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多 種 因 素 導 致 遠 古 巨 型 動 物 滅 絕

  •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棋牌
  • 2022-06-04
簡介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弗林德斯大學弗雷德裡克·薩爾特雷博士稱,我們依據它們的生物學特徵確定了袋鼠是最不容易滅絕的物種,其次是單孔目動物(例如針鼴)和體形較大的袋熊物種

巨豺齒獸為什麼會滅絕

地球遠古時期的物種體形龐大,而現今的物種體形相對較小,這些遠古物種的神秘滅絕消失與它們的體形有關嗎?目前,考古學家依據澳大利亞各地大小不一的遠古物種化石證據,構成了這些遠古巨型動物滅絕消失的重要線索,形成了關於巨型動物命運發展的幾種假設,據悉,考古學家研究分析的巨型物種化石源自4。2萬年前的遠古薩胡爾大陸,它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新幾內亞島和周邊鄰近的島嶼。

越來越多的專家一致認為,多種因素導致遠古巨型動物滅絕,包括氣候變化、早期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淡水資源的獲取等。

這項最新研究是澳大利亞佛林德斯大學科裡·布拉德肖教授領導的,他和同事使用複雜的數學模型評估不同物種滅絕的可能性,以及這對現今物種生存的深遠意義。

利用各種特徵,例如:體形、體重、壽命、存活率和繁殖力,他們建立了種群模擬模型來預測這些物種在不同型別環境干擾下生存的可能性。模擬包括了從日益嚴重的乾旱到不斷增加的狩獵壓力的各種情況,同時觀察13種滅絕巨型動物以及現今存活的8種比較物種中,哪一種有最大的生存機會。

科裡·布拉德肖和同事將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發表的《e生命》雜誌上,並將該研究結果與我們從遠古化石記錄中瞭解到的不同巨型物種滅絕時間進行了比較分析,他們希望證實最容易滅絕的物種是最先滅絕的,但結果並非如此。

儘管他們確實發現生長緩慢、繁殖能力較低的物種,例如:犀牛體形大小的袋熊近親物種雙門齒獸,通常比繁殖能力更強的物種,例如袋狼,更容易滅絕,物種間的相對易感性等級與化石記錄中的滅絕時間不符。

科裡·布拉德肖教授解釋稱,我們在化石記錄中發現,物種天生的滅絕脆弱性(例如:生長變得緩慢、體重增加、繁殖能力變低)與物種滅絕時間之間沒有明確的關係。

事實上,我們發現大多數用於比較的現存物種,例如:短喙針鼴、鴯鶓、叢冢雉和普通袋熊,平均而言,比現已滅絕的同類更容易受到感染。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真正的物種滅絕梯

級很可能是複雜、具有區域性區域特徵,其中包括區域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來自不同地區的人為活動壓力。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佛林德斯大學副教授維拉·威斯貝克稱,不同物種躲避獵人的相對速度,以及某物種是否會挖掘保護性的洞穴,也可能導致物種滅絕易感性和滅絕時間的不匹配。

例如:現今仍然存活、快速跳躍的紅袋鼠可能比一些已滅絕的步伐較慢的短面袋鼠更有逃跑優勢,挖洞的小袋熊可能比不會挖洞、體形更大的巨型動物更難被早期人類捕獵。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弗林德斯大學弗雷德裡克·薩爾特雷博士稱,我們依據它們的生物學特徵確定了袋鼠是最不容易滅絕的物種,其次是單孔目動物(例如針鼴)和體形較大的袋熊物種。有趣的是,大型不會飛行的鳥,像鴯鶓和牛頓巨鳥,具有較高的物種滅絕敏感性,據悉,牛頓巨鳥高度超過2。5米,體重超過200公斤,是一種不會飛行的鳥類,該物種早已滅絕,其滅絕原因頗有爭議,美國科學家認為,牛頓巨鳥滅絕與原始人類活動有關,曾發現牛頓巨鳥蛋殼碎片有燃燒痕跡,推測大約5萬年前原始人類收集、烹煮牛頓巨鳥的蛋,嚴重影響該物種繁殖成功率。

科裡·布拉德肖教授總結稱,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依據某物種的特定生態環境,所有體形大小的物種滅絕風險都很高,這意味著依據生物學的第一法則,預測氣候變化和人類影響導致的物種未來滅絕並不總是簡單的。據新浪科技網

本文來源:鶴崗日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