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 由 杭州日報 發表于 棋牌
  • 2022-06-26
簡介當宋韻與青春撞個滿懷浙大城市學院 新聞2002班 王瀟可這一天,我們感受了一番宋代韻味與杭式生活的融合,體驗了一把宋韻文化與現代科技的交融

一個田一個π讀什麼

記者 鄭暉

攝影 法鑫 李忠

“杭州π”,是杭州青年人的“派對”,他們是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者的“派對”。

“杭州π”,是杭州青年人的“拍攝”,期待以青年的視角“拍”下青春眼中的共同富裕。

“杭州π”,是杭州青年人的“主張”,是青春、活力、創新,像“π”本身一樣有著無限可能。

05:07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收藏。

宋詞、宋瓷、宋慈,是宋韻;點茶、焚香、插花、掛畫,是宋韻;勾欄瓦舍、酒肆茶坊是宋韻;蘇東坡、周邦彥是宋韻;那些繁華和風雅、動盪和憂患,也是宋韻。

一片式彩虹百迭裙、一襲淡黃色纏枝葡萄紋浮雲沉碧對襟長褙子,腰繫綬帶、環佩叮噹……這個中秋假期,跟著90後漢服愛好者小馬、00後歷史愛好者小可和瀟瀟一起,觸控著杭州城裡“風雅處處是平常”的宋韻風華。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八卦田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一個世俗的時代

瓦舍勾欄,流淌至今的煙火

從察院前巷路口往南,一直到嚴官巷南宋遺址陳列館,有一段灰色的牆體,設計成宋代屏風,這種造型在宋代建築古籍《營造法式》中稱為之為“格子門”。

這道牆,隔開了南北向的中山南路與中河高架;也隔開了這個城市的雙面人生——外面是高架上的車水馬龍,牆內是煙火嘈雜的坊巷生活。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週末的早晨,太廟廣場上已經有許多老人散步、打太極、遛鳥、下棋;包子鋪的一屜包子剛出鍋,掀開籠屜冒出的白霧罩著半條街朦朦朧朧的;居民們挎著杭州籃去買菜,商鋪開門灑掃……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城市,就在街坊們互相打招呼聲、早餐店的吆喝聲、孩子們的打鬧聲裡甦醒過來。

蔥包檜,這是一道杭城人再熟悉不過的小吃。

早上10點,孫奶奶蔥包檜小攤前,客人們已經排起了長隊。這是一間在弄堂“夾縫”裡的門面,不到一米,上掛著兩張紙板,白底紅字寫著“網紅“二字。

一張小小桌子上緊湊地擺著已經卷好油條小蔥的麵皮、素燒鵝、醬料等,用來壓制的鐵鍋看起來也頗有些年頭了。“不要著急,等幾分鐘就好。”白髮孫奶奶一邊安撫著著急吃的食客,一邊手上不停地在忙乎。醬料及素燒鵝是蔥包檜的靈魂,是孫奶奶自制的,浸染著50多年杭州地道小吃的經驗。蔥包檜中夾素燒鵝,這是孫奶奶自創的一種豪華版新吃法,素燒鵝裡的配料是筍乾、倒篤菜、豆腐乾、茭白絲和韭菜絲。將麵皮幾番壓制後,加上半片素燒鵝,再刷上醬料,一份杭州地道小吃便新鮮出爐了。

“老頭兒,快來幫忙!”見排隊的人越來越多,孫奶奶往門裡扯了一嗓子,“哎——”字音未落,一位精神矍鑠的老爺爺探出腦袋,“就來。”他擦了擦手,徑直走出來麻利地忙起來。

擺攤的奶奶,叫孫仙智。她說,2015年自己70歲時才把這個小攤支起來。老兩口看著每天人來人往,更有許多年輕人來打卡,自己能為外地人做份杭州的吃食,就很開心。

孫爺爺更愛聊天,張口就來:“油條就是秦檜,因為他是奸臣,所以要把他包起來壓扁吃掉,這是南宋傳下來的……”

同行的兩位小友,火速買了一副蔥包檜兒,才吃了一口,來不及擦去嘴邊的醬汁,就蹦出一句“哇喔,太好吃了,滿血復活!”吃完一整副蔥包檜兒,正要將包裝紙丟掉,才發現它背面寫著蔥包檜兒的由來,一如孫爺爺所說。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大多都知道,就在這條中山路的地底下,深藏著的是南宋臨安城裡最大、最繁華的街,它就是貫穿杭城南北的御街,又叫“天街”,這樣的市井格局,在800多年前已然形成。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位於嚴官巷的南宋遺址陳列館

公元1138年,宋高宗趙構下詔定都杭州。靖康之變像一把鋒利的刃劃開了一個鮮紅又豐盛的時代。

南遷,對於杭州而言,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從此它從美麗城一躍成為了南宋王朝的國都,之後經過近150年的建設,成為了全國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大都會。

臨安城的城市格局,是在北宋州治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呈南北狹長的“腰鼓”模樣,形成別具一格的“南宮北市”、襟江帶湖的佈局。

中山路,它曾是杭州市區裡最主要的道路,僅從鼓樓到官巷口這段路上,就留下了興業銀行、胡慶餘堂、九芝齋、奎元館等十數家名店老店。以中山南路為軸,向西依次分出十五奎巷、城隍牌樓巷、察院前巷、太廟巷、嚴官巷、高士坊巷及白馬廟巷等。這些交錯縱橫的小巷子被稱之為御街二十三坊,是杭州城裡最有市井味道的街巷代表,這裡,才是最杭州老底子生活的真實標本。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南宋御街

有關南宋御街的文獻記載很少,我們無從探究它到底是何時開始修建的。但從這些坊巷的名字中依稀窺其一二:察院前巷,宋時左右丞相府在此;大馬弄,元代始稱大馬弄,因南宋馬軍司設此,故名;城隍牌樓巷,宋時稱吳山廟巷,明時稱城隍廟街,民國時改今名;白馬廟巷,其地宋時有白馬廟,巷以廟得名……作為杭州歷史積澱的代表與見證,曾經的南宋臨安城遺址被摩登的現代都市所覆蓋,並以地下遺址的形式儲存著。那些沿用了幾百年的街橋巷名,散發著宋人智慧的光芒,它時時刻刻在告訴我們,御街從未遠去,它就在你我腳下,就在你我平淡瑣碎且美好幸福的生活之中,靈魂尚在。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一個風雅的時代

審美的頂峰和文人的風骨

馬未都說:“宋瓷,是中國美學的頂峰。”

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態載體的。宋人之風雅生活反映在陶瓷器皿上的便是諸類高品位顏色釉瓷器的誕生。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一個窯口專門為一個帝王燒造定製瓷器,所有的器物只為供應給宋徽宗服務。宋高宗趙構到了杭州之後,無疑延續了這種傳統。他在帶來大量的北宋器物(包括汝瓷)的同時,也決心製造自己的定製——南宋官窯。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南宋官窯博物館

於是,在杭州玉皇山以南烏龜山西麓,群山環抱,綠樹叢中掩映著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其中包括了南宋官窯郊壇下窯址。八百多年前,在這裡,用恆久的爐火和高超的技藝,煅燒出了美如碧玉的青瓷珍品。窯址被發現之日開始,便被保護、發掘,被無數學者和匠人研究、複製。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郊壇下窯址

“太奢侈了!”我們看著這些花器、茶器、香器以及文房器物,驚歎於這些藝術品帶著一色純淨、自然質樸的審美風尚深入宋人的一飯一蔬、琴棋書畫,“奢侈”程度不亞於“王羲之寫便條”,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相溶相依。

在博物館中,大家還玩起了拼瓷器模型和陶瓷消消樂,現代技術和古代風韻的結合讓我們沉迷其中、不亦樂乎。

宋代老趙家愛惜讀書人,無數華章在這裡誕生,無數的讀書人在這裡流連。蘇東坡也是吟風弄月以及“吃貨界”的高手。

在蘇堤的南端,蘇東坡紀念館隱於林間。紀念館由庭院、兩層樓展廳、東坡世苑三部分組成。館區曲徑通幽,竹影婆娑,一尊蘇東坡石雕像立於蘇堤入口左側,衣袂飄然,昂首雲外,彷彿還在與杭城百姓訴說著眷眷情愫。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杭州蘇東坡紀念館

蘇東坡一生曾二度蒞杭,先後任通判和知州,五年間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好事政績和數百首精妙絕倫的西湖詩詞。“西湖之景甲天下,惟公能識西湖全”,蘇東坡也對西湖報以無限熱忱,他在杭州疏浚築堤、開挖水井、建造醫坊、救濟災民,留下一抹芳堤,一湖秀水,以及數百首詩詞和許多傳說,直到今天,杭州人仍然非常深情地追思懷念這位曾經的“西湖長”。

當我們泛舟湖上,或靈隱問禪,或群山登攀,或茗茶品食,我們總能感覺到蘇東坡如影隨形刻骨相伴。

紀念館裡留言本上有著各色各樣筆記,有著各種各樣的留言,仰慕蘇公的有之,讚歎西湖之美的有之,最戳中我的則是: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斯人已逝,風骨依舊。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雅俗兼資

“現代的拂曉時辰”

著名學者吳鉤有一種觀點——宋代是“現代的拂曉時辰”。雅俗共賞,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是正好在宋代。

在中國歷史上,宋代是城市化率最高的一個朝代,學者研究顯示,北宋的城市人口占20。1%,南宋時達到22。4%。因城市人口快速增長,宋朝出現了獨立的城市戶口,當時稱為“坊郭戶”。居住在城市的官員、士紳、商人、城市手工業者、一般居民,都計入坊郭戶。坊郭戶的出現,顯示了市民階層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一個全新的市民社會正在形成中。這個群體有著龐大的文化消費需求,還有基本的文化消費能力,他們喜歡追隨社會精英階層的審美情趣,加入到士大夫引領的生活風尚之中。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一個社會如果雅文化能接納俗文化,俗文化能融入雅文化,雅俗兼資,這個社會的審美情趣就不會變得粗鄙。

風雅宋,僅僅是宋代的一個側面,它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那麼對於今天的杭州而言,如何做好宋韻研究、傳播和轉化?

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何善蒙表示,宋韻是杭州的歷史積澱和歷史印記,是杭州的文化標識,宋韻展現的是杭州的生活韻味。

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徐吉軍認為,宋韻是兩宋時期的部分精華,其中的精神核心與現在有著高度的暗合,例如,以文立國;士大夫以天下為責任;崇尚多元文化和科技創新。如今,大力推進宋韻的文化傳承,為杭州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遇。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武林舊事》序中所言:“既而曳裾貴邸,耳目益廣,朝歌暮嬉,酣玩歲月,意謂人生正復若此,初不省承平樂事為難遇也。”有一種浮世萬千的留戀和天開地闊的釋懷。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青春觀察員

行走的宋韻文化

浙大城市學院新聞1902班 於可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漫步在南宋御街與河坊街上,這裡有黑瓦白牆,也有民國風格的建築。“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千年前柳永筆下的錢塘此刻與我腳下的杭城相映重疊。正如宋代創立的坊巷制,這裡徹底突破了之前時空的束縛,將商鋪、休閒娛樂場所與民居住宅巧妙融合,誕生了新的市井建築群,賦予了東方建築美學新的內涵。

宋人的生活方式高雅且富有情趣,撫琴、調香、簪花、烹茶、飲酒、下棋、寫詩、繪畫均不在話下。恰逢中秋,家家戶戶都備好了月餅和茶水,準備遊湖賞月。

為了追尋宋韻,馬老師今日也穿上了宋制漢服。唐代漢服寬袍大袖,服飾鮮豔華麗,宋代漢服受到程朱理學的影響,變得簡樸清雅。宋制漢服多為瘦長、窄袖,其最具代表性的長幹寺褙子與我們如今的長衫很相近,宋褲也類似於我們熟悉的闊腿褲。總的來說,宋代漢服更加符合我們現代審美,穿起來也更為日常,它不僅開闢了新的審美風尚,更彰顯了宋韻獨有的古樸與典雅。

當宋韻與青春撞個滿懷

浙大城市學院 新聞2002班 王瀟可

「共同富裕·杭州π」風雅“宋”——看得見宋代風華的杭州

這一天,我們感受了一番宋代韻味與杭式生活的融合,體驗了一把宋韻文化與現代科技的交融。古韻宋代與活力現代的碰撞,讓我們身臨其境去探尋那個百花齊放的繁盛之世。

作為一個北方女孩,詩意棲居的西安,牡丹飄香的洛陽,讓我曾經受到更多盛唐氣息的薰陶。但在杭州的這一年,走在南宋御街,觀在文物展館,遊在蘇堤西湖,宋韻文化的渲染讓我也漸漸愛上了這片土地的文化。盛唐富宋,南北方文化的碰撞,恰恰充盈了整個學生時代。

我們樂衷於與朋友身著漢服漫步御街,品嚐著美味的民間小吃,收藏精工細制的手工品,在南宋官窯博物館一起體驗陶瓷消消樂。古代與現代,傳統與創新,宋韻文化與青春活力撞了個滿懷。宋韻讓我們的生活多了份古韻,也讓城市增了份底蘊。創造文化,文化反哺,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這份城市的歸屬感。

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城市的底蘊與發展,樂與其中,我們是參與者;品味觀察,我們是感受者;始於足下,我們更應該是行動者。

編輯 朱穎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