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706 空間:當代青年社群的“聚”與“散”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棋牌
  • 2022-05-30
簡介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團隊的認同和支援,阿克加說:“鄔方榮是把這裡當成一個社群來運營,也不算是一個公司,還是想給大城市裡面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公共空間,可以用來做各種活動,一起搞一些事情

群租定義是什麼

原創 北大青年 北大青年

706 空間:當代青年社群的“聚”與“散”

全文共5651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本報記者

王雨菡 元培學院2018級本科生

楊 歡 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

林 檉 基礎醫學院2018級本科生

莫善卿 哲學系2019級本科生

決定以“706空間”作為選題之前,“青年空間”這個概念對我而言一直是抽象的——事實上,直到完稿之後這麼久,我依然無法對“青年空間”下一個準確清晰的定義。無論是群租、集體活動,還是對現實的反叛、與眾不同的理想,都不足以概括它的全貌。但在採訪過後,在採訪過後,我確實可以說,我對這個空間的理解已經大大加深了,這並不是因為抽象解釋能力的提升,而恰恰相反,這種理解建立在對更多人的瞭解之上,正是這些具體的、多面向的、生動的人,創造並定義了這個空間。

我依然會常常想到鄔方榮,他不論遇到什麼事都會先微笑,一副“佛系”的樣子,卻用一股倔勁,把“706空間”一直堅持了下來;也會想到宗城,關注他最近發表的文章;還有第一次見面就向我推薦自己的影集、並自己滔滔不絕地說了近一個小時的三木,從德國來到中國創業、以後還計劃去南美洲生活的尤德約,全心投入古典哲學與宗教的老刀……他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但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一個共同的姿態:他們拒絕做構成集體的單位、浮華時代的陪襯、歷史車輪下的塵土,而努力地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個體。

這是我第一次寫特稿,最初寫作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加上之前習慣的各種修辭和想象中的描寫,而夢石學長在修改的過程中對我說:“真實自有萬鈞之力。”我一直記得這一句話。這些天我也一直在想,這裡的“真實”究竟意味著什麼?我想,這“真實”是和每一個活生生的個體緊密相連的,原本地展現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思想,本身就足以產生撼動人心的力量,因為這種“真實”中已經包含了生活中一切的複雜性與可能性。

柴靜在《看見》中寫道:“我最關心新聞裡的人。”人是需要被看見的。統計數字、抽象概念和宏大的想象力中都沒有真實的人,但這些往往最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或許正因如此,世界於我們而言,一直是一個冰冷而看不真切的龐然大物;而如果,我們可以從一個具體的人開始,看到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的群體,再抬頭看時,可能就會看到一個廣闊而清晰的世界,在我們眼前展開。

——王雨菡

體驗:沙龍現場與706

2019年10月26日晚上,入秋的天氣已經很涼,但在五道口附近華清嘉園小區的一間複式公寓內,一場關於“寫作如何介入現實生活”的沙龍仍在火熱地進行著。這裡是“706空間”(以下簡稱“706”)總部的書房,空間很大,當晚容納了大約七十人。木地板上鋪滿墊子,人們席地而坐,圍繞著他們的是兩面牆的落地大書櫃,上面的書都被仔細分類擺好,還有一面牆上佈置了簡單的小裝飾。

現場的嘉賓有《單讀》雜誌的編輯、自由撰稿人和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生,臺上的討論從自身的寫作、審稿經歷到寫作者的心態,再到寫作者與現實的關係,變得愈發激烈。而在討論的過程中,還有一名聽眾起身反駁嘉賓後憤而離席,這在706空間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而在其他嘉賓討論稍緩和的間隙,從事古典學研究的老刀終於開口:“現代人似乎失去了古典哲學家們對語言的審慎態度,說得太多,不夠節制,以致失去了儲存智慧和容納解釋的空間。”

706 空間:當代青年社群的“聚”與“散”

△沙龍現場

鄔方榮也來到了沙龍現場。他穿著簡樸,隨意地倚在門口,抱著雙臂聽得津津有味,很難看出他就是706的創始人和總負責人。在最初創辦706的幾人中,只有他堅持了下來,將706從最初設想的公益咖啡館,發展到今天集青年旅舍、咖啡館、圖書館和生活實驗室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青年生活社群。這也是“青年空間”這一概念在中國的首創。

七年前他還是北京郵電大學的一名研究生,想與朋友一起眾籌一個公益咖啡館,但由於資金缺乏,便只在公寓樓裡面租了一套二居室作為舉辦沙龍等活動的空間,將服務物件定位為周邊的年輕人,一個“青年空間”便如此產生。而後為了運營706,鄔方榮放棄了繼續讀研。談及原因,他只是笑眯眯地說:“反正覺得讀完研也找不到工作啊。”

平時與員工和住客相處,鄔方榮也總帶著這樣的微笑。前段時間鄔方榮牙疼,需要去看醫生,706的員工們就在清華的紫荊操場發起了一個“義跑活動”,每跑四百米就給鄔方榮的“治牙基金”貢獻一塊錢。“結果他們一分錢都沒給我。”他故意做出委屈的表情。

神奇之處在於,706就是被這樣一個“玩玩鬧鬧”的人,頂著負債、行政檢查等壓力,堅持運營了下來。

青年:個性與歸屬

自2012年成立至今,706空間一直堅持“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的口號,如今這種探索仍在繼續。

目前,除總部之外,706還在附近的華清嘉園小區和清華照瀾苑內建立起了不同的“生活實驗室”,主要向住客出租床位。這些“生活實驗室”被劃分為“文學空間”“烹飪空間”“音樂空間”等等不同主題,住客可以按照自身的專業和興趣進行選擇。

住在“文學空間”的宗城是一名剛剛起步的自由撰稿人,這個職業在起步階段的收入雖足以供給自己生活,但他依然面臨著很大的經濟壓力。他在706租一個四人間的床位,僅租金每月就比別處低了一千元左右。“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當然會更想住單人單間的房子啊,但是現實是負擔不了的,所以706在目前算是最好的選擇。住在五道口的一套寬敞、環境優良的房子裡,就算是群租也是很好的事了。”

同住在“文學空間”的李剛從事影視相關的工作,他最近剛入職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不得不接受“996”的工作模式,但他依然顯得很滿足。“從這裡直接坐13號線,兩站後換14號線,然後一直坐到終點就到公司了,很方便的。之前我住的地方比較偏,在六環,每天通勤就要好久,晚上也比較無聊,在這裡就不會了,覺得還是比之前好很多。”

706 空間:當代青年社群的“聚”與“散”

△總部書房

住客三木談到在706生活的感受時,說:“不管有什麼事情,大家都在一起,這樣的感覺就很好。”在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一個原子式的個體很容易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和無力,尤其是又需要同時應對“996”的“社畜”工作、高物價、高房價、婚嫁、父母養老和自己的情緒壓力,“如果只有自己的話就會感覺很難。但是在706會發現很多人都有跟自己一樣甚至更大的壓力,我們能一起吐槽一下‘996’、北京的房價等等,就會自然而然感覺好很多。”

“在一起”本身似乎就有利於緩解壓力。706有一個專門的活動叫做“躺屍空間”,是由706的一個住客發起的,活動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群人一起靜靜地躺一下午,卻意外地受到歡迎。

706 空間:當代青年社群的“聚”與“散”

△706文化沙龍展板

而706豐富的集體活動和討論,無疑也是一個重要的吸引力來源。據鄔方榮的介紹,706每週的常規活動是沙龍、讀書會、公開課和電影放映,會舉辦小型的民謠演奏會,也會就同性戀、自殺等社會議題展開專門的交流討論;除此之外,他們還曾邀請到錢理群、張鳴、許知遠、李銀河等知名人物前來做講座。

706最近興起的活動“同學社”是一個面向公眾的教育平臺,致力於在青年人群中推廣人文教育——在同學社講課的導師大多都是住客,他們來自於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不同的專業,利用“同學社”的平臺定期開課,和其他人分享自己領域的知識。上文提到的老刀和三木都是“同學社”的導師,老刀負責講授古典哲學,三木則主講藝術與藝術史。在706的發展規劃中,這是推廣“社群化學習”的一個重要步驟。

郭嘉泰住在“烹飪空間”,這個空間的人會一起做飯、探索周邊美食,週末則有時一起去爬山。他們還共同養了一隻貓“包子”。除了“烹飪空間”內部的活動,郭嘉泰也會去706總部參加一些感興趣的沙龍、派對等,他認為706很好的一點在於:“不管多小眾的話題,都可以找到人來討論,而曾經我以為很多事情只有我自己會關注;就算你的想法跟大家不一樣,也不會擔心被攻擊。”706不久前剛舉辦過的關於“開放性關係”的討論,就讓他印象很深刻。

從德國來的尤德約也提到了這一點,他來中國將近兩年,中文已經說得相當流利,還在清華科技園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很喜歡週末來706總部參加討論,尤其對自殺、抑鬱症的議題感興趣,而關於這些議題,706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月”,在這個月內會舉辦多場關於心理健康的科普講座和交流會。對他而言,706的討論不僅讓他聽到了更多觀點,還幫助他打開了圈子,認識了許多中國朋友,讓他有“一個很好的家庭的感覺”,很多706的朋友知道他是德國人,會主動和他談論德國的哲學,“因為德國的哲學很厲害,但是我覺得他們比我更懂哲學。”他說。

706 空間:當代青年社群的“聚”與“散”

△706公眾號截圖

706的員工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被吸引,加入到這個團隊中來。“706的工作環境,肯定比一般的公司要自由很多,因為鄔方榮他本身性格就很隨和,這裡也沒有那麼多強制和考核……這算是對社畜生活的一種逃避吧。”剛剛由住客成為新員工的阿克加說,他曾做過新媒體和公益組織的工作,但最終選擇留在了706。

內部:“世俗”與“烏托邦”

“簡書”“搜狐網”等媒體對706的報道,都曾將它形容為“烏托邦”。可這裡的住客反而普遍不認同“烏托邦”的說法。

706空間頻繁的活動,對各種小眾議題的關心和討論,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這是由一群理想主義青年打造的“烏托邦”的印象,但這些看起來與現實的物質生活無關的活動與議題,卻並不能帶領青年人“逃離現實”。

從目的來看,許多青年人選擇住到這裡,本身就是租金、地段這些現實因素的作用,他們並不把這裡當作一個“烏托邦”式的寄託之所,而是在需要的時候來,同樣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走。這一點從住客的流動情況就可以看出。“我們一般是假期臨近開學的時候,來租房子的人很多,床位緊張,學期中的時候就比較冷清。”鄔方榮對這個現象已經很習慣。

由於住客的流動性很大,706一般不會跟住客簽訂長租的合約,因為即使一開始有長住意願的住客,也可能因為其他原因臨時退租。2019年暑假北大表示可以提供宿舍後,有許多在706住下不久的北大碩博生便搬了出去。

而事實上,即使是長住在此,也很少有人可以擺脫“世俗”的考慮。李剛學電影出身,對電影的藝術性有很高的追求,但這種需要長時間打磨的藝術性,與他在網際網路公司以速度、流量為衡量標準的工作並不契合,他也已經習慣了把自己的追求與現實的工作分開,“等我賺夠了錢就去拍一部我自己想拍的電影。”他盤腿坐在椅子上,笑嘻嘻地說。

宗城在一篇關於706的文章中,引用過之前一個室友的話:“在討論哲學詩歌歷史的同時,我會因申學的事焦慮,有人想著找工作,有人想著談戀愛,有人想著一夜暴富,有人在思考706的資金運轉問題。我們還是會被世俗的問題糾纏著,沒人能從現實生活裡真正抽離。”而這位室友現在已經在美國留學。

宗城的看法是:“706空間其實不能算是一個烏托邦,只是一個由許多價值觀不同的年輕人組成的社群而已,其實類似的模式在歐洲和美國的嬉皮革命時期就有了,在國外已經較為普及,只不過國內大家對這種文化的接受和了解程度還不高。”

706 空間:當代青年社群的“聚”與“散”

△一個小型研討會現場

無論是宗城,李剛、郭嘉泰還是尤德約,都表示自己之後會離開這裡。在706生活的這段時間裡,他們也在計劃著自己以後的人生,或努力實現在北京定居,或回到自己的家鄉,或去更廣闊的世界闖一闖。在他們看來,706的生活雖然很開心,但這裡畢竟也只是一個“青年”空間,而自己的人生,還有中年和老年需要安頓。

未來:存在或消失

而與他們離開的決定相反的是,鄔方榮正在計劃把706空間擴充套件到更多地方,上海、廣州、成都、深圳,甚至還有紐約、巴黎……706空間是一個載體,鄔方榮希望透過這個載體探索和推廣這種“青年共住共治”的模式。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團隊的認同和支援,阿克加說:“鄔方榮是把這裡當成一個社群來運營,也不算是一個公司,還是想給大城市裡面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公共空間,可以用來做各種活動,一起搞一些事情。”

然而現實總不會像理想中那麼順利,706目前依然面臨著許多問題。作為中國最早開始探索的青年空間,706在運營的方方面面都尚顯青澀。

員工和住客都有人提及:“706目前的管理模式欠缺效率,需要改進。”與普遍實行的公司制度相比,由於706目前主要是鄔方榮一人負責,還未建立起一個健全的團隊和制度,沒能實現專人專責;在盈利模式上,706並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總部運營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而擴充套件模式則存在更大的不穩定因素,因為706目前的擴充套件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朋友圈子裡的相互介紹,而在鄔方榮的設想裡,向外地的擴充套件也需要依靠之前的住客來提供尋找房源、搭建平臺等方面的幫助——這也是他選擇在這些城市設立分部的原因。

706的不確定性還存在於鄔方榮本身。當初與他一同建立這個空間的其他人都先後離開,去留學、工作,只有鄔方榮自己堅持了下來。作為這個空間的創始人和總負責人,他目前依然是維繫這個空間最重要的力量。“如果鄔方榮有一天突然想放棄了,那可能706空間整個就徹底消失了。”宗城說道。

然而對於要不要改革,706空間內部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分歧。有很多員工和住客希望706可以改革管理模式,引入真正的公司制度,而鄔方榮雖一直說自己很“佛系”,卻並不是完全順從他人的意見:“我覺得這個空間最重要的是讓大家感覺到無拘無束,那種高效的公司管理體制可能太壓抑了。”這些爭論的聲音幾年來一直存在於706,同時存在的還有不斷改革的嘗試。

706最近開始試驗“合作社”模式,即從自上而下的團隊運營的模式改成招募社員,由所有社員一起經營這個空間,如此一來,所有住客都將參與到空間的管理當中。

“真正的自由不是選擇多約束少,它只存在於反抗的過程中。其他地方嘗試的合作社我都不大看好,但如果是706,我還是很想看看它的可能性。”706原住客、北大中文系2019級研究生馬喬這樣說。

在宗城最近發表的一篇小說裡,男主人公惋惜地告訴女主人公:“這裡曾經有一個青年空間的,可惜後來消失了。”而他本人對此的說法是:“文學語境裡的‘消失’不一定等同於現實中的消失,對於706的未來我也並不難預測,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要看706這個青年社群與現實如何互動。”

而據鄔方榮介紹,706目前的主要問題是五道口房租上漲帶來的財務負擔,以及政府監管部門給群租房帶來的壓力。而706能否突破重重壁壘,實現 “青年共住共治”的理想,仍需我們拭目以待。

微信編輯|楊春序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