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印章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 由 清風徐來慢拂柳 發表于 棋牌
  • 2022-07-12
簡介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印學家明末秦爨公,其所留作品《說印》、《印指》便從氣韻中的“氣”、“生趣”、“色澤”等中提出了自己對於篆刻的美學概念,這種角度與其餘印學家的印論略有不同

一氣貫通是什麼意思

對於篆刻作品我們該如何欣賞,也就是我們欣賞篆刻作品時,要注意哪些東西呢。一般學習過一些篆刻的朋友都會說字法(篆法)、刀法、章法,再深入學習一些的朋友會提到筆意,亦再深入者會提及其風格之淵源。但是對於一般的讀者,我們在欣賞篆刻或者書、畫等藝術作品時,往往第一印象是氣韻,這也許是你在不知不覺中的著眼點,氣韻一般包含作品的“氣”、“趣”、“色”等等。

我們來看看下面三方白文印

印章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印章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印章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粗看之下,學習過篆刻的朋友會看到都是白文印,細看,會漸漸提到字法、刀法、章法,乃至筆意,而所呈現的氣韻不論是學沒學過篆刻的朋友,細看過後都會有所感悟。

關於氣韻這種說法,在印論中常常提到,只是用詞不同。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出古入今”中的“古”亦是一種氣韻;清末篆刻家崇尚的“金石氣”亦是一種氣韻。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印學家明末秦爨公,其所留作品《說印》、《印指》便從氣韻中的“氣”、“生趣”、“色澤”等中提出了自己對於篆刻的美學概念,這種角度與其餘印學家的印論略有不同。秦爨公,印史中少有記載,所以少為人知,其原由在於其非活動於印章藝術較為興盛的蘇、浙、徽、閩等地,從其學生馮泌的記述中我們知道其是河南人。有幸的是秦爨公《說印》、《印指》二文及其學生馮泌的有關印論後來被吳隱收入《遯庵印學叢書》,而流傳至今。

我們看看《印指》中的氣、趣、色等美學概念的論述:

關於“氣”,在討論印章之章法時言道:

章法,全章之法也。俯仰向背,各有一定之理而實無定也。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這裡的“氣”是一種總體的精神,其要求是一氣貫通而又顧盼有情。此種說法,與歷史上“文論”中很多東西是相通的,或者說明末的印人正在用詩文、書法、繪畫中的理論在篆刻中相互印證。回顧文論中的“文氣論”,曹丕曾在《典論》中言:“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劉勰的《文心雕龍》中也有“氣有剛柔”的說法。篆刻藝術的“氣”如同人有不同的氣質、個性一般,印人的不同氣質、個性決定了其作品的不同風格,很多是強求不來的。我們看到很多篆刻家嫡傳之弟子,其作品之氣韻亦有很大不同,這裡雖有藝術發展的需要,但是個人不同的氣質亦是很大的決定性因素。

“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這種理論在批判論的角度很多時候可以用來評價篆刻作品的優劣,特別是對於一些初級作品。

《印指》中寫道:“司馬堯夫純正古樸,而秀爽之氣露而不露,不露而露,有蘊盛、有涵蓄,絕不作近代纖巧觀,大家也。其刀法有一種渾厚之氣,令人反覆玩之不厭。”

純正古樸既有雄渾之氣,秀而內蘊既平淡而秀內斂,大家不妨回到我們文首所給出的三方白文印,做個自己的判斷。藝術審美,更多的關乎個人,個人的審美偏好與修養文化不同,即使同一印也會有不同的感悟。中國曆代無論文論、詩論、藝論都是更加註重啟示與個人的體悟,而非將個人之一己之見強加於人的。對於文化、藝術,薰陶強於死記硬背。薰陶的修養之氣與死記硬背之教條之氣是不同的氣。

《印指》中還有一種“生趣”的美學概念。生,我們一般認為是印面有動勢不板滯,我們在介紹漢印之時,亦曾經說過摹刻漢印之時,要選古樸而有動勢之作,不可學板滯之作。其時漢印的白文印是很容易讓人產生滯澀之感的,所以漢印中優秀的作品,必有生、趣之筆,來化解板滯,且又符合整體的渾厚平正之風,做到“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陳臥雲亦“秦、漢”大家也。刀法古健而稍帶俏意,絕無近代體格,可稱雅俗共賞。甘暘章法、字法俱佳,刀法老而有生趣。項養長老而滑,熟中亦有生趣者,俱從《印藪》中化而用之。

《印指》中這段文字為我們解答了很多問題,其中筆者最關注的的是“熟中亦有生趣”這幾個字,很多的時候我們在尋求創新時,往往矯枉過正,於無處創造,這是很奇怪的,失去了藝術本身的歷史、文化、傳承,那麼已經超越了你想創新的本源。那麼創新當是熟中亦有生趣,我們可以看看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對篆書的創新,雖然以隸意入篆,不是鄧石如首創,但是其革新的篆書藝術,不僅令篆書重獲新氣,也為後世之篆書者指引了方向。

關於“生氣”,我們可以從詩文、書畫之理論中找到其共通之言。蘇東坡言:“筆勢崢嶸,辭彩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實非平淡,絢爛之極。”與《印指》中的“熟中亦有生趣”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這裡的“生趣”,不光有生動之趣的意思,亦有前所未見之趣的含義。

除卻“氣”、“生趣”,《印指》中還有一種值得注意的印學審美——色澤。但是這裡的色澤,一是印章的色澤,更多的是個性之意,以不同的色澤來蘊意個性,如光豔。

很可惜的是古代的印論大多較為簡短,大多簡短而意深,啟發、引導學印者為主。亦說明在明、清初篆刻藝術之地位較書畫為低。

我們給出五方朱文作品,讓大家自己感受其中的氣、生趣與色澤。藝術之審美,當有個人之不同感受,不必有固定之答案,亦沒有固定之答案。

印章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印章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印章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印章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印章必相依顧而有情,一氣貫通而不悖,自然而然,始盡其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