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鄰距離|曬曬我家老照片 · 時代變遷:時光荏苒,我們始終向前

  •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05
簡介圖說:寶鋼原料碼頭技術施工人員合影改革開放初期的寶鋼原料碼頭 口述者:章錫霖這是一張上世紀80年代深秋寶鋼原料碼頭引橋皮帶運輸機安裝竣工時拍的照片

錠子怎樣做成的

70年歲月如歌, 70年青春有你,70年砥礪奮進。

70年來,中國取得了讓全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讓全球見證了中國力量,讓歷史見證了中國奇蹟。

今年年初,本報推出《曬曬我家老照片》欄目,一張老照片,幾百字,外加一段短影片,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這個小小的欄目,引發不小的反響,很多讀者拿出珍藏的老照片,回憶過往,讚歎國家70年的鉅變、時代的進步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活動開展至今,我們共收到讀者發來的數百張老照片。這些老照片,以小見大,是幾代人的青春記憶,更是偉大祖國富強、人民幸福的最好見證,每個人都深感自豪。

《新民晚報》推出“曬曬我家老照片”國慶報道,分時髦一族、時代變遷、家有喜事、獨家記憶四個專題推出,今天為“時代變遷”篇。

鄰距離|曬曬我家老照片 · 時代變遷:時光荏苒,我們始終向前

時代,記錄足跡。

陸家嘴,從一片荒蕪變得高樓林立;

上海大變樣的程序中,留下了寶鋼的精彩一筆;

楊浦大橋飛架在黃浦江上,我們在橋上留下最美的身影;

公交車駛過街頭,碩大的“49”伴隨這座城一起向前。

70年間,身邊那些變化,鐫刻了我們生活的溫度。

鄰距離|曬曬我家老照片 · 時代變遷:時光荏苒,我們始終向前

圖說:1953年張啟明和同事在南京東路外灘合影

上世紀50年代的外灘合影

口述者:張啟明

這張照片攝於上世紀50年代。冬季的週末,同事喊我:“張啟明,要不要一起去南京東路外灘遊玩啊?”愛好攝影的我,為了這次遊玩,還特地向朋友借了相機。站在照片中人群的最左側,我按下了搖控自拍按鈕。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我們留下了小小一張成片。現在看來,這個背景有些簡陋,但大輪船、小舢板還有江面已經是當時最好的拍照背景了。黃浦江對岸,我依稀記得大船邊的建築是個廠房,廠房周邊顯得相對低矮。這片背景所在的位置,也就是現在浦東新區陸家嘴的位置。

上世紀90年代,孩子們都長大了,我帶著相機自娛,再次給陸家嘴留下影像。當時的我還拍下了一名正在拍風景的國際友人。江對岸,原先廠房的位置附近,東方明珠已經建起來了。過去廠房周邊低矮的區域,現在已經變成了高樓大廈。大樓上還有立邦漆、雪碧的廣告。

如今的夜晚,陸家嘴燈火輝煌,我的攝影裝置也更加高階了。這次,我在外灘拍了一幅長卷。黃浦江對岸,高樓林立。現在,閒來無事在家整理這些舊照,我常常感嘆這些年上海的發展與鉅變。

鄰距離|曬曬我家老照片 · 時代變遷:時光荏苒,我們始終向前

圖說:寶鋼原料碼頭技術施工人員合影

改革開放初期的寶鋼原料碼頭

口述者:章錫霖

這是一張上世紀80年代深秋寶鋼原料碼頭引橋皮帶運輸機安裝竣工時拍的照片。第一排左起第三位就是我,章錫霖。我們的身後就是蜿蜒伸向長江的反F形寶鋼原料碼頭和引橋。那個年代,施工3年多的專案完工,沒有慶祝,沒有聚餐,只有施工技術人員的這張合影。從此,我的職業生涯也與城市建設連在了一起。

高中畢業後,我進了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局第一工程處工作。1979年,作為改革開放初期國內最大的建設專案——寶鋼建設專案正式啟動。經選拔,我有幸成為首批建設者,進駐寶鋼工地,負責寶鋼原料碼頭引橋皮帶運輸機和鋼護木的安裝。引橋皮帶機是雙向的,單向長度就有1600米。

為了加快工程進度,我們經常吃住在工地上。無論白天黑夜,只要潮汐表標註為低潮,我們就爭分奪秒地與潮水搶時間,抓緊時間完成鋼護木的涉水施工。食堂在碼頭2公里外,只能靠車輛把飯菜送到工地。遇到大冷天,我經常啃個冷饅頭又投入施工。由此,我還熬出了胃出血,被同事緊急送醫院治療。

此後,我還先後參加了內環高架、南北高架、北郊環高架、外高橋電廠碼頭和上海船廠碼頭等重大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作為一名建設工作者,我內心還是有很多感慨,能參與到這座城市的重大建設專案中,親眼目睹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成就,我很榮幸,也很驕傲!

鄰距離|曬曬我家老照片 · 時代變遷:時光荏苒,我們始終向前

圖說:1993年秋,黃金梅第一次上楊浦大橋參觀留影

媽媽站在楊浦大橋上拍照

口述者:劉晨芳

這張照片拍攝於1993年,照片上的人是我媽媽,叫黃金梅,那天她和幾個好姐妹一同到楊浦大橋上參觀,在橋面上拍攝的唯一一張照片,非常珍貴。

那時,還未正式通車的楊浦大橋向市民開放,市民可以買票上去參觀。一得到訊息,媽媽和幾位好姐妹迫不及待地約定日期要去參觀。為了這次觀光遊,媽媽特地去買了條白色裙子,配了雙白色涼鞋。前一天晚上,她還去隔壁理髮店吹了個頭發。參觀那天早上,她打扮得光鮮亮麗,還說要在大橋上留下最美的身影。

據她回憶,那天她和小姐妹們約在寧國南路路口集合,買了門票坐觀光電梯一路乘上去。到橋上後,那裡已是人山人海,好多人舉著照相機不停地拍照。她們也忍不住拿出相機,媽媽趁著橋面上稍微人少些,拉著小姐妹拍照,她還特地強調一定要把橋上的大字拍進去,拍完整。等她們拍完,很多人都擁上橋面合影留念。

現在的楊浦已今非昔比,楊浦大橋周邊更是風景如畫,將來的楊浦會更加美麗。

鄰距離|曬曬我家老照片 · 時代變遷:時光荏苒,我們始終向前

圖說:沈開達兄妹三人與49路公交車的合影

記憶中的49路公交車

口述者:沈開達

我是沈開達。在我的記憶裡,49路公交車從童年開始就一直陪伴著我。

這張照片拍攝於上世紀70年代,那時的我只有五六歲。我記得照片是在人民廣場拍的。在我小時候,每個星期天父母都會帶著家裡三個孩子去人民廣場散步。當時公交公司的停車場也在人民廣場,停放著46路、49路等公交車。小時候的我對車子很感興趣,所以一直在那些公交車邊兜兜轉轉。

照片中,趴在車頭的是我的妹妹。當時,她正沿著車前的護欄,一格一格地往上爬,我和二妹都看著她。此時,父親說了一句:“看這裡!”我和妹妹不約而同地看向父親,但是二妹還是被她姐姐的“英姿”吸引,目不轉睛地看著她。我在照片裡和車輪子差不多高。

拍完照片,父親還告訴我,當年的49路公交車是從捷克進口的斯柯達車型,車廂內是有空調的,它可是“豪華型”公交車呢。在當時,49路公交車就已經是上海公交行業的一張閃亮名片了。

時光飛逝,40多年過去了。我也從一個孩子變成一名教師,從天真爛漫到兩鬢漸白。上海的公交車也更新換代好多次了,空調也早就是公交車裡的基本配置了。小時候的日子,都成了現在美好的回憶。

鄰距離|曬曬我家老照片 · 時代變遷:時光荏苒,我們始終向前

圖說:包霞芳教授外國徒弟紡織技巧

我在“十七棉”教外國徒弟

口述者:包霞芳

這張老照片拍攝於國棉十七廠,正中間就是我,包霞芳,右邊是我的外國女徒弟阿利司。我正在教她紡織技術。別看我照片上顯得靦腆,但我的紡織技術可是“一隻鼎”。

照片上,我正在教阿利司怎樣把細紗出來的錠子紗,一個一個接上做成筒子。旁邊一同學習的還有個外國男孩,叫陽早。筒子車間技術不復雜,但卻是一項勞累的活。紡織廠各種車間工作,就數它最辛苦。兩位小徒弟學得也快,短短几天就學會了筒子車間結頭技術。

拍這張照片時,我也就22歲。年紀雖小,但我的技術絕對過硬。別人會的,我都要學。入廠第一天,那時師傅不在,我就跟著掃地的阿姨學。不到2個月,我就將能學的技能都學了個遍。我只要來工作,就比別人來得早,比別人走得晚。棉絮亂飛,佈滿廠房,但我低頭努力幹活,一心繫在工作上。

現在,紡織廠變成了國際時尚中心。你看,門口這棟樓,以前是辦公室;以前的倉庫,變成了賣大牌的精品會館;而舊大樓則成了大劇院。前不久,我還在這裡參加過老年舞蹈表演。星巴克的位置是打包間,後面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對面是淋浴間。這裡把老廠原本的味道保留了下來。廠房結構都沒有變。只有這落地玻璃窗,變得敞亮敞亮。

現在,我特別愛來這裡買衣服,衣服款式新還經常打折。

城市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其實,我們的老廠從未離去,是創新與發展為它換上了新裳。

鄰距離|曬曬我家老照片 · 時代變遷:時光荏苒,我們始終向前

圖說:4歲的俞佳檸在張園裡玩積木

張園的童年時光

口述者:俞佳檸

我叫俞佳檸,這張照片拍攝於1985年夏天,當時四歲的我正在張園的弄堂裡乘風涼搭積木。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能擁有這樣一整套創意玩具是不少孩子的夢想。那時石庫門弄堂裡,大人們會帶著孩子在這裡享受“穿堂風”。等夕陽西下,他們就會從後天井拎出一大桶清水潑在大門前的水泥地上,隨著水汽蒸騰,不一會兒炎熱的暑氣就會消散不少。

講到張園,我們這些老居民更喜歡叫它“張家花園”。如果算上當年闖蕩上海灘的祖輩,我家在這裡已經住了快90年了,我的媽媽就出生在張園的老房子裡。

從記事起,我就常聽外公說,這裡的不少房子曾獨門獨戶住過上海灘的名人。後來,周圍幾乎每一幢樓裡都住著十來戶人家。同進一道大門,合用煤衛設施,這裡的鄰居也許來自五湖四海,卻在幾十年的磨合中過出了“大家庭”的味道。我至今依舊清晰地記得,幼年時西廂房阿孃做壽送來的那一碗大排面是那麼誘人。

雖然外面的生活變化很大,張園裡的生活卻彷彿放慢了步伐,無處不散發出懷舊的韻味。母親告訴我,由於種種因素,張園裡直到七八十年代才通了煤氣;我記得這裡的住戶九十年代後才開始透過對自家進行改造,陸續告別了倒痰盂、刷馬桶的生活。

張園舊改後,這些老建築都將被保留下來,修舊如舊,成為上海的文化地標。我也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讓上海人、中國人,全世界都來感受我們的海派文化。

鄰距離|曬曬我家老照片 · 時代變遷:時光荏苒,我們始終向前

圖說:倉定標和協會理事坐在集市口的公平秤後

彭浦新村集市的公平秤

口述者:倉定標

這張照片攝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彭浦新村集市口,當時正是集市的鼎盛期。照片裡對著鏡頭笑得正歡的男子就是我。當時我擔任彭浦新村集市個體協會的會長。旁邊兩個女同事是協會的理事,當時個體協會和工商局是協作關係,協管彭浦新村集市。

放在我們面前的是校秤,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公平秤。在當時上海的集市裡,我們這個公平秤可以說是使用得早的,一直沿用了二十多年。為什麼要設定公平秤呢?因為有顧客來投訴,發現買到的商品缺斤短兩。我們觀察後發現,確實有些商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個別豬肉商,會在砧板底下藏一些碎骨頭。在給顧客切排骨的時候,趁顧客不注意,商戶就把碎骨混入排骨裡。這樣,實際送上秤的,不僅有好肉,還有碎骨。於是我們協會的幾個人商議了一下,決定要設定一個公平秤,由我們幾個對商品質量把關,並向顧客傳授一些檢查商品質量的技巧。

最開始,所謂的集市,就是幾個商戶在人多的醫院門口設點,方便看病的人順手把菜帶回去。結果因為當時菜場少,而工人新村人口密集,加上協會自管下個體戶約束得當,沿途設攤的商戶從彭浦新村當地的醫院門口,沿著平順路一直髮展到了保德路,有了將近一公里路的規模。鼎盛期集市共有400戶左右的註冊個體戶,千人左右參與經營。其中,臨汾路、汾西路、聞喜路,這3個十字路口,攤位最多、人氣最旺。當時,遠在嘉定甚至外地的採購商,都會特地來彭浦新村進行採購。

文字整理 張澤茜 王軍 葉曉雯 楊喻 夏揚 林德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