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深思:劉備、諸葛亮假裝不懂漢室傾頹的原因,為啥?

  • 由 貝海吟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02
簡介03劉備、諸葛亮假裝不懂漢室傾頹的原因,是為了參加爭霸戰爭本來,如果沒有劉備這一股新的豪強勢力,三國的爭霸戰爭還能少打幾年,老百姓也會少些痛苦

漢室頹怎麼讀音

小時候背誦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劉備說:

“漢室傾頹,J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

我就帶著疑問:劉備欲伸張大義於天下,但漢室為何傾頹?現在學習歷史一思考,發現劉備是假裝不懂。

01深挖歷史發現,諸葛亮也裝不懂

《隆中對》記載:在聽了劉備的一番話後,諸葛亮說: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我現在發現,這諸葛亮也學劉備假裝不懂。因為他說不是歷史事實。諸葛亮說“豪傑並起”,並不是董卓以來才豪傑並起的。

自從漢武帝駕崩後,壓抑豪強的國策就被弱化了。以至於到了東漢之前期,劉秀就發動一幫子豪強(或者叫“豪傑”)幹翻了王莽。正是因為劉秀有這段開國經歷,所以對付這些豪強,劉秀只好搞平衡妥協了。

這些豪強,常常隱匿人口、不納稅賦、組建私家武裝、透過婚姻組成姻黨。到了東漢末年,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由於豪強勢力廣泛和龐大,弄得東漢朝廷收不上稅,國庫空虛,以至於東漢後期不得不靠賣官鬻爵來收點續命錢。

這方面讀者可以參考我下面的文章有講到這些:

新歷史觀:東漢時期無法普查人口,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深思:劉備、諸葛亮假裝不懂漢室傾頹的原因,為啥?

《隆中對》場景,劉備、諸葛亮等雕塑

所以《隆中對》中,諸葛亮一看劉備也想要稱雄於天下,去參與割據爭霸戰時,也就順水推舟地跟著不尊重歷史事實地說:“

自董卓以來,豪傑(豪強)並起

……”。而真實的歷史事實是,豪傑(豪強)在東漢之初就存在了。例如袁紹宗族,在董卓進京之前,就是四世三公了。

而且,劉備說:“

漢室傾頹

”是因為“

J臣當道

”。其實,何進、袁紹、曹操,在董卓進京之前,就討論過如何對付“十常待”。曹操就不贊成調西涼董卓進京。這不是為了漢室考慮嗎?

後來,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

”,就成了劉備眼中的“J臣”了。當年,年輕英勇的曹操,孤膽隻身,深入相府,刺殺董卓。此時,劉備在幹什麼呢?

我認為,出現漢室傾頹的原因,正是這些豪強造成的。整個東漢,被豪強們給挖空了,沒了稅收,養不起衛兵。於是,就連對付“十常侍”的任務,都要從邊疆調兵。

02劉備、諸葛亮心知肚明漢室傾頹的原因,但是嘴上假裝不懂

亂世梟雄的劉備,被呂布打散後,就是靠與徐州億萬富豪糜竺的家族聯姻,得到了2000個奴隸兵和大量軍費,後來還一路收編了趙雲等武將,從而有了起家的本錢。否則,荊州牧劉表,怎麼會讓劉備屯駐新野?劉備屯駐新野,本質上就是劉表的僱傭兵。

深思:劉備、諸葛亮假裝不懂漢室傾頹的原因,為啥?

劉備白帝城託孤 雕塑

那麼,劉備既然決定以新野為基地,用糜竺給的軍費和士兵進行爭霸戰爭,他就只好把因果關係顛倒了。於是,劉備在《隆中對》對話的邏輯是:

因為漢室傾頹,我要與各路豪強爭霸。

而真實的歷史邏輯應是:

因為各路豪強坐大,才造成了漢室傾頹。

我們對史書中的人物的說話,要與其行動結合來看,才是正確的研究歷史的方法。

03劉備、諸葛亮假裝不懂漢室傾頹的原因,是為了參加爭霸戰爭

本來,如果沒有劉備這一股新的豪強勢力,三國的爭霸戰爭還能少打幾年,老百姓也會少些痛苦。

曹操在統一北方、收降荊州後,有80萬大軍南下,就會讓孫權、劉璋投降。這樣東漢末年的戰亂就可能結束了。然後,曹操可以重啟天下運營模式。

然而,自劉備佔領西川后,先是有關羽水淹七軍,後有劉備與曹操的漢中大戰,再後有劉備與陸遜的夷陵大戰,而後又有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維的九伐中原。

就這樣,幾十年間,因為劉備的想“信大義於天下”的個人意志,幾百萬名士兵、百姓,為了曹、劉、孫三家的割據爭霸戰,就這樣犧牲掉了。三國後期的戰爭,多數是西蜀發動的。

深思:劉備、諸葛亮假裝不懂漢室傾頹的原因,為啥?

東吳大都督 陸遜 雕像

東漢末年的群雄豪強爭霸戰,造成了中原地區赤地千里。有詩為證: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王粲《七哀詩》)

到三國時期,生產力一直上不去。劉備士兵因缺糧,發生過人吃人現象。

04結束語

歷史的驚濤拍岸,讓後人深思。

我們應以第三視角,深思這段歷史:

雖然劉備比較寬仁,諸葛亮忠於職守。但是,他們的本質,也是漢代地方豪強。地方豪強一強大,就不容易收上稅了,國庫也空虛了,然後,就出現戰亂了。這才是漢室傾頹的重要原因。

另外,雖然古人的思想有歷史侷限性,他們不可能清楚認識到漢室傾頹的原因,就在於與自己類似豪強身上。但是,現代人在研究歷史時,就要透過現象看清楚其本質。

如您也有同感,歡迎:

點贊、收藏、關注、轉發、評論。

(宣告:本文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或“全景視覺”,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文丨貝海吟(原名:貝海少年)(原創)

如檢視我的歷史領域的其他文章,請點選: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貝海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