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夾縫中的第四股勢力——明末豪強

  • 由 歷史行程 發表于 棋牌
  • 2022-03-01
簡介但事實上,在這些大股勢力之間,還有相當多的地方“豪強”存在:他們雖看起來像牆頭草,單個力量也不算強大,可綜合力量卻不可小覷,頗有點像宇宙中的“暗物質”,其政治走向也能起到左右政局的作用,一如後來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曾左胡李

地方豪強勢力是什麼意思

熟悉明末清初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當時的中原大地上,活躍著三股舉足輕重的力量:一是地處中原的“皇明正統”朱氏王朝,二是起於白山黑水的愛新覺羅家族,三是馳騁於大江南北、黃河兩岸的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但事實上,在這些大股勢力之間,還有相當多的地方“豪強”存在:他們雖看起來像牆頭草,單個力量也不算強大,可綜合力量卻不可小覷,頗有點像宇宙中的“暗物質”,其政治走向也能起到左右政局的作用,一如後來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曾左胡李。

夾縫中的第四股勢力——明末豪強

說起這些“豪強”,其實也並非起源於明末。事實上,他們的歷史甚至比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還要悠久。自秦始皇起,中央政府就開始籌劃遷徙各地豪強入京師集中居住,以削弱其根本,如楚國的“屈景昭”三姓;翻開《史記·酷吏列傳》,通篇都是兩千石打擊豪強的事例。

我們今人讀《後漢書》,常感嘆劉秀是怎麼從布衣起家而幾年成功的,殊不知當時王莽改制,要掘了豪強們的經濟基礎——土地,這就讓他們蜂擁聚於劉秀麾下,數十萬軍隊頃刻而成。當然,這是以東漢一朝外戚專權、國家層面度田失敗為代價的。三國時期也是如此,我們所熟知的許褚、李典、臧霸等,其實都是塢堡主出身,就連張飛,身上也有些豪強的影子。當然,經過中央政府長達千年的不懈打擊,到了明末,地方豪強的勢力已大不如前,但仍能發揮重要作用。

夾縫中的第四股勢力——明末豪強

與大家想象的不同,自火器大規模應用後,我國古代戰爭規模其實在不斷縮小,比如明末清初,明王朝一共有幾十個總兵,每個總兵也就有千把號家丁,大的也不過幾千人,其餘都是輔兵,算來其核心武力也不過就十萬人。因此,薩爾滸之戰中明軍傷亡五萬精銳,就已經傷筋動骨了。清朝武力核心是滿八旗,但不滿編,如再加上部分漢八旗、蒙八旗精銳,核心武力也不過就四五萬人。李自成常號稱大軍百萬,但核心老兵也不過四萬多人,由此可見,各位如果穿越回去,能練出十萬精兵,那就足以縱橫天下了。

既然各方勢力的軍隊總數並不大,那就不可能分兵控制所有據點,保持戰略威懾而讓地方豪強望風景從,就成了最佳選擇。事實也正是如此,崇禎十六年(1643年)冬十月,明王朝已是日落西山、岌岌可危,但還發生了所謂“副總兵”沈萬登光復汝寧事件。其實,沈萬登不過是汝寧地區一大豪強,號稱“大俠”,聚鄉勇萬餘人,李自成派人去招降他,還給他“威武大將軍”印。沈萬登假意接受,卻趁夜色偷襲了前來上任的李自成下屬馬尚志部,將其斬殺,奪其印綬,並“擒汝寧偽防禦使金有章,偽府尹鄧漣。”此類事件在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後更加頻繁,這也是其一路敗退而無法組織有效防禦的重要原因之一。

夾縫中的第四股勢力——明末豪強

那明末豪強們的最後結局是什麼呢?是天下定鼎後,江南地區的“哭廟案”、“奏銷案”,是山東於七被迫起義,是部分豪強進而為官、部分豪強退回地主形態,總而言之,皇皇治世,豈容得下豪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