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漢文帝一口氣廢除了連坐、誹謗罪,終開大漢盛世!

  • 由 讀史 發表于 棋牌
  • 2022-06-21
簡介公孫臣的建議,漢文帝交給了朝廷大臣商量,當時的丞相認為:漢王朝依舊屬於水德,尚黑

連坐論是什麼意思

漢文帝一口氣廢除了連坐、誹謗罪,終開大漢盛世!

文:炎華氏 夢LOVE遊 (讀史特約作家)

漢文帝元年,十月,一日。原琅琊王劉澤被封為燕王。二日,皇帝舉行登基大典。陳平由右丞相升任為左丞相,太尉周勃升為右丞相,大將軍灌嬰升任為太尉,形成了新的漢朝中央政府。

並且宣佈:呂氏奪取的齊楚兩國的土地,全部歸還齊楚兩國。

三日,繼續獎勵這般功臣。陳平、灌嬰,食邑三千戶,黃金兩萬兩,劉章、劉興居、紀通食邑兩千戶,黃金一萬兩。等等。

滿朝文武,都比較開心,當然,也有人不服,比如劉肥的三個兒子,劉襄、劉章和劉興居。

但不管怎樣,現在的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

十二月,剛剛即位不久的漢文帝,對滿朝文武大臣提出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情,這件事就是討論法制社會。

漢文帝說: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用來制止暴力,從而實現引導百姓從善的目的。現在,犯罪的人已經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卻還要連累他們無罪的家人,比如說:父母、妻子、兒女等。我認為這種辦法很不可取。你們怎麼看呢?

廷尉是負責執行法律的主管部門,對漢文帝說:之所以要牽連家人,是因為要讓有心犯罪的人有些牽掛,他們覺得干係重大,自然也就不犯法了。最重要的是,連坐法是秦孝公改革的關鍵,正是在這種制度的保障下,大秦國力如日中天,最後兼併天下,所以,還是不要廢除的好。

文帝繼續說道:

法律公正,百姓自然忠厚,判罪得當,百姓自然心服。再說,利用法律引導百姓向善的根本在於官吏,如果法律既不能引導人民向善,又不能公正執法,那就是逼迫百姓去幹兇殘的事。這樣,制定法律的初衷就不復存在,這樣的法律有什麼好的呢?你們再想想。

這時候的群臣,對這個剛剛即位的皇帝,頓時感到了不可思議。

因為,這個人從來不發表意見,也不得罪人,但是,剛剛執掌國家,就接管了軍隊,今天,面對滿朝文武的反對,他居然不動聲色的一一駁回,他們感覺到這個年僅二十幾歲的新皇帝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老實。

這時候的官員們,異口同聲的說到:皇帝給老百姓的恩惠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根本想都想不到的,我們遵守法令,廢除那些牽連罪犯家屬、或收為奴婢的法令。

正月,官員再次建議,要立太子。

太子,從來都是國家的根本,春秋時期,齊晉兩國何等威風,竟陷入內鬥之中不能自拔,大秦帝國,何其威風,始皇帝,何其風光,然而呢,誰會想到,始皇帝死後,胡亥居然會被立為天子,更重要的是,扶蘇和蒙恬都死了。

所以,立太子,自古都是朝廷大事。

群臣建議:要儘快立太子,保障劉漢家尊奉宗廟。漢文帝卻說:我的德薄,上帝還沒有享受我的祭品,老百姓也沒有滿意。如今,我既不能遍求賢良,把皇帝傳給他,你們卻讓我立太子,這是加重我的無德啊。

群臣說:立太子,就是為了宗廟社稷,不忘天下。說到底,不至於先皇死後,諸子爭位,導致國家內亂。

漢文帝說:楚王劉交(劉太公第四子),是我的叔父,年歲大,閱歷廣,見識多,識的大體,吳王劉濞(劉仲的兒子),是我的兄長,也非常賢明,淮南王劉長,也有才能,能夠輔助於我,這都是事先準備好的。宗室、大臣、諸侯們有很多有威望的人,他們這些人還輔助我這個不能當皇帝的人,已經是國家的幸運了。如果不能舉賢,相反,要立太子,天下會認為:我忘記了任用賢能的人,只記得自己的兒子。這是因私廢公。

大臣們都說:殷、周之所以立國時間很長,那是因為選擇了立太子的辦法,而太子,必須是皇帝的兒子。高祖皇帝平定天下,分封諸侯,立兒子為太子,各個封國也是。這樣才能安定天下人心。如果,選用賢能,就違背了高祖皇帝的意思,你的兒子中,劉啟最大,應該立為太子。

漢文帝,同意。

三月,漢文帝又立竇漪房為皇后,大赦天下。再次分封、獎賞那些跟隨劉恆入京的官員。

漢文帝對功臣的獎賞,使得一個人的虛榮心極為膨脹,這個人就是周勃。在皇帝面前極為不恭,相反,皇帝卻不動聲色,有些人對周勃說:你誅殺呂氏有功,在皇帝面前自誇功勞,位尊至極,恐怕要大禍臨頭。

於是,周勃辭去丞相職務,告老還鄉。陳平一個人擔任為丞相。

文帝二年,丞相死了。漢文帝只好再次讓周勃擔任丞相,並且對群臣說:我聽說,古代諸侯國有一千多個,諸侯王都在諸侯國,定期上貢,天下非常太平,如今呢,諸侯王都在京城,給京城造成了很大的交通壓力和糧食壓力,所以,就封的諸侯王都回到封國去。

十一月,十二月,兩次發生日食,一個是月末,一個是月中,當然,這樣的記載很不精確,因為,日食的形成是因為月亮處於地球和太陽的中間,而十二月十五,地球在月亮和太陽的中間,不可能出現日食,當然有誤,或許是月食。

不管怎樣,天文學不發達的漢代,出現這樣的事,只能是天降不吉,文帝認為,這都是自己的德薄,才會導致這樣的事情,所以,希望群臣能夠把自己的不足都說出來,如果你們不知道,就讓知道的人來告訴我。

這就是漢朝皇帝第一次在民間選撥人才的開始。這個制度叫:賢良方正。

同時,漢文帝認為:由於邊境不安穩,才設定軍隊,既然不能撤銷邊境的軍隊,還得設定軍隊來保護我,非常不妥。所以,應該撤銷衛將軍所管轄的軍隊,也就是宋昌所統帥的南北兩軍,太僕所掌管的馬匹,留下夠用的,都送給驛站使用。

正月,文帝下詔說: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應該勸課農桑。自己,親自種地,所得到的穀物用來祭祀宗廟。

三月,群臣建議冊封諸子為諸侯王,於是,文帝冊封劉友之次子劉闢疆為河間王、朱虛侯改封為城陽王,東牟侯為濟北王,劉武為代王,劉參為太原王,劉揖為梁王。

文帝,在廢除了連坐法之後,再一次廢除了誹謗罪。

文帝認為:

現在朝廷中有誹謗朝廷的的罪狀,這就使得很多大臣不敢講實話,這就讓皇帝不能瞭解實情。這樣就招不來賢臣。

比如,民間有一個人詛咒皇帝,官員們都認為是大逆不道的餓罪行,就互相隱瞞,而後又相互告發。其實,這是百姓愚昧無知的表現,從而犯了罪,所以,這樣的法律條文應該廢除。以後,這樣的案件就不用審理了,直接釋放。

文帝三年,再次發生了日食,文帝認為:這是封王沒有就國的原因,於是就對丞相周勃說:希望你能帶頭去!於是,周勃就辭去丞相職務去封國去了。

於是,漢文帝任命灌嬰為丞相,取消了太尉職務,軍隊被丞相執掌。

漢文帝一口氣廢除了連坐、誹謗罪,終開大漢盛世!

文帝三年,五月。匈奴大局入侵河南地區,這裡的河南,並不是現在的河南,而是黃河以南,也就是現在臨近於河套平原地區。

匈奴的入侵,是匈奴對漢朝隔三差五的事,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對於新皇帝而言,這是挑釁。更何況,漢朝和匈奴已經簽訂兄弟盟約,漢朝給匈奴很多的財物、糧食。可是,匈奴出爾反爾,總是帶兵劫掠漢地,搶完就走。

新上任的皇帝,總得表示表示。

於是,漢文帝任命丞相灌嬰帶領八萬五千人馬前去迎戰。

再次徵集衛將軍統轄軍隊。

當灌嬰的軍隊到達前線的時候,匈奴軍隊已經撤離漢朝邊境。

趕走匈奴的漢文帝,親自前往代地、太原等地巡視。再次獎賞了那些重臣。

並且表示:守好邊界就行,千萬不要惹匈奴,他如果來了,就固守不戰!

這時候,劉肥的小兒子,劉興居跳出來了。

之所以是劉興居,是因為他的大哥劉襄、二哥劉章都死了。

劉興居認為:劉恆跑到了太原,灌嬰統帥大軍前往。京城空虛,正是時候。於是,傾濟北國全國之力舉行叛亂。

兵至滎陽。

聞訊的漢文帝,隨即從太原返回長安,讓灌嬰統率大軍回到長安,讓陳武統率大軍前往平叛。漢文帝表示:劉興居,背叛朝廷,大逆不道,連累了濟北的官吏和百姓,但是,如果在朝廷大軍未到之時而主動投降的官吏,不僅不追究責任,而且可以官復原職。

即使參加了劉興居的叛亂,現在投降朝廷,也既往不咎。

在漢文帝的承諾下,被欺騙的濟北國人民頓時脫離了濟北王劉興居的領導,很快,劉興居就被陳武平定,劉興居兵敗自殺。

劉恆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對濟北的官員和百姓,沒有絲毫的怪罪。

漢文帝六年,有人舉報:淮南王劉長廢除了先帝所制定的法律,出入自比皇帝,所以,他有當皇帝的心,也就是說,他有心造反。有證據顯示:他和匈奴和南越國勾結。群臣認為:這樣的人,應該被腰斬。漢文帝覺得不應該將這樣殘酷的法律用在諸侯王身上,就赦免了他的罪過。就派人去淮南國,廢除了他的淮南王稱號,發配蜀道。但是,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劉長就鬱悶而死。

漢文帝十三年,五月,有一個小吏犯了法,對於這樣的事情,一般的年代,皇帝是絕對不過問的,但是,漢文帝,一生勤勤懇懇,認為自秦朝以來,包括高祖皇帝、高後時期的法律太過於嚴酷,於是,親自下詔廢除了連坐法。

這個小吏,叫做淳于意,齊國官吏,犯了法,被押送長安。這個人有五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於是,他就說,生孩子而不生男孩,還不如不生,到關鍵的時刻,一點作用都沒有。我們不知道這個人的想法是想劫獄,還是想讓孩子替他受刑,但是,卻有一個女兒為他站了出來。

這個女兒,叫做緹縈。她向漢文帝上書說道:我的父親在齊國做官,老百姓都稱讚他清廉公正,如今,犯了法,我願意代父受過。緹縈還說:死去的人,已經不能復活,我為此感到非常的傷心,身受刑法的人肢體卻不能連線起來,雖然想改過自新,卻也沒有了機會。我願意被官府收為奴婢,給父親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樣的上書,送到了漢文帝面前,漢文帝看的是熱淚盈眶。下詔對群臣說:聽說古代,有人犯了法,就在他的衣服上面圖畫,使得這些人區別於別人,以此還羞辱他們,而民眾就不違法了。

如今,肉刑就有三種,而犯罪的人卻絲毫不能減少,過錯在哪裡?漢文帝認為:也許是自己的德化不夠。或許是因為訓導不好,導致了愚昧的老百姓遭受了刑法。

所以說,不加以教導,就刑法加身,有心從善,卻苦無出路,這樣的人多可涼。

漢文帝最終總結說:這樣做,非常不道德,那有一點父母官的樣子,所以,應該廢除。

同年,漢文帝再次強調,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沒有什麼比農業更重要的了,為了鼓勵勸課農桑,漢文帝宣佈,廢除田租。

漢文帝十四年,冬天,匈奴再次大舉進兵,並且斬殺了北地郡的長官張印。漢文帝馬上派遣三路大軍駐紮在北地郡、上郡、隴西郡,並且認為周舍為衛將軍、張武為車騎將軍,在渭水北面集結,這次集合,有數千輛戰車, 數十萬騎兵,和劉邦遠征匈奴之時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當時,漢高祖帶領軍隊出征時,帶領的可是幾十萬步兵,而今天,大漢已經有了數十萬騎兵。

確實,應該一戰。

漢文帝自己親自勞軍,獎賞官兵,訓練軍隊,計劃自己帶兵攻擊匈奴。這個建議,除了漢文帝同意之外,滿朝文武都不同意。最後,還是漢文帝的母親才勸諫住。但是,匈奴不可以不攻。最終,漢庭決定:任命張相如為大將軍,董赤為內史,欒布為將軍,發兵匈奴。

不過,這次和上次一樣,漢朝軍隊和匈奴軍隊依舊沒有交鋒。

因為,匈奴撤走了。

漢文帝一口氣廢除了連坐、誹謗罪,終開大漢盛世!

漢王朝,或許是漢邦國,在漢文帝的手中,第一次實現了休養生息,經過長達十餘年的耕耘,大漢早已今非昔比。

以前,始皇帝曾經為大秦帝國尋求合法的依據,今天,漢文帝也開始給漢王朝尋求合乎天理的依據。

這個建議,其實是賈誼給的。只不過,現在賈誼死了。

為了追念賈誼,漢文帝開始了這個主張。

賈誼,可謂是大漢第一才子,著名的《過秦論》就出自他手中。

這個人曾經勸諫漢文帝,對匈奴,要積極防備,

對諸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這是因為這個意見的啟發,漢文帝分齊國為七個小國,趙國一分為二,淮南國一分為三。

雖然文帝喜歡賈誼,奈何年紀太小,朝廷裡的那般功臣們很看不慣這個孩童,漢文帝只能讓賈誼去擔任長沙王的老師。

可是,漢文帝很想賈誼,當一年後賈誼回到長安的時候,居然徹夜長談。最後,漢文帝說:原以為過段時間,學問就能超過賈生了,沒想到,還是遠遠趕不上啊!

所以,在功臣們全部死亡後,漢文帝開始實踐賈誼的思想。

比如,為大漢正名。

一個王朝的合法性,由人說出來,是極其不文明的,因為,人說的,根本沒人信。

畢竟,劉邦曾經是泗水亭長,換句話說,劉邦一點也不特別,劉家憑什麼擁有天下,就連秦國貴族嬴政都不敢直接僭越周朝的天命,始皇帝才會最終選擇五德終始論,什麼秦國尚黑,屬水等等。

可是,今天,魯國一個叫公孫臣給漢文帝講,漢朝屬於土德,應該有黃龍出現。

秦王朝,屬於水德,屬北,尚黑。漢王朝,屬於土德,屬中,尚黃。

秦王朝和漢王朝,依然不一樣,因為前者是帝國,後者是邦國,我們卻都可以稱之為王朝。

公孫臣的建議,漢文帝交給了朝廷大臣商量,當時的丞相認為:漢王朝依舊屬於水德,尚黑。所以,就否決了公孫臣的建議。

可是呢,第二年,也就是文帝十五年,在成紀地區,果然出現了黃龍,丞相只好啞口無言。至於黃龍是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是,漢文帝認為,這確實是黃龍。所以,漢文帝又召見了公孫臣,任命為博士。

於是,皇帝下詔說,成紀地區出現了一個神物,對老百姓無害,所以,一定會有好收成。所以,我應該感謝上天,有司衙門應該討論一下我應該舉行什麼樣的祭祀活動,而不要因為怕我勞累而不敢制定。管理祭祀的官員對漢文帝講:古代天子在夏天到郊外祭祀上帝。於是,漢文帝,就去祭祀了。

去祭祀的時候,趙國一個叫新垣平的人,對漢文帝講,要想得到周朝的傳國玉璽,就應該在渭陽修建五帝廟,肯定會有玉石出現。

第二年,漢文帝果然到渭陽祭祀五帝廟,同樣,在四月舉行了祭祀。並且決定崇尚紅色。

對於這一點,我們根本不能在五行中,找到依據。

五行表是這樣列的:

東南中西北

木火土金水

青紅黃白黑

相生相剋的關係比較簡單,以木為開端,以此相生,比如說: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更為簡單,和象棋中的炮一樣,隔一克一,比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秦王朝,屬北尚黑,我們理解。可是,漢王朝在五行中屬土,應該尚黃色,為什麼漢文帝要崇尚紅色。

這樣的結論,只能說不倫不類。或者說,五行論根本不成熟。

漢文帝十七年,也就是拜祭五帝廟的第二年,漢文帝果然得到了一個玉杯,而且上面寫著“人主延壽”的字眼,人主,就是皇帝,延壽就是增長壽命。四個大字,就是說要延長漢文帝的年歲。

這樣的時候,如果換在其他朝代,肯定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即使有假,又有誰敢說出來呢?用些許財富換來龍顏大悅,是做臣子的“本分”。

可是,文帝的朝代,就是不一樣。

因為,丞相和廷尉都唱反調。

當時的丞相是張蒼,廷尉是張釋之。這兩個人,偷偷的去調查了,重要的是,他們發現了新垣平的詭計——僱人刻了一個玉杯。

這樣的事情傳到朝堂,朝堂一下子炸了鍋,文帝不假思索的將新垣平誅滅三族。

這件事情,影響很大,因為,文帝十三年,剛剛廢除了連坐法,罪犯的親屬是不用被連坐的,可是,今天,漢文帝卻誅連新垣平的三族。

隨後,漢文帝便再一次頒佈了檢討詔書,漢文帝認為:自己並不英明,所以德澤不能到達遠處,從而使得中原國家和周邊國家的百姓都不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百姓辛勤勞動,卻不得安居,這都是由於自己缺少功德。近幾年來,匈奴連年犯邊,地方官吏不能理解我的意思,使得更過的官吏和百姓被殺,所以,更使得我沒有德澤。

所以,我夙興夜寐,早起晚睡,派出的使者都能冠蓋相望,讓他們去向匈奴單于說明我的誠意。終於,匈奴單于理解了我的意思,願意為了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下兄弟般的情誼,來保全天下蒼生。

和親的事情,就定下來了。今年,開始。

這是漢文帝后元二年。

僅僅四年後,三萬匈奴大軍再次進攻漢朝,兵發上郡。

漢文帝這次調集了六路大軍:

第一路:任命令勉為車騎將軍,駐紮飛狐;

第二路:蘇意為將軍、屯兵句注;

第三路:張武屯兵北地;

第四路:周亞夫駐紮細柳營;

第五路:劉禮屯兵霸上;

第六路,祝茲侯徐悍在棘門集結。

前三路大軍,嚴峻以待。後三路大軍,守衛長安。

漢文帝親自前去慰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漢文帝輕而易舉的就進去了,但到了周亞夫的軍營,漢文帝的使節去了,對守軍的門衛將:皇帝要來了。門衛卻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聞將令,沒有天子詔令。使者無奈的回去了。漢文帝親自去了,也進不去。漢文帝只好再次派遣使節,帶著天子的符節,昭告周亞夫:皇帝要慰勞軍隊。

周亞夫這才傳令開啟營門,可是,卻被告知:軍營中,不允許車馬賓士。

漢文帝便讓自己的兵士牽著馬,慢慢的走進了周亞夫的兵營。

這時候的周亞夫,卻身穿鎧甲,對漢文帝講:身穿鎧甲的將士不適合行大禮,請允許我代行軍禮。

等到慰勞軍隊結束後,皇帝非常欣賞周亞夫,說了一句:霸上、棘門的軍隊,一軍可襲,細柳營,萬軍難動。周亞夫,真將軍也!

可是,匈奴卻再一次撤走。

漢文帝后元六年冬天,全國發生了旱災、蝗災。漢文帝及時下令免除了諸侯的進貢、減少了自己的用度,開啟糧倉,賑濟災民,並且允許民間公開買賣爵位。

漢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在未央宮去世。在位23年,年僅45歲!

去世前,對太子劉啟說了一句話:國家有難,周亞夫可堪重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