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最後的大師貝聿銘:用盡一生,只為最極致的設計

  • 由 中信出版集團 發表于 棋牌
  • 2022-02-21
簡介貝聿銘這位中國出身、美國養成的建築大師,在成為盧浮宮改建計劃設計師前,從未改建過歷史建築物,看似不是最適合的人選,但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對於貝聿銘在華盛頓國家藝術博物館的現代主義擴建作品印象太深刻,因此堅持由貝聿銘操刀改建盧浮宮

梯形大師的密碼是什麼

最後的大師貝聿銘:用盡一生,只為最極致的設計

最後的大師貝聿銘:用盡一生,只為最極致的設計

2019年5月16日,享譽世界的建築大師貝聿銘辭世,享年102歲。

作為最早獲得普利茲克獎的華裔建築師,他用玻璃、鋼筋和線條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在貝聿銘七十餘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創作的建築作品遍及世界各地——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盧浮宮新館、日本美秀美術館,以及中國的北京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

最後的大師貝聿銘:用盡一生,只為最極致的設計

從小教堂到玻璃幕牆摩天大樓,再到座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圖書館和公民中心,它們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

從蘇州到紐約 成為“現代主義建築最後的大師”之路

1917年4月26日,貝聿銘出生在中國廣州。身為蘇州望族之後的他,在蘇州獅子林中度過了快樂的少年時代。受家族的影響,他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平和謙遜的性格,這種優勢幫助他在職業生涯中,獲得了很多業主的理解和信任。

17歲中學畢業後,年輕的貝聿銘如同當時大戶人家的有志青年一樣出國留學,但他沒有遵從父親的希望學習經濟學,而是選擇了赴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系。後來又轉學到了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建築工程專業。

1939年,貝聿銘畢業,以有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美國建築師協會的獎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美國空軍服役三年。1944年退役後,又進入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他當時的導師,正是包豪斯的創始人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貝聿銘在哈佛大學的畢業設計,是一座位於上海的藝術博物館,他後來坦誠,1946年的這個設計與他時隔60年後蘇州博物館的設計有著某些相似之處。

最後的大師貝聿銘:用盡一生,只為最極致的設計

1948年,貝聿銘加盟紐約房地產開發商,擔任建築研究部主任,他是該公司首次受到聘用的中國建築設計師。後來,他們的合作持續了十二年,在這期間,貝聿銘為這家房地產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和住宅群的設計,也做了特別多的社會改建計劃。

雖然貝聿銘曾經有些遺憾地表示,在這十二年裡,一定程度上推遲了他自己在創意方面的發展,因為他經常要面對城區重建、低成本改造的專案,在成為建築大師的路上,這並不算一個很好的起步。但他也坦言,這段經歷的確增進了他對於都市開發的深入瞭解。也正是因為這些設計,使得貝聿銘在美國建築界初露頭角,從而也奠定了他後來幾十年的事業基礎。

1955年,貝聿銘自立門戶,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並在美國設計了很多既有建築美感又經濟實用的大眾化公寓。

1963年,費城萊斯大學頒贈他“人民建築師”的稱號。同年,他得到了美國建築學會授予的紐約榮譽獎。

《華盛頓郵報》稱,他的建築設計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都市計劃。

1964年,貝聿銘受到了傑奎琳·肯尼迪的青睞,為紀念遇刺身亡的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修建一座私人圖書館以表紀念。由於當地社群成員的反對,這個圖書館不得不被移址到了一處垃圾填埋場,原本的設計也只能向新的地理位置妥協。貝聿銘後來將這個專案稱為“最大的遺憾”。

真正將貝聿銘推到建築界大師一級上的專案是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它位於國會大廈腳下,在賓夕法尼亞和國家廣場交匯成的梯形場地上。在這個專案中,貝聿銘開始尋求他在技術和對空間運用上的突破,之後很多專案中運用的手法和材料都可以在這裡初見端倪。

最後的大師貝聿銘:用盡一生,只為最極致的設計

1983年,貝聿銘獲得普利茲克獎。1992年,他的兩個兒子——貝建中、貝禮中子承父親業,創立了“貝式建築事務所”。

“我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戰,也是最大的驕傲,那就是盧浮宮新館的創作。”

在貝聿銘進擊的建築生涯中,他為世界創造了很多兼具力與美的作品,而在這些作品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巴黎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了。

貝聿銘曾經說過,“我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戰,也是最大的驕傲,那就是盧浮宮新館的創作。”

盧浮宮和玻璃金字塔——這兩個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建築,現在已經成為巴黎引以為傲的古老和現代完美結合的標誌。

最後的大師貝聿銘:用盡一生,只為最極致的設計

貝聿銘這位中國出身、美國養成的建築大師,在成為盧浮宮改建計劃設計師前,從未改建過歷史建築物,看似不是最適合的人選,但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對於貝聿銘在華盛頓國家藝術博物館的現代主義擴建作品印象太深刻,因此堅持由貝聿銘操刀改建盧浮宮。

1989年,盧浮宮改造專案一期工程完工,包括金字塔、周邊的廣場和地下空間。為了讓盧浮宮的新入口與原址建築和諧統一,貝聿銘在原本的中軸線上放置了同樣對稱的金字塔。參觀者可以透過開放式電梯從庭院下行到新的主入口,從四五個方向任意選擇一個開始參觀。這個金字塔實際上是為整個盧浮宮提供了一個入口,讓幾個獨立的宮殿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建築群,成為這棟建築的主要入口,同時也分擔了大量的人流。

1989年3月29日剪綵時,人們為貝聿銘鼓掌,全世界的媒體都為他的作品叫好。但在此之前,幾乎九成的法國人並不滿意這一設計,法國《費加洛報》曾帶頭抨擊盧浮宮金字塔這個“糟糕透頂”的設計,甚至有人佩戴了寫有“為什麼要造金字塔?”字樣的圓形小徽章上街抗議。

其實當時貝聿銘已經年過六十,曾設計出很多著名的建築,比如肯尼迪圖書館和達拉斯市政廳。而且,他在1983年贏得了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普利茲克獎,可以說已經是建築界的一方之霸了。但他完全沒料到,會在玻璃金字塔改善計劃中遭到如此敵意的對待。貝聿銘回憶,曾經有專家在開會時向他咆哮說,”你現在不是在達拉斯!“

貝聿銘靠著善於溝通和耐心溫厚的個性,撐過了一次又一次和官員、歷史學家的會面。

當玻璃金字塔亮相時,法國人終於收回了當初的指責,稱之為“盧浮宮院內飛來了一顆巨大的寶石”,由此接受了貝聿銘以及他的建築設計藝術。一座驚豔世界的新型建築展現在世人面前。

盧浮宮的改造計劃不僅是對博物館的改造,也是城市建設的改造。貝聿銘特別清楚這一點,很好地融入了這一語境之下。他不僅保留了盧浮宮的歷史遺址,也突出了盧浮宮身處市中心的交通樞紐功能。巴黎城市的歷史核心是塞納河畔,身處塞納河右岸的盧浮宮改造,也符合既現代又尊重文化遺產的巴黎城市建設精神。

最後的大師貝聿銘:用盡一生,只為最極致的設計

法國前文化部、教育部部長雅克·朗曾說,“建築這門藝術是需要時間的,會喚醒各種各樣的想象力,帶有一種比較神秘的獨特性,很難提前預知,而它是否受歡迎,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這種神秘的獨特性:也就是說,它究竟會以何種方式融入到它所處的環境之中。”

在貝聿銘長達七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東方“和”西方“對立又和解,他融合中西方的設計理念,創造了無數經典的作品。

“讓光線來作設計”

是他的名言,無論是盧浮宮金字塔,還是他故鄉的蘇州博物館,光與空間的結合讓他的作品空間變化萬端,他堅信建築不是流行風尚,也因此,他從不闡釋作品的理念,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寫在最後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每時每刻都被建築包圍著,這些建築稜角分明、形態各異,我們行走其間,總能感受到一種凝固的美。其實,在這些“鋼筋怪物”被賦予立體形態之前,它們都曾溫和又謙遜地躺在設計師的素描本上,靜候“成為“建築的可能。

在這些設計手稿中,不僅飽含著建築師的技藝,同時也凝聚著在地的歷史與文化,在一本用紙團揉出來的建築手稿集中,我們將看到的,是建築所承載的更多可能。

相關閱讀

最後的大師貝聿銘:用盡一生,只為最極致的設計

《偉大建築手稿》

[英] 海倫托馬斯 著 | 2019。5

Top