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李玫瑾支招:孩子想要零花錢,給多少?怎麼給?

  • 由 覺醒的父母 發表于 棋牌
  • 2022-03-28
簡介李玫瑾說,因為有些學校周圍環境並不好,倘若家裡給的錢太多,就會出現被人搶的風險,所以家長也要綜合環境因素考量,然後再決定給孩子零花錢金額

14歲給零花錢多少

1

這一代孩子,是怎麼花錢的?

一眨眼,初中校園裡已經是“05後”的天下。

當我們這些“80後”、“90後”懷念著當初一天五毛零花錢,攢好久去租一本漫畫書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對於零花錢,已經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和方式。

很多孩子有了自己的手機,有了自己的銀行卡和支付寶。錢,越發成為一個個簡單的數字,動動手指就能轉賬,花錢用不了一秒鐘。

近些年來,“初中生花鉅款打賞主播”、“孩子用父母的支付寶充遊戲幣”的新聞層出不窮。調查資料顯示,青少年已成為網路直播的“主力打賞”之一。

李玫瑾支招:孩子想要零花錢,給多少?怎麼給?

12-16歲的孩子,才是上初中的年紀。孩子這時候自控能力不強,金錢概念模糊,很容易因為錢而走錯路。

可是,不給孩子零花錢,萬一孩子在學校和路上遇到急事,手裡沒錢的確不方便。

給了錢,又怕孩子見啥買啥,甚至不把錢用在正道上,這可如何是好?

2

零花錢給多少,怎麼給?

《今日說法》曾播出過這樣一個案例——《都是錢多惹的禍》。

福建廈門警方破獲了一系列的街頭搶劫案,作案的嫌疑人都是16、7歲的孩子,這些孩子因零花錢不夠用就去搶劫,最終被判處3至4年的有期徒刑不等。

李玫瑾支招:孩子想要零花錢,給多少?怎麼給?

大好青春,本該有著光明未來的孩子,就這樣鋃鐺入獄,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在鐵窗中度過,不禁令人痛心疾首。

《今日說法》特別邀請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來探討,為什麼孩子會為了幾塊錢而不擇手段。

李玫瑾教授提到,零花錢給太多,容易讓孩子養成花錢快的習慣。

李玫瑾支招:孩子想要零花錢,給多少?怎麼給?

在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如果給孩子太多零花錢,此時孩子還不懂得如何支配,無意中就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

等父母發現孩子花錢如流水的時候,往往會一個“急剎車”,迅速較少零花錢費用,可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如果無法從父母手裡索取的話,就只能靠自己去“弄錢”了。

這種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只會愈演愈烈。

2018年上海嘉定街頭,一名成年男子暴打親媽,只因為親媽沒錢給他2萬還銀行錢,令人震驚。

長大了為錢不擇手段,一定是小時候就對錢有著錯誤的理解。給零花錢,不是一件小事,它折射的是一個家庭的金錢觀教育。

那麼,零花錢給多少才合適呢?

李玫瑾教授給出了一個辦法:給零花錢時要計算孩子用錢的總額。

李玫瑾支招:孩子想要零花錢,給多少?怎麼給?

這裡有個公式:

零花錢總金額=三餐費用+交通費用(離家近免除)+零食費用+可支配費用

三餐費用和交通費用大家都知道,這筆錢肯定要給的,李玫瑾教授主要解釋了後面兩項費用:零食費用和可支配費用。

有些家長為了孩子身體健康著想,不給孩子零食費用,害怕孩子吃辣條、吃小攤導致身體發育不良。

然而在孩子所處的環境中,零食對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讓孩子買瓶水、吃冰棒等,這筆錢一定要有,這樣孩子就不會羨慕其他人,而且這與孩子社交和自信有非常緊密的聯絡。

孩子可支配金額是小額度的,用來應急。這就如同成年人一樣,無論怎麼花錢,身上一定要留一筆錢,否則遇到緊急情況就毫無辦法。

李玫瑾說,因為有些學校周圍環境並不好,倘若家裡給的錢太多,就會出現被人搶的風險,所以家長也要綜合環境因素考量,然後再決定給孩子零花錢金額。

3

記賬,是個好辦法

廣東一所實驗中學在學生初一入學時,給每人發一個小賬本,要他們計賬。要求孩子每週做預算,記下每筆消費。

老師們統計賬本時發現,成績好的學生,普遍花費較少,不合理的支出基本沒有。由此可見,零花錢的使用也涉及自控力的問題。

自控能力強的學生,能控制各種不合理的慾望,在學習上和生活上也能更加自律。

我們也可以學習這個方法,送給孩子一個小賬本,鼓勵他們記下每一筆花銷,為自己的消費負責。讓孩子對自己的錢財有概念,有責任感:“錢不是取之不盡的,花錢之前要好好想想。”

財商就是這樣建立的,弄清楚“需要”和“想要”,做出選擇和取捨。

不光是在金錢觀,對於其他思想觀念的建立,也大有裨益。

人生在世,不可能所有東西都得到,開源節流,有舍有得,方能長久。

4

好的教育,一定要談錢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為人父母,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再苦不能苦孩子,是父母們的共識。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要向孩子隱瞞真實的家庭狀況。曾有家長在網上求助:一家人的生活費是每月3000元,孩子想要雙1500元的球鞋怎麼辦?

這位家長最應該做的,不是上網求助,而是跟孩子溝通。

告訴孩子我們家目前做不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為了你的生活和教育,已經拼盡全力,這並不丟人。

泰國一則公益廣告,引發了很多父母的共鳴和思考:

5歲的兒子說不想去上學,媽媽竟然同意了,讓兒子跟著自己去撿瓶子賺錢。

兩人費盡周折,撿了一袋子塑膠瓶,只賣了2泰銖,也就4角人民幣。

李玫瑾支招:孩子想要零花錢,給多少?怎麼給?

孩子路上,又餓又渴,想吃烤腸,錢不夠;想吃冰棒,錢不夠;想坐車,錢也不夠,最後灰頭土臉走回了家。

回到家時,孩子已精疲力竭。但他對媽媽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我明天要上學。”第二句:“媽媽,掙錢真不容易。”

錢,不僅僅是一個轉賬的數字,背後蘊藏的,是實打實的勞動和汗水。這一點,孩子在學會花錢之前,就應該明白。

讓孩子懂得錢來之不易,更要讓孩子記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每一筆不義之財,其實都暗中標好了代價。

那些賣腎買蘋果手機、裸貸買奢侈品包包的年輕人,在物慾的歧途上越走越遠,等到想回頭時,發現已為時已晚,甚至有人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李玫瑾支招:孩子想要零花錢,給多少?怎麼給?

請一定告訴孩子:

永遠不要為了金錢出賣自己身體,永遠不要為了金錢喪失自己良知。

寫在最後

當孩子問“我們家有多少錢”、“我們家很窮嗎”的時候,父母的回答或許會影響孩子一生。

無論是炫富還是哭窮,都會養出心窮的孩子。

《增廣賢文》中這樣寫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視之有節,用之有度。”

讓我們向孩子傳遞出正能量的金錢觀,懂得來之不易,堅守取之有道,做一個物質和心態都富足的君子。

共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