨他國

——

尤其哪些民主國家是他們慣用的拿手好戲。不要以為希特勒在國內是一個魔鬼,恰恰相反,他是經過大選上臺的獨裁者,直到他死前的幾個月都在國內享有崇高的威望和極高的支援率。這是多數獨裁者國家共有的現象,沒有經過自由主義訓練的民眾,都渴望自己的族群出現一位偉大的英雄人物。

希特勒的成功還得益於宣傳機器的幫助,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戈培爾比希特勒的危害更大的原因。戈培爾名言就是

如果撒謊,就撒彌天大謊。

因為彌天大謊往往具有某種可信的力量。而且,民眾在大謊和小謊之間更容易成為前者的俘虜。因為民眾自己時常在小事情上說小謊,而不好意思編造大謊。他們從來沒有設想編造大的謊言,因而認為別人也不可能厚顏無恥地歪曲事實

……

極其荒唐的謊言往往能產生效果,甚至在它已經被查明之後。

但是,不管戈培爾多麼有宣傳天賦,如果他處在一個有言論自由、新聞不受檢查的國度,他的所有技能都將成為風中的紙屑。

與其說哈耶克是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倒不如說他是一個“用一生去捍衛自由的思想家”來得恰當。當這個"頭銜"什麼時候不再需要我們刻意去讚歎之時,便是人類社會真正進步之日;這個頭銜無需冒險爭取的地方,便是文明可以得到健康成長的國度。

喚醒:通往自由之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